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綠色還原中國發展底色_第一節 問題“倒逼”綠色轉向

第四章

綠色還原中國發展底色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期盼,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我們提出要在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小康全麵不全麵,生態環境很關鍵。改革開放30餘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鑄就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奇跡”,但同時也積累了一係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其中一個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是“褐色發展”帶來環境、生態和健康的惡化。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係統退化,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積累的大量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成為民生之痛,也成為製約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短板,我們已經處在了不得不轉型的地步。

麵對嚴峻形勢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綠色發展的理念,強調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著力打造美麗中國。將綠色發展作為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問題“倒逼”的結果,同時也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將指引我們更好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人與自然和諧,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第一節 問題“倒逼”綠色轉向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也承擔了資源環境的代價”。在2015年12月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如此說道。鑒往知來,突出綠色發展,是發展形勢的“倒逼”。從國內看,由於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發展方式粗放,生態惡化、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大自然留給我們的汙染容量和生態彈性已近告罄,生態係統已經不再能夠繼續支撐粗放型的發展。同時,“褐色發展”即粗放型的發展帶來的嚴重的環境、生態和健康惡果凸顯,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製約。從全球看,溫室氣體的排放促使全球升溫,巴黎氣候大會的召開將降低碳排放作為全球共識。而且隨著新技術革命不斷深入,資源能源已不再是國際競爭的唯一要素,國際競爭也已不僅限於野蠻掠取和粗放開發,而越來越多地采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巧妙利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保證人類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擁有持續競爭力。這些既為轉變發展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製造了壓力,同時也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創造了條件。

從我國來看,數十年的“褐色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極為緊迫的三大問題:一是空氣質量問題,二是食品安全問題,三是土地荒漠化、土壤汙染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製約著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嚴重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形勢“倒逼”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先前的發展模式,我國已經處在不得不向綠色化轉型的地步。

有毒霧霾席卷全國

前段時間,有兩首打油詩不僅在朋友圈占據一席之地,而且成功成為2015年的“網紅”:

“古時候,口罩是一件小小道具,我在這頭,強盜在那頭;小時候,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懼,我在這頭,護士的針在那頭;後來,口罩是03年的集體記憶,我在這頭,SARS在那頭;而現在,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我在這頭,卻看不清誰在那頭。”

“霧霾我隻吸江南的。相比京霾的厚重、冀霾的激烈、粵霾的陰冷,我更喜歡江南霾的醇厚、獨一無二的鄉土氣息。脫硫脫硝的低溫濕潤煤煙與秸稈焚燒的碳香充分混合,加上尾氣催化和低氣壓的襯托,最後再經嫋嫋硫煙的勾兌,使得它經久而爽口,幹冽且綿長,吸入後掛肺、沁心、入髓,讓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罷而不能。”

在這兩首段子調侃的背後,我們所看到的是一種無奈的心酸,不知從何時開始,藍天似乎被蒙上了一層灰紗,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幾乎都成了奢侈。

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這一年的1月,4次霧霾過城籠罩30個省(區、市),在北京,僅有5天不是霧霾天。有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隻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2014年1月,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危害健康的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在剛過去的2015年歲末,隨著北方地區陸續進入采暖季,受汙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東北、華北部分地區出現多次空氣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汙染程度深、持續時間長。11月底至12月初,北京連續5天空氣重汙染,個別監控點PM2.5濃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12月下旬的一次大範圍重汙染天氣過程中,44個城市啟動不同級別的空氣重汙染預警,其中6個城市啟動了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

雖說霧霾天氣自古有之,刀耕火種和火山噴發等人類活動或自然現象都可能導致霧霾天氣。不過在人類進入化石燃料時代後,霧霾天氣才真正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急劇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態環境破壞,都為霧霾天氣的形成埋下伏

筆。當前,汽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築揚塵、垃圾焚燒等都是霧霾形成的源頭,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因此可以說,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汙染狀況,霧霾是對大氣中各類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造成的結果。

美國環保署2009年發布《關於空氣顆粒物綜合科學評估報告》指出,有足夠的科學研究結果證明了大氣細粒子能吸附大量致癌物質和基因毒性誘變物質,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麵影響,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係統及心髒係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2013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空氣汙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險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大量實例與病理表明,空氣汙染對心肌梗死和腦卒等疾病有一定影響。我國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也曾指出,空氣汙染(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既包括急性效應,也包括慢性長期效應,霧霾的健康影響涉及全年齡段人群,但對於易感人群如老人、兒童及孕婦等的健康影響更為嚴重。

當前,我國大氣汙染形勢十分嚴峻。《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按照空氣質量新標準開展監測的16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 145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霧霾天氣幾乎席卷了全國各地,不僅嚴重危及數億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嚴重影響到我國的國際形象,製約著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乃至嚴重危及國家安全。

“月朦朧,鳥朦朧,空氣霧霾濃。山朦朧,樹朦朧,喉嚨有點痛……”麵對霧霾天氣對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威脅,假如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成為一種奢侈,那麽再好看的GDP也沒有任何意義,缺乏生態環境總體改善的全麵小康也將不“全麵”。

放心食品都去哪了

住房、教育、醫療和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最為關切的四大民生熱點,可是瘦肉精、毒奶粉、有毒有害食品添加劑甚至老鼠肉當羊肉賣等一個個食品安全案例讓人觸目驚心。古人有雲:“民以食為天”,假如人民群眾不斷擔心“食無可食”,連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都沒法保證,又談何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2015年11月27日,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與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研究中心在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5)》、《2005—2014年間主流網絡輿情報道的中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間,全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達到227386起,平均每天發生約62.3起。其中,最具大眾化的肉與肉製品、蔬菜與蔬菜製品、酒類、水果與水果製品和飲料是發生事件量最多的5大類食品,發生事件量之和占總量的40.54%;60.16%的事件發生在食品生產與加工環節,75.5%的事件是由人為因素所導致,其中不規範使用添加劑引發的事件最多,占總數的31.24%,其他依次為造假或欺詐、使用過期原料或出售過期產品、無證或無照的生產經營、非法添加違禁物等。

