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李家村的未來規劃
對於李昭說李家村產出翻十倍的說法,眾人是相當不相信的,雖然這一路走來,眾人都很震撼,覺得李昭生態農業的設想是很靠譜的,畢竟用基本無用的秸稈、糞便養出來蚯蚓,但翻十倍也讓這些人感覺太過離譜。
看到眾人不相信的樣子,李昭也隻好將他關於李家村的規劃,和來人說了起來:“關於李家村的發展,我其實大致是分為三步走的,大家都知道我的目的大致是將我們李家村當成農場來經營,而社員按照農場職工來走,對吧?”
看到眾人點頭,李昭接著說道:“我的第一步其實很簡單,就是打通生態農業環節,今天大家都看到了我們樣的蚯蚓情況,其實這些數量還是很不足的,按照我們的觀察,蚯蚓每天大概可以吃掉自己等體重的料,我們第一步就是在一千畝土地的情況下,大概將蚯蚓的養殖規模擴大到現在的四倍。”
“這個量大概是每天可以消耗一池子的料,我們現在一池子料的發酵時間大概是十幾天,這樣基本料池就是每天都是全滿的狀態,而且大概會多出來五六個池子。保持這個規模,我們每天大概可以產出四百斤左右的蚯蚓,這些將作為蛋白質飼料添加到豬、雞、魚等的料裏麵。”
眾人也是議論紛紛,這每天產四百斤蚯蚓也太多了了吧,其實這也正常,蚯蚓的生長速度大概就是進食量的10%,所以李昭的計算並不誇張,接著李昭接著給眾人計算。“那麽我們如果將飼料的三成換成蚯蚓,加四成糧食,三成草的配比養殖動物,由於我們這個飼料蛋白質含量很高,那麽我們每年大概可以養出一百八十噸的豬或者其他動物,如果是魚,估計還要翻幾倍。”
聽到這裏眾人也是有點目瞪口呆,這也太多了吧,李昭接著給眾人算賬:“按照最低7成的出肉率,那麽就是將近二十萬。當然我們也消耗了144噸糧食,我們以玉米為主,大概成本是不到四千塊,也消耗了108噸左右的草,各位,你們知道這些草是什麽概念嗎?”
這時有一位農業專家說了出來:“這大概是十畝地的牧草年產量,這麽算下來,等於五百畝左右的土地的出產,就可以達到二十萬的產出。而公糧也是足額交付的,這樣算下來產值已經可以翻十倍了。”
聽到專家的話,眾人也是紛紛在自己帶的小本子上寫寫畫畫,果然,最後得到的結果大差不差,那麽完全按照李昭這樣的生態農業模式走,完全是可以大幅度增加收入的。
“諸位還不要高興的太早,我們還有因素沒有算呢,隨著我們化肥、農藥、種子等的提高,那麽我們糧食的產量估計可以達到畝產千斤,那麽這將是三四百畝地就能達到的產值,秸稈不夠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是可以種植牧草來喂養蚯蚓的,牧草的產量就不需要我來科普了吧,也就是說,在未來安排合理的情況下,我們一千畝地大概可以有五十萬左右的產值。”
李昭其實想想也是無奈,前世的農村,實在是沒有辦法實現生態農業,如果一個村子心都往一處想,力都往一處使,那麽成立一個以村子為單位的小農場,那麽年產值也能搞到幾百萬。然而人們卻都是種幾畝糧食,施肥、農藥一弄,然後等到收成時聯合收割機一收,直接在地頭就把糧食賣了。
由於不準燒秸稈,很多秸稈直接推到了水溝裏,或者一部分被旋耕機打到地底,由於缺水、分解細菌等,分解速度又慢,影響下一季的收成不說,還大量浪費了有機質。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畝地所能得到的產值是多少呢?
