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陣

◎美人如劍!劍如美人!◎

薑葵在畫舫上望見謝無恙的時候,正被身邊的人群弄得心煩意亂。

她以往赴宴時的身份是將軍府病弱幺女,常常獨自縮在角落裏默默吃茶。這一回,她以準太子妃的身份赴宴,半個長安城的世家貴胄都在向她搭話。她的父兄前往另一座畫舫上會見友人去了,留她在一眾貴女之間交際攀談。

誇讚美貌的,祝賀訂婚的,前來介紹的,朝她而來的人絡繹不絕,流動的羅綺幾乎晃暈了她的眼。甚至有一位新科進士湊了過來,高聲要求為她作詩一首。

她一麵微笑行禮,一麵在心裏罵罵咧咧。要不是為了查推她落水之人,她下一刻就要裝病逃走。

恰在此時,她察覺了自遠方而來的一道目光。

她轉身,望見從烏木小船裏探出的年輕公子,從那一團深緋色裏認出了謝無恙。那是屬於皇太子的顏色,她已經見過兩回。

於是她在人群裏朝他一拜,仿佛照應著在白玉階前的那個回禮。

人群安靜了一刹那。這對未婚新人隔著光影**漾的水麵彼此作揖,漫漫晚風從她這頭湧向他那邊,似是一種無言的脈脈傳情。

那位新科進士興奮地擊掌:“此情此景,當賦詩一首!”

他隨著畫舫上的人群一齊朝皇太子行過禮,一臉激動地去取筆墨紙硯了。這時另一雙手倏忽間探過來,驀地捂住薑葵的眼睛,一個少女聲音幽幽地說:“大婚前不許見麵哦!”

上次在東宮見他不是你帶我去的麽?薑葵暗自腹誹。

同時,她乖巧應道:“皇姐,我知道的。”

訂婚的貴族少年少女在大婚前不見麵,乃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有此規矩,是因為長輩們擔憂未婚夫妻相見時互不滿意,鬧得退婚,以至於傷了兩家麵子。

謝瑗笑眯眯地揭開雙手,薑葵這才盈盈地朝她行禮。謝瑗回了禮,快樂地拉住她的手,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怎麽樣?這場秋日宴稱得上今年長安之最吧?”

薑葵認真點頭。上一回規模如此之大的船宴還是在敬德五年,那一年後溫親王赴任汴州刺史,秋日宴便再沒有過當年盛況。今年是岐王及冠的第二年,他第一次以宴會主人的身份操辦秋日宴,辦得極其用心、費盡巧思。

“皇弟妹,我是特意來同你說話的,”謝瑗指了指不遠處的另一座畫舫,“一會兒開宴,就要回去了。”

宴會賓客很多,分了幾座畫舫,畫舫之間搭設木橋。薑葵所在的畫舫上多為世家公卿,而謝瑗所在的畫舫上則是皇親國戚。此時尚未開宴,畫舫間人潮湧動,賓客們來回走動、互相寒暄。

薑葵不善交際,謝瑗一麵拉著她在船首閑聊,一麵為她介紹宴會上的重要客人。薑葵仔細傾聽,猜測著其中何人可能與落水之事相關。

“那位是淩聃淩大人,我們稱他伯陽先生。他是太子太師,不日前從淮州回來,擢為兵部尚書。你以後大概會常在東宮見到他……他有點凶,千萬小心。”

謝瑗說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他獨自立於高處,一身長袍如鷹羽般獵獵而動。薑葵一眼認出,那是一個習武之人。

“前麵是司蘅司大人,前年升了戶部侍郎,此人極善理財,因提出了一條擴戶之法,一路升遷得極快。”

謝瑗遙遙點了一下對麵畫舫上的一人。那人站在人群中央,正被許多人圍著寒暄,抱著袖不斷作揖。遠遠望過去,他氣質儒雅溫順,卻又有長袖善舞之感。

“我不喜歡他。”謝瑗悄聲說。

“為什麽?”