日前,2015年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在深圳大學發布,“毒豆芽”係列案件、“金箔入酒”之爭、網絡食品監管等一年來飽受爭議的熱點事件紛紛上榜,再度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在同時舉行的食品安全戰略研討會上,來自學界的專家、食品行業的從業者、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和監管機構人士齊聚一堂。經過深入研討,人們普遍認為,監管體製問題、網絡食品監管以及如何推進社會共治,是當前食品安全領域麵臨的三大難題,其中監管體製問題是最為嚴重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毒豆芽”案件中進行簡要探討。

2015年6月16日,遼寧省葫蘆島市的一起“毒豆芽”案件發生“劇情反轉”:葫蘆島市連山區法院對該案重新作出判決,宣告兩位芽農郭某某、魯某某無罪。這是近年來進入公眾視野的“毒豆芽”係列案件中,首次出現的無罪判決。判決書指出,郭某某、魯某某在豆芽上噴灑“速長王”後所檢測出的4—氯苯氧乙酸鈉等物質安全性尚不清楚,沒有證據證明這些物質對人體能造成何種危害,故兩被告人行為應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在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偉國看來,“毒豆芽”係列案件是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一個典型切片。其中讓人糾結的是,生產豆芽究竟屬於“食品生產經營活動”還是“農業種植活動”,如何界定豆芽是農產品還是加工食品。這些案件的背後是監管職責劃分的問題、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問題,值得嚴肅對待、深刻反思。

事實上,食品生產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漫長鏈條,如何理順監管體製,始終是一個難題。長期關注食品安全的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丁冬也曾指出,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製幾乎每五年就會有大的調整。1998年,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主要歸屬衛生部門;2003年,原國家藥品監管局改組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承擔食品綜合監管職能,並明確衛生、工商、質檢等部門各司其職、分段監管;2008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劃歸衛生部管理;2013年,組建新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原屬工商、質檢部門的職責劃入其中,形成了集中監管的新體係。不過,目前地方的改革還是各行

其是,有的三合一,有的五合一,海關、農業部門也在承擔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集中監管的模式還是沒有徹底建立。

此外,我國食品安全事件是長期以來各種矛盾累積的必然結果。當前,我國食品生產還處於初級階段,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小、散、低”為主的格局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觀。統計顯示,我國生豬飼養量的一半是農戶分散飼養,規模化畜牧業僅占畜牧業總量的40%。在我國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中,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同時,由於我國食品工業的基數大、產業鏈長、觸點多,更由於誠信和道德的缺失,且經濟處罰與法律製裁不到位,在“破窗效應”的影響下,必然誘發人源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抓食品安全就是抓民生,失食品安全就是失民心。麵對當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黨和政府不可姑息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從當前食品安全的三大難題入手,集中力量控製好源頭,完善監管,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社會共識,杜絕食品安全事故。

土壤得了“褐色病”

根據國務院決定,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開展了為期九年的首次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調查的範圍是除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外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實際調查麵積約630萬平方公裏。並於2014年4月17日向媒體發布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嚴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這次為期九年的狀況調查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汙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從土地利用類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4%、10.0%、10.4%。從汙染類型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複合型汙染比重較小,無機汙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從汙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汙染重於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汙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範圍較大,鎘、汞、砷、鉛4種無機汙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從汙染源來看,在調查的690家重汙染企業用地及周邊土壤點位中,超標點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皮革製品、造紙、石油煤炭、化工醫藥、化纖橡塑、礦物製品、金屬製品、電力等行業。

知識鏈接

土壤汙染

土壤汙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無機汙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汙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以及由城市汙水、汙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淨能力,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製,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汙染。

一般來說,大氣汙染和水汙染都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察覺。而土壤汙染往往要通過土壤樣品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從產生到發現危害通常時間較長。尤其是土壤汙染具有累積性,汙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由於重金屬難以降解,其對土壤的汙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而且土壤中的許多有機汙染物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降解。也就是說,和大氣汙染、水汙染等相比,土地汙染具有不可察覺性、汙染物的累積性和不可逆轉性等特點,危害也更大。

總體來說,土壤環境質量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國土壤汙染是在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累積形成的。工礦業、農業生產等人類活動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汙染或超標的主要原因。麵對我國土壤汙染的形勢嚴峻,作為百姓“米袋子”“菜籃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汙染,甚至威脅到我們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糧食這些“舌尖上的安全”,我們必須轉變先前的“褐色發展”模式,采取係列措施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

此外,如果說土壤汙染使我國土壤患上了“褐色病”,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則是我國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根據國家第五次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全國荒漠化土地麵積261.16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麵積的27.20%;沙化土地麵積172.12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麵積的17.93%;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麵積30.03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麵積的3.12%。雖說與第四次監測相比有所好轉,呈現整體遏製、持續縮減、功能增強的良好態勢,但防治任務仍十分艱巨。尤其是當前沙區開墾、超載放牧、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等無序開發建設現象非常突出,對沙區生態建設和植被保護構成了巨大威脅。

土地汙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雖然是多重作用疊加的產物,但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開發利用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反思先前的發展模式,多重並舉,加強土壤保護和治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