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綠色還原中國發展底色_第二節 向“褐色發展”說再見

第二節 向“褐色發展”說再見

當前,我國麵臨嚴重的生態危機形勢,“褐色發展”即粗放型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生態和健康惡果,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要求和實現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國夢背道而馳。再加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標準正在由“生活殷實”向“生態富裕”轉變,由追求溫飽向追求生態環保轉變,對碧水藍天、寧靜健康的生活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維係人類永續生存的基本原則和義務也不允許我們繼續堅持褐色發展。為此,我們必須向“褐色發展”說再見,結束竭澤而漁、“揮霍性”利用資源和“賣血過日子”的發展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

綠色也是全麵小康的關鍵

到二〇二〇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先前發展的基礎上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也就是說,小康全麵不全麵,生態環境很關鍵,沒有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改善,也就談不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態環境的問題是“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在經曆了改革開放以來30餘年的高速發展之後,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處於世界第二位,國家綜合實力大為提升。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粗放式發展、破壞式發展,也讓一些地方背上了沉重的“環境債”:民眾飽受汙染之苦、地域經濟發展乏力、資金和人員紛紛外流……解決這些“跛腳式發展”,成為在新形勢下必須直麵的任務,也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小康全麵不全麵,生態環境是關鍵。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麵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而生態環境作為人與自然共存狀況的形式反映,更具體的表征著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和文明程度。說到底,一個汙染嚴重、生態惡化的國家,無論經濟體量多麽龐大,也談不上真正步入了高度文明的發展之路。反之,若要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建設好美麗中國,那麽生態文明建設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從最終目的和效果上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造福百姓、惠澤民眾。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幹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的好壞影響著全麵小康社會的質量。習近平曾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生態環境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也正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當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隻停留在溫飽線,而上升到了更高層級的需求,對綠水青山提出了要求。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考慮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變化。

再者,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以生態和環境為依托的,從一些地方的發展實踐看,保護好了綠水青山,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依托就有了保障。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求職者,都已經將環境好壞作為重要的選擇依據。也正因此,隻有栽好了生態環境這棵“梧桐樹”,才能源源不斷引得資金和人才這些“鳳凰”來。

一個和諧平衡的生態環境,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對於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這一既定目標來說,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沒有綠色的發展模式,那麽終究還隻能是“未完成”。隻有理解了生態環境對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價值,才能真正理解當前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加速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

理論鏈接

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轉方式、調結構、上台階的重要內容。經濟要上台階,生態文明也要上台階。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鎮江考察時的講話, 2014年12月13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鎮餘村考察。在村委會會議室裏的座談會上,村幹部向他介紹,餘村關停了汙染環境的礦山,現在靠發展生態旅遊讓農民借景發財,實現了“景美戶富人和”。習近平聽了高興地說:“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9天後,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發表了評論——《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評論指出,如果能夠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

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麽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2006年3月,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場演講中對“兩座山”之間的辯證關係進行了集中闡述。他說:“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搖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了一種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係,這一階段是一種更高的境界,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了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以上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係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兩座山”論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決決心。

2013年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對“兩座山”論進一步闡述,“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係民族未來的大計。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期以來,我們堅持粗放型發展方式,在取得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汙染、資源浪費給我們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嚴重危及民眾的健康,成為我國進一步發展的製約瓶頸,我們到了不得不向習近平所說的第二階段轉型的地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8次國內考察中闡述了保護生態環境,走向綠色發展的重要性。比如,2013年4月在海南調研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4年12月在江蘇鎮江考察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轉方式、調結構、上台階的重要內容。經濟要上台階,生態文明也要上台階”。2015年1月在雲南大理灣橋鎮古生村考察時指出“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2016年年初在重慶考察時強調要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行動,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方麵的事例眾多。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複”, “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麵對當前生態危機,我們要始終記住習近平的“兩座山”論,追尋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切實向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碧水青山的發展方式進行轉變。

要GDP,更要綠色GDP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被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GDP本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但同時也是考察地方領導幹部政績的關鍵指標,因此導致其作用也不斷異化,“唯GDP論”被一些領導幹部奉若至寶。結果便是,片麵追求GDP導致環境破壞、資源枯竭等問題。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為了出政績、出GDP向環境透支、向社會透支,結果既浪費了資源,破壞了技術和可持續發展,又嚴重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為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強調美麗中國建設,這是引領未來中國發展的新要求。

