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運籌帷幄:製定和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_一、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

一、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

(一)中國共產黨解決農村問題的探索曆程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係到國民經濟的全局。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農業發展更是一個占據重要位置的問題。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說:“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作為一個由傳統小農經濟發展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要推動中國全麵發展,必須推動和解決農民和農村發展。要推動中國全麵發展。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農村的發展問題。自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在探索解決中國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的方式和途徑。在發動農村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領導農民革命,先是在貧窮落後的農村建立根據地和革命武裝,發動和組織農民,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在根據地、解放區結束了存在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土地製度,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新中國成立以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充分尊重中國國情,走自己的路,把中國農村的發展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客觀實際相結合,高度重視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

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領導下,我們在尋求農村改造和發展過程中,盡管出現了不小的曲折,但畢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當家作主,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公有製由千百年來農民的理想變為現實。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在廣大農村基本消滅了剝削階級和剝削製度。“原本被排除在國家政治之外的農民,獲得了眾多政治參與的權利和機會,農民開始進入了一個真正的政治參與時代,傳統農村的封閉性被農民的廣泛的政治參與所打破。”“等貴賤”的政治理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第一次由空想轉化為現實。其次,在農村經濟發展方麵,農業生產總產量明顯增長。糧食總產量由1952年16390萬噸增加到1979年的33210萬噸,年遞增2.5%,農業總產值由1952年的858億元,增加到1979年1858.2億元,年遞增2.91%。非農產業也有了一定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國家工業化的啟動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原材料、市場和資金。對此,世界銀行中國經濟考察團指出:在自然資源高度緊缺和剩餘大量輸出的背景下,中國農業發展所取得的進步的確是值得人們欽佩的。第三,在理論上,提出或形成了一些農村發展的正確的或比較正確的理論和觀點,積累了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如封建土地製度是束縛中國農村發展的嚴重障礙的思想,革命是中國農村新生的根本出路的思想,農民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力軍思想,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的思想,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的思想,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思想,不能剝奪農民、發展商品生產和實行等價交換的思想,等等。這些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第四,在農村社會的全麵進步上,社會凝聚力增強和精神文明建設蒸蒸日上,結束了中國人“一盤散沙”的局麵,舊貌換新顏,廣大農民從舊中國的政權、神權、族權、夫權桎梏束縛下解放出來,成為了新中國農村發展的力量源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當家作主的社會意識取代了封建、落後、愚昧、迷信的社會意識。

同時,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和探索農村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也留下了很多的難題:形成了城鄉社會二元結構,製約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體製,束縛了農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民經濟上的貧困尚未解決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客觀要求推動進一步改革。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開始了20世紀中國農村的又一次曆史性巨變。鄧小平作為我們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領導中國走進了新時代。鄧小平在正確把握中國國情的基礎上,總結農村發展的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把農業放在農村發展戰略的首位,堅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積極拓展農村發展的空間,實行改革開放。從戰略指導思想上來說,讓農民富起來,允許一部分人和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推行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戰略。從戰略步驟上講,一是政治上,廢除人民公社,以激發農民創造和勞動積極性,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二是經濟上,實行科技興農戰略和多元化發展模式。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發揮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同時,鼓勵發展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開創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的新路子。三是文化上,推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農民。鄧小平指出,農村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在農村逐步地全麵地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農業現代化位居四個現代化的第一位。

在鄧小平的正確領導下,中國農村改革如火如荼地展開。首先,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人均糧食、棉花、蔬菜、肉類、水產品等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上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消除了我國長期以來農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為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其次,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打破了傳統體製下農村發展農業、城市發展二、三產業的二元結構格局,帶

動了農村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革,使農村產業結構趨於優化。再次,農民收入不斷增長,農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978—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2161.98元。

20世紀90年代以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高度重視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江澤民在中央有關會議上和外出視察農村工作時反複強調農業、農民和農村這個帶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問題。他指出:在我們這樣人口多,耕地少的國家,“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就不可能有我們國家的自立;沒有農業的積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國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麵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麵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為此,國家實施了一係列興農戰略:延長土地承包期;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實施扶貧攻堅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農村小康建設;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全麵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推進農村社會的全麵發展,等等。

改革開放30年來,農業和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為全國改革、發展和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還相當艱巨,農村經濟的發展還嚴重滯後。到2005年底,全國農村尚有年收入不足668元的絕對貧困人口2610萬人,年人均收入在669元~924元之間的低收入人口4977萬人,兩者合計7587萬人。此外,農村公共品供給嚴重不足問題突出。在相當部分農村地區還存在行路、用電、飲水、居住等困難問題。沒有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決農村麵臨的經濟問題,也無從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人文素質。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舉措

總結曆史經驗,吸取曆史教訓,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這是我們黨從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我們在新的曆史階段解決“三農”問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發展戰略,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展開工作。

