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黨校後勤文化

第六章

黨校後勤文化

一、黨校後勤文化概述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指出:“行政管理、後勤服務是黨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行政、後勤工作的各項規章製度,按照管理科學化和服務規範化的要求進行各項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後勤保障能力。”黨校後勤是黨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前中央黨校副校長王偉光同誌曾指出:黨校的後勤工作非常重要,辦好黨校要靠“兩堂”:一是課堂,二是食堂。課堂就是教學和科研,解決講與寫的問題;食堂就是行政和後勤,解決吃和住的問題,這兩堂搞好了,黨校的整體工作才能搞好。辦好黨校,要靠黨委的正確決策,靠教師講課、寫文章,還要靠行政後勤工作的保障。辦好黨校,必須使教學科研和行政後勤兩個輪子一起轉,隻靠一個輪子推動不了黨校的工作。雖然說後勤工作是保障性的局部工作,但它的好與差,關係到黨校的改革發展,關係到黨校幹部教育的大局。麵對新形勢下大規模培訓輪訓幹部的新任務,黨校工作的改革與發展,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圍繞國際國內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無一不受到軟硬環境條件的影響和製約。如果沒有後勤工作的發展與改革,黨校的發展與改革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發展與改革;如果沒有後勤工作的保障,黨校教學科研的各項任務都將難以完成。從黨校工作全局出發,可以清楚地看到:後勤工作是黨校培養高素質領導幹部隊伍的保障工作,又是新形勢下黨校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黨校後勤應是一個由後勤保障體係、後勤服務體係、後勤管理體係有機結合的係統。後勤保障體係,主要是指後勤保障的設施、設備、手段等物質條件,應當包括校園基本建設保障係統,如教學人員宿舍和食堂、校園園林綠化、文體活動場所等;教學科研保障係統,如教室、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計算機教室、校園網、遠程教學網等;基礎設施保障係統,如供水、供電、供暖、供冷、通信、地下管網等,還有醫療衛生、安全保衛保障係統,財務經費保障係統,物業保潔保障係統等。後勤保障體係是辦好黨校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

後勤服務體係,主要是指依據硬件設施、設備、手段等所提供的服務,如生活服務,住所和環境保潔服務,食堂餐飲服務,供水、供電、供暖、供冷服務,教學科研服務,錄音錄像、電化教學、課堂保證、圖書資料、信息網絡服務等,還有通信服務,交通服務,醫療衛生服務,文化體育服務等。後勤服務是後勤工作的集中體現,體現後勤工作的水平,直接影響教學科研工作和教職工、學員的生活。

後勤管理體係,是指後勤管理,包括財務管理、房地產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基建管理、服務管理、園林管理、物資管理、信息管理、校園管理、醫療管理、安全管理、通信管理、教室管理等。管理是後勤工作的關鍵,直接關係後勤工作的質量。

黨校後勤涉及黨校工作的方方麵麵,貫穿於黨校工作的始終。黨校後勤有兩個突出特點:其一,黨校後勤是政治後勤。黨校後勤要服從黨校大局,不計較眼前得失,要在提高服務質量,為教學科研做好保障工作上下功夫,把學校和師生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其二,黨校後勤是育人後勤。中央領導同誌多次強調,黨校要“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這概括了黨校教育的總體功能,包括了後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它有無事不在、無時不有的觸角,有課堂教學所觸及不到的層次與斷麵,特別是廣大後勤人員的奉獻精神和精神風貌,具有感化人、陶冶人的功能。

(一)黨校後勤文化解讀

1.後勤文化概念

首先,廓清一個基本概念,究竟何為後勤文化?何為後勤文化建設?後勤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以黨校後勤職工為主體,在長期的管理、服務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後勤特色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員工素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製度載體的總和。後勤文化建設則是有意識構建的行為,即通過製度、行為、心理、物質層麵等多維度培育價值觀念的過程。後勤文化建設的主體是黨校後勤工作管理者,核心價值觀念是堅持“以人為本”,把人作為後勤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具體目標上,後勤文化建設主要是圍繞如何調動後勤人的主體意識和行為展開,在後勤文化建設中,始終堅持創造具備時代性、富有創造性、充滿先進性的後勤文化和理念,使之成為推動黨校後勤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

