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曆史抉擇_■ 第二條戰線

■ 第二條戰線

戰爭是民心向背的較量,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蔣介石的內戰政策是不得人心的。在解放區軍民取得軍事上的重大勝利的同時,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愛國民主運動。

這時,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了進行內戰,進一步投靠美國。駐華美軍以占領者的姿態在中國土地上橫行霸道。1946年12月24日,兩個美國軍人在北平東單操場強奸一名中國女大學生。這一事件,觸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駐華美軍暴行的群眾運動,即抗暴運動。

12月30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學生5000餘人在北平舉行抗議美軍暴行的示威遊行,沿途高呼“美軍退出中國”“維護主權獨立”等口號。12月31日,中共中央指示國民黨統治區的地下黨組織,發動各大城市群眾響應北平學生運動。各地黨組織堅持以“美軍退出中國”為中心口號,把鬥爭引向深入。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廣州、台北等地的學生紛紛舉行集會、罷課和示威遊行,參加人數達50萬人。學生的愛國鬥爭,得到了各階層人民的廣泛聲援。以抗暴運動為標誌,以學生為先鋒的愛國民主運動同國民黨政府之間的鬥爭,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加強了對國民黨統治區黨的工作的領導。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由周恩來兼任部長。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運動得到更加廣泛和深入的發展。

1947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就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發出指示,指出黨應“力求從為生存而鬥爭的基礎上,建立反賣國、反內戰、反獨裁與反特務恐怖的廣大陣線”。5月20日,在南京,5000餘名學生高舉“京滬蘇杭十六專科以上學校學生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的旗幟走上街頭,呼喊“反饑餓”“反內戰”等口號,引發了著名的五二○運動。同日,北平7000餘名學生高舉“華北學生北平區反饑餓反內戰大遊行”的橫幅走上街頭。天津、上海、杭州、重慶、福州、桂林、濟南、長沙、昆明等地愛國學生也通過罷課、遊行等方式參加鬥爭。

除學生運動外,國民黨統治區內其他的人民運動這時也在迅速高漲。1947年2月28日,台灣人民為反抗國民黨當局的暴政,舉行武裝起義。起義遭到血腥鎮壓,被害者達3萬人以上。1947年,有20多個大中城市的約320萬工人罷工。在農村,農民掀起反抗抓丁、征糧、征稅的鬥爭。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形勢也有新的發展。事實表明,與人民為敵,是沒有好下場的。

當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國民黨當局為了維護自己搖搖欲墜的統治,進一步加強了對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的壓榨和對愛國民主力量的鎮壓。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在1948年也陷於絕境,通貨膨脹達到駭人聽聞的天文數字,物價飛漲已似脫韁的野馬。這一年,國民黨政權已是苟延殘喘、搖搖欲墜。走投無路的蔣介石拋出“幣製改革”方案,期望扶大廈之將傾。於是《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在8月19日出台了,

規定以300萬元法幣兌換1元金圓券,並實行“限價政策”,支持金圓券。對於這一措施,當時的上海《經濟周報》評論道:“不知是故意還是無知,政府的經濟措施,卻始終認為:無中可以生有,對人民始終沒有放棄玩弄那一套無中生有的把戲。”

這一措施並非靈丹妙藥。10月2日,上海首先發生搶購風潮,市民們“見物即買,盡量將金圓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間,幣值大跌致受損失”。搶購愈演愈烈,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搶購、搶米風潮。11月上旬,國民黨政府宣布取消“限價”。此後,金圓券開始泛濫,造成瘋狂貶值,物價上漲也達到驚人的程度。以1948年8月的物價總指數為準,11月上漲25倍,12月上漲35倍。金圓券曇花一現,發行九個月後徹底崩潰。

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城鄉各階層人民群眾的生活可想而知。

在城市,由於受到官僚資本和美國商品的掠奪和擠壓,民族工商業者幾乎完全破產。1948年初,天津倒閉的工廠已占70%~80%。同年,青島的1400多家工廠中有3/4停產。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工商業者的生活也難以為繼。生活在最底層的工人更是悲慘。由於工廠倒閉或停工,大量工人失業,生活無著落。即便是就業工人,本來低微的工資還要受到貨幣貶值之害隻能是“做一天,吃一天;停一天,餓一天”。廣大公教人員的生活也極度貧困。不僅中小學教師度日艱難,就是大學教授也瀕於無法生活的境地。1948年10月25日,北京大學教授周作人等82人簽署聲明,宣布自即日起忍痛停教3天,進行借貸來維持家人的生活。

