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覺得它是假貨

如果是以前,賣假貨的人我一定怒斥是騙子、坑蒙拐騙。

但是現在隨著我對古玩行業的了解,知道這是這行業的規矩。

這一行吃眼力,既有掌眼也有打眼,既有撿漏也有扔錢。真的假的是外行人衡量的標準,內行的說法有真貨、精品貨、高仿貨、普通仿品,劣質仿品。

而且不是仿品就一定是假貨,最著名的就是三足五羊鼎,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參考商朝的五羊鼎複刻的青銅鼎。整個複刻一模一樣,這東西在《華國寶物賞析》中有清楚的記載,屬於國寶,不允許出國展覽的那種。

這隻是青銅器,瓷器、玉器、漆器、書法、字畫等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像是顏真卿的《臨川集》,歐陽詢就曾經臨摹過一副仿《臨川集》,其價值雖然不及真《臨川集》但依然拍賣出八千萬的價格。

這方麵也是張山水告訴我的,當時我發現倉庫裏很多假青銅器,有些鬱悶的找他聊天谘詢,他就把這行的規矩詳細的給我說了一番。

我看著劉能,劉能看著我,他的目光惡狠狠的,但是又夾雜著一絲憋屈。

“孫二狗,你了解的挺多啊。可惜你隻是一個泥腿子,了解的再多也還是一個泥腿子!”

他咬牙切齒的說道,說著神情又微微傲然了一些。

仿佛罵我泥腿子可以顯得他身份高貴,從而挽回剛才找茬不成功的麵子。

我笑了笑,沒應他的話。

一方麵我不覺得泥腿子是罵我的話,相反隻能顯得他裝腔作勢、為人忘本,往上數兩代誰家還不是泥腿子?

二方麵這次是我贏了,他也隻能耍耍嘴皮子,我總不能把他嘴巴縫合起來吧。

劉能見我不回應,轉身離開。

不過走到門口的時候,他頓住了腳步,刷的一下激動的指著地麵。

“這裏有灰塵和樹葉,你是怎麽拖地的!!”

那裏先前可是沒有灰塵的,是他進來一直開著倉庫的大門,外麵的風把樹葉灰塵吹拂進來的。

“我這就拖。”我笑了笑說道,心裏卻是歎了口氣。

因為本來以為這是第二次可以讓他無功而返,結果還是被他找到了茬。

這人要是往死裏找茬,我還真躲不了。

等我把地麵拖幹淨,劉能這才傲然的哼了一聲,背負著手故意一搖一擺的走了出去。

看著他的背影我搖了搖頭,就是一小人。

半小時後,我關上倉庫的大門跟門口的李俊、張強打了個招呼,說去看看店裏是否需要補貨便離開了倉庫。

他們兩人是倉庫的警衛,除了他們還有張本和王鶴,他們是輪流兩班倒的,也是很辛苦的。這段時間我跟他們也混的比較熟悉了,短時間的進出我也懶得鎖上倉庫大門。

實際上我是去了大通寶,找張山水了解下書法方麵的知識。

青銅器和書法在很多人眼中是不相幹的分類,實際上要完全的了解青銅器必須要有鑒賞書法的功底。

因為春秋恰恰是思想、人文的解放時代,也是曆史上文化史極為繁榮昌盛的時代。哪怕到現在,都沒有再出現諸子百家,爭相輝映的盛況。

書法和銘功在春秋時代是一體的,周朝文字壟斷在王室貴族手上,之後的戰亂將這些書跡從中解放出來,為廣大士人階層所有,並在人與人之間傳遞開來。周朝末期的書法依然帶著銘文的強烈屬性,講究書法必須有神性,因為銘文是祭祀禱告用的。

一直到春秋戰國的後期,書法都帶有銘文的屬性。最著名的便是春秋時期的陰陽家,考古出來的相關文物顯示,他們一直都使用商周時期的銘文作為信息傳遞的工具,以及祭奠、祭祀的文字。

所以要想了解春秋尤其是春秋以前的青銅器,那時候的書法鑒賞是必須要會的,否則很多銘文都會看不懂。

“這方麵你可以看《戰國題銘論述》,我對其也沒有多少了解。”

今天張山水有些敷衍,他連頭也沒抬,正低著頭拿著放大鏡看著攤在櫃台上的一副字畫。

這字畫我看不懂,太過潦草,不過我也知道春秋之後的書法講究龍飛鳳舞一氣嗬成。

“十五萬收的,看看怎麽樣?”

張山水鑒賞了一番,笑著對我說道,此時的他就像一個小孩得到了棒棒糖,想要給人炫耀一番。

因為我剛一伸手,就被他一巴掌打開,道:“讓你看看,不是讓你上手。”

我翻了個白眼,隻好配合著低著頭將雙手背在身後看了起來。

這也是為了給他點麵子,他要炫耀我裝作詳細的看看,然後誇讚一番,僅此而已。

但這一刻我皺起了眉頭,對書法的鑒賞我才剛入門,而且還僅限於春秋時期的書法。

這字貼並不是春秋時期的,應該是宋明時期的。

不過我關注的卻是它的紙張,好像厚了那麽一些,上麵也有些不平。

“去去去,傻乎乎的,讓你看看就看看,你看到現在搞的好像你能看懂一樣。”

或許是時間太長,張山水不樂意的,一邊示意我退後,一邊準備把字帖收起來。

“我覺的它是假貨。”我看著他說道。

“你覺得?這是文徽明的《送戴紹詩》,不論是字鋒、筆形、神髓都跟文徽明存世的字帖一模一樣。你竟然覺得是假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張山水撇了撇嘴,譏諷了我一番。

他對字帖很是著迷,這方麵我是知道的,而且對此也十分自信,容不得別人說三道四。

“我說它是假的跟字沒關係,跟紙有關係。字我都看不懂怎麽敢說真假,但這紙顆粒不一,厚度也稍微厚了點。這裏還有幾個白點,你看,這是典型的現代宣紙才有的痕跡。”

“這方麵我看過關於宣紙曆史的資料,以前的宣紙都是以青檀皮為原料,組織均勻、纖維勻整,紙張有韌性,所以很少會出現顆粒感。”

“這種顆粒感是現代低端宣紙才有的特征,因為要節省成本供應低端市場,使用的原材料是竹、麻以及植物莖稈,這類紙張韌性不足,在反複搓揉、拉扯、折疊會出現顆粒感。”

我指著字帖紙張上的白點對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