2.黨校後勤文化的特點

黨校後勤文化的特點:首先,黨校後勤文化是體現先進性的文化。黨校後勤依托於黨校、服務於黨校,後勤文化也融入黨校文化之中,是黨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講,黨校文化是體現時代性和先進性的文化,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後勤文化,同樣具備先進性,是整個社會後勤文化的先進代表。其次,黨校後勤文化是帶有公益性的文化。黨校後勤作為政治後勤,一切以黨校利益為中心,以保障為目標,與社會經濟後勤的“一切向錢看”有著本質區別。黨校後勤堅持奉獻的理念,履行服務的職責。再次,黨校後勤文化是具備育人功能的文化。既然黨校後勤具備育人功能,那麽黨校後勤也就得培育育人的文化,包括師生至上的服務理念、幹好平凡事的敬業精神、微笑服務的良好態度等。

3.黨校後勤文化的功能

黨校後勤文化的主要功能:首先,黏合功能,是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的一種途徑,能凝聚起每位職工的力量,產生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職工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命運與後勤事業的興衰緊密聯係起來,願意與集體共甘苦、同命運。其次,催化功能,能激發職工努力工作,形成共識的後勤文化,督促、激勵每位後勤人朝著共同價值方向和目標奮進,激發創造力,能使後勤事業不斷發展,適應黨校發展的需要。第三,育人功能,後勤職工是不上講台的教師,後勤職工的一言一行也在影響、熏陶、感化學員。

(二)培育黨校後勤文化的意義

1.有利於樹立黨校後勤良好形象

創一流黨校必須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同樣要求一流的後勤,一流的後勤就得有一流的文化。黨校後勤文化是黨校後勤形象和精神的體現,良好的黨校後勤形象需要後勤文化作為支撐。從領導水平到管理隊伍的能力再到員工素質,從後勤服務到後勤質量,如果滲透著文化的因素,將對樹立後勤形象,發展工作後勁,強化管理水平,穩定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2.有利於規範黨校後勤各項活動

黨校後勤文化是從總體上、製度上對職工的後勤服務和管理活動進行規範和約束。有效地約束能夠提高後勤職工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能使後勤職工明確工作意義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規範黨校後勤的各項活動能起到促進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後勤管理服務水平。

教職工廚藝大賽

3.有利於增強黨校後勤部門凝聚力

黨校後勤的動力和凝聚力來源於黨校後勤文化。黨校後勤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讓學員滿意、教職員工滿意、辦班單位滿意”的宗旨,是一種凝聚人心,實現自我價值的無形力量和資源。後勤文化提高了後勤職工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信念,營造了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同時體現了團隊精神。

二、巴州黨校後勤文化的特色

“共生”原是指生物間互惠共存的自然現象,其社會學、教育學意義是指人、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用生態學的視角來審視黨校,那麽,黨校可以看作是一個立體、開放、動態發展的生態係統,教職工、學員、環境、課程、科研、後勤服務等都是係統中不同的生態因子,黨校教育生態的平衡就是這些因子間高度適應、和諧發展的狀態。黨校就猶如自然生態圈一樣,平衡總是不斷演化,動態發展著,在不斷追求新的平衡中各個生態因子才得以豐富與發展,走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從而實現黨校生態係統的“共生”發展和進化。黨校後勤作為黨校生態係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生態因子,它又是如何通過自身的不斷優化、更新來促進、推動整個黨校教育生態的持續、科學、協調發展的呢?在這個“共生”係統中,黨

校後勤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形成代表多數後勤人的共識、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在事業發展上引領後勤,在團隊建設上凝聚後勤,在提供服務上規範後勤,在服務育人上展示後勤。圍繞這一目標,巴州黨校後勤文化在培育過程中有以下特色:

