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

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

郭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進程中,具有範式轉換意義的發展可從五方麵來討論:即理論與實踐;存在與規律;主體與活動;生產與發展;文明與交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30多年來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大體可以歸結為這五方麵。回顧曆史,展望未來,隱約可見其間發展的走向,從根本上可以說是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的範式轉換。

一、理論與實踐

(一)真理標準:本本真理論——權威真理論——實踐真理論

理論與實踐方麵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自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傳入中國,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曆來有不同的做法。毛澤東1930年寫過《反對本本主義》,反對當時黨內的“左”傾機會主義者用教條主義的方式來看待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真理看作本本上的東西,認為本本即真理,一切以本本為標準。這種本本真理論曾嚴重影響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後來在中國革命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又出現了權威真理論,認為革命領袖是行動的權威,也是理論的權威,把權威當作檢驗真理的標準。這種權威真理論在曆史上或隱或顯地長期存在,是革命隊伍中“左派”幼稚病的典型症候。

30年前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確立了實踐真理論,即以實踐作為檢驗認識之真理性的尺度。從本本真理論到權威真理論再到實踐真理論,這是我們關於真理的範式的轉換,是一種根本性的觀念轉變。

(二)理論實現:理論認識——實踐觀念——實踐行動

理論是要指導實踐的,那麽理論怎樣在實踐中實現?我們首先強調的是理論認識的實踐意義。進而,人們意識到從理論到實踐有一個中間環節或中介,可以稱作實踐觀念。實踐觀念包含實踐的需要、目的、方式等,解決的是理論如何實踐的認識問題,這是從理論向實踐的過渡。實踐觀念見之於客觀是實踐行動的開始。

關於實踐觀念或實踐理念,在當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後,曾有過熱烈的討論。學界肯定了實踐觀念作為理論與實踐的中介環節的地位和作用。之後學界對於實踐行動問題,如實踐運動的規律、行動的規律和方法等的研究,都是對於理論實現問題更為深入和具體的探討。

(三)體係特征:客觀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

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體係的特征或實質,至今還沒有一致的認識,但這種理解的著重點的演化已呈現出一個大致的輪廓:由客觀唯物主義到實踐唯物主義再到曆史唯物主義。

以往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有一種客觀唯物主義的傾向,強調物質世界的客觀性,強調客觀規律,強調外部世界對於人及其精神世界的決定作用,這是正確的。缺點是忽視人和人的活動,忽視人的創造性作用。這種客觀唯物主義容易導致機械唯物主義,回到舊唯物主義的老路上去。

經過真理標準問題的深入討論,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作為哲學史上的革命變革,首先是使科學的實踐概念成為哲學的核心範疇。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唯物論,也是實踐辯證法,需要從其革命的、批判的本性來理解。

學界一些學者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曆史)唯物主義的理解,其中有些學者更強調曆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這裏所說的曆史是人類活動的客觀過程,也是人類探索和改變世界的實踐活動。曆史活動的主體是從事社會實踐的現實的人。強調人在曆史進步中的核心地位,“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一切以人為中心,把人作為根本和目的,符合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精神實質。

(四)理論重心: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社會發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之重心何在?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也經曆了一個曆史過程。先是比較強調物質本體、外部世界、客觀世界,這是重要的理論前提。但如果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結為本體論,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在本體論的基礎上,人們特別關注認識論問題。真理標準問題就是一個認識論問題,隨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展開,20世紀80年代成為一個以認識論為中心的時代。

後來認識論的研究相對沉寂了下來。其原因一方麵與認識論研究的認知科學基礎薄弱有關,另一方麵與價值論的興起有關。認識論主要解決主體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的客體的實際,是以客體性為指歸的。而價值論研究的是客體對於主體的意義,實際上是以主體為尺度去把握客體。從認識論到價值論的轉向,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範式的轉換。

近些年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動向,就是哲學的社會發展論研究。這種社會發展論以中國當代社會發展作為哲學反思的主要對象,同時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係起來加以考察。與此同時,還有生存論研究,人的生存又同人的發展聯係在一起,所以真正的生存論是人的生存發展論,屬於社會發展論。作為哲學的社會發展論是一種社會哲學,在理論層次上處於曆史唯物論與社會發展理論之間,展現出較廣闊的研究空間和更直接的實踐價值。

