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藩王叛亂”與“清君側”

乾元三十七年。

九月中旬。

大乾的削藩之舉,愈發逼迫急促。

藩王們不得不開始回應。

定南王耿中二,盛情宴請大乾南柱國將軍袁天凱。

席間,摔杯為號,五百刀斧手埋伏而出。

亂刀之間。

一代名將袁天凱,便是慘死在了定南王的“鴻門宴”上。

當日,定南王耿中二高舉“清君側”之名,起兵勤王,誓要為天下萬民,鏟除妖師顏斐、奸相王兆民之流。

同日,平西王也是勤王起兵、清君側。

而他的鏟除目標,則是除去妖師顏斐與奸相王兆民二人之外,還包括了監國太子趙靈峰。

這已經不單單是清君側了。

這就是要造反!

……

數日之後。

位於北地的大乾使者以及刀斧手們,已經開始在燕北驛館內寫遺囑了。

從他們接到朝廷命令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看不見活著回去的希望了。

爾後,聽聞南方兩大藩王同時起兵“清君側”。

鎮北王,必然也會參與到藩王聯軍之中。

驛館內的大乾使臣們,一個個心驚膽戰、涕泗橫流。

然而,忽有燕北王宮官吏前來,接見了大乾使臣。

他們,告知了使臣——

“吾王深受皇恩,定是要為大乾鎮守北方、安邊保民。”

“……但朝中如今奸臣當道、殘害忠良,以致於內憂外患。吾王痛心疾首。”

使臣被對方說得一愣一愣的。

好半天,才終於弄明白了對方的意圖……

鎮北王不會兵指金陵。

但當然,鎮北王也不會接受削藩。

使臣有些迷湖。

即便是他這麽一介使臣,也覺得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可是兩邊不討好。

不過很快,大乾使臣便明白了鎮北王會有如此態度的原因——

金國南下了。

……

燕北王宮。

王宮大殿內。

鎮北王負手而立,靜靜看著眼前豎立著巨大如牆壁一般的北方邊境圖。

若是按照當初海上之盟約,鎮北王此刻應當起兵響應南方兩位藩王。

隻不過……

北疆完顏金國,集結了整整八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傾盡全國之力而南下。

“北疆人倒真是會挑時候。”龍驤將軍李滅陵從正門處幾步上前,快速來到了鎮北王身邊。

他如今已至青年,身體發育成形,長得愈發高挑,比之葉長天、郭思遠等“高”人也是相差無幾。

常年混跡於軍伍,身上殺伐之氣濃厚。

實力也是遠非當年可以相提並論,早就已經突破九階武者,實力強大,非尋常人可以想象。

李滅陵向鎮北王恭敬抱拳,隨後低聲開口道——

“姐夫,此刻大乾在南方已經跟兩大藩王開戰近半月,北疆人這時候南侵,大乾定是無力抽身對付的。”

“……隻不過,咱們,恐怕也是沒有多餘的力量去進攻金陵了。”

李滅陵言罷。

王宮大殿內先是寂靜沉默了片刻。

爾後,鎮北王的聲音才緩緩響起——

“挺好。”

鎮北王的語氣倒是依舊冷靜澹然,“我,短時間內,也還不想參與到南方的戰場。”

鎮北王說著,他的自稱、以及李滅陵對他的稱呼,都是一如當年。

禮官長陳丹陽,曾私下裏跟李滅陵提過這對於王上的稱呼,應當尊卑有別。

但是被鎮北王得知後製止,他覺得李滅陵就這樣叫自己,很好。

人總是回憶起來,才會想起當初失去的可惜與痛苦。

對於父王是這樣。

對於李姑娘也是這樣。

鎮北王的手中拿有標尺,在北方邊境圖上默默劃著一些奇怪的線條。

“大乾之龐大,遠超三藩,雖然遭遇王兆民之人禍,又逢天災,但大乾究竟還有多少戰爭潛力,誰也不知道。”

“正好讓南方藩王先為我們探個虛實再說。”

“……再者,完顏靈虛這時候帶兵南下,也總比我們到了南方之後,再襲擊北地的要好。”

鎮北王畫完了線條,看向身邊李滅陵,澹然說著。

不知為何,在與李滅陵相處時,他都能體會到一種難得的親近之感。

李滅陵聞言,微微點首,但仍不由發問道——

“姐夫,滅陵在想,這位北疆的王太後,為什麽不像王上您剛剛所說的那樣做呢?”