(一)確立“後勤職工是無講台老師”的育人理念

後勤職工在黨校中是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長期以來,由於受舊觀念的影響,教師相對於後勤服務人員而言有著崗位優越感,認為後勤隻是教育教學的輔助與保障,教學科研是教師的職責,與後勤無關。而後勤人員也自感低人一等,甚至在學員麵前也缺乏工作的自信,更不敢妄言自己是個教育人員,黨校的育人工作沒能形成“共育”氛圍。2002年以來,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州委關於黨校工作的一係列指示精神,在工作實踐中認識到,後勤工作是黨校完成“大規模培訓輪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任務的重要保障,對於整體推進黨校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後勤工作水平如何,直接關係到巴州黨校三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關係到黨校事業能否健康發展。基於此,校委會把這項工作切實放在心上,抓在手裏,不定期召開校委會和有關人員會議,研究後勤工作,特別是在每年春秋兩季主體班開學和學期末校委會安排總結工作時,都把後勤工作做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具體安排和認真總結,領導的重視增強了教職工對後勤工作的認同感,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出重視後勤工作的小氣候。

在推進後勤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巴州黨校倡導“人人都是育人環境,個個都是黨校形象”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鼓勵、引導後勤職工在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同時,通過自己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敬業奉獻的服務精神贏得崗位自信和崗位尊重,確立自身的育人地位,使全體教職工和學員都能認識到“後勤職工是無講台老師”。學員們說,巴州黨校有三道亮麗的風景線,一道是溫文爾雅的老師,一道是服務溫暖的後勤服務人員,還有一道就是精致優雅的校園。這些身著工裝的服務人員,以熱情的問候和周到的服務,感動一批又一批學員,以至學員結業多年後,仍然記得他們的名字。有的學員結業離開學校後,因為疏漏,落了錢夾、手機或其他物品,服務員都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學員在吃桌餐時,麵帶微笑的服務員都會禮貌地提醒他們,人到齊後一起用餐;為了踐行勤儉節約風尚,多年來,餐廳自行醃製多種美味鹹菜,學員們在讚不絕口的同時,真切感受到節儉的美德。學員們講,黨校旁邊就有時尚假日酒店,他們的服務員,比巴州黨校校內的能說會道,也年輕,她們雖笑,但不如校內服務員笑得真誠,同樣都是服務,巴州黨校的更溫暖,比如黨校的服務員幾天內就能熟記學員的姓名、單位的職務,甚至某些學員的飲食習慣,讓學員感到親切的同時也非常驚奇。校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透出後勤工作者的教育匠心。學員生活、學習在方便舒適、美麗和諧的環境中,不經意間便得到了熏陶、感染。

後勤服務雖然不直接從事教學工作,但它是黨校的“窗口”。通過後勤“窗口”的文明服務、禮貌待人,去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培養高尚的情操;通過後勤“窗口”的清正廉潔,抵製腐朽思想的侵蝕,進行優良傳統的教育。因此後勤服務工作起著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其效果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

(二)樹立“黨校人人都是服務員”的服務理念

學校主要領導經常講,“我為人人,人人愛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搞好服務,學校就會和諧。”在這種理念的引領下,每一位教職工不論從事什麽崗位,都樹立了“全校一盤棋,人人都是服務員”的理念。2008年9月25日至28日,學校承辦了自治區黨校、行政學院係統第二屆教學觀摩比賽(南疆片區)和第八屆理論研討會。作為承辦此次“兩會”的東道主,學校不僅要展示多年來在教學科研這塊前台陣地鍥而不舍、辛勤耕耘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把會議服務這項幕後工作做到位,更多角度地展現巴州黨校應有的實力和風采。當時參加兩會的人員近200人,而食堂、學員公寓的工作人員僅十來個人,在現有服務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學校的中層幹部、高級講師們自覺自願地加入到兩會的服務中。從報名登記到安排食宿,從買菜、摘菜到洗菜,從端盤子到洗盤子,從早晨頂著星星去,到夜晚頂著星星回,一天十幾個小時,整整三天,時時處處都有學校中層幹部、高級講師們的身影。學校的一位女主任,因為長時間摘菜,把指甲蓋給摳掉了,纏上紗布後,仍然繼續工作;一位高級講師下午參加地州南疆片區的教學比賽並榮獲一等獎後,卻在晚飯中以“服務員”的形象為同仁們端上熱騰騰的飯菜;剛剛在主會場上領完科研一等獎的女老師,隨後就出現在餐廳中,為同仁們端茶倒水,這一幕幕令參會的同仁們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動和敬佩……

