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運籌帷幄:製定和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_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一)中國共產黨區域發展戰略的曆史演進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區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都有很大發展,但地區發展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逐步控製直至扭轉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不僅關係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係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我國的區域不平衡問題從建立現代工業之初就存在。在解放前,70%以上工業集中於占國土麵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狹長地帶,而廣大西部地區工業產值不足全國10%,甚至處於與世半隔絕的狀態。解放後,政府從均衡發展的思想出發,為了縮小東西部的巨大差距,在西部掀起工業建設浪潮。20世紀50年代是中國工業化起步時期,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經濟布局分為內地和沿海兩大經濟帶,經濟布局的重心在內地尤其是中部地帶,側重建立重工業基地。工業布局開始由沿海向內地轉移。1966-1976年十年間我國根據各地區戰略地位的不同,將全國劃分為一線、二線和三線三類地區,並開展了以大西南為重點的三線建設,這對生產力向內地的轉移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中西部現代化工業體係的構築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川、陝的國防科工係統的總規模躍居全國的第一、二位,在西部的一些地區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的現代化工業體係。但是由於西部起點低,工業投資效益較差,國家在西部投入大量資金,就降低了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水平。國家的政策選擇處於均衡和效益之間的兩難。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思想。黨和國家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對全國的區域發展政策進行了戰略調整,采取了“梯度推進戰略”,即東部沿海地區優先發展戰略。“七五”時期,把國家分為東、中、西三大塊,對東部在財政、投資、稅收以及利用外資等方麵均給予地區性的優惠政策,使沿海地區經濟迅速崛起。在東部沿海地區相繼興辦了4個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開放了14個港口城市,積極發展東部外向型經濟。這一戰略的實施,促進了東部地區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國家積累。與此同時,原有的東西部經濟差距被進一步拉大。

在世紀之交,黨中央果斷作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1997年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上強調:“中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開發,發揮資源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國家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項目,逐步實行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製度,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到中西部投資。進一步發展東部地區同中西部地區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合作。更加重視和積極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從多方麵努力,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差距。”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我國區域發展戰略新的裏程碑,西部大開發戰略不僅對西部區域經濟的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也為東部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機會和條件,有利於東西部不同地區的合作與協調發展,有利於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

在全麵、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區域發展”重要戰略,反映了我們黨對區域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所謂“統籌”,是指統一謀劃、相互兼顧、共同發展。一是把握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針對目前區域發展中的不平衡,要求政府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全麵部署和兼顧東中西部各大區域的發展,努力尋求協調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以獲得相對均衡的區域發展局麵。二是把握區域發展的全麵性。要求政府不能顧此失彼,不能把區域發展單純當作單一的經濟增長過程,而應作為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麵共同發展的過程;既促進經濟繁榮,又實現社會全麵進步。三是把握區域發展的持續性。要把製定科學的發展規劃作為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把提高人的素質作為實現持續發展的根本舉措。做到當前與長遠、現實與未來統籌兼顧,推動各區域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統籌”戰略的提出,既標誌著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也成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指導思想。

2005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工作重點之一。指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在農村和西部地區

,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機製。這“標誌著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的第三次轉向,即從局部區域優先發展戰略轉向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研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會議提出,充分發揮中部地區的區位、資源、產業、人才等綜合優勢,進一步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把中部建成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積極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在邁向市場一體化的中國經濟地理格局中,是承東啟西的關鍵。國家發改委2007年4月10日宣布,在發改委設立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辦公室,中部崛起進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實施階段。東部加快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構成我國完整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國經濟的四大區域正在共謀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和體製的堅冰,朝著市場一體化的和諧中國新格局邁進。

(二)實現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方麵的問題

在協調區域發展的關係上,黨和政府堅持用曆史的、辯證的觀點,認識和處理地區差距問題。縱觀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發展曆程,是在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努力把握發展的客觀規律,汲取人類關於發展的有益成果而提出的。在新形勢下,實現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是發揮兩個積極性。黨和國家協調區域發展的方針政策,是立足於發揮兩個積極性:既發揮經濟發達地區的積極性,也發揮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積極性。黨中央明確提出:經濟發達地區要充分利用本身的有利條件和現有基礎,能快的還是要搞得快一些,使經濟更快地再上一個新台階,帶動和促進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為國家的現代化事業做出更大貢獻。區域協調發展不是抑製經濟發展較快地區的發展,不等於各個區域都要同步發展。在我們這樣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國家,要在一個時期實現同步發展是不現實的。因此,中央政府在加快發展東部地區方麵的基本方針一直是明確的。在沿海地區相對發展得快一些的情況下,不但中央要給予支持,內地的中西部地區也要顧全大局,給予積極支持。沿海地區,有條件的要繼續加快發展,努力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為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國家應該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扶持。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要求,是廣大群眾的普遍願望。在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農民先富裕起來的同時,必須進一步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老革命根據地、邊疆地區經濟的發展,幫助貧困地區的農牧民盡快脫貧致富。強調區域協調發展,不是搞平均主義。沒有沿海地區的率先和加快發展,就沒有中國經濟今日的輝煌,中國的經濟總量也不會在2007年底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同時也要看到:西部不開發、東北不振興、中部不崛起,就沒有經濟持續發展、民族團結和諧的中國。因此,在發展中一定要充分調動積極不發達地區的積極性。支持經濟發達地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布局要充分考慮支持中西部發展,鼓勵東部地區帶動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幫助資源枯竭地區實現經濟轉型。