理論鏈接

要堅持全麵、曆史、辯證看幹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3年6月28日至29日

麵對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態勢,我國當前經濟仍麵臨巨大下行壓力。但同

時我們也強調環境保護,對綠色和發展都有很高期望。因此,這兩者關係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乃至部分人士認為“綠”和“利”二者不可兼得,要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首先便需要解決好二者的關係問題。實踐證明,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選擇,環境治理完全可以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在發展中不能把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對立起來。

過去,太行山區許多地方靠開山挖礦達到發展目標,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因此造成大片荒山禿嶺。近年來,臨城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已培育綠嶺、綠蕾等股份製企業50家,並充分發揮綠色企業的帶動和示範作用,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讓“綠嶺模式”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指揮棒,形成了全縣8個鄉鎮、100多個村、10萬餘人參與的薄皮核桃產業大軍,臨城全縣種植核桃總麵積達到27.8萬畝,其中薄皮核桃18.6萬畝,已建成我國北方最大的優質薄皮核桃生產基地,形成從基地種植到核桃提取物開發應用完整的產業鏈,實現對核桃的綜合利用,先後榮獲“中國優質薄皮核桃產業龍頭縣”“中國薄皮核桃之鄉”等稱號,臨城薄皮核桃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同時批準注冊了“臨城薄皮核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發展薄皮核桃不僅實現了臨城縣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增加了農民收入,還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太行山區不僅林果產業出現如“綠嶺核桃”“富崗蘋果”等馳名品牌,還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養殖種植產業和吸引力很強的旅遊景區。再舉一個例子,20多年前的內蒙古庫布齊沙漠是個死亡之海,毫無生機,更毫無商機。經過修複和開發,目前已形成了融生態、農業、旅遊、健康、能源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圈”,實現了由“負GDP”到“正GDP”的驚人轉變,27年創造沙漠生態財富達4000多億元。

這些案例都充分說明“綠”和“利”是可以同時兼顧的,綠色發展不僅不會拖累GDP,而且還能創造有質量的GDP。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如循環經濟、再生經濟、新能源經濟等發展的成功案例,這些成功案例都充分證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矛盾,通過環境保護、治理完全可以培育起新的經濟增長點。

知識鏈接

GDP含金量和綠色GDP

GDP含金量既不是人均GDP排名,也不是居民收入排名,而是反映二者的比值,人均GDP是分母,居民收入是分子。如果某地的人均GDP較高,但居民收入相對較低,其GDP含金量就較低;如果某地的人均GDP較低,但居民收入相對較高,其GDP含金量就較高。具體算法是,先用某地GDP總量除以常住人口數量,得出人均GDP,然後用人均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單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為GDP含金量。簡單而言,GDP含金量應該與國民的就業率、民生的改善、民生幸福的增長掛鉤。

綠色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水和海洋)與環境因素(包括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之後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將經濟活動中所付出的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降級成本從GDP中予以扣除。簡單地講,就是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由於環境汙染、自然資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從而得出真實的國民財富總量。綠色GDP這個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淨正效應,綠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麵效應越高,負麵效應越低,反之亦然。

不過,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兼顧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幾十年粗放式發展形成的社會集體慣性和思維定式很容易把二者對立起來,可以說當前大力提倡綠色發展是助力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戰略機遇,但也會麵臨諸多挑戰,要在實踐層麵實現綠色和發展兼顧還應認真解決好幾個問題。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打破傳統發展模式的思想桎梏,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綠色發展的認知,形成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共識,使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全民族的自覺、自信,引領人們克服隻顧眼前的“近視眼行為”,自覺減少和杜絕對生態的傷害。其次,國家層麵綠色發展的頂層設計有了,還要精心謀劃地方的“施工方案”,增強政策、措施的係統性和可操作性,以創新為動力建立綠色技術體係,促進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發展,讓產業布局、企業轉型、從業安排等都能恰當妥帖地落實,從而開拓適合綠色理念的新經濟增長點。最後,還要著力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