十八大召開後不久,學校迎來了曆史上規模最大,培訓人數最多的一次輪訓。根據州委組織部安排,每期175人,培訓4天,共10期,近2000人的培訓。從報名到安排食宿,從布置會場到清潔衛生,從裝訂學員培訓資料到熱騰騰的茶水,都有老師們忙碌的身影。由於每一期都有縣上的學員住宿,前一期輪訓班學員結業退房時,也正是後一期輪訓班學員報名入住時,為避免脫節斷檔,學校女老師們主動加入到換床單、枕巾、被套和清潔客房衛生的工作中。令學員們感歎的是,在講堂上一展風采的女老師們,居然在公寓的房間裏手腳麻利地在打掃房間,點滴間踐行著師德要義。

(三)培育“把工作當作研究來做”的服務精神

學校後勤崗位的特點是種類多、人員少,很多崗位隻有一個人,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服務崗位。長期以來,人員的固定、職業的倦怠導致後勤職工的崗位服務處於簡單的保障服務水平,服務的程序、方法都是按慣例運行。隻求把事情做了,能夠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運轉,不求質量、不講成本效益,後勤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製度化水平低。基於這樣的狀況,巴州黨校的後勤管理建立健全了“以人為本、建章立製、規範服務、崗位定責、考核獎懲”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後勤服務規範化、科學化水平,把後勤服務中發現的問題當作課題來研究,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學校節約開支的工作方案,培育“把工作當作研究來做”的服務精神。近年來,巴州黨校不斷強化管理,想方設法不斷降低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成本,減少了水、電、紙張、維修材料的用量,為學校節約了可觀的辦學資金。

(四)養成“注重細節、以人為本”的服務品格

工作細節是展示後勤服務水平和落實服務育人的具體過程。細節決定質量、細節決定水平、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未來。怎樣做好黨校後勤服務,領導幹部的後勤服務應達到什麽標準,這一直是校領導思考的問題。曆史上,關於黨校如何做好學員的服務工作,一直存在不同觀點。一種意見認為,黨校是培養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的地方,黨校不應搞貴族式的設施和服務,學員到黨校學習,就應該艱苦點,就應該自己管理自己。另一種意見認為,學員都是領導幹部,平時工作很累,來黨校學習,同時也是一次身心調節的機會。針對這些認識,巴州黨校主要領導認為:學員的黨性修養與學校的後勤管理、服務並不矛盾,不能以學員需要增強黨性修養,來掩蓋後勤管理的落後,降低後勤服務的標準。作為後勤服務,必須突破傳統後勤的思維定勢,樹立無論做什麽事,都要以一流的標準要求自己,樹立“你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敬業精神。具體工作中,要求後勤人員要努力做到“五有五無”,即:有標準、有特色、有標兵、有技能、有操守;“五無”是責任無遺漏、管理無死角、空間無盲區、崗位無投訴、個人無失職。對待每一位學員,對待每一位就餐者,要始終文明周到服務;對於施工的每一個工程,要處理好每一個環節的細小問題;對於學員的每一次善意的批評,要虛心接受並積極改進工作;對於每一次完成工作,要主動檢查自己能不能把這項工作完成得更好。

