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曆史性的成就與現實的危情

三、曆史性的成就與現實的危情

建黨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解決發展問題殫精竭慮。期間,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曆史性成就,也存在一些現實的危情。回顧成就,有助於我們堅定繼續發展的信心;正視危情,有助於我們增強繼續發展的動力。

(一)曆史性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為我國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建國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就發展速度來看,1953—1997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6%,其中1953—1978年年均增長率為6.1%,遠低於同期亞洲“四小龍”的增長速度,而1979—1997年年均增長率高達9.8%,是新中國曆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比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高6.5個百分點,比發達國家高7.3個百分點,比發展中國家高4.8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就經濟總量來看,195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僅有679億元人民幣,1997年升至8250億美元,位於美國(77458億美元)、日本(42016億美元)、德國(21001億美元)、法國(13965億美元)、英國(12717億美元)、意大利(11454億美元)之後的世界第七位,而2005年已達到183085億元(折合22289億美元),占世界總份額的5%,居世界的位次在美國、日本、德國之後為第四位。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同時,國家財政收入由1950年的62.2億元提高到2004年的26396.5億元。

目前,我國許多重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已經躍居世界前列。就主要工業品來看:解放初期,我國鋼產量居世界第26位,原油居第27位,發電量居第25位。到2004年底,煤炭、原油、鋼材產量和發電量分別達到19.6億噸、17500萬噸、29723萬噸和21870億千瓦,紗產量、布產量分別達到1120萬噸和420億米。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一大批現代電子產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2004年,移動電話產量達到23344.6萬部,是世界最大的移動電話生產國。就主要農產品來看:糧食生產能力常年穩定在45000萬噸以上,2004年糧食產量達到46947萬噸,比1949年增長了3.1倍;棉花產量達到632萬噸,油料產量達到3066萬噸,糖料產量達到9571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13.2倍、11倍和32.8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銀行統計,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中,穀物、肉類、棉花、油菜籽等產品產量已躍居世界首位。

2.產業結構發生巨變

伴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我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一係列重大變化。總體而言,我國已由傳統的農業國轉變為門類齊全、初步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已基本改變了一個時期以來嚴重失調的狀況,並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務,進入產業結構升級與高級化的階段。據統計,1949年我國農業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高達58.5%,工業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0%。截止1998年,我國國有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已由1952年的107億元增加到3萬多億元,眾多工業行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開始扭轉產業結構嚴重重型化的傾向,注重農業、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1979年—1998年,在第二產業增加值繼續保持11.7%的年增長速度的同時,農業、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5%和10.5%。第一、二、三次產業結構也由1978年的28.1:48.2:23.7變為1998年的18:49.2:32.8。輕重工業的比例關係也逐漸協調穩定起來。在農業內部結構方麵,從“以糧為綱”轉變為農林牧漁全麵發展。到1998年,在農業總產值中,純農業比重由1978年的80%下降為56.2%,牧業、漁業產值比重則分別由1978年的15%、1 .6%上升為30.8%和9 .6%o。截止2004年,我國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由1952年的342.9億元、141.8億元和194.3億元提高到20768億元、72387億元和43721億元。

3.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主要表現為城市數量的迅速增加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就城市數量來看:1949年我國共有城市132個,到1978年增加到193個,1997年增加到668個,其中市區非農業人口50萬以上的大城市由12個增加到81個。改革開放以後的前10年,城市數就達到了434個,10年增加數量相當於前30年增加量的4倍。其中,2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增加最快,20萬—50萬人口的城市次之。這是我國執行“嚴格控製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發展政策的結果,也體現了我國農村經濟向城市化過渡的趨勢。就城市人口來看:從1949年到1997年,我國城市市區非農業人口從27406萬人增加到2 .14億人,增長了6.8倍;全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12.5%上升到30%,城市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5.1%提高到18%。在城市人口的增長中,20萬—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增長最快,增長10倍;2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增長5.5倍;50萬—100萬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增長4.8倍。

4.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隨著經濟的迅速恢複和發展,我國的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第一,科技方麵:新中國成立時,全國科技人員不超過5萬人,專門的科研機構隻有30多個。到“文革”前,全國科研機構已增加到1600多個。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國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研體係逐步健全,科技成果大量湧現。從20世紀60年代的“兩彈”研製成功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70年代的人造衛星成功發射,80年代的正負電子對撞機、秈型雜交水稻和 “銀河”億次巨型計算機,90年代的低溫核反應堆、納米技

