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世間事何謂幻又何謂真?
昔者莊周夢蝶坐忘其身、不知天地物我何分之有, 如今大夢一場須臾方醒、同樣令人不知今夕何夕。
宋疏妍有些恍惚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夜雪瀟瀟瓊英滿樹、分明與刹那前浮於腦海的大婚之景兩相迥異,六月炎夏變成臘月寒冬, 告訴她此前種種皆不過是虛妄回憶——她的確很擅長回憶,那些殘酷的物象也從來不由得她拋卻往昔, 譬如這場夜雪就同十年前在驪山見過的如出一轍、那梅樹又同錢塘石函湖心島上的別無二致。
——唯一不同的大概隻有那個站在樹下的男子。
……他正望向她。
透過西都城中紙上的春山望向她, 透過大江之上滾滾的潮聲望向她,溫軟江南的春日早被深埋故地難以尋覓、恰似洛神乘雲車歸去匆匆別離,那一眼隻是玉妃園中短暫的一瞬,又依稀是她與他因緣輾轉漫長的十年。
他看上去已與過去截然不同了……玄甲金冠無限威嚴, 沉鬱的目光不染半絲年少時的溫熱柔情, 周身的氣韻亦越發嚴峻淩厲, 隻一眼便會教人害怕的;唯一熟稔的隻有右眼尾處那顆漂亮的小痣,過去數載曾在空白的紙麵上被她虛點過千千萬萬次, 像是一個含情的念想, 亦如春山難以企及。
“臣……”
他在她怔愣間開了口,原來什麽日日月月年年都是妄想,他們之間僅剩的餘地不過隻有照麵後短促的一霎, 在她片刻前那聲沉重的“方侯”出口後便**然無存。
“……叩見太後。”
她還未回過神、他已端端正正跪在她麵前,像二哥一樣, 像這朝內許許多多的臣子一樣, 刻板謹篤得像是除此之外便同她再沒有其他的幹係了——那一刻她好像聽到了什麽聲音,“咚”的一下,比他雙膝落在雪上的響動更沉悶,像是誰的心被扯碎了又狠狠丟在泥裏。
她早疼得麻木了, 身後更有那麽多宮人在看著,除落淚外連一絲輕微的戰栗都不被允許, 幸而狀似平穩的聲息已是她借用長達七年的偽飾、此刻尚能讓她對他說:“方侯征戰勞苦功高,不必如此多禮……”
“……平身。”
——這話說得多像先帝。
過去匆匆數年方侯一次又一次地領兵出征平患定亂,每一次還朝先帝都會如這般懇切地囑咐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古往今來人臣至尊之禮,於方侯早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
此刻他終於起身默然站在她麵前,彼此明明隻有三四步遠、可又偏偏像是隔著萬水千山——有一刻她甚至忍不住想,此刻的他們與十年前在商州官道上擦肩而過時相比,究竟哪一時更疏離陌生?
“前日奏報中說卿尚隨軍在隰州、當於五日後還朝,”她在靜謐的飛雪中看他,目光依舊恍惚縹緲,也難為她此刻口中還能論政,或許也是在為他們之間多爭寸許體麵罷,“怎麽今夜竟入宮了?可是前方軍情有變?”
雖則過去先帝久病、她已代為理政多年,可此前從未獲準插手軍務,眼下也是頭回與故人相對談及戰事;他大約也感到些許不適、眉頭幾不可察地一皺,小小的變化也教人惶恐,身後的宮娥們都忍不住將身子伏得更低了。
“聽聞東都生亂局勢未穩,勤王護駕固為臣之職分。”
他答得十分平整,語氣正同神情一般冷硬,起身之後便一眼都未再看她,高大的男子始終半低著頭,遵循著這世上最為嚴苛周到的君臣之禮。
“不知陛下可還一切安好?”
陛下……
過去她不過閨閣之中一介女兒、對他和方氏滿門的清正忠義隻可旁觀耳聞,如今真正成了帝宮中人才越發感到方氏主君的耿介執拗——果真一心一意隻有天家和陛下,除此之外連半分餘裕都不再有。
“先帝駕崩陛下悲難自抑,受驚過後大病未愈,”她聽到自己泰然答,也不知那些壓抑的哽咽是否會被人窺破,每說一個字都像在尖刀上起舞,“太醫署的人說隻要多多靜養便能見好,方侯不必太過憂心。”
頓一頓,又奢侈地看了他一眼,道:“若要覲見還是等明日吧……陛下已經歇息了。”
他應了一聲、還是冷漠地沒有抬頭,她也不應放縱自己看他太久、以免被旁人瞧出什麽端倪——其實他們之間又有什麽“端倪”可瞧呢?既往種種都像發生在前世,此刻她對他而言大約也不過就是位有些麵善的無關之人罷了。
“既如此臣便先行離宮了,”他又接了口,語氣顯出幾分匆忙,“五日後隨軍歸朝再行拜望陛下。”
……五日後?