“……待到北地空虛之時,再舉兵南侵。”

李滅陵說著,他換位思考道:“若我是北疆金國的統帥的話,我就會如此。”

鎮北王聞言,靜靜開口道——

“或許,她是想專門打敗我吧。”

“打敗姐夫您?”

“當初在貝加爾城,我跟她約定的承諾,她說她會親自來到燕北城。……會帶著她的北疆大軍一起,同時打敗我。”

鎮北王回憶說著。

對於某些細節有點改動,將“擄走”改成了“打敗”,但大致就是如此。

李滅陵思考了片刻,隻覺得還是不太能理解這種口頭承諾的強大作用。

他忽得看向眼前的那副地圖。

隻見在那副圖上,鎮北王早已經標好了邊境各處的山川地脈、兵力布置、防禦工事。

甚至連推斷出的對於敵人可能的進攻方向,都有所標記。

鎮北王將地圖交給了李滅陵。

他徑直吩咐道——

“按著此圖,去讓軍中各部兵馬就位,即將到來的,是一場與北疆金國的大戰。”

李滅陵恭敬應是。

同時,鎮北王忽得轉身,他如同自語一般道——

“滅陵,咱們現在,也算是在為這大乾、為這中原、為這天下來守護北方邊境吧。”

“回姐夫,應該算是。”

鎮北王聞言,自嘲一笑,“向來隻有我把別人當槍盾使用,今天,也給大乾當了一回槍盾。”

“不過算了,中原大亂,但中原,都遲早是本王的囊中之物,絕不容外人覬覦。”

說話間,鎮北王看向侍立於一旁刀筆小吏。

“替本王草擬一封奏疏,本王要找大乾,索要更多的糧草軍械才行。”

……

大乾。

金陵。

麵對此番急轉直下的惡劣情況,大乾高層也是萬萬沒有想到。

仿佛一夜之間,內憂外患齊齊爆發。

主導削藩之舉的丞相王兆民,早就是被千夫所指,此刻又是被眾臣彈劾。

但正所謂“虱子多了不癢”。

老皇帝無意於此,丞相也就依舊是丞相。

監國太子趙靈峰,此刻正為藩王之亂,而東奔西走、緊急調軍。

待聽聞了金國南下的消息,更是一時間頭疼不已。

鎮北王的奏疏,由大乾使臣帶回了金陵。

恰如一場及時雨,大旱而逢甘露。

至於鎮北王所提出的巨額索求,一向不太對付的丞相與太子兩方,竟然都是一致同意了。

丞相王兆民為鎮北王所控,自不必多說。

而太子趙靈峰……

對於他來說,此刻鎮北王沒有起兵造反,也沒有放任北疆人南下,便已經是感天動地、再世英豪。

他深深被鎮北王的深明大義所折服。

當初,趙靈峰本就不讚同王兆民等人的強硬削藩,這無異於將三大藩王同時逼到大乾的對立麵。

趙靈峰甚至開始在想,王兆民等人背後是不是暗中另有奸人推動?

還是說王兆民這些人本來就這麽蠢笨?

而反觀鎮北王。

在大乾如此危急之時,鎮北王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是為大乾抵禦著外敵入侵。

真乃英雄也!

雖然趙靈峰想,這裏麵可能也有十八妹趙靈芯,在暗中給鎮北王引導、吹風。

但無傷大雅。

趙靈峰暗暗自愧不如。

皇宮深處。

老皇帝趙普瑞一心忙於對【長生丹】的研製之上。

他看著太子、丞相兩方遞呈上來大同小異的奏疏說辭,雖心中知曉這裏麵少不了那年輕鎮北王的手段,但是他毫不在意。

蓋上國璽,同意了對北地的軍糧錢餉的大力支援。

隨後,繼續潛心於長生之道。

……

北疆。

大災之年。

旱災、蝗災、洪災接連不斷。

不單單是大乾的疆域有這些天災,其他藩王、異國等地,也都是遭遇了天災。隻分嚴重情況的不同罷了。

北疆金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也正是如此,天災所致,牛羊減產,金國不得不南下大肆劫掠一番。

但如今金國的議政王太後,明顯要比以往任何一任北疆王都要更加有實力、也更加野心勃勃。

她興起全國之力,於此大乾動亂之際,舉八十萬大軍南下。

目標,可不單單是劫掠些財物糧食即可作罷。

她所要的,是整個中原!