術、單克隆抗體技術,到21世紀的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返回等等,標誌著我國在許多“高、精、尖”領域的研究已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第二,教育方麵: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1995年中國成人識字率為81.5%,高於世界平均水平(77.6%)。2004年,全國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98.9%,文盲率下降到6.72`%。全國有普通高等學校1731所,比1978年增加1133所。200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人數447萬人,各類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到了1835.6萬人(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成人本科生)。第三,文化衛生體育方麵:我國的文化事業積極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取得了巨大成果。到2004年底,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850個,文化館2841個,公共圖書館2720個,博物館1548個,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4.1%和95.3%。衛生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人們的健康保障條件不斷改善,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5.對外經濟與合作成績喜人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國際經濟合作,使國內與國際經濟互補互利,在對外經濟與合作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950年的11.3億美元增加到206 .4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對外貿易迅猛發展。2004年,我國進出口總額擴大到14219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的位次上升到第3位,占全球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7%,貿易進出口總額占我國GDP的比重已經接近65%。1979年到2004年,我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7453億美元,累計批準外商直接投資項目50.9萬個。2005年,我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達638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居世界第三位,是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和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我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增長,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8189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我國外匯儲備已跨過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大量增加,為抵禦金融風險、維護國際信譽以及保持經濟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6.城鄉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舊中國社會經濟十分落後,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許多人終年勞累而不得溫飽。新中國成立以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整體上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曆史性跨越。就城鄉居民收入來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4年的2936.4元,剔除價格因索,實際增長4.9倍,年均增長7.1%;同期,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9421.6元,實際增長了4.5倍,年均增長6.8%。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

(二)現實的危情

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規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於1000—3000美元時,意味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並將進入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麵臨的矛盾和挑戰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麵:

1.國內需求不足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內需不足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在我國,從生產資料到消費資料,從城鎮市場到農村市場,很多商品都處於供大於求和供求平衡狀態,由此導致大批生產能力閑置和浪費。就連過去長期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瓶頸的能源、交通、通信行業,也出現了供過於求的情況。長期以來,我國宏觀經濟管理麵臨的主要危險是需求膨脹和通貨膨脹,因此,抑製需求過快增長成為宏觀調控的主要內容。但是,隨著近十年來需求不足上升為主要矛盾,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增加出口、解決需求不足的矛盾,成為現在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內容。能不能有效地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緩解供大於求的矛盾,將決定著我們能不能抓住機遇,能不能把發展的潛力釋放出來,提高宏觀經濟效益。

2.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三次產業比例不協調。按現價計算,2003年中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4.6%、52.3%和33.1%,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5.3%。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全球第一、二、三產業的平均構成約為4%:32%:64%,而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1%左右。其中,高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第一、二、三產業的平均構成約分別為2%:30%:64%和10%:36%:54%。中國第三產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個百分點,而第一產業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1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多個百分點。第二,結構低度化。在一般工農業產品大量剩餘的同時,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品仍不得不大量依賴進口,特別是電子產品、大型成套設備、數控機床、精密儀器儀表、飛機、汽車、精細化工產品等,國內製造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有些產品國內尚不能製造。由於設備、工藝技術落後,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產品加工深度低,我們用同樣的物質消耗生產的商品價值量僅相當於發達國家的1/6至1/4。加快產業技術進步,實現產業升級,已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問題。

3.就業壓力居高不下

產業結構的失衡必然導致就業結構的失衡。在我國工業化的進程中,隨著第二、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中國第一產業勞動力逐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在第一產業就業的勞動力比重已由1978年的70%下降到了2003年的49.1%。與此同時,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則分別由17.3%和12.2%上升到了21.6%和29.3%。但是,目前中國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依然太高,不僅大大高於發達國家,也明顯

高於許多發展中國家。與此相反,中國第三產業吸納的勞動力比重又明顯偏低,既顯著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我國人口過多、產業結構失衡等原因,導致就業壓力居高不下。2003年底,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大約800萬,失業率上升到4.3%,而實際失業數字可能要比這個數字高得多。另外,中國農村還有富餘勞動力1.5億人,表明農村就業壓力比城鎮還要大。

4.資源和環境問題突出

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以世界人均水平為基本單位計算,我國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森林為14%,耕地麵積為32%,草地麵積為32%;石油、天然氣、銅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僅分別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由於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及科技水平低,浪費情況也很嚴重,我國礦產資源回采率約為30%,低於國外10-20個百分點。在經濟發展中,耕地、水、石油、鐵礦石等資源不足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

