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_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

概況

甘肅省博物館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七裏河,是中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1958年新館建成開放。2009年5月,甘肅省博物館被中宣部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甘肅省博物館建築麵積1.8萬多平方米,陳列麵積7500多平方米,藏品有自然標本、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萬多件,其中一級藏品110多件,有5個大型的固定展覽。

甘肅曆史文物展覽,展出了甘肅境內出土曆史文物1500餘件,係統地反映甘肅曆史發展的概況,重點突出甘肅新石器時代的各種文化的彩陶,絲綢之路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出土的漢唐文物,十六國至隋唐佛教藝術和寫經等有關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

甘肅自然富源展覽,展出實物、模型1380件,全麵介紹了甘肅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交通、氣候、水文、土壤和動物、植物、礦物資源。

嘉峪關魏晉壁畫墓展覽,展出了墓內保存的60多幅磚畫。

黃河古象展覽,展出1973年春在合水縣發現的黃河劍齒象化石,長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遺骸。

紅軍長征過甘肅革命文物展覽,以長征為軸線,通過照片、文獻、實物,介紹長征在甘肅境內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革命鬥爭。

黃河劍齒象化石

1973年11月,在甘肅省合水縣板橋公社境內的馬蓮河畔,發掘出一具黃河象化石,這是世界上發現的個體最長、保存最完整的黃河象化石。這具黃河象骨骼屬於老年個體,身高約4米,體長約8米,門齒長3.03米,像兩把劍,所以又叫劍齒象,是世界上已知個體最大的黃河象之一。

合水縣是黃河古象的故鄉。據專家考證,250萬年以前,在合水,乃至整個黃土高原,長滿了參天的闊葉林木,遍地茂密的水草,是一望無際的沼澤地,屬亞熱帶氣候。

這裏生存著第四紀更新世的眾多巨大而稀奇的飛禽走獸。它們與自然和諧生存,自然繁衍,古老而久遠。

劍齒象是一類滅絕了的古象,生活在3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未到1萬年前的第四紀期間,較現代象體格大,門齒長,臼齒的嚼麵上有橫脊。這類象的化石,至今隻在亞、非兩大洲有所發現,但都限於頭骨或者牙齒之類的零星部分。這次在合水縣發現的各部分骨骼,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它對全麵、準確地了解劍齒象的體質形態和其他理論性問題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同時為第三紀末到第四紀初的地層分析和隴東地區的古地理環境、古氣候條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據。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

在甘肅省博物館中珍藏著一匹足踏飛燕的銅奔馬,這匹銅奔馬於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台的東漢墓中出土。銅奔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它的主人為東漢的一名將軍。其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學支點,鑄造了風馳電掣的千裏馬形象。銅馬昂首,四蹄翻騰,馬尾高揚,口張作嘶鳴狀,以少見的“對側快步”的步伐奔馳向前。其三足騰空,後右蹄踏在一隻正在振翼奮飛的燕背上。燕顧首驚視,與銅奔馬相呼應。銅奔馬頭稍微偏左,似乎也想弄清楚發生的事情,而這一切就在一瞬間。由於馬蹄輕快,馬鬃馬尾飄揚起來,就像天馬行空,以至飛燕感覺不到它的重量隻是驚詫它的飛速,這更增加了銅馬淩空飛馳的氣勢。馬的體重由一蹄承擔,小小飛燕能承受而可平置,體現了設計者獨具匠心。馬與燕的線條流暢,比例勻稱,奔馳與飛翔的動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體現了駿馬奔馳與飛鳥爭先的瞬間,堪稱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千古絕唱。正是這種非凡的魅力使銅奔馬被選為中國旅遊的標誌。

“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裏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這是漢武帝伐大宛得千裏馬後所作《西極天馬》,此歌後來一直列為漢《郊祀歌》

十九章之一。大宛是西域古國之一,物產豐富,以汗血馬聞名。傳說“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交生駒,汗血(汗為血紅色),號曰天馬子”。漢武帝欲得名馬,命大將李廣利兩度出征大宛,戰事慘烈,先後持續四年,在付出沉重代價後,最終迫使大宛臣服,保持了西行商路的暢通,促進了中國境內馬種的改良,使漢馬在體質、性能乃至形貌上大為改觀。銅奔馬正是“天馬”入漢後馬種改良的具體寫照。

銅奔馬的出土地武威,古稱涼州,是古代西北地區位於絲綢之路上的政治、軍事重鎮,地廣人稀,宜畜牧,所謂“涼州畜牧甲天下”。由於馬在古代戰爭、生產和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相馬術在中國的曆史也很悠久,尤其是主要用於軍事和驛運的官馬,備受關注。武官在長期的征戰中,與戰馬有著深厚的感情,對自己的戰馬尤其珍愛。銅奔馬完全符合相馬術對千裏馬體態和形象的描述,堪稱古代的相馬標本“馬式”。很明顯,這名東漢將軍作為銅奔馬的主人,對相馬很精通。無論是相馬的標本,還是純粹的藝術品,銅奔馬以其非凡的魅力傾倒了無數觀眾,而它所體現的那種神奇與速度以及其中蘊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地處黃河中上遊,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經有人類生存的痕跡。公元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獨特的西夏文化。長征中,紅軍途經六盤山地區時,毛澤東留下“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的詩句,展現了紅軍不畏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隨後,寧夏人民在紅軍帶領下建立紅色革命政權。在抗日戰爭時期,被譽為鹽池三寶的食鹽、皮毛、甘草成為陝甘寧邊區軍民生活和出口的支柱產業。寧夏人民用辛勤的勞動為邊區經濟建設和抗戰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