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享築實人民獲得感_第二節 總書記眼中的幾許“鄉愁”

第二節 總書記眼中的幾許“鄉愁”

我們黨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們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仍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我們的就業、醫療、環境、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依舊是其揮之不去的“鄉愁”。無論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還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都切實要求改善民生,妥善解決好與廣大人民群眾切實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短板。

總書記眼中的民生短板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強調要補齊短板,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補短板將成為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這也是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點。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關群眾福祉和社會和諧穩定。在首次“就職演說”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道:“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三年過去了,我們的發展仍麵臨諸多短板,其中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最直接的民生短板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不變的“牽掛”。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目中,這些民生短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就業是民生之本

自擔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始終高度重視就業問題,乃至在擔任總書記後首次出京考察時便明確指出了就業的重要性、我國當前就業麵臨著如何擴大就業等嚴峻形勢。他指出:“就業,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當前,我國就業工作麵臨總體就業壓力大和結構性勞動力短缺、人才匱乏的突出矛盾。一些沿海地區還麵臨流動人口比重大、周期性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過剩交替出現的問題。我國勞動人口眾多,又麵臨經濟下行壓力,如果就業問題處理不好,就會造成嚴重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必須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工作,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著力在提高就業質量、提高勞動人口尤其是就業困難人口就業能力、改善創業環境上下功夫,建立全員培訓製度,引導勞動力適應和促進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在2013年5月,習近平到天津調研時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難題,要從全局高度重視就業問題”, “沒有一定增長不足以支撐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把經濟發展蛋糕做大,把就業蛋糕做大”。

從習近平的多次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勞動力數量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擴大就業是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保障擴大就業事關國家發展、穩定大局。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5年10月27日新聞發布會的介紹, 2015年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9萬人。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處於“三重疊加期”,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城鎮就業壓力與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壓力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等狀況很難改變,而且目前部分勞動者就業質量還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脆弱就業群體和不穩定就業群體占比大,同時麵臨總體勞動報酬水平仍然偏低、勞動者權益保障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著就業大事。保就業、促就業仍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始終高度重視的頭等民生大事,這不僅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關乎國家穩定、民族團結大局。

—保脫貧是心中不變的牽掛

“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滿懷深情地說。4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從梁家河知青開始,曆經村支書、正定縣委書記、寧德地委書記……職務雖然在變,但他始終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為老百姓辦實事。在2016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講道:“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我們吹響了打贏扶貧攻堅戰的號角,全黨全國要勠力同心,著力補齊這塊短板,確保農村所有貧困人口如期擺脫貧困。對所有困難群眾,我們都要關愛,讓他們從內心感受到溫暖。”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準為2800元。按照

這個標準,2014年末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而為了實現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必須全麵消除貧困,這相當於要用五年不到的時間讓相當於法國人口總數的民眾全部脫貧,邁入“小康”標準,這無論放到哪個國家,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是這是我們黨對人民、對世界的一個莊嚴承諾,事關我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們隻能咬緊牙關跨步前行。

理論鏈接

扶貧開發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工作,是最艱巨的任務。現在距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隻有五、六年時間了,時不我待,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幹,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魯甸地震災區考察時的講話, 2015年1月19日

—強教育,不能讓娃娃輸在起跑線上

2013年9月,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2015年2月14日他在陝西延安考察時指出:“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從根兒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國家的資金會向教育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革命老區基礎教育傾斜。”在習近平眼中,教育既是振興國家、走向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扶貧的重要內容。

我國把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寫進了1993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但直到2012年才得以實現。201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2012年以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持續保持在4%以上。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我國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衡,不僅是學校的地區分布還是教育經費的分配,中西部地區都嚴重落後於東部發達地區。而且在中西部許多地區,教育還是一種奢侈,又何談教育興國呢?

—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在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調研時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係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當前,雖說我國的醫療保險製度的改革和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總體上來說,社會醫療保險製度改革的進展還不盡如人意,存在著社會醫療保險覆蓋麵範圍狹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係尚未真正形成、醫療衛生體製改革與醫療保險製度改革不配套、政府對醫療資源投入不足等問題,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嚴重製約著健康中國的建設。這就迫切需要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推進醫藥分開,實行分級診療,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和現代醫院管理製度。同時,還要全麵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根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稱,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2012年擴大為19個。這就需要按照習近平在北京市供熱企業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時強調的“要完善製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以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的係列部署,切實保障養老。

事關群眾之事無小事,就業、教育、養老、醫療、更加滿意的收入等民生短板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正視我們所麵臨的短板,著力解決好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民生短板。

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生連民心,民心係國運。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幹部最大政績。習近平指出:“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就要求我們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始終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這也是黨和政府的神聖職責。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

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對此,習近平強調:“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此外,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也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執政宗旨,無論是革命,還是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檢驗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既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又是享有者,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不僅需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續改善。

總而言之,麵對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當前的民生短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將始終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要切實實現共享,就必須堅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個目標不動搖,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其他施政舉措,最終都將服務於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強調:“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協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如今,“獲得感”成為耳熟能詳的全民詞匯,習近平總書記的“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道出了百姓心聲,溫暖了人心,指出了推進民生建設要注重“獲得”而不是停留在表麵。

從字麵來看,“獲得感”強調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這有別於先前所提的“幸福感”。如果不強調“得到”而一味強調幸福就容易流於空泛。同時,“獲得感”的提出使人民得到的利好有了可以進行指標衡量的可能,能讓老百姓切實感覺到“得到”,更加貼近民生、貼近民意。就其內容來看,“獲得感”不僅是物質層麵,也有精神層麵,既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但“獲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人民群眾有房住、收入增加、能接受優質教育、能看得起病、養老有保障等,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在精神層麵則是要讓每個人有夢想、有追求,同時活得更有尊嚴、更體麵,能夠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權利。

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首先要從改革入手,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改革紅利惠及全體人民。對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既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又強調全麵深化改革,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製度”……這一係列關於共享發展的部署,都致力於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歸根到底要通過製度來落實。有了公平正義的製度,共享發展才有堅實的根基。

全麵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要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基層群眾,老百姓最關心的是看得到、摸得著的諸如增加了多少收入、看病又減免了多少等具體的、實在的“獲得”。

我們常說“改革為了人民”“發展為了人民”,隻有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改革紅利惠及全體人民,讓關乎群眾切實利益的民生短板得到改善,讓人民得到摸得著、看得見的實惠,才能使改革、發展得到人民群眾更廣泛的認同、擁護和支持。

知識鏈接

獲得感

獲得感本表示獲取某種利益後所產生的滿足感。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獲得感一詞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範圍出現固化趨勢,多用以指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有別於幸福感,獲得感強調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如果不講“獲得”而一味強調幸福,就容易流於空泛。另一方麵,獲得感的提出,使人民得到的利好有了進行指標衡量的可能,而幸福是不可衡量的。所以,在當下的中國,獲得感更加貼近民生、體貼民意。這種獲得感,一般來說能夠轉化為幸福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