第二,發揮市場機製和宏觀調控的雙重作用,推動良性發展。西部發展緩慢、東北和中部落後的主要原因是改革相對滯後和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因此,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關鍵在於掃清體製上的障礙,提高市場化的程度。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努力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係,充分利用市場機製對區域間的各種經濟和社會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以切實提高經濟效益。其次,要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市場機製是配置資源要素的主導力量。但市場機製的作用不是萬能的,它具有盲目性、自發性和滯後性的缺陷,單靠市場機製解決不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由於東西部地區在自然條件、區位條件、經濟基礎等方麵差異很大,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機製的作用下,生產要素必然大量地向東部地區流動。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就要加強宏觀調控,通過所掌握的資源和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調控者的身份來發揮作用,並通過製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規等手段,有效發揮統籌協調作用。

第三,真

正關注社會公平,促進多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公平”作為一個目標取向,經曆了一個提出、實施和真正被關注的過程。1993年11月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但是,長期以來公平隻是當作“兼顧”的目標,並沒有真正被“兼顧”到。直到1999年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戰略以來,對實施社會公平才有了實際行動。2005年10月通過的《建議》提出,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這為進一步的區域發展戰略指明了目標取向,即在效率和公平的選擇上,將更加突出“公平”的地位。在目前的中國,經濟發展是解決中國所麵臨的所有挑戰的關鍵和基礎。然而,經濟發展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萬能鑰匙,經濟的增長並不必然導致社會穩定與和諧。經濟不發展不行,然而經濟發展中不充分關注社會公平,看不到經濟繁榮背後隱藏的社會不和諧的因素也不行。

整齊劃一不是公平,公平要求政府有的放矢,有所側重,促進區域經濟多元發展。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國家的投資和政策對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經濟部門應該有不同的側重。西部地區重在“開發”,主要的投資項目集中於公共產品供給,如,交通、環境保護、教育、醫療等等,實施生態工程,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種動力支持;而中部地區重點在提升其經濟增量,主要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工業、能源和原材料等對東部地區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而東北地區則重在“振興”,加強糧食基地建設,做好國有企業改革和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以及較東部沿海地區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而東部地區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注重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提升自己的外向型經濟的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第四,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和諧發展。區域經濟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問題是,如何協調至今仍沒有處理好。我們認為:

其一,要打破地域阻隔,改變東西部各自為政的隔離狀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從政府職能上根本解決市場分割的問題。要通過健全全國統一市場,完善區域互動機製,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深化分工合作,促進經濟資源的整合,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優化配置,加快建立一個公平、開放、規範的大市場,營造良好的區域市場環境。加強區域合作,關鍵要加強各區域機構之間的合作。2006年,商務部推出“萬商西進工程”,用3年時間推動萬家境外和東部沿海企業到中部地區開展投資、采購和經營協作。交通部門規劃到“十一五”末,中部各省與相鄰東部地區間將至少建成兩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與相鄰西部地區間至少建成一條高速公路通道。為了促進經濟區域合作,必須跨越行政區域建設,消除區域之間自由流動的體製製約和區域壁壘。

其二,要樹立合作與競爭的意識。區域之間一方麵要重視合作,樹立以合作促發展的思想,要處理好區域利益與地方利益關係,通過合作創造共贏,另外一方麵創造競爭能力的培養,強調優勢互補,而且要把這種競爭意識納入到全球化的視野中。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應該培養“地區經濟航母”,參與全球化競爭。在培養“地區經濟航母”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同時,也應因地製宜培養有個性的區域競爭力,使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區域都有可能參與全球化競爭,從而獲得發展機會。積極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發展階段,不斷提高產品服務、經營政策與當地經濟及市場需求的適應性,不斷增強經營資源在區域、時點以及項目擺布上的有效性,各個區域的經濟活動才能不斷激發活力、保持旺盛生機。

其三,共贏互利協作。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地區之間的相互協作需要以共贏為前提,今後恐怕很難再出現當年全國支持深圳、支持上海浦東發展的局麵。在政策製定、市場布局、產業整合等方麵要統籌兼顧,力圖實現“雙贏”和“多贏”的效果。目前,我國比較典型的有深廣攜手、滬寧合作,近期還有京津聯合。例如,在地區“十一五”規劃中,深廣攜手在廣東省政府的協調下,兩地就形成了廣州主內、深圳主外的格局,力爭把廣州建設成為帶動全省、輻射華南、影響東南亞的現代化大都市;把深圳建設成為富有創新活力、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格的、氣派的國際性城市。滬寧合作早已納入地方政府的地區發展戰略,從地區市場管理、地區中小企業發展、地區環保均進行了實質性協作;京津打破了多年的僵持,開始從地區交通網絡、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全麵協作,注重中心城市、周邊城市的協調發展,充分兼顧經濟體內各城市的利益,盡可能做到一體化運作,呈現從分工鼎立走向了相互協作共贏互利的趨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