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代加工

但凡每一個熟知近代史的人,都不會忘記張謇這個名字!

清末五才子之一,以“實業救國”這四個字為一生的己任。

先後開創了二十多家企業,近400所學校,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實業家!

跨越了百年曆史,讓陸晨見到了這位大人物。

此刻他的心情幾乎難以抑製的湧動起來,一把拉住了張謇的手說道:

“張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張謇原本對劉大膽的冒然邀請,雖然有些不舒服。

但是架不住陸晨這麽捧,也有些疑惑起來。

“這位是……”

“他是我兄弟,陸家紗廠的陸晨。”

這話一出,其他幾位老板頓時有些眉頭緊皺。

其中一個更是冷笑了一聲:

“原來這位就是那個偷了家裏貨款,差點害得紗廠倒閉的陸大少爺啊!”

“康老板,你怎麽說話的?”

劉大膽有些不滿,皺著眉頭說道:“你知不知道陸晨就是之前……”

“劉大哥。”

陸晨打斷了劉大膽的話,笑著說道:

“康老板說的是實話,我年輕不懂事,差點害得陸家萬劫不複,這是事實。”

“你還算懂事!”

康老板冷笑了一聲,拉開八仙桌的椅子坐了下去。

隨即說道:“說吧,找我什麽事?”

陸晨看了他一眼,也沒說話,隻是笑著對張謇說道:“張先生請上座,各位老板也請坐吧!”

等到幾位老板都落座,陸晨這才說道:

“找幾位老板來,是有一樁買賣要和各位商量。”

“買賣?同行之間也有買賣?不會是要我們買大力士的押注吧?”

康老板說著,自己先笑了起來。

陸晨笑了笑說道:

“當然不是,事情是這樣的,我接到了一份訂單。

訂單的要求,是要陸家紗廠在一個月內交付價值一萬五千銀元的紗。

“但是以陸家紗廠的實力,這個訂單是最多隻能完成五分之一。”

這話一說出來,在場的幾個老板頓時就明白了。

“陸少爺的意思,是想買棉紗?那你早說啊!”

“買紗又何必找我們來?帶著錢來紗廠不就行了,我庫裏存貨多著呢。”

陸晨搖了搖頭,目光卻看向了張謇。

張謇沒有說話,隻是看著手裏的茶杯不知在想什麽。

“各位老板誤會了,對方既然指名道姓和陸家紗廠合作。

那要的一定也是陸家紗廠的陸紗,而不是你康老板的康紗,沈老板的雲紗。

“在下找各位來,是想用另一種方法合作,就是代加工!”

“代加工?”

幾位老板頓時皺著眉頭互相對視著。

“什麽是代加工?”

“代加工的意思就是說,借用各位的紗廠,生產我們陸家紗廠的紗。

“我們陸紗用的是陸家浜的棉花,重量是一錠200斤。

“按照這個規格,你們生產出來之後,貼上我們陸紗的標簽,我按照出貨價高三分的價格收購。”

這話一出,幾位老板頓時臉色陰沉了下去。

康老板更是猛然拍著桌子怒斥道:

“什麽代工廠,就是用我們的紗廠給你們陸紗出貨?

“笑話!在坐的幾個,哪一個不比你們陸家的出貨量大?

“我康振夫的康氏紗廠有紗錠8000支,全力運轉一個月出貨量在2萬銀元,你這點訂單還不夠看!”

“就是,沈家紗廠雖然不如康老板,但是也有一萬銀元的出貨量,憑你,想讓我給你出貨,你還不配!”

“懶得跟你廢話,我們走!”

那幾位老板說著,就站起身離開。

張謇不屑的搖了搖頭,也站起身要走。

就見陸晨笑著按下張謇的手說道:“張先生,我還有事情想跟您詳談。”

“不必了,你叫陸晨是吧?”

張謇笑著說道:

“年輕人有闖勁是好事,但是你這個所謂的代工廠就是讓我們為你做嫁衣。

別說我大生紗廠在通州,就算在魔都,我也不會同意的。”

張謇說著,衝著陸晨和劉大膽拱了拱手,轉頭就要離去。

劉大膽連忙說道:“張先生!陸晨啊,你怎麽能這麽不懂事呢?”

陸晨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說了四個字。

“實業救國!”

這四個字他帶上了攻心術的效果。

就見張謇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愣在原地,接著他轉頭看向陸晨說道:

“你說什麽?你再說一遍!”

“張先生,這四個字要再說一遍很容易。

但是真正做起來有多難,我想您比我更清楚!”

陸晨目光灼灼,如同兩道火線一般看著張謇。

大生紗廠雖然讓張謇走在了華夏實業的前端,可是每一步都伴隨著要倒閉的風險。

如果不是張謇力挽狂瀾,恐怕大生紗廠早就在萌芽階段就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張先生,不,應該說是張議長!”

陸晨沉聲說道:“我知道大生紗廠截止到去年,一共盈利白銀近200萬兩,這也是我擠兌走其他幾位老板的原因。”

“我相信以張議長的眼光,知道在如今的魔都,乃至是華夏,想要靠實業救國,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

張謇眉頭緊皺,緩緩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沉思了片刻說道:

“你想做什麽?”

“很簡單,借大生紗廠幫我生產1萬銀元的棉紗。

貼上我們陸紗的標簽,通過青幫的運輸能力在這個月月底送到魔都來。”

“價格除了剛才說的出貨價高三分利之外,我再額外給您一個好東西。”

“什麽好東西?”

“一條專業的布料加工流水線!”

張謇聞言,頓時心頭一震。

作為創辦實業的專家,他怎麽可能不知道專業的布料加工流水線是什麽概念!

這種東西哪怕是買,也沒有任何一個洋人肯賣。

這些珍貴的生產資料都掌握在洋人手裏,同樣也是他們對華夏進行貿易傾銷的最佳武器。

同樣的一匹布,洋人賣的更便宜,出貨量更多。

即使一再壓價,也隻能勉強能夠在洋人的傾銷之中苟延殘喘。

假如真的有一條流水線,刨除洋人的運輸費用,哪怕打價格戰,都能讓那些傾銷布料的洋人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