“他是溫親王舉薦的人才。那時候兩人算是好友,鮮衣怒馬,年少同遊,詩畫雙絕。一人名為謝珩,一人名為司蘅,因著有一個字發一樣的音,並稱長安雙珩。可是後來……他們決裂了。”

“決裂了?”

“因為司蘅出身寒門,未能致仕,他一時間不得所願,便選了不該走的道。”謝瑗不悅地哼了一聲,“他投奔宦官,在那裏尋到了一條官路。”

“借著宦官的推舉,他當上了殿中侍禦史,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前年趁麵見聖上的機會,他呈上了擴戶斂財之法,提議在民間抓捕逃戶、統計土地、重新計入稅賦。他就任戶部侍郎的那一年,戶籍足足增了九十萬戶,稅賦漲了十二億錢。”

聽到這個數額,薑葵輕輕抽了口氣。

謝瑗附在薑葵耳畔,極為小聲地說:“那人大肆搜刮、強征暴斂,致使民間疲敝、百姓哀怨……然後,征收來的錢沒有進左藏庫,而是進了大盈庫。”

左藏庫乃是國庫,而大盈庫則是皇帝私庫。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朝廷上人人都知道。”謝瑗低聲道,“許多人仰慕他的才華,也有許多人憎惡他的手段……”

一個溫和的聲音忽地插進來:“沉璧,你又在說誰的壞話?”

兩位少女一齊抬首,隻見來人一身深紫襴袍,微笑著朝她們走來。薑葵認得他,不過上次見他時,她尚未及笄。記憶裏這個人也是深紫襴袍,赤金蹀躞帶,腰間的美玉琳琅。

溫親王,謝珩,字如珩。長安城裏說君子如珩,說的便是他。

“如珩!”謝瑗歡呼一聲,迎上去,“你什麽時候到的?”

溫親王謝珩是當今聖上的幼弟,按輩分謝瑗當叫他一聲小叔。可是她毫無顧忌地喊謝珩的表字,他似乎也並不介意。

“我比你到得早,匆忙寒暄了一陣,便過來找你。”他端著一碟甜點過來,拈了一塊透花糍,遞到謝瑗的口中,笑道,“堵一堵你的嘴,沒大沒小的。”

謝瑗一口吞進去,差點咬到他的手指。一旁的薑葵正在行禮,謝瑗已經搶著問:“如珩,你還走嗎?”

敬德五年冬,謝珩赴任汴州刺史,一去便是三年。像他這樣的親王,時常會被派遣出京,前往地方赴任刺史。這一次回長安,也未必會久。

謝珩投喂了謝瑗一塊糯米糕,答道:“不走了。”

謝瑗咬著糕點,聲音含混,卻一臉嚴肅地確認道:“真不走了?”

謝珩笑出聲,拍了一下她的頭,才認真答道:“真不走了。”

晚風越上甲板,吹動兩人的衣袍。一人垂首,一人仰頭,沉靜的燈火勾勒出相似的側顏,同樣的眉如石棱,同樣的眸如星辰,站在一處竟似一幅水墨長卷。

薑葵忽然想,謝無恙大抵也有這樣的側顏吧?

無端的,她對那位隻見過遠影的夫君的樣貌產生了一種好奇。

這時簫鼓一響,接著是絲竹長鳴。

“開宴了。”謝珩拖著謝瑗就走。

謝瑗被他拉著,身體一步一步往對麵畫舫的方向去了,嘴裏還在戀戀不舍地向薑葵告別:“皇弟妹,一會兒我還來找你玩!”

謝瑗回了皇親國戚的坐席,薑葵則與世家女眷坐在一處,遙遙可以看見對麵畫舫上觥籌交錯間,那一團深緋的影子。

人語聲漸漸小了,客人們陸續前往坐席,使女們款款而來,為每張桌案倒上美酒。不久後,畫舫上高朋滿座,張燈結彩,流光四溢。清冽的酒光亮在鎏金小樽裏,折射著千枝燈火、萬座燭光。

賓客落座,主人舉杯:“籥舞笙鼓,樂既和奏,凡此飲酒,不醉不歸!”

