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賺銀子的辦法

她們回到二房家已經是午後,嫂子一直在家裏候著,見她們回來,開心迎門,迫不及待問道:“娘,怎麽樣?”

蘇母一臉疑惑:“什麽怎麽樣?”

劉燕燕被母親的反應弄愣住:“族長叫娘和弟妹過去不是領銀子的嗎?”

“想什麽呢!”蘇母訓斥一聲,“不僅沒銀子領,以後連月銀都沒了。”

“為什麽呀?之前不是好好的,怎麽突然這樣?”劉燕燕大失所望,拔高聲音質問。

說的時候看向蕭兮兮,意有所指,好像是因為她才導致不給月銀似的。

蘇母沒有多解釋,“沒有為什麽,總之以後的日子靠我們自己。”

隨後吩咐彭姨把早上留的米糠稀粥分了,沒了蘇家的支撐,後麵的日子怕是連米糠稀粥都吃不上。

劉燕燕實在吃不下,扔下碗,氣呼呼回房了。

彭姨想追出去安慰兩句,蘇母沒讓她過去:“別管她!餓了自然會接受現實的。”

蘇母簡單吃了兩口,有些反胃,確實難以下咽,放下筷子低聲歎息。

隻有蕭兮兮獨自埋頭幹飯,多虧了原主的胃不挑食,吃嘛嘛香。

用過飯,她和蘇母說了聲,出門找活計,晚飯前回來,換身方便的衣裳就出門了。

蕭兮兮出了縣城,往西麵走,陪嫁的三畝地就在荒無人煙的西山腳。

附近的土地比較貧瘠,缺水,很多人都不願意花費心思耕種,不出糧還浪費時間。

蕭家特地把這壞地分給她,算盤打得響,卻不知這幾年四周種的東西少,土地的水分營養反而集中起來,加上今年雨水多,這塊地的農作物長勢喜人,遠遠就看到地裏高過人頭的黍麥。

蕭兮兮下地查看,一臉欣喜,這些不是高粱嗎?

高粱在她以前不缺糧食的年代是釀酒的,卻也是應急時候的粗糧,可比米糠好太多了。

看著一穗有二三百粒,不算多,應該能畝產二石(二百斤左右),三畝地能收五石黍米。

她坐在田埂計算著,減去半石糧稅,半石人工加工費,剩下的黍米今年勉強能過。

勉強過活可不行,今年是運氣好,出糧理想,明年可就沒這麽好運了。

她眉頭緊縮,在想怎麽將這些黍米利潤最大化。

忽然一陣清風撲麵而來,帶著一股濃濃的花香。

蕭兮兮聞著花香,精神一振,她上世是個猝死小花匠,一聞就知道是槐花,靈光一閃,心中有了主意。

沿著花香尋去,進到山裏,在偏僻的山腰發現一片槐樹林,地上落了滿地槐花,濃鬱的花香沁人心脾。

她滿心歡喜,附近的人似乎不知道這些花能吃,落了一地都沒人撿,不像野生菌,剛冒尖就被人摘了。

今天出門沒帶簍子,蕭兮兮現用草編織一個草簍,撿槐花,轉眼就裝滿一簍子。

回到地裏,她又拔了半分地黍米,直到天色漸暗,才意猶未盡趕回縣城。

蘇家二房,蘇母在家看天色漸晚,蕭兮兮還沒回來,正一臉擔憂。

“凜兒,你出去找找吧。兮兮中午就出門了,到現在還沒回來,她人生地不熟的,可別出什麽意外。”

蘇凜方剛回家沒多久,打聲酒嗝,一副懶散的模樣:“她又不是小孩子,能出什麽意外,有什麽好擔心的。”

蘇母看他這半死不活的模樣,氣不打一處來,委屈湧上心頭。

“蘇凜方!你現在整日除了花街柳巷,是不是已經沒有你在乎的事了!知不知道家裏的米缸隻剩米糠,知不知道族裏已經不會再給月銀,兮兮就是為了找活計才出門的。她白天在族裏為了維護你,當眾出手打了老嬤嬤,就不值得你為她擔心嗎?”

蘇凜方愣住,沒想到那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女子會為了維護他動手打人,內心莫名感到溫暖。

自從父兄走後,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受了,嘴角不自覺露出笑意。

蘇母看他還在笑,以為他根本沒聽進去,氣急怒道:“你現在這個吊兒郎當的樣子,讓你死去的父兄泉下如何安息!早知你如此不堪,倒不如三年前也死了算了。”

她越說越激動,忍不住抹淚。

蘇凜方愣住,眼底閃過一抹痛苦之色,沒有出聲辯解什麽,隻是低聲回了句:“我出去找她。”

剛出門就在門口碰到蕭兮兮,她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聽到他們母子在爭吵才沒出聲。

蘇凜方皺起眉頭:“回來了怎麽不進去。”

蕭兮兮輕咳一聲,“剛回來。”

蘇凜方沒多問,轉身回屋。

蘇母見她回來,拭去淚水,“是兮兮回來了嗎?”

蕭兮兮進屋,一臉歉意:“嗯,沒注意時間,讓娘擔心了。”

“沒事,回來就好。”蘇母沒有責備,要不是家裏困難,新入門的兒媳哪用拋頭露麵找活計,哪有資格責怪她。

蘇母隨後讓彭姨準備晚飯,還是稀粥米糠。

蕭兮兮提了提草簍子:“阿娘,咱們今晚吃這個。”

蘇母剛剛沒注意她的簍子,望過去,滿滿一簍子黍米和鮮花,麵露詫異:“這些是?”

“槐花和黍米。”她回道。

“哪來的黍米?這些花是吃的?”蘇母一臉疑惑。

“說來話長,回頭再跟娘解釋,今晚先試試,好吃的話或許能賺銀子。”蕭兮兮笑道。

她隨後讓彭姨幫忙把新鮮黍米碾成米漿,本來要用粉的,來不及把黍米曬幹。

碾好的米漿和洗好槐花和在一起,應該加兩個雞蛋的,可惜家裏沒有。

最後把和好的米漿花餅蒸熟,然後再煎至兩麵金黃。

鮮花和黍米漿的結合,有種獨特的芳香,口感出乎意料的細膩,特別是槐花的味道,無比鮮甜。

蘇母也是見過世麵的,槐花餅入口時,忍不住驚歎。這味道雖說不能和京師的糕點相媲美,卻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