雖然巴州黨校學員公寓沒有掛星,可設施和服務均按賓館標準實行規範化的配置和服務,學員公寓硬件設施完善,有彩色電視機、熱水器、寬

帶網接口等設施;在軟件服務上,樓層服務員文明禮貌服務,堅持每天清掃一次房間,床上用品一人一換。小到針線包、一次性拖鞋,大到物品齊全的洗漱包及音樂提示作息時間等人性化的服務措施,使學員感到如家的溫暖。在餐飲上,根據春夏秋冬時令不同,學員餐廳專門製定食譜,有時是自助餐,有時是桌餐,保證一周當中每天每頓的飯菜不重樣,並及時征求主體班學員意見,隨時修改並完善。每逢周末,考慮到若羌和且末的學員因為路途遙遠不能回家,食堂和公寓人員依然能夠主動、熱情、耐心提供周到的服務,絕不因為人員少而降低標準。盡管學校辦學經費緊張,但對每一位進巴州黨校培訓的學員,從不收取任何費用,不論是主體班次還是輪訓班的學員都配發學習講義、筆記本、中性筆及合適的口杯。學習講義凝煉了所有專題課的精華,極大解放了學員記筆記的辛苦,能夠使他們專心致誌聽老師講解。尤其是十八大輪訓,短短幾天的培訓,就有了回本單位輔導的現成教材,點點滴滴體現人性化。為能夠采購到物美價廉的學習用品及口杯,相關人員往往要跑很多地方,貨比三家,既節約了學校的資金,又千方百計為學員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注重細節、以人為本”的服務品格落實在每一次的服務過程中,既樹立了後勤人員良好的服務形象,也給廣大教師、學員的教育教學活動以積極的影響,使“服務育人”具體可感。

後勤工作能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關鍵在人,在於有沒有一支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素質過硬的隊伍。因此,學校主要領導對後勤人員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愛,工作上支持,在營造寬鬆和諧的後勤工作環境上下功夫,在調動後勤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上作文章。一是在隊伍建設上,配齊配強人員。近年來,學校先後選派兩名政治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有耐心、責任心較強的中層幹部充實到後勤管理隊伍中,分別負責學員食堂和公寓相關工作的協調,形成統一的、相互聯係的保障體係。同時,學校注重加強日常工作的溝通,並且每年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培訓和崗位練兵,引導後勤人員增強大局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創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務水平,全心全意為教研、學員和教職工服務。近年來,學校創造條件送後勤服務人員到樓蘭賓館、巴州賓館學習考察,實地感受最優質的服務,拓寬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通過在校內組織食堂工作人員廚藝比賽,公寓服務員鋪床技能比賽等活動,使他們成為本職工作中的能工巧匠、行家裏手。二是在生活上,給予關心、支持和理解。常務副校長多年來對每一位教職工包括後勤公益性崗位人員以及臨時合同工都給予了耐心細致的培養和無微不至的嗬護,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像園丁栽種樹苗一樣一株株精心地培育成長。後勤服務非常辛苦,無論是食堂還是學員公寓,起早貪黑,隻要有主體班、輪訓班或是其他部門單位在校內辦班,後勤工作就沒有節假日,任勞任怨地做好服務工作,加班加點是常事,而這些任務繁重、瑣碎的工作又常常是教職工看不到的。對此,校領導經常同後勤工作人員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從工作出發,該獎勵的獎勵,比如年終考核由校長提名個別工作較出色、任勞任怨的後勤工作人員為年終優秀或給予“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工作者”的榮譽,以實際行動關心、理解、支持後勤工作。三是在人員分工上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個人的一技之長。根據各自所能,進行崗位職責分工,使大家在興趣中做事,溫馨中工作,展示個人的聰明才智。四是不斷加大力度提高後勤人員素質。後勤服務人員上崗前要像酒店賓館一樣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對後勤服務人員在黨校的公共場所、教學場所的語言、儀表、著裝等都進行了規範要求,同時通過召開學員座談會等形式了解服務需求,做到按需服務,不斷改進,完善後勤保障水平。

黨校後勤文化的培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善與補充,使之成為黨校長遠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鏈接:黨校後勤二三事

暈倒在洗碗池旁的雷俊老師

雷俊老師是巴州黨校教研室主任、高級講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總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有一次碰上巴州黨校大規模的培訓任務,要在短時間內分批次將上千名幹部輪訓一遍,在授課方麵還好說,人多人少都是一堂課,但對於餐廳來說可是麵臨一次挑戰。