算出來你可能不信,就以玉米為例,大概需要5斤種子,50元,兩袋化肥,大概300元,播種收割200元,兩遍農藥除草和防蟲60元,成本差不多600元,產量基本1000斤左右,玉米按1.4元一斤算,每畝地的產值僅有800元,按兩季算,也才1600元,這還是比較寬鬆的計算了,人工一點都沒有計算的情況下,而種植小麥產值還會低一些。
而一戶農民手裏有多少田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平均每戶也就2到5畝地,一些農業大省可能多一些,也就十來畝而已,這也導致農民手裏都有土地,但卻賺不到錢。而想發展李昭設想中的這種生態農業,以家庭的形式肯定是不可能的,第一就是場地問題,一個家庭到哪找足夠的空間搞物料加工,到哪去養蚯蚓,又到哪去養牲畜?當然如果這一切都能解決,那麽五畝地所有物料都利用上,產值是多少呢?當然要一切順利、無病無災。
由於場地太少,最多搞生態農業的一環,五畝地按兩季算,大概一萬斤糧食,也算一萬斤秸稈,那麽相當於有一萬斤糧食,一千斤的蚯蚓,如果全部轉化成生豬,就是四五千斤,如果按十元一斤,就是四到五萬,扣除所有成本,最多也就有兩三萬收入就不錯了,和打工比起來,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如果形成大規模的生態農業,那麽產值也將是驚人的,就說李昭他們村那麽大麵積,如果放在六十年後,如果隻是種糧食,秸稈也賣掉,也不過是一千五六百萬的產值,不會超過兩千萬。而如果全部發展成生態農業的模式,能將這些有機質充分利用,那輕輕鬆鬆上億,當然投資肯定也不少。
思緒回轉,李昭接著說道:“這裏還有一些問題是需要注意的,第一就是防疫,對於飼養牲畜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然很可能會血本無歸。第二點就是技術支持,養蚯蚓需要的菌種可是不少,我這裏調配的也很低級,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了,這裏需要得到各位生物、農業專家的支持。第三點就是國家允不允許這麽幹,我們大規模養殖牲畜會消耗大量的糧食,更是需要種植牧草,這些還需要國家宏觀上調控才行。”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現在吃不飽還是常態,糧食的寶貴程度不言而喻。養雞的消耗還很小,但一旦養豬,那消耗就完全起來了,不過李昭也有方法,那就是不能養豬,那養魚也是一樣,到時候養殖草魚,這是雜食性的魚類,到時候蚯蚓加草養著,總比自然生長要快的多。
眾人也是陷入沉思,李昭的考慮都很全麵。接著李昭繼續說道:“我們的第二步就是繼續擴大規模,如果我們有了足夠的拖拉機,那我們準備下一步將種植麵積擴大到三千到四千畝的程度。然後引入新的項目,第一就是暖棚,這可以種植反季節蔬菜,結束冬季隻有白菜蘿卜的狀況。第二就是蘑菇、香菇等的種植。第三就是養魚,諸位知道草魚吧,這種魚長得快,肉質也還不錯,可以以草為主來養殖,我們準備繼續將水溝往南挖,這樣既可以保證灌溉的水源,又可以養魚,同時防止野豬什麽的禍害莊稼。第四就是牧草種植,這樣可以給養牛羊豬魚等提供飼料。第五就是在山坡上種植果樹、堅果樹等。”
“而我們的第三步就是我們這裏能達到的極限,我們這裏大概有八千畝左右的土地,山坡更多一些,有一萬多畝。最後一步就是所有土地全部都開墾出來,然後山坡上種植各種適宜的果樹,最好能保證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產出。而當我們到達這麽大規模的時候,我們的產值諸位也應該都能明白,將達到數百上千萬,根本不是單純種植糧食可比的。”
“所以我希望發展的生態農業大概就是這樣,以蚯蚓養殖為中心,將眾多農業項目整合到循環裏麵,充分利用有機質。說出來大夥可能不信,其實雞糞經過處理之後是可以喂豬的,這就是生態農業的強大之處,能充分利用土地產生的有機質,實現耕地利用的最大化。想想全國範圍內有多少土地,如果全部利用起來,將是多麽龐大的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