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創新培育發展新引擎_第一節 創新是發展的鑰匙

第二章

創新培育發展新引擎

麵對新常態、新形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放到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首要位置。堅持以創新為首的五大發展理念,必將帶來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立足傳統、突破傳統,依托現實、推動變革,將創新放到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建立在對我國經濟正處於動力切換、結構轉變、階段更替和風險緩釋關鍵時期的深刻認識基礎之上,是針對“老供給”動力不足、傳統“三駕馬車”增長動力放緩等現實難題而提出來的解決方案,所要解決的是當前發展動力不足的突出問題,所強調的是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喚起中華民族創新基因,培育發展新引擎,切實推進我國取得新發展。

第一節 創新是發展的鑰匙

強調創新對發展的引領作用,這不僅根植在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中,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一直強調和堅持的觀點。中國共產黨正是始終緊握創新這把鑰匙,才促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最終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在華夏大地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正是緊握創新這把鑰匙,才取得“兩彈一星”等成就,才不斷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麵對當前我國麵臨的發展難題,尤其是麵對“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要破解發展難題,根本出路還是在於創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儒家經典《大學》第二章有這麽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與青年代表座談、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院士大會等多個場合引用了這句話。這可能是在談及創新問題時,被習近平引用最為廣泛的一句話,也充分展現了創新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心中的重要地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原典出自《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最初是商朝開國君主成湯刻在澡盆上的警詞,本來是說洗澡的問題,從字麵上來看,“苟”是如果,“新”本義是指洗澡除去身體上的汙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汙垢洗幹淨了,以後便要天天把汙垢洗幹淨,這樣一天一天的下去,每人都要堅持。引申出來,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引申義是指行精神上的棄舊圖新,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持之以恒。“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強調不可故步自封,墨守成規,是人們追求新事物鼎革新氣象的崇高品德和人生境界。

“苟日新”作為一種勇氣,“苟”意為“如果”,如果可以,就要每日求新,就要勇於創新創造。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 “廣大青年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誌”,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創新是青春的標誌,創新是青年的靈魂,年青人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作為年青人,應該時刻保持一種每日求新、勇於創新的勇氣。對於整個中國社會而言,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都應該形成一種“苟日新”的創新勇氣,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創新。

“日日新”作為一種狀態,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內在的自強不息,二是外在的學習創新。《周易》中有這麽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自強不息反映了一種民族性格,彰顯了獨立自主、自尊自強、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論語》亦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以求知為愉悅,把學習看作充實自己、不斷前進的重要途徑。習近平在談及中國經濟轉型時提出“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指明了創新不僅是一種勇氣,更該是一種常態,隻有堅持“日日新”的狀態,才能更好促進中國創新。

“又日新”是一種追求,強調腳踏實地固然重要,但心中當存偉大夢想。二者統一於學習實踐之中。“又日新”,在於實而不在於虛,夢在於追而不在於幻。一日複一日,日日何其多。此日非彼日,新了還要新。這就是不斷學習,不斷追求進步。日新日新又日新,追求追求再追求。就好比習近平所強調的“創新、創新、再創新”,每天的改變,是從常學常新的實踐出發的。既有夢想,又有奮鬥,才是改革開放之原意,與時俱進之根本,科學發展之要義。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等

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都是人才日新之果。日新,才能傳遞青春之正能量;日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複興之夢想。

從動態角度來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強調要不斷革新,要求人們以一種革新的姿態,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而不能因循守舊,阻擋曆史前進的步伐。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改革始終是一個永不過時的旋律,從先秦的商鞅變法、李悝變法到唐宋時期的府兵製、王安石變法乃至明朝時期的張居正新政都促使中華民族取得新發展,而正是清朝末期的故步自封、閉關鎖國,最終導致中國落後於世界,淪為任人欺淩的半殖民地。再看我們黨的發展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始終在踐行,在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終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摸著石頭過河”,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富強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麵對複雜的改革環境、艱巨的發展任務,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驅動,正如習近平的殷殷寄語“迎接挑戰,最根本的是改革創新”。創新精神,這一中華民族鮮明的稟賦、中華文化深沉的內蘊,正是我們不斷創新的思想源泉。

不日新者必日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麵,積極探索有利於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第二十五中如此說道:“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大概意思是說,君子學習一定要做到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進步,不日新的人一定會每天退步一點,沒有不進步而不退步的人。清人張伯行釋曰:“君子之為學也,必刻勵其功,濯舊見以來新機,使其所得有日新之益。……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間斷,私欲相乘,非昏則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進而不退者。”這與《增廣賢文》中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樣,都闡述了進取的重要性。古人尚且如此,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裏,我們時刻處於瞬息萬變之中,要跟上時代節拍,更須積極進取、奮發前行、與時俱進。

對“不日進者必自退”這一論斷,中華民族是有深刻教訓的。在中國五千年的發展史上,我們在大多數時期都是領先於同一時期的其他文明的,乃至到1820年時期,我國的經濟總量仍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是不折不扣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是在乾嘉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浪潮席卷全球,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躍升為世界大國和世界強國。而滿清王朝卻故步自封,將自己排斥在工業革命浪潮之外,最終結果便是由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淪為落後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曆史的教訓、民族的悲哀,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悄然來臨,能否把握住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將直接關係我國發展全局。麵臨錯綜複雜的發展大環境,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創新,需要每天進步一點。這就需要我們時刻謹記習近平2015年7月17日在吉林調研考察時所強調的,“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以一種“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的危機意識,把握創新是推進中國發展的鑰匙的核心地位,在創新中促進中國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014年6月,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講話中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雖說這不是共產黨人第一次強調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但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卻是前所未有的。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曆來的觀點。馬克思曾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且說:“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麽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馬克思還深刻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並強調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在1956年召開的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毛澤東指出我國“應該建設成為世界上一個科學、文化、技術、工業各方麵都更好的國家”,黨中央發出了“向科技進軍”的號召。

1959年底至1960年初,在集中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毛澤東強調:“資本主義各國、蘇聯,都是靠采用最先進的技術,來趕上最先進的國家的,我國也要這樣。”1963年12月,毛澤東在聽取聶榮臻和中央科學小組匯報科技工作十年規劃時,更加明確地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總體上來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共產黨人逐漸形成了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明確認識,正是在這種認識的引領下,中國才取得“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結束後,鄧小平在1978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旗幟鮮明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論,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1988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說:“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述精辟闡明了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首要推動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麵對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人繼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並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進一步向前推進。1995年5月26日,江澤民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首次正式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1992年10月,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的報告中首次提到了“創新”問題。之後,他在中國科學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會的講話中指出,“我多次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要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進行創新,是當今世界範圍內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曆史上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1999年8月,江澤民在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指出:“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標誌,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如果不能創新,一個民族就難以興盛,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必須把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質的飛躍,擺在經濟建設的首要地位。這要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指導思想”。在這次大會上,“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被確立為中國科技跨世紀的戰略目標。

知識鏈接

“科教興國”戰略

1995年5月,江澤民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確立科技和教育是興國的手段和基礎的方針。“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旨在依靠科技進步,解決好發展中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落後、勞動生產率低、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等問題,從而加速國民經濟增長從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戰略轉變,以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曆經半個世紀的衍變、深化,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並高度強調其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強調科技、創新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並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創新的理論的最新成果,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要思想的創造性發展,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寶庫。

理論鏈接

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和吸引人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考察時的講話,2013年7月21日

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意味著,麵對當前發展大勢,促進我國進一步發展的根本出路在創新,隻有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難題,才能增強我國發展能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新已成為決定我國發展前途命運的關鍵、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關鍵、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關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