第一章 創新驅動新常態_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趨勢與改革戰略

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趨勢與改革戰略

劉世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2013年,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GDP年均增速遠高於世界其他140多個經濟體。中國GDP總額所占世界比重已超過10%,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與製造品生產國。民生方麵,百姓收入水平大幅改善,約7億人脫貧。

中國30多年的發展成就大大超出了西方學者的預期,包含了一些傳統發展理論未能解釋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發展導向是全黨全民共識;政策有較強的連續性、穩定性,並且適時調整;執政黨有獨特的執行能力;實行業績優先的精英選拔機製;調動地方積極性並增進區域間競爭;國內市場一體化;始終如一的對外開放;通過“摸著石頭過河”試錯擇優的改革方式;巨大的市場以及多層次需求的逐步釋放。

中國的經驗證明,通向現代化的道路是多元的,“照搬照抄”從來不會成功。任何一個國家,發展道路一定具有獨特性。中國不僅應在發展成就上對人類有所貢獻,而且有可能在發展模式、發展道路上也有貢獻。需要認真研究總結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並將其理論化、製度化。

“十三五”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期

中國正處於經濟增長階段的轉換期。經濟增速適度回落是正常現象,體現了經濟增長的規律,說明中國已順利度過工業化高速增長階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2010年做過一項關於成功追趕型經濟體的曆史經驗的研究,發現20世紀以來,除美國、英國等處於全球技術和增長前沿的國家外,其他成功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國家,大都經曆了一個為期20年或更長時間的高速增長期。高速增長期結束後,增長率明顯下降,並轉入一個速度較低的增長平台。這種增長率下台階的現象在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經濟體表現得較為典型。經濟增長率通常在人均GDP達到11000國際元 左右下台階,從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中速增長階段,增長率下降幅度約30%~40%,有的達到50%左右。如果我國的經濟增長路徑與成功追趕型經濟體曆史經驗接近的話,當時預計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很大可能在2015年前後下一個台階,時間窗口的分布是2013—2017年。開始這一觀點在社會上缺少共識,但近年來的情況表明這已經成為正在發生的現實。

從國際上看,今後一些年中國如能保持6%~7%的增長,仍然是相當高的速度,所以稱其為“中高速增長”。由於增長的

基數持續增大,即使增長速度降低,每年GDP的新增量依然很大。在中高速增長速度下,中國仍然可以如期實現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屆時中國經濟總量將位居首位,人均收入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盡管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從反映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看,形勢總體上還是不錯的,有些進展是突破性的,有長期意義的。比如第三產業的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消費的比重超過投資,經濟更多依靠內需拉動。同時,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有所提高。這體現在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盈餘水平有所提高,財政收入保持一定增幅,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等方麵。目前金融財政風險有所加大,但仍在總體可控範圍之內。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仍麵臨很大挑戰,但在有些方麵有所改善。因此,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取得重要進展,對形勢應有樂觀積極的判斷。

中高速增長的“底在何處”,現在還沒有探明。或者說,中高速增長的均衡點還沒有找到。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的轉換需要麵臨三隻“靴子”落地。第一隻“靴子”是基礎設施投資,第二隻“靴子”是出口,第三隻“靴子”是房地產投資。等第三隻“靴子”落地後,中高速增長的“底”或均衡點會基本探明。希望中國經濟能夠在今後一兩年內完成增長階段的轉換,探明中高速增長的“底”,並進入一個新的穩定增長的軌道或狀態,即“經濟增長的新常態”。“十三五”將是新常態形成並得以穩固的關鍵時期。

發掘和啟動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第一是基礎設施投資。這方麵仍有較大潛力,如高鐵、地鐵、中西部地區的交通設施等。問題是如何在防控風險、提高效率的基礎上促進投資增長。第二是城鎮化。未來20~30年內,中國的城鎮化率應該還有20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長空間,涉及兩億多人。現有城鎮常住人口中,仍有近20個百分點的非戶籍人口。有研究認為,這部分人群解決戶籍問題後,其消費將會增長30%左右。第三是產業升級。201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率是23%,而日本是31.4%,美國是38.5%。如果中國通過產業升級達到與日、美相同的水平,就有30%~70%的提升空間。第四是消費升級。收入倍增規劃的實施將有助於提升消費比重。城市中等收入群體(中產階級)是拉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預計這一群體的比重到2020年將達到45%。第五是更大程度、更高質量地融入全球分工體係。具體做法可以是改進貿易和投資活動,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並在

某些領域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第六是促進創新。中國在不少領域已經表現出巨大的創新潛能。除了技術創新外,商業模式創新也不容低估。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依然可觀,中國經濟“崩潰”或“衰退”論是沒有依據的。

增長階段轉換期麵臨的主要挑戰

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轉換,表麵上看是增長速度的放緩,背後也是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和體製政策環境的深刻變革。從中國的現實情況看,在這一轉換過程中將會遇到三方麵的挑戰。

第一,如何有效把控和化解轉換過程中的財政金融風險。高增長時期,巨大的需求增長空間有助於化解或推後風險;而當高增長勢頭難以延續,原來可以化解、推後的風險就會顯露。幾乎所有的發達經濟體在經曆了“黃金增長期”後都出現了不同類型的金融危機,例如美國的大蕭條、日本的泡沫經濟、韓國的金融危機等。中國目前比較突出的是流動性風險、房地產泡沫、地方債務風險和產能過剩問題。這四類風險通過影子銀行、土地、地方融資平台、國企等渠道,相互交織、相互傳導,形成一個風險傳遞的循環。風險釋放與增長模式轉型存在內在聯係。中國是被動應對危機還是主動改革就決定了中國能否避免大的金融危機。

第二,如何有效提升非貿易部門的效率。與發達經濟體相比,後起經濟體在全要素生產率方麵的差距更多地表現在以服務業為主的非貿易部門。由於缺少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以及利益集團的製約,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非貿易部門的效率較低。中國這個問題更為突出,尤其是基礎產業的低效率製約著整體效率的提升。服務業的產值比重上升部分是由於價格上漲,而非效率提升。中國應當重點發展高生產率的生產性服務業。

第三,如何拓展新增長領域並促進創新。新增長領域既可能由於潛在需求被挖掘而催生,如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的新增長點;也可能由於新技術出現而觸發,如網上購物、光伏發電等;還可能由應對既有問題、尋求新增長模式而帶動,如節能、節水、清潔能源、減排等綠色產業。中國可以通過競爭形成一批創新型行業龍頭大企業和大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為此應當加快要素市場建設,促進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開放,鼓勵創新要素依據市場需求流動和適度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城市或區域。大學教育和研究體係是創新的基礎。應當鼓勵自由探索的環境和機製,匯集全球一流人才並研究一流問題。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之間的相互融合,更多地通過市場競爭和需求導向的辦法配置政府研發資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