第一,科技興農,發展生產力。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發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項工作的中心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階段的客觀要求。鄧小平指出:“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將是無窮無盡的。”要解決當前農業發展中的問題,就必須加快技術創新,將傳統的依靠土地、勞動力資源為主的增長方式,轉移到依靠技術、知識資源為主的現代化增長方式上。當今世界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異常迅速,為解決農業發展中的許多問題開拓了新路。為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的攻關、開發、應用和引進,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農業科技創新體係,使科技和生產結合為一體。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在國家科技投入的比重。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和科研中心的建設。同時,對農民進行專業技術教育和培訓,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為增產增收提供條件。

第二,因地製宜,促進農民增收。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農民的持續增收。首先,政府采取配套措施,保持糧食和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繼續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其次,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保鮮、儲運和其他服務一條龍,使農民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再次,要加快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增加農民的非農業收入。鼓勵和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的發展,帶動就業。

促進農民增收,還要因地製宜,依據本村、本地的特點、特色,積極探索。如上海嘉定區華亭鎮毛橋村,以發展現代種植業、生態旅遊為主,輔以農業綜合開發,依托都市,逐漸成為都市農村的展示平台和市民體驗農業基地。村內小橋流水,屋舍白牆黛瓦,潔淨的石板路蜿蜒伸展,人們怡然自樂,一派江南水鄉的清新韻味。它既保持了江南農村社會文化,又逐漸打造成旅遊品牌,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民收入的增加,將帶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減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第三,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我們黨曆來重視“三農”問題,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城鄉差距、工農差距仍呈不斷擴大的趨勢。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我們必須統籌城鄉發展,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決“三農” 問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所謂城鄉關係並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而且還體現在政治、文化等其他社會領域,需要從社會結構體係的整體

高度去把握。經過建國後五十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到21世紀初,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力度扶持“三農”的能力和條件。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局出發,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該戰略的基本指導思想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提出,其意義在於加快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局麵,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製,促進城市與農村共同進步、工業與農業協調發展,推動城鄉融合、城鄉平衡、城鄉一體。

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是加快農村的發展。為此,應該抓好四個環節:一是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和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國民收入分配要向農業傾斜,通過稅收政策、財政轉移支付等,加強對農業、農村的支持。二是農業和農村自身要加快發展,推進城鎮化。要繼續實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科技進步,全麵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素質和效益。深化農村改革,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加快農村社會發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三是城市發展要和農村發展相協調,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必然還要進一步發展,但要防止規模過大、標準過高的傾向,注意以城市繁榮帶動農村發展。要把更多的財力等社會資源用於農村,並更好地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四是統籌推進城鄉改革,消除體製性障礙。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就業製度、戶籍管理製度、義務教育製度和稅收製度等,逐步形成有利於城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體製和機製。

第四,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現實難題。首先,鄉鎮負債嚴重,鄉鎮機構管理體製亟需改革。目前,農村綜合改革特別是鄉鎮體製改革有待突破。對此,簡單地“撤並鄉鎮和精簡機構及人員”等,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而要明確鄉鎮功能定位,對鄉鎮機構職能,即“事權”給予準確地、科學地明確界定,使其有章可循。逐步建立起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

其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供給嚴重不足。農村基礎設施是新農村發展的物質條件。長期以來,城鄉基礎設施投資主體不同。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靠國家財政投資,其投資主體是政府,農村的水、電、氣、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靠農民自己投資建設,國家補助很少,其投資主體是農民。這樣勢必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供給嚴重不足,進而影響農村經濟的穩定、持續、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5年,國家財政收入達3萬億元,而中央財政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資金約為293億元,不足全年財政收入的1%,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達2萬多億元。因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

再次,需要關注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社保等社會事業的發展和改革。長期以來,政府在配置這些公共資源時,嚴重傾斜於城市,農村獲得的相對較少,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因此,要逐步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製度,完善對農村特困群眾的救助體係,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麵。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投入。經費嚴重短缺,各級政府經費投入責任不清,是製約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因素。為了保障義務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2006年9月1日,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正式施行,新法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納入了法製軌道;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義務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麵納入財政保障範圍,用公共財政支持義務教育發展,使義務教育今後有了可靠的穩定的來源。

第五,轉變農民的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的科學知識水平和人文素質。農民是農村的主體性角色,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僅僅有經濟的發展,沒有人文精神的齊頭並進,是不行的。為了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我們要對農民加強扶持、引導、激勵,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農民群眾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激發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動力。

理念的創新,引導行為的改變。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培養樹立農民具有時代特征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相適應的新觀念。現在老百姓的思想是一盤散沙,傳統的小農意識還較濃厚,思想素質比較差,農村信教人數呈遞增趨勢。對此,政府應加強對農民思想的引導,通過活潑的形式加強教育,把農民的思想給轉化過來。首先,需要批判傳統的“均貧富”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科學的共同富裕觀,增強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開闊眼界,走向市場,帶動農村深層次的變革,促進農村較好較快地發展。其次,需要批判傳統的主奴意識,確立主人翁意識,增強政治參與,充分調動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需要去除封建的迷信的思想,樹立科學法治觀念。最後,改變單一的封閉式生活方式,推行多樣化的開放式的生活方式,豐富農民的娛樂生活,提高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進而提高人文素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