主人自然是岐王謝玦。他一襲錦繡華服,坐於席上,眉眼飛揚,對月長吟,不似天潢貴胄,倒似一位風流公子。那一聲祝詞,自他的口中念出來,同時有著皇長子的雍容氣魄與貴公子的瀟灑快意。

岐王謝玦是長安城裏第一號風流人物。若說謝珩乃君子溫潤如玉,他便是公子風雅如蘭。謝玦好飲酒、出遊、品茶、玩玉、蓄伎……總而言之,貴公子該有的愛好,他無一不有。皇太子掌崇文館,他便另開一座弘文館,藏書十萬,收集天下古籍,每日請文人雅客吟詩作賦,詠遍長安樂事。

他的祝酒聲一落,一道嘹亮的鼓聲驚破天空。

先是一段孤獨的鼓聲,接著是鼓聲陣陣、響徹雲霄,再來是簫鼓齊鳴、絲簧樂起,盛大輝煌的樂聲如同挾裹著千軍萬馬、滾滾而來!

“入陣曲!”有人低喝。

這是軍樂。

滿座賓客皆是一驚。入陣曲自古時戰歌改編而來,據傳此曲唱的是古代名將以五百騎兵破陣,如一柄利刃殺入十萬雄兵,取得一戰大捷,從此揚名天下。

沒有人想到,一場秋日宴的開場曲,竟是一首軍樂。

賓客裏議論四起,已有許多人開始暗自揣測,此曲是否是岐王展露雄心、問鼎天下的開始。

皇太子多病,岐王黨勢大,多年以來長安城裏人人皆知。當今聖上允許岐王開弘文館、廣收門客、參與朝政,其實是一種對未來岐王繼位的默許。但無論如何,岐王終究不是儲君,在明麵上不能有過多逾越之舉。

此時一支入陣曲響起,終於把暗藏多年的野心曝光於天下。

這是有心之舉,是立威,是震懾,亦是對滿座賓客的一次詰問:入局,還是不入?

喧天樂聲裏,一位紅紗舞女起身入場。

為了這場秋日宴,岐王命工匠在一夜之間於曲江中央搭起了一座寬闊的水台。輕紗飛揚,燈火璀璨,水榭歌台在漫天星辰下猶如一座仙閣出水、飄飄然不似人間之境。

紅紗舞女立於水台之上,拔劍而起。

“劍舞!”又有人低聲喊道。

一段激烈昂揚的琵琶聲響起,舞女獨自在水台上揮劍起舞,動作凜然有力,旋轉的紅裙恍若繁花盛放,演繹著古代名將衝鋒陷陣的壯景。

軍樂劍舞,鋒芒四起。座上有年輕的客人已經熱血沸騰,隨著樂聲大力擊掌。更多深思極慮的公卿貴客則暗自皺眉,心中琢磨岐王之意。

而薑葵在那段劍舞裏看出了殺機。

琵琶聲越來越快,紅紗舞女也跳得越來越快。樂聲進行到**,她握劍於胸,長劍指天。晚風一動,吹開她的麵紗,露出一張英氣逼人的臉,眉如刀削,眸若寒芒。

“美人如劍!劍如美人!”身旁的新科進士擊掌讚歎。

“勞駕,借你的佩劍一用。”薑葵低聲說。

長安城內文人墨客多佩劍,以裝飾為主,為的是風雅之意。薑葵探身而去,緩緩抽出那人的佩劍,長鋒出鞘,聲如金石。

滿座寂靜中,她自畫舫上方,徐徐而下,走向水台。

作者有話說:

注:

祝酒語改自《詩經·小雅·賓之初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