她聞言一怔,卻是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他的意思——方氏主君應是掛念眼下東都形勢、唯恐幼主為反對遷都的洛陽一派所傷,這才率親兵星夜折返入宮一探,如今眼見諸事無虞便要立刻離開,畢竟將帥歸朝本應提前參奏、擅離三軍乃是違製之舉。
道理都是清楚的,可倏然而至的離別卻又難免讓人感到恐懼——她的運氣總是很差,每回麵對這樣的事都會直接等來最壞的結果,譬如此前他們也曾在一個相似的夜晚告過別,後來她等來的隻有他的“死訊”。
一個“善”字就在嘴邊,她卻忽而喉頭緊澀發不出聲,過長的停頓難免暴露膽怯,在他終於抬眼看來的當口麵色慘淡蒼白如紙。
“……善。”
她遲一步開了口,也不知亡羊補牢究竟晚是不晚。
那時他的眉頭像是皺得更緊了些、看向她的目光又格外晦澀深重,隨後一刹便錯開了,令一切都模棱兩可無從追溯;宮娥手中的宮燈搖搖擺擺,他投落在雪地上的影子便也一並顯得飄搖,她的餘光瞧見了卻覺得即便是這些模糊的光影也比他本尊來得確鑿,稍後待他毫不留情地轉身離開、拖長的影子還能陪她更久。
“陛下龍體既需靜養,朝事遷延便不可免……”
他卻沒有走,臘月裏大雪紛飛寒氣襲人,他的聲音在一團白氣裏顯得更為低沉深邃。
“若太後有什麽為難之事……皆可等臣歸朝後再著人去辦。”
——這是一句多複雜的話。
一聲“太後”心寒徹骨,昭昭然在彼此間劃下涇渭一線,後麵那句“等”卻又分明透著幾許深意——他在擔心什麽?擔心他不在朝時衛弼範玉成之流會夥同洛陽一派威逼於她?甚至複而重演明堂之上公然作亂的鬧劇?
可他難道不知道麽?
所謂“等他”……才是她平生最害怕的事啊。
心底的悲傷似乎更多了一些,幸而時至今日已不再會痛徹心扉歇斯底裏,她默默在千回百轉的憂懼裏忍耐著苦痛,那時隻點頭對他說:“既如此,一切便有勞方侯了。”
他們似乎彼此對仗,他說一句“太後”她便不得不以一聲“方侯”回敬,誰也不知一切是怎麽變成如今這副模樣的,明明他們都不曾作惡,明明他們都早已各自拚盡全力。
她又不禁出神了,大約精神也是強弩之末瀕臨渙散——先帝駕崩之後最受折磨的人是誰?幼主一個半大孩子、病倒之後便可將一切丟開不管,她卻連病的機會都沒有,既要小心提防衛弼範玉成作亂、又要料理堆積如山的軍報政務,此外更要擔負起一個母親的職責去照料病中的孩子……實在分身乏術。
現在他回來了,於她而言卻也算不上多大的撫慰——她知道他不會再擁抱她,在七年前他九死一生歸朝後、跪在禦階之下看著她身著皇後褘衣與先帝並肩坐在一起的那一刻起……便再也不會擁抱她。
她在心底自嘲一笑,也不知這世上怎會有如此精妙諷刺之事,抬眼又見落雪紛紛、終歸還是落在他的鬢間,十年前在昭應縣她便見過同樣的一幕,那時還以為彼此間的距離已經足夠遠,哪料到如今……竟遠到讓她連多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了。
他不知是不是留意到了她那時的目光,眉間嚴厲的褶皺儼然變得更深,隨後又倏然平複了,變成比霜雪更寒涼的漠然;他又對她執禮告退,很快背影便隱沒在花色正好的梅樹間,他們之間原來是沒有緣分的,她明明也不是愚笨的人,怎麽竟會在整整十年之後還對此心存僥幸?
“太後……”
佇足盤桓之時朝華已靠近在她耳畔規勸,她亦知自己夢已做得夠久,總要醒得再徹底些才好。
“回吧。”
她麵無表情地轉過身,緩步向與那人截然相背的深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