二、存在與規律

(一)實體存在:客體——主體——主客體統一

存在與規律是哲學的一個重要主題。人們關注的首先是實體存在。實體性的存在,第一是客體。對客體的認識和把握是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進而是主體,是認識和實踐的主體的實體性存在。然後是主客體的統一。從關注客體到關注主體是理論重心的轉換,但無論是隻關心客體,還是隻關心主體,都是片麵的。強調主客體的統一是理解主客體關係問題的基本發展趨向。

(二)存在觀念:自然存在——社會存在——人的存在

繼而人們關注的是存在的觀念問題。所謂存在指什麽樣的存在?我們首先關注的是自然存在。一般意義上的唯物主義包括舊唯物主義,也都重視自然界的先在地位,強調自然的客觀實在性。這是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和基本出發點。

進一步關注的是社會存在,即把社會作為一種存在來把握。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貢獻不在於對自然存在的說明,而在於對社會存在的揭示,在於對社會存在與自然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的闡發。社會存在範疇從整體上強調社會和自然的區別,強調社會的結構、功能及其發展。但社會不是純然物質的實體,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人是社會中的能動的主體。

社會是一個人文概念,真正對社會實質的理解,應該落實到對人的理解上。強調人的現實的存在,以現實的人的存在為前提,這是當代哲學的一個特點,也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點。

(三)關係存在:自然關係——社會(人際)關係——人(社會)與自然關係

建立在實體存在基礎上的是關係存在。在哲學中對關係的認識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所謂關係存在首先是自然關係的存在,進而才有人際關係或社會關係的存在。唯物史觀主要研究人際關係或社會關係,而人、社會、自然相互關聯與包含。我們現在特別重視人(社會)與自然的關係,環境問題、生態問題都是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問題。

(四)規律性:客觀規律——活動目的——合規律與合目的統一

人們首先意識到或者強調規律是客觀的,在以自然界為對象時尤其如此。但在我們考察社會和人的活動時,我們發現:社會活動、人的活動同純粹自然事物的運動、變化是不同的。自然本身沒有什麽意識和目的可言,而人的社會的活動卻是有意識、有目的的。目的是人的意識在自覺活動中的對象化,是人的、社會的活動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強調人的活動、社會的活動的目的性,把自然界盲目的必然性與人的社會活動的規律性即曆史必然性區別開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唯物史觀強調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既要承認客觀規律,又要注意人的目的,使這兩者能夠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統一起來。

三、主體與活動

(一)主體性質:前主體性——主體性——主體間性——共同主體性

主體的性質如何,大體經曆了一個曆史的過程。首先可以確定一個“前主體性”階段,即未達到主體性時人的屬性。傳統社會人的主體性質,總體上屬於前主體性狀態。然後就是主體性階段。人擺脫了對他人的依賴,成為獨立的主體,這時他作為主體在同客體的關係中所具有的性質就是主體性。主體性表現為人的自主性、主動性、能動性乃至創造性的特征。

主體性是現代社會人普遍具有的特性,相當於馬克思所說的“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主體性是現代性在人那裏最主要的特征,而現代性則是現代社會的根本性質。西方很多學者都在批判現代性,認為現代社會存在很多問題,已不能適應人的發展的需要。對現代性的批判導致了所謂後現代思潮,同時也出現了對主體性的批判,對人的主體性的批判也就是對社會的現代性的批判。

主體性之所以受到質疑,主要是因為傳統意義上的主體性在發展中遇到了困境。如果主體性隻是單個個人、個體主體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由,每個人都成了絕對化的主體,相互間不能有適當的聯係和結合,那麽社會就會離散。同時,一個絕對意義上的主體必定會把其他一切都當作客體,甚至把他人當作等同於物的客體。這樣極端的主體性會把人和社會推上絕境,其結果隻能使人從根本上喪失主體性。

取代極端的、狹隘的主體性的是“主體間性”、“互主體性”或“交互主體性”。我們在肯定自己是主體的時候,應該承認和尊重他人的主體地位。在主體與主體之間存在的不是主客體關係,而是一種主體間關係,因而有了主體間性。主體間性似乎超出了主體性,但我們也可以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把主體間性理解為新型的

主體性。這是在主體和主體之間形成的互主體性或交互主體性。

在主體間性、互主體性或交互主體性的基礎上,有可能形成一種共同主體性。在人類共同體中,眾多主體形成共同主體,他們的共同主體性比起單獨個人的主體性擁有更多的內涵、更廣的包容和更大的力量。由主體性開始,經過主體間性、互主體性或交互主體性,進而達到共同主體性,形成主體性質的發展趨向。

