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嘩!

隨著蘇銘話音落地,演播廳現場頓時響起了一陣歎息。

不少觀眾都在為袁紹而感到惋惜。

憑良心講,袁紹在這場奪權大戲中的表現不可謂不亮眼。

不管是對宦官、外戚兩個勢力的挑撥,抑或是對吳匡、張璋等軍頭的煽動,袁紹對人心的操控都可以說是達到了妙到巔毫的程度。

可最終,他的所有算計,卻全成了為董卓做嫁衣的陪襯。

那麽,袁紹到底算漏了哪一個環節呢?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疑惑之際,蘇銘這邊也是歎息一聲,再次分析道:

“其實,真正導致袁紹崩盤的一個環節,正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了洛陽這個點。”

“通過董卓這一係列膽大妄為的舉動,我們不難猜測,應該是洛陽城中有人在給他傳遞第一手的政變信息。”

“那麽,究竟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是啊!

通過《三國》後期的走向來看,這董卓分明就是一個什麽也不懂的莽夫罷了,他能夠在這樣一場驚天政變中來的這麽恰到好處,一定是有人在給他釋放信息。

可。

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眼看在自己的引導下,每個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蘇銘這才繼續道:

“根據已有的線索來看,這個人,極有可能是那個看似不起眼,但在整場政變中卻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掌禦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說白了,這就是皇帝的禦用司機。”

“也就是說,無論時局亂成什麽樣子,董旻都能跟在皇帝身邊,得到政變發展進程的第一手資料!”

“尤其是在何進被宦官梟首後,董旻更是主動摻和到了政變中,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跟吳匡等軍官聯手弄死了何苗!”

“而董旻和吳匡攀上關係的這一環節,正是董卓最終掀翻袁紹的關鍵!”

說到這裏,蘇銘深吸一口氣,望著已經聽入迷的觀眾侃侃而談道:

“其實,在董卓最初進駐洛陽之際,他手底下隻有不到三千兵馬,而且個個人困馬乏……這個時候,如果袁紹下狠心開戰的話,是有能力搞死董卓的,要知道,此刻袁紹的手上,有著司隸校尉的五千兵馬、以及族弟袁術虎賁中郎將的三千雄兵,還有收編的禁衛軍,加起來足足上萬之眾,足可以掌控洛陽局勢。”

“隻可惜,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董卓卻用了兩步險招,強行化解了自己的不利局麵。”

“第一步,董卓命手下兵馬敲鑼打鼓進城,然後在偃旗息鼓從偏門出去,接著再大張旗鼓的進來,給袁紹造成一種董卓兵雄氣盛的錯覺。”

“第二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董旻憑著和吳匡一起殺掉何苗的‘革命友誼’,輕鬆收編了吳匡手下的兩萬洛陽城防兵!”

“有了這兩萬城防兵的加入,董卓幾乎在片刻之間,就完成了對老袁家兵力上形勢逆轉!”

“而吳匡之所以會如此輕易的被董旻收編,正是因為袁紹行事太過算計,到頭來卻反而害了自己。”

哦?

聽到這裏,所有觀眾不由都是心頭一動。

均想知道,袁紹究竟做了什麽,才會讓大好局麵一朝盡喪。

很快,蘇銘便繼續道:

“一切的起因,都要從何進被殺之初算起。”

“隨著大將軍身死,袁紹開始徹底發動對太監的反攻倒算,不過,他當時下的軍令是鏟除所有太監(勒兵捕諸宦者),這其中,並不包括何苗!”

“而隨著事態的發展,吳匡這些軍頭卻殺紅了眼,在袁家的煽動下,把刀鋒指向了朝廷冊封的車騎將軍何苗。”

“那麽問題就來了,你們這些人說何苗是閹黨,那證據呢?”

“我袁紹可從來沒說過何苗有罪啊!”

“堂堂的朝廷一等武職,僅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的車騎將軍讓你們說殺就殺了,將來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

“軍隊向來要控製在自己關係最鐵的人手裏。”

“吳匡等是何進的人,不是他袁紹的人,將來勢必要全部被換掉。”

“為了控製何進的軍隊,何家作為“太監集團的受害人”極有可能在事後會因為宣傳需要而被平反。”

“而吳匡這些軍官,下一步就是被此時當政的袁家以“謀殺朝廷命官”的這個名義做掉。”

“然後何進的兵權被袁紹的人控製,袁紹徹底完成最後一步搶班奪權。”

“也正因此,當時跟著吳匡一塊打宮門的袁術,根本就沒摻和後麵殺何苗的事!”

