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走向全球治理(1988年至今)_第一節 新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

第八章

走向全球治理(1988年至今)

經過長期的政策調整和積極的實踐努力,社會黨國際的組織力量和世界影響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到20世紀90年代前後,已經由重建初期的一個主要局限於歐洲的區域性國際政黨組織 ,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政黨聯合組織。

這種轉變自然是一個長期演化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社會黨國際從區域到全球的政策轉折點,可以回溯到1976年在十三大上做出的對外政策調整:開始主動擺脫“歐洲中心主義”,奉行開放政策,積極向歐洲以外的廣大亞非拉地區擴展組織和活動,並逐漸成為當地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力量之一。這種轉變的實際效果,在冷戰結束前後已經表現得十分顯著。因此,可以說,在經過十三大改革後十餘年的積澱和發展,社會黨國際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成長為一個比較成熟的、全球性的政黨國際組織。截至1989年社會黨國際召開十八大時,其成員總數已增至88個,成員黨遍布五大洲,並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和國際輿論發揮著重要影響。社會黨國際提出的反對軍備競賽、推動世界緩和、促進南北對話與合作等政策主張,為其贏得了廣泛的支持和很高的聲望。在裁軍和安全問題領域,社會黨國際甚至被國際社會稱為美國和蘇聯集團以外的“第三股力量”。作為當今世界上規模、影響最大的政黨國際組織,社會黨國際及其成員黨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過去20多年時間裏不斷調整思想、政策和戰略,積極參與和推動了全球治理的進程。從十八大到二十四大,社會黨國際一直對全球化問題保持高度關注,其全球治理的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並持續地指導了社會黨人的政治實踐。

社會黨國際調整和改革的進程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在某些時期(例如在冷戰結束初期和金融危機爆發後)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但是,社會黨國際對全球治理的探索是富有成效和積極意義的。從這個角度上講,社會黨國際經過長期的調整和積累,成功地實現了麵向全球治理的組織轉型,並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一和最大的世界性政黨組織。

第一節 新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形勢正處於風雲突變之中,居於中心位置的就是蘇東劇變。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在

很短的時間內發生了政治經濟製度的根本性改變,西方歐美資本主義製度取代了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製度。這種變化最初發生在波蘭,隨即迅速擴展到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由此也引發了劇烈的地區動蕩,並導致蘇聯解體。自二戰結束後持續了近50年的兩極對峙、冷戰格局宣告終結。

盡管與科學社會主義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已分道揚鑣,但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的淵源卻是難以回避的。所以,蘇東劇變帶給社會民主黨的影響也是十分複雜的。

首先,蘇東劇變徹底改變了原蘇東地區的社會性質,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對峙局麵以蘇聯的全麵失敗告終。顯而易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尤其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挫折,動搖了人們對社會主義製度的信心,不可避免地嚴重影響到民主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歐洲政治體製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都麵臨著調整和重構的衝擊。歐洲右翼政黨的影響和勢力獲得了顯著擴大,而作為社會黨國際主體的社會民主黨,則在本國內經受著選民流失、失去執政地位等一係列重大壓力。其實,社會民主黨一貫奉行的傳統福利政策已日漸顯現其局限性,在20世紀90年代初不利的政治形勢下,社會民主黨陷入困境是十分容易理解的。當時,整個歐洲都在疏遠社會民主黨。原來處於執政地位的社會民主黨紛紛淪為在野黨。1993年3月,法國社會黨在議會大選中慘遭失敗。西班牙成為社會民主黨當時唯一保有執政地位的西歐大國。與之相應,社會民主黨在國內執政根基的動搖和力量的弱化,也導致了社會黨國際在世界事務中的影響力相對下降,在國際舞台上作用的發揮受到了嚴重的製約和考驗。

其次,由於蘇東國家的共產黨紛紛失去執政地位,國際範圍的左翼政黨為出路計,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民主黨化傾向。這一變化,使社會黨國際的組織拓展獲得了新的空間。此前,由於蘇聯對東歐和亞非拉地區社會主義國家的控製(或企圖控製),社會黨國際向這些國家宣傳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道路被封閉。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種障礙不複存在,為社會黨國際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思想,扶持當地社會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時機。同時,社會黨國際也有意識地加強了對蘇東劇變後留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傳播和滲透。在社會黨國際第十八次代表大會通過的

《原則聲明》中明確提出,“社會黨國際支持旨在通過自由化和民主化改造共產黨社會的努力”(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第27頁)。

此外,受蘇東劇變波及紛紛下野的歐洲社會黨,很快又迎來了新的執政機遇。一些新當選的保守黨政府在取代社會民主黨之後,頒布了一係列新政策,但這些政策的效果並不得心。例如:與英國撒切爾夫人的政策相類似,取消了此前的慷慨的社會補貼製度。在減少補貼的同時,保守黨政府還實行了旨在加強同沒有社會補貼製度的國家進行自由貿易的政策,其結果是歐洲社會保障體係遭到破壞,普通民眾中很多人的生活陷入令他們感到陌生的困頓境地。這種局麵,促成了社會民主黨重返執政地位的潮流。

在20世紀末為應對蘇東劇變後的局麵,社會黨國際在後冷戰時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進行調整和轉型。這些努力的出發點是基於當時組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講,這種轉型一度使歐洲社會民主主義出現複興,甚至出現了粉紅“玫瑰色的歐洲”的局麵(歐盟15個成員國中當時有13個由中左翼政黨執政),然而,也成為日後一係列嚴重的問題和危機的誘因,並使社會黨國際陷入了新的困境局麵。

2007年夏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並進一步引發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簡稱歐債危機),致使歐洲經濟籠罩在沉重的債務陰影之下,也使脆弱的世界經濟複蘇更加步履維艱。鑒於“歐債危機”的本質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範圍,可以說,這與社會黨一貫推行的福利政策不無關係。隨後發生的歐洲政壇更迭,似乎反映了人們對福利政策與危機關聯性的這種認知。除西班牙、法國和瑞典之外,歐洲社會民主黨在選舉中頻頻失利。意大利左翼在2008年4月大選中慘敗;英國執政黨工黨的公眾支持率降至曆史低點;丹麥社會民主黨在2007年的國家大選中隻贏得了略多於1/5的選票;除匈牙利外的很多中東歐國家的選舉情況也頗為不妙。波蘭的社會民主黨不僅沒能入閣,甚至沒有成為議會中主要的反對黨。在德國、比利時、荷蘭、保加利亞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是聯合政府的成員,但並不占據統治地位。而在不久前的2000年,15個歐盟成員國中尚有11個國家的政府擁有社會民主黨或中左翼的首相。僅僅幾年間,社會黨在歐洲的執政形勢迅速惡化了,甚至失敗得非常突然和意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