(二)活動性質:群體性——個體性——互動性——公共性

人的活動的性質,首先是活動的群體性。原始的人類生活是一種群體的生活,那種群體性是簡單的具有原初性質的,人和人處在原始的依賴關係中。那時的人沒有主體性,隻有原始的群體性。這種人的依賴性發展到後來私有製條件下人身的依附、奴隸對奴隸主的依附、農民對地主的依附等,都屬於馬克思所說的人的依賴性階段。

近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出現了物的依賴下的人的獨立性。在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個體性即獨立性才真正形成,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的主體性。具有個體主體性的人和人在社會生活中是互動的,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存。更進一步是在人和人之間形成某種公共性。公共性當然具有群體性的特點,但這已不是人的依賴關係中的群體性,也不是簡單的個體性的集合,而是一種互動的、有機的、社會的結合,形成我們所說的公共性。

(三)活動尺度:有用性——有效性——合理性

活動尺度指依據什麽來評價人的活動。在這個問題上,比較初級的認識是以有用或者實用為尺度。判斷一個事物對我們是否有價值,首先是看它有沒有用。但是,僅僅有用或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是不夠的,進而還有如何更好地滿足人的需要的問題,這就是有效性包括效率的問題。

人的活動即使是有效的,也不一定就是合適的。某個活動或事物對我們來說是起作用的,但這種作用如果是片麵的,從長遠來說存有隱患,那麽其合理性就會受到質疑。人們追究自身活動的合理性,尋求更合理的發展模式,使人類的追求能夠在更為合理的框架下得到滿足。

對合理性的追求是一個更高的境界。社會發展所要求的合理性中最重要的是公平。在公平和效率之間,我們之所以強調效率優先,就是因為要發展就必須提高效率。效率低下條件下的公平隻能是普遍的共同的貧窮。效率的提高導致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需要通過社會公平得到更好的解決。在已經有了發展的基礎上,重視、強調和實現公平,是一個合理的、和諧的社會所必須堅持的價值尺度。

(四)合理性:技術合理性——人文合理性——製度合理性——生態合理性

關於合理性,我們首先關注的是技術合理性。按照某種程序能夠達到我們的目的,在技術上就是合理的。如果不能夠做到,或者做起來很困難,那麽它的技術合理性就存在問題。

在技術合理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的情況下,人們會更多地追問其人文合理性。由某種程序構成的技術係統運行的結果,對人的存在和發展會產生什麽作用和影響?人文的合理性問題包含諸多人的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的協調和處理,而這是在社會的製度框架中進行的。

為了協調眾多人的利益和要求、協調人的活動,必須要有合理的製度。製度要隨著社會變化來調整和完善,這就是對於製度合理性的追求。通過製度的完善來解決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解決的是人文合理性問題。

人類社會在自身得到調整和完善的同時,還麵對著同自然的關係。曆史上多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社會內部也許是穩定的,但當人口增加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增強後,有可能破壞生態環境,從根本使社會失去賴以存在的基礎。隻有從根本上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解決生態合理性問題,社會才可能持續發展。

四、生產與發展

(一)生產領域:物質生產——人的生產——精神生產——製度(社會關係)生產

生產與發展是整個社會和人的發展的前提。關於生產領域,到底是什麽意義上的生產?當然,首先是物質生產。其次,我們也注意到人本身的生產。人的生產是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人本身的生產也是需要加以管理的,對人口的控製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在物質生產和人的生產的基礎上,人們特別關注精神生產,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生產領域。人類的文化財富,科學、理論、學術、藝術等都是精神生產的產物。進一步還有製度生產,即馬克思所說的社會關係的生產。

一個社會需要有如此多樣的生產,才能滿足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最初我們比較注意物質生產,因為這種生產滿足的是社會物質生活的直接需要。狹義的生產概念僅僅指物質生產。後來人們逐步注意到人的生產、精神生產乃至製度生產,對生產涵義的理解形成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

(二)生產力:自然力——機器(技術)——知識(科學)——管理——文化

首先人們看到的是自然力。最初的生產主要是利用自然力。漁獵、采集一類生產活動,依賴的是自然本身生產的成果。自然力還包括各種動力,如風力、水力等,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體力。人們馴養動物替代人的體力,也是一種自然力的轉換。依靠自然力進行生產,這是自然經濟條件下物質生產的主要特征。

