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五”製造業結構調整優化成就與問題

“十三五”至2025年我國製造業結構調整方向與政策

張國寶 陳永傑 等

經濟結構調整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製造業結構調整是整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難點與基礎。製造業強則一國工業強,工業強則一國經濟就強。“十三五”至2025年,我國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適應科技革命新趨勢,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充分發揮我國比較優勢,保持製造業穩定增長,全麵深入調整與優化結構,在建立現代產業體係、提升整體科技水平、全麵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全球競爭力等方麵取得根本突破,實現由製造大國向強國轉變。

一、“十二五”製造業結構調整優化成就與問題

“十二五”以來,中國製造業競爭力已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生產規模超過美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近幾年在主要產品和門類的生產規模、出口總量和增速上均居世界第一,不少遠超美日歐。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已連續三年居全球第一。同時,我國實施了一係列產業政策,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優化,取得多方麵重大成就,但也麵臨不少問題。

一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成就: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取得重要進展,航空航天、機車和海工等裝備製造有所突破,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業態蓬勃發展,電子商務規模居世界首位,化解過剩產能積極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取得預期進展,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下降較大。問題:創新能力不強,高端製造比重低、低端製造比重大,產品附加值低;傳統製造業成本優勢逐步弱化,部分產業競爭力下降;多數行業資源消耗和汙染排放強度指標明顯超控製;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光伏等新興產業產能利用率不足50%;戰略性新興產業水平不高,製造服務業發展滯後於需求。

二是強化技術結構

調整。成就: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工業技術與裝備總體已居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航空航天等行業部分技術裝備已居世界前列;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明顯加大,專利申請遠超“十二五”規劃目標,總量已占世界總量的1/4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居全球第三位;企業發明專利占全國的50%以上,華為、中興等公司發明專利數量穩居世界前幾位;新產品比重和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明顯提高。問題:多數行業重大技術自主知識產權較少,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相對較高,高端設備、關鍵零部件和新材料等大多依賴進口,近80%“芯片”靠進口;研發投入比重較低,重大發明專利不多。產業信息化水平不高,產品質量總體不高,高端產品較少,低端產品多,品牌建設滯後。

三是推進地區結構調整。成就:積極引導製造業相關產業向有比較優勢和適宜發展地區集聚,推進了勞動與資源密集型製造業向中西部轉移;以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區為依托發展產業集群,東部地區先進製造業和製造業新業態快速發展,中西部地區製造業比重提高,東北等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積極成果。問題:地區製造業發展雷同現象依然嚴重,部分地區產能過剩現象突出,產業轉移中技術水平提升不高,主要城市及其周邊地區製造業發展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東北地區工業增長速度下降,東部地區製造業部分企業向境外轉移,外資加工企業撤資現象加重。

四是引導所有製結構調整。製造業所有製結構變動延續了改革開放以來的趨勢,國有經濟比重大幅度下降,但在重點行業保持優勢,發揮著骨幹與引導作用;外資經濟總體比重進一步下降,但在技術密集型行業占領先地位,是技術進步與產品出口的主要推動力量;民營經濟總體比重進一步提高,在所有行業都發展迅速,已成為製造業發展主體。2010年至2013年,製造業投

資中國有控股、外資控股和私營控股投資分別增長5.8%、10%和29%;國有、外資、私營比重由16.3∶10.7∶69變為9.8∶7.2∶74.3。2014年民間投資占全國投資的87%。資產、營收、利稅與就業等指標變動趨勢也大體一樣。在經營效益、擴大就業、研發投入、專利申請、新產品比重等方麵,私營企業占據明顯優勢,國有企業在部分重大技術領域保持比較優勢,外資企業在高新技術領域和產品出口上具有顯著優勢。

五是支持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成就: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的數量、規模、實力明顯提升,一批企業成為中國500強企業,2014年49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中小型企業成為製造業增長和技術創新重要主體,提供了我國絕大多數專利,更是電商、物聯網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主體;國有企業兼並重組取得重大進展,混合經濟改革推進了企業資本、產業、人力資源和組織管理結構優化;企業投融資結構改善,境內外上市公司大幅度增加。問題:企業組織結構比較分散,各類企業之間分工不合理現象仍較突出,重點企業的行業集中度較低。小企業普遍技術水平低、人員素質低、管理水平低、產品質量低。政府對大企業兼並重組幹預過多,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不夠。

六是鼓勵企業經營形態調整。成就:新技術革命和互聯網經濟改變了企業投資、生產與貿易形態和方式,催生了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應用空前活躍,創意設計、係統流程服務、設備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等發展迅速。中國擁有近7億互聯網用戶,是世界最大電商市場,2014年交易額達12.3萬億元。阿裏、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的興起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與生活。問題:互聯網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製造仍受製於人,網絡安全麵臨巨大挑戰,電商服務中假冒偽劣現象比較突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