與資源問題緊密相關,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惡化,北方沙塵暴天氣頻繁發生,城市汙染嚴重,水汙染和空氣汙染等問題越來越威脅著人的健康,甚至威脅到人的生存。我國每年排放汙水360萬噸,而目前工業汙水處理率僅為68%,生活汙水處理率不到10%。全國被汙染的農田麵積達1.5億畝,農田汙染每年損失糧食120億斤。我國水土流失的麵積占陸地的40%,沙漠化土地占耕地麵積的18%,全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0—30億美元。我國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者,隨之而來的酸雨問題和呼吸道疾病等問題已嚴重困擾著中國城市和農村的生產和生活。

5.收入差距問題嚴重

收入差距擴大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第一,總體差距。至今仍有2500萬農村人口生活在絕對貧困中,吃不飽、穿不暖。若按聯合國設定的日均1美元的貧困線基準,中國目前的貧困人口則達2億多。據世界銀行測算,2001—2003年間,中國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貧困人口的收入卻降低了2.4%;1978年我國人均收入的基尼係數為0.33,1998年上升到0.456,已經超過了國際上公認的中等合理差距水平。按我國官方統計,2005年中國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已達0.477,業已超過了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若按專家學者的測算,中國的基尼係數和城鄉收入差距數據都遠遠超過官方的統計。第二,城鄉收入差距。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985年的1.86:1上升到1990年的2.20:1、1995年的2.71:1、2000年的2.79:1。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擴大為3.36:1,絕對差距首次超過1萬元。此外,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沒有涵蓋所享有的各種福利,如公費醫療、養老金保障、失業保險等,農村居民並不享受這些福利。有專家估計,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福利因素考慮進去,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可能要達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城鄉收入水平的差距直接導致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差距。1998—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實際消費水平年均增長6.7%,農村居民僅增長了4.2%。2003年,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為8265元,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僅為2399元,前者是後者的3.45倍。第三,地區收入差距。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我國東中西地區收入差距迅速擴大,到1997年,東西部地區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比達到1.4:1,農村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到2.5:1。現在還在繼續擴大。

6.公共資源分配不公

目前,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投入過低、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我國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長期低於3%,教育經費不僅投入少,而且分配不公,城鄉教育機會不均的狀況十幾年來還有擴大的趨勢。據2001年的統計,小學生和初中生的生均經費,城市分別為1894元和1838元,農村為494元和464元,城市比農村分別高2.8倍和3倍。此外,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不足,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也沒有得到根本扭轉。1991—2001年,我國衛生彈性係數隻有0.96%,表明衛生費用增長慢於GDP增長。在醫療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衛生資源分配嚴重不公。據衛生部統計,醫療衛生資源80%集中在城市,農民人均衛生事業費隻有12元,僅為城市居民的28%。

7.社會保障體係薄弱,消費水平下降

在我國經濟改革順利推進和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未能相應配套地建立起社會保障體係。社會保障體係的建立不僅在城市嚴重滯後,而且在農村和貧困人口中嚴重欠缺,由此而造成人們普遍感到經濟上無保障和社會安全網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壓縮開支、節製消費,增加預防性儲蓄,從而導致中國家庭儲蓄率高達30%,而且總體消費水平近20年來一直在下降。據官方統計,政府和公眾總體消費占GDP的比例從20世紀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6年的51%,公眾消費占GDP的比例已從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6年的37%。這一比例大大低於亞洲國家50%~60%的水平。從理論上說,一個國家如果能建立可靠的、綜合性的、長期的社會保障體係和醫療保健體係,那麽就必然能降低預防性儲蓄水平,並能保障較強消費需求,推動內需經濟的發展。

8.對外依存度過高,貿易順差過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連續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越來越高,現已高達60%。與此同時,中國的對外貿易順差也迅速擴大。據官方統計,中國2006年的進出口總額為1.76萬億美元,增幅達24%,其中出口為9691億美元,增幅達27%,進口為7916億美元,增幅為20%,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2775億美元。這不僅進一步導致中國經濟的不平衡,而且也影響到世界經濟貿易的不平衡,影響到雙邊或多邊的經貿關係,勢將再度引發美國、歐盟等對中國的不滿和施壓,從而帶來更多的貿易摩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