到了近代有了大機器。機器、技術作為人工係統是人類智慧通過實踐創造的,成為生產力中的重要因素。伴隨著這種人工係統的發展和完善,知識、科學越來越成為直接的生產力。在現代生產係統中,管理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產力。通過合理的管理,可以使生產中的各種要素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良性運行。

文化本身是能夠生產並且不斷再生產出來的。在物質生產中,文化也越來越被看作生產力的一個部分。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使企業生產力要素的組合及其作用的發揮更加合理和高效。在製度生產中,文化具有更為核心的作用,製度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可見,對生產力內涵的理解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人首先作為一種自然力存在,進而在機器和技術中,人作為創造者和使用者起作用。在知識、科學、管理和文化中,主體都是人,實質都是人的自覺的、能動的活動在發揮作用。

(三)發展取向:外延發展——內涵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社會發展追求什麽?最初人們追求的是外延的發展。在物質生活資料匱乏的時代,數量是最重要的。過去我們的許多生產指標主要是量的指標,表現出外延發展的特征。在外延的發展達到一定程度後,在基本上能夠滿足數量要求時,內涵的發展就會更加突出。在質上的發展,新的質、新的產品、新的服務的提供,成為人們更加關心的問題。隨之社會各個領域的競爭也會轉向質量的競爭。

再進一步就是發展的可持續性。現實中存在著不同質的或不同意義上的發展。更具有根本意義的是發展是否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能不能持續下去。如果某種發展隻能在短期內做到,那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可持續發展是長遠的發展,事關國家、民族以及人類的命運。

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是和諧發展。和諧社會是和諧發展的社會。“可持續發展”強調發展能夠延續下去,這是對於發展狀態的要求。那麽這種發展是否符合人和社會的本性,是否符合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這又是一個合理性的問題。對此可以用“和諧發展”來概括,它包括人與人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發展動力:改良——革命——改革——創新

發展的動力是什麽?這裏把改良作為發展的第一個動力,是符合曆史順序的。近代之初,首先是改良思潮湧起。人們還沒有想到要根本改變整個社會,隻是力求在原有社會製度內部進行改良,改良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種力量。改良解決不了問題,於是有更為激進的革命。革命推動了社會根本製度的變化,成為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20世紀的中國經曆了半個世紀的革命,解決中國社會的基本製度問題,引起各個領域深刻的變革。

在革命之後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社會結構和功能的調整和改善,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中國30多年前開始的改革所要實現的是社會製度的調整和完善。在改革裏麵包含著革新的要求,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製度創新。提出創新,有助於消除對於改革的保守理解。真正深刻的改革必然包括創新,並且要通過創新來實現。

五、文明與交往

(一)文化觀念:小文化——泛文化——大文化

我們對文化的理解有一些不同的層麵。作為起點的一種理解可以稱作“小文化”,這是狹義的文化。這個意義上的文化隻是社會中的一個領域,與經濟、政治、社會諸領域不同,這是精神層麵的文化領域。

小文化概念的局限性越來越暴露出來。人們發現,在小文化範圍之外,許多事物都有明顯的文化特征。於是出現了一種可以稱為“泛文化”的思潮,把原來不被看作文化的事物也都叫做文化。這種對文化的理解是一種泛文化的理解。

真正超越小文化及泛文化的是一種“大文化”的觀念。人們意識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包含著文化,政治、軍事、外交、法律、經濟、管理等都有文化的特征。文化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是這些形態之中相對穩定的人為的程序和為人的取向。這個意義上的文化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形式。盡管小文化的領域劃分依然沿用下來,但人們對文化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的理解已經越來越多地接受了大文化的觀念。

(二)文明內涵: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製度)文明——生態文明

與文化高度相關的是文明。我們首先關注的是物質文明,是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緊密相關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整個社會的發展以物質的生產

和交往為前提。進一步我們比較重視精神文明,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文明一起抓。製度、政治也是一種重要的文明形態。製度是人們的組織方式、組織規則,決定人們以怎樣的方式生產和生活。製度文明或政治文明對於社會發展具有主導意義。

