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對外戰爭

說到這一點的時候,陳淵還再度看了一眼朱瞻基。

他在朱瞻基臨走之前,還特意提過一嘴讓他多去瀏覽一些古籍,不過看這個樣子,朱瞻基當時並沒有領會到他的意思。

聽見陳淵這樣說,朱瞻基頓時是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下次保證聽從大哥的話。”

隨後則是連忙向陳淵保證,下一次一定會聽他的話去做。

陳淵卻不在意朱瞻基所說的這一番話,自顧自的說起了接下來的曆史記載。

“第2個小冰河時期發生在魏晉的南北朝,據現在遺傳下來的魏晉南北朝曆史記載,當時曾經發生過一個極為駭人聽聞的事情,沿海地區所有的河流全都結冰,可想而知當時的氣候冰冷到了什麽程度。”

對於這幾個小冰河時期所發生的事情,陳淵也是銘記於心,這在曆史上都是要加重去了解的。

氣候對於封建社會的影響,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畢竟封建社會主要的生產力來自於農業,而農業也是最看氣候的一個產業,一旦溫度急劇上升或者急劇下降,都會導致農業顆粒不收。

反映到王朝上,就是沒有稅收。

朝廷一旦沒有錢,又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而朱元璋在麵對小冰河時期的來臨,作出的應對方法之一就是印製大明寶鈔。

即便如此,國庫的空虛程度也讓大明寶鈔的價值大幅度的下降,到了朱棣時期,這一個由朱元璋推行的大明寶鈔幾乎沒有信譽可言。

民間大多還是回到了金銀,隻有朝廷所發的俸祿還在沿用大明寶鈔。

這也是為什麽明朝的貪官會那麽多的緣故,所拿到手的俸祿,根本就不支持他們一家的生活,如果不貪汙的話,連活命都是一個奢求。

“咕嚕。”

眼見小冰河時期在曆史上的危害那麽大,朱瞻基也是被嚇得咽了咽口水,心頭不由感到有幾分窒息。

現在的朱瞻基,甚至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能夠點頭示意他還在聽。

屋外。

朱棣也是聽見了全部的對話,臉上充滿著震驚和恐懼,如果一切真如同陳淵所說的這樣,那豈不是代表大明朝的未來,終將會走向滅亡?

西周,南北朝,這些王朝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麽樣。

同時,統治者在曆史上獲得的評價也不高。

“皇上,我讓人查過了,陳淵所說的這些確實都有在史書上記載過。”

朱高燧在這個時候,湊上前來說道。

這一次前來聽課,他們也是預先做好了查閱資料的準備,所以才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用史書來驗證陳淵所說的史料是否是正確的。

“皇上不必太過擔憂,剛剛陳淵不是說有手段可以解決小冰河時期帶來的影響嗎?”

朱高燧寬慰朱棣,讓他不要太過擔心小冰河時期。

朱棣聽見朱高燧的話後,原本凝重的臉色,這才放鬆了下來,隨後用充滿希望的目光看向陳淵。

仿佛大明朝光明的未來,都在陳淵的手上。

“第3次的小冰河時期,也就是在南宋時期,而南宋被外敵怎麽樣對待,想必你自己心裏也很清楚,雖然和小冰河時期有關聯,但歸根結底還是南宋的風骨不夠硬。”

陳淵淡淡的開口說道,在提及南宋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恨鐵不成鋼。

在曆史上的記載,南宋有名的武將和文官都不在少數,更別提,還有大名鼎鼎的嶽飛和嶽家軍。

在這種情況下對抗金人,卻因為皇帝的懦弱無能造就了最可恥的笑話。

這也是陳淵想要將大明朝的風骨塑造出來的緣故,他可不希望在看見有能力的武將和文官因為皇帝的昏庸無能而導致的死亡。

明朝之所以能夠從土木堡之役中回過勁來,就是因為有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的風骨。

就算有個別無能的皇帝,剩下的人也不會盲目的聽從皇帝的旨意。

“第4個小冰河寒冷期,就發生在蒙元末期,而明則是建立在小冰河時期,準確來說,現在已經是小冰河時期,所以你才會看到如此之多的反常氣候。”

陳淵一口氣將所有的話都說出,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同時也是最特殊的。

不僅是第1個,從南到北完成大一統的王朝,同樣也是唯一一個建國時期處在於小冰河的國度。

其他的封建王朝政權都是因為小冰河的緣故而滅亡,偏偏到了大明這裏不僅在小冰河時期,還沒有滅亡,反倒還迎來了幾波強盛的時期。

朱元璋,朱棣,還有萬曆時期,這些都是明朝強盛的象征時期。

朱瞻基都聽得有些呆住,腦子裏麵已經是一團漿糊,不知道怎麽去麵對這一個事情。

而在屋子外的朱棣,臉上的神色同樣也好不到哪去,額頭甚至還流出了一絲冷汗。

朱高燧則是呼吸變得急促,因為陳淵所說的每一句話,在曆史上都可以找到極為清晰的記載。

也就是說,眼下大明正處於小冰河時期,遊牧民族的實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她們的實力會越來越弱。

難不成真的要再度被遊牧民族統治嗎?這是每一個大明王朝的子民都不願意看見的事情。

片刻過後回過神來的朱瞻基,用一種滿懷希望的目光看著陳淵:“大哥,你不是說有辦法可以解決小冰河時期對政權帶來的影響嗎?”

眼下朱瞻基已經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陳淵的身上,能否安然度過小冰河時期,就得看陳淵給出的解決方案,可不可行?

“對外征戰,將內部的矛盾轉移到外部,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麵對朱瞻基的詢問,陳淵先是拋出了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也是經過曆史驗證可行的方案。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因為是法家治國的嚴苛,內部可以說得上是怨聲載道。

而秦始皇解決內部矛盾的方法就是對外發動戰爭,挑選的對象則是匈奴人,為的就是吞並匈奴人的土地,用他們的土地來緩解內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