……

北地。

軍營大帳內。

麵對即將到來的百萬軍士級別的大戰,鎮北王正在與麾下將領們商議規劃、統籌指揮。

有鎮北軍將領於沙盤地圖前,集中匯報著這段時間探子搜集而來的情報——

“北疆的八十萬大軍,其主力由北疆王太後完顏靈虛親自率領,直撲北地而來。”

“另有一路偏師,由北院大王完顏烈率領,約莫二十萬人,進攻大乾河西。”

“還有一路偏師,由東院大王耶律布率領,進攻遼東,但兵力不多,應該是羊動。”

麵對北疆完顏金國來勢洶洶的八十萬大軍,軍營之內,各部將領無不麵色肅穆凝重。

鎮北王立於沙盤前,冷靜部署著手中力量。

“遼東那裏有大片的獸族棲息地,且獸族聖獸麒淩也在那裏,他與我北地乃是有攻守同盟之約。”

“……但麒淩,不可能真的帶領獸族為我北地舍命抗擊金國。”

“完顏靈虛肯定也知道此事,她定然是不想將獸族也牽扯到這場大戰之中,所以,遼東方向不會是她進攻的主要方向。”

“河西之地,大乾的邊軍如今隻怕也是靠不住了,但宇文護仍在河西,宇文護是個有能力的將軍,應該不會出現太壞的情況。”

“河套地區狹窄、多山川,北疆人的大規模胡騎無法展開。”

“如此,真正的決戰之地,就隻有可能是在北地與北疆的接壤邊境之處了。”

言罷,鎮北王手中的標旗落於沙盤之上,正是北地與北疆接壤的那一大片平原。

眾將也皆是心有所感。

但他們仍是不由紛紛佩服起王上能夠在如此駁雜的信息之中,迅速結合地形、勢力,分析出了每一處形勢情況。

宛如整個北方的山川平原、勢力布局,都早已經被他熟記於心。

忽有鎮北暗衛的密探高層進入帳內。

來到了鎮北王身旁,傳遞西域消息。

據西域影刹門副門主淩龍傳來的消息——北疆完顏金國,暗中又分出了一支偏師,有意借道西域諸戎國,繞過鎮北軍防線,奇襲北地後方、河西腹地。

“好,讓他們過。”

軍營大帳中,鎮北王轉而看著有關於西域與中原地圖,徑直回答道:“……然後,中途設伏圍殺。”

“……由影刹門率領西域諸戎國的軍隊,負責此事。”

密探高層之人聞言提醒,聲稱——

“西域影刹門,乃是燕北王宮的一招潛藏暗棋,不能到萬不得已的時刻,小人覺得不該暴露。”

“外敵入侵,現在,就已經是萬不得已的時刻了。”鎮北王澹而有力的回應。

……

眾將領各自領命退下之後。

密探長張春華,單獨麵見了鎮北王。

她表示自己作為密探長、同時又作為影刹門的門主,對於西域諸多戎國以及其他勢力,都更為了解,也更有威懾力。

她願意前去統領整合紛雜的西域力量,為王上此戰所用,伏殺北疆的西域偏師。

鎮北王權衡利弊,答應了張春華,並給了她臨機自行決策的權力,但仍是要求對方優先保證自身的安全。

而鎮北王身邊的密探聯係分派,則是由易秋月暫時接過。

鎮北軍各營已經紛紛開拔。

於北方邊境各處據點要塞中,準備好了抗擊北疆金國的鐵蹄。

幕僚青絲為鎮北王提醒道——

“我們此舉,隻怕有違當初‘海上之盟’,平西王與定南王,怕是會不高興的。”

“外敵入侵,本王自然要為大局考慮。他們不高興,又與我何幹。”

鎮北王的話語冷而堅決。

他同時傳令於鎮北暗衛以及東南蓬來的淩誌等人,“時刻關注南方局勢,有任何變動,都需向本王稟報。”

他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等擊潰了完顏靈虛的大軍,本王便是要先取北疆、再取中原!”

鎮北王的佩劍鋒刃在地圖上劃過,圈出整個大乾與四夷。

“……本王要的,是這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