更進一步還有生態文明的理念,這是一種視野更為廣闊、更為全麵的文明觀。生態文明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戰略構想,並在實踐中逐步轉化為現實。生態文明是一種先進的觀念,我們能夠及時采納和實施,對於中國和世界都是無量的功德。

(三)聯係方式:實物化——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

人類的聯係方式隨著技術的進步發生曆史性的變化。人類文明或文化的交往方式,大致有幾種形式。首先是實物化的方式,即聯係要借助具體的事物來體現。進一步是信息化的方式,用文字或語言等來表達、交流信息。信息化在當代已經發展到數字化。數字化使虛擬更為逼真,為人類認識和實踐提供了全新的、高效的手段。數字化推動了網絡化,這是人類聯係方式的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帶來的結果正在日益清楚地顯示出來。

(四)交往範圍:民族化——跨(民族)文化——區域化——全球化

人們交往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從總體上說,最先是交往的民族化。民族及其文化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形成。一個個的民族形成了,各自都是獨立的民族主體,跨民族亦即跨文化交往的問題自然就會凸顯出來。當跨文化的交往超越了兩個民族一對一的關係,成為多個民族相互的關係的時候,就出現了交往範圍區域化的趨勢。相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一個區域內各個民族的交往呈現出區域化的特征。

更進一步未來的前景就是全球化。從全球化的高度來看民族化、跨(民族)文化、區域化,它們都是走向全球化的一係列階梯。當代世界的全球化水平還不高,發展極不平衡,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還很遙遠。但是,全球化是一個總的發展趨勢,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六、主導範式的轉換

上述五方麵概念或範式的演化,構成了波瀾壯闊的發展狀態。這些概念或範式轉換,有的是整體性的,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是替代性的,有的是補充性的;有的是不可逆的,有的是可逆的;有的是共時態的,有的是曆時態的;有的是分化的,有的是整合的,等等。在這裏,每一個方麵,每一個係列,甚至每一個概念或範疇,都曾經是人們反複研究的內容。各個係列範式的轉變既相互區別開來,又相互聯係、滲透、交叉,需要依據其辯證的本性加以辯證的理解。

那麽,在上述眾多哲學範式的轉換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係?哪些範式的轉換更具根本的意義,製約和帶動了其他範式的轉換?

應當說,上述五方麵哲學範式的轉換中,“主體與活動”更具核心意義。這個方麵包括主體性質、活動性質、活動尺度、合理性等範式係列。主體即人的活動是哲學的根本性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強調實踐,是因為它是主體借以改變世界的對象性活動,是人改變世界的手段,是滿足人的需要和解決人的發展問題的現實活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變革發生在這個領域中,它在當代中國發生範式轉換的中樞也在這裏。

中心是主體和主體的活動,其他四方麵哲學範式的轉換,可看作“主體與活動”方麵哲學範式轉換的前提或引申、前因或後果。而在這個方麵哲學範式的轉換中,主體與活動的性質問題更為重要。這些內容包括主體性質(前主體性——主體性——主體間性——共同主體性)和活動性質(群體性——個體性——互動性——公共性)兩個係列。這兩個係列問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為主體與活動是相互規定的,主體的性質是由其活動的性質規定的,反過來說,活動的性質也是由其主體的性質規定的。所以,主體性質和活動性質兩個範式轉換係列在內涵上十分接近。將主體性質和活動性質兩個範式轉換係列融為一體,可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根本性的範式轉換是:前主體性——主體性——主體間性——公共(共同主體)性。

由前主體性到主體性,經過主體間性,到公共性或共同主體性,這是一個核心的脈絡。前主體性標誌著傳統的人的狀態,已經是一個曆史的狀態,盡管在現實中仍有它的回聲。從整個社會的進步來說,主體性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社會人的主要特征,個人成為獨立、自主、自由的主體。在現代社會中,由於主體之間的交往、合作,自然會形成主體間性。如果主體間的關係超出了一人對一人或者少數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構成擁有公共性的狀態,主體性就會成為一種共同主體性。從主體性到公共性或共同主體性,是主體與活動性質演變的大趨勢。

七、哲學的公共性轉向

由個人的主體性,發展到主體間性,再到公共性或者共同主體性,總的趨向是形成具有更多更好的公共性的社會。此範式轉換係列的前半部分,即由前主體性到主體性的轉換,已在中國市場經濟的建設中基本實現了,盡管在很多方麵還沒有完全解決。現在人們常常對主體性加以批判,這種批判本質上並不是要回到前主體性,而是對後主體性即主體間性、共同主體性和公共性的呼喚。在眾多的主體之間,存在著日益發展的公共領域,因而公共性問題的凸顯就會成為必然。下圖簡要表明了從人的主體性到人與人的主體間性再到社會的公共性的關係。