“吳匡這幫傻大哥們在當完袁家的槍後,在這混亂的一夜塵埃落定後,終於能想明白自己的衝動有多不值錢了。”

“誰給的你權力去殺的何苗?瞅給你能的!有文件嗎?有蓋章簽字嗎?”

“本來吳匡這幫在袁紹這**一夜後迅速就該被逮捕歸案然後軍權通通歸他袁家了。”

“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董卓來了。”

“董卓給了吳匡這些軍官唯一的一條生路。”

“在董旻這個友軍好兄弟的穿針引線和順水推舟下,吳匡等軍官為了自己的未來迅速表態加盟了董卓。”

“如果沒有董旻那一夜的堅決表態,袁紹因為董卓的存在很有可能會改變方案去靠著自己巨大的政治魅力招撫吳匡等軍官。”

“咱們原來可是自己人呐!你們幹掉了太監們的外援,簡直奇功一件!全部升官!組織要重點培養!”

“現在組織上有個考驗交給你們:董卓這廝要造反,咱們要幹掉他!”

“但是董旻冒著巨大政治風險趟了渾水,這也就導致袁紹根本就沒有了後麵的表演機會!”

“咱們戰火中結交,鬥爭中成長,兄弟們得跟我董家去改天換地喜迎新時代啊!那袁紹就是拿你們當槍使啊!”

“董卓因此坐收漁翁之利,迅速收編吞並了何進、何苗的部隊。”

“當初袁紹一係列精妙的善後環節,隨著董卓的這個變量突然加入進來,終於迎來了徹底崩盤!”

這段頗為投入的講解過後,蘇銘明白這期節目時間快到,於是便想說兩句收尾詞就結束。

但轉念一想,這麽重要的第一期節目就這麽草草收了?

好像底不夠厚。

有些托不住前麵的場啊……

於是蘇銘靈光一閃,幹脆道:

“第一期的節目到這裏也差不多結束了,有很多觀眾朋友看到這裏可能想問了,為什麽這期名字要叫《大江東去》呢?因為我們華夏曾有過一首很著名的詞,這四個字是這首詞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下麵,就讓我用這首詞給這期節目做一個收尾吧。”

詞?

古詩詞?

周清源等幾位教育部的大佬頓時都期待了起來,顯然是聽過《沁園春》之後,知道華夏詞曲的魅力。

蘇銘醞釀了片刻,這是一首蘇軾的詞。

在華夏,凡是有提到三國的學者,這首詞幾乎是不得不說的!

不過這個世界已經沒有蘇軾了,很多寫過三國有關詩詞的文學家也大都不存在了,所以蘇銘也然要有所調整。

蘇銘看看觀眾們,開始念誦了:

“《念奴嬌-赤壁懷古》。”

眾人也聽得很認真,想看看到底是一首什麽詞。

蘇銘氣息均勻,語氣中卻不乏一股大氣磅礴的力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第一句就將人緊緊抓住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蘇銘輕輕笑談,眉目中也帶著一絲神往: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瞬間,在座所有觀眾都聽癡了!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許多男觀眾聞聲竟升起一股熱血沸騰的感覺!仿佛此刻置身於三國戰場!四麵都是殺敵的聲音!

而女性觀眾則為周瑜而迷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是何等的瀟灑!?

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可是最後,所有人卻都被蘇銘這首詞的第一句弄得有些傷感!

是啊,大江東去,多少風流英雄人物都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好一個大江東去!

好一個《念奴嬌-赤壁懷古》!

好一個《百家講壇》!

好一個蘇銘!

張一牟呆呆而立!

場下觀眾也聽得沒有了一點聲音!

蘇銘收了尾,並承上啟下道:

“正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今後的節目裏,如果有機會,我將繼續和觀眾朋友們一起笑談三分,品讀三國!”

說完了。

演播間沉寂了一秒鍾。

突然,周清源和劉培君師徒猛然站起來拚命拍手!

其他觀眾也一個一個地從座位上起立了,目露敬佩地鼓起掌!

就連在場的工作人員,攝像大哥,副導演和張一牟他們也給蘇銘送去了最大的掌聲,都非常激動!

一時間,演播間掌聲雷動!

持續了足足一分鍾都沒有停下!

一個人都沒有離開,也久久不願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