學校抽調了一些一線老師利用沒課的時間去食堂幫忙,雷俊老師也在其中,表態時她說:“單位平時教育我們工作分工不分家,現在食堂需要人手,我義不容辭,常言道女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讓我們也出一把力”。就這樣她穿上白色的工作服,與餐廳的工作人員一起投入緊張的飯菜準備工作中。摘菜、洗菜、切菜、端菜、收桌子、拖地、洗碗,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淩晨起床趕到餐廳,準備早餐,早餐後趕緊收拾餐廳,剛洗完拖完,又一刻不停地開始摘菜準備中午的飯菜,一頓飯十幾個菜,幾十個桌子,上百個人,剛把吃中餐的學員送走,就要開始做晚餐的準備,等到晚餐結束收拾停當頂著月光回到家,累得連鞋都不想脫。這種高強度、無間隙的連續工作對餐廳的工作人員是一種考驗,對平時沒有這麽高強度工作的雷俊老師來說更是一種考驗。就這樣第一天、第二天,到第三天已經疲憊不堪的雷俊老師咬牙堅持來到餐廳,她想再堅持兩天,這一期的培訓班就結束了,自己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餐廳的其他工作人員發現雷俊的變化,平時手腳麻利的雷俊變得動作遲緩起來,以前主動挑起話題活躍氣氛的雷俊開始沉默起來,大家都勸她休息一下,不行給領導說一聲換個人,別太認真了。雷俊說:“沒事,沒事”,拿著抹布收拾餐桌去了,大家看到雷俊老師那麽好強,也不好說什麽,隻好安排她到相對輕鬆的洗碗池去洗碗,就這樣雷俊同誌又在洗碗池邊站著把幾百個碗碟筷子清洗出來,當快要洗完的時候,已經勞累了幾天的雷俊老師眼前一黑突然暈倒了。雷俊老師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黨校人人都是服務員”的理念,鼓舞了餐廳同誌的士氣,也給以後來餐廳幫忙的同誌樹立了榜樣。

泡菜的故事

巴州黨校的後勤服務很有它的特色,既要達到商業化服務的標準,又要體現黨校勤儉節約的良好作風,而餐廳的特色泡菜是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巴州黨校的餐廳主要是為來黨校的學員提供就餐的服務,秉著熱情服務、微笑服務的理念,巴州黨校的餐廳迎來送往了許多來黨校學習的學員,而給學員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餐廳的泡菜。一份不起眼的泡菜,卻凝聚了黨校常務副校長的一番良苦用心。

以前餐廳的早餐鹹菜都是買成品。有一次肖校長在陪同自治區黨校領導在餐廳就餐時發現,早餐的鹹菜浪費很厲害,學員盛的多,吃的少,是什麽原因呢?通過調查了解到,買的鹹菜為了延長保質期通常會醃得很鹹,而為了突出香味,調料下得很重,對於早晨想吃清淡一些的學員來說,這種市場上的鹹菜根本無法下口。如何能夠吃得清淡而爽口呢?“泡菜”,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吃抓飯來份泡菜可解油膩,早晨來份泡菜喝碗稀飯那一定是絕配。既然有想法就付諸實施,醃泡菜的壇子買好了,材料準備好了,技術從哪去學呢?作為餐廳負責人的李效華急得想不出招來。肖校長聽說後來到餐廳,脫掉外套,挽起袖子,輕車熟路地把準備好的材料攤開來,邊講解邊操作,“注意,在製作過程中不能碰到一點油星,否則泡菜就會壞”,“鹽比平時做菜時多放一點,感覺很鹹即止。花椒放大約20到30粒左右,盡量多放些,那樣可以泡出很香的菜”,餐廳工作人員在驚愕之餘趕快回過神來認真學習,通過一下午的學習一壇壇泡菜在牆邊擺放整齊,內容豐富,有雪裏紅、蘿卜、豇豆、洋薑等,看到肖校長洗手收工,大家的氣氛也開始活躍起來,有人開玩笑說以後咱們黨校用的是“肖氏泡菜”。肖校長開玩笑說:“我教大家做泡菜不是為了揚名,是為了提升黨校餐廳的服務,為了勤儉節約,就叫‘黨校特色泡菜’吧!多年不練,想不到以前在家裏跟母親學習的技藝今天派上了用場。”肖校長醃泡菜“一炮成功”,為全校教職工樹立了勤儉節約的榜樣。自此以後每年開春和入冬前,黨校餐廳都雷打不動地醃製各色泡菜,“黨校特色泡菜”的名字也在學員的口中叫得越來越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