主體性、主體間性和公共性關係示意圖

在這裏,小圓圈代表個人及其主體性。具有主體性的個人是獨立的個體,但不是孤立的唯一的存在。與其同時存在的還有他人,他人也是具有主體性的主體。在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發生聯係與互動,形成主體間關係,從而構成主體間性。一對一的主體間關係是一種交互主體的二元結構,二元主體間性是典型的主體間性。主體間性對於每一主體而言,是共同、共有和共享的,因而已經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更多個人主體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最簡單的三人關係來表示。三人及更多人各自作為主體相互聯係和相互作用,導致超越二元主體間性的多元主體間性。主體間性是對原有主體性的超越,並不意味著非主體性,毋寧說是主體性的新形態,是更多主體形成的增加了某種新質的共同主體性。就社會整體而言,眾多個人的主體間性及其公共環境、公共需要、公共活動、公共規則、公共精神等匯成一種公共性,彌漫於社會生活之中,對於人來說如水之於魚不可或缺。這種公共性是社會最重要的屬性,是通常所說的社會性的基本涵義。

一個社會須有某種公共性的實體、關係、屬性和機製,才能使之作為共同體存在和發展。社會中眾多的主體需要有公共活動的空間,有一定的公共機構和組織掌握和行使公共權力,維護公共秩序,滿足公共需求。社會作為共同體在公共性上應該是一致的。而社會又存在於自然之中,在人構成的社會和自然之間也有許多需要協調的關係。因此,人們也把自然與社會的關係當作公共性問題,把自然作為環境和對象看作人類公共性的存在。

隨著主體活動和交往範圍的擴大,人的主體性增強,要求相應的主體間性、互主體性或交互主體性的發展,進而要求共同主體性、公共性的發展。這是現代社會生活發展的曆史過程和必然邏輯。公共性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是公共性較為發達的社會。在那裏,公共需要、公共利益、公共環境得到普遍重視,公共產品的提供、公共服務的滿足等較為全麵,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社會公共性機製。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當代中國社會進步,需要認真借鑒發達國家公共性建設的經驗。在公共設施、公共環境、公共權力、公共管理、公共規則、公共意識等方麵,都需要向先進國家學習。社會建設的中心就是公共性建設。中國社會融入世界的過程也是同國際社會公共性接軌的過程。隨著現代化的迅速推進和融入全球化過程的加快,中國社會公共性問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社會作為共同體是一種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其成員普遍擁有相應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集中表現為關注公共生活、保護公共環境、創造公共財富和提供公共服務。生成和踐行這種公共精神,是對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要求。一個公共性的社會需要有公共意識、公共理性、公共理念、公共倫理、公共文化等,形成充滿活力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共同體和社會的靈魂。一個社會的公共精神越發達、越充分,這個社會的環境和氛圍就越好,每個社會成員享有的社會資源和福利就越多。人是在自覺意識支配下行動的。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社會建設中最重要的是公共精神的建設。

當代各社會科學都在從各自的角度、以各自的方式研究各類公共問題,公共環境、公共資源、公共事務、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公共意識、公共理性、公共倫理等受到廣泛重視,產生了一大批以公共事物、公共問題為對象的公共類學科,也出現了公共哲學的提法。從哲學層麵梳理公共性問題,闡釋社會公共性的內涵及其曆史演化,探究公共性問題研究和解決的方法論,無論對於科學還是哲學,對於理論還是實踐,都有重大價值。環顧今日世界,人們發現,在社會生活、社會科學和社會哲學中,一個公共性的時代已經到來。人們的公共精神的增強對於社會公共性建設的影響是深遠的。這無疑將有益於中國和諧社會的構建,進而也有益於未來和諧世界的構建。

公共性的建設和完善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一個具有核心意義的問題,它成為當代哲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注的焦點是理所當然的。30年鬥轉星移,哲學注視的焦點已從主體性轉向公共性。從哲學上對社會公共性的研究和關注,能夠對其他社會科學學科與公共性相關的研究有所幫助,進而有助於現實的公共性問題的解決。這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盡的責任。

(原載《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