在農村,更是一幅凋零淒慘的景象。首先是國民黨發動內戰,大量征用壯丁,使農村勞動力損失慘重。國民黨軍隊的征兵總額,1946年定為50萬人,1947年定為150萬人,1948年也達到100萬人,以致一些地區出現了“土地荒蕪,路斷行人,家有餓婦,野無壯丁”的慘狀。征糧攤派、苛捐雜稅更把農民推向饑餓和死亡。國家的橫征暴斂,地主的盤剝蹂躪,吞噬著農民的血汗和肉體。農民不堪重負,隻好廉價出賣土地或借高利貸,這就更加陷入深淵,生命毫無保障,非正常死亡的比例非常高。活著的人也掙紮在死亡線上,浙江一個參加搶米風潮而被捕的農民說:“我們肚裏沒有一粒米,請你們剖開肚皮看看吧!”

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走向總崩潰,人民無法照舊生活下去而奮起反抗,加速了國民黨政權走向滅亡。

隨著國民黨統治基礎的瓦解,在解放戰爭勝利發展形勢的鼓舞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民主運動有了新的發展。

廣大學生越來越把中國的希望寄托在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上,因而不再提“反內戰”的口號,而是在“反迫害”的口號下展開鬥爭。1947年10月,杭州、南京、上海、北平等12個城市的10萬餘名學生掀起一場“反對非法逮捕、反對特務、反對屠殺青年”的反迫害鬥爭。1948年初,上海、北平等地學生的反迫害鬥爭再次出現**。4月,華北學生開展“反對迫害、保

衛學聯”的鬥爭,形成聲勢浩大的四月風暴。5月至6月間,又爆發了一場全國範圍的由學生首先發動、隨即得到社會各階層響應的反對美國政府扶植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運動。

各民主黨派和廣大無黨派民主人士日益傾向於支持人民革命。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國民黨當局對愛國民主力量的迫害的加緊,以及中國共產黨進行的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入,使曾在一部分民主人士和中間階層中有過影響的“中間路線”即“第三條道路”的政治主張迅速走向破滅。

盡管參加過中國民主同盟的青年黨、民社黨跟隨國民黨走了,但民盟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大多數人在鬥爭中仍同共產黨站在一起。他們在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和內戰政策的鬥爭中起了積極作用。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奮鬥,並在鬥爭實踐中不斷進步,這是各民主黨派在這個時期的表現的主要方麵。

盡管民盟等一向主張以民主的方式爭取民主,以合法的行動爭取合法的地位,國民黨當局還是不斷地用暴力手段對它們施行迫害。繼李公樸、聞一多之後,著名民主人士杜斌丞又在西安被殺害。民盟地方組織的許多成員被逮捕、綁架,所辦的幾家報社被搗毀或遭襲擊。1947年10月,國民黨當局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11月6日,民盟總部在上海被迫發表公告,宣布解散。1948年1月,民盟領導人沈鈞儒等在香港召開民盟一屆三中全會,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決定,並恢複民盟總部。會議確認中國共產黨“值得每個愛國的中國人讚佩”,表示“今後要與他們攜手合作”。這次會議標誌著民盟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

幾乎與此同時,國民黨的民主派開始實行革命的聯合。1948年1月1日,舉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大會,推舉宋慶齡為名譽主席,李濟深為主席。會議宣布“當前之革命任務為推翻蔣介石賣國獨裁政權,實現中國之獨立、民主與和平”。民革堅持同共產黨合作,讚成新民主主義綱領的基本原則。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通過實際的教育,公開表示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其他民主黨派,包括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也表示了參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立民主聯合政府。這一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從8月開始,民主黨派、民主階層的代表人士陸續進入解放區,在中共的領導下積極參與籌備召開新政協、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工作。

曆史的經驗雄辯地證明,“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的,中國不能有,因為中國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曾經持有這種主張的人,除了極少數走向反動以外,絕大多數在實際生活中逐步拋棄了這種主張,確認中國共產黨關於通過建立人民共和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政治主張的正確性。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