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二)

【有了秦朝的基礎打底,到了漢朝的時候,醫學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裏。】

【僅東漢末年,就有兩位名醫登上我們的古代十大名醫榜單,一位就是寫下了《傷寒雜病論》,被後世稱為“醫聖”的張機張仲景。】

天幕上出現了一張曆史課本上見到過的古代老者畫像。漢武帝劉徹哼了一聲,又坐了下去。原本在講到漢朝醫學發展一日千裏的時候,他默默地站了起來。

對,快誇誇我大漢!

連秦朝的製度都被誇得像朵花一樣,那大漢肯定也得上上榜啊,劉徹如此想道。結果,的確是上榜了,卻是東漢,還是末年。

劉徹覺得這後世女子估計是對西漢有偏見,他西漢這麽多的名醫,淳於意難道不值得上個榜嗎?

沒眼光!

【張仲景出生在南陽,就是現在的河南鄧州市。他原本是官宦子弟,從小學醫,更大的追求和熱愛是治病救人。但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醫家可沒什麽太高的地位,隻有當官出仕才是好男兒。於是,後來他通過舉孝廉的製度當上了長沙太守。】

【當了太守之後那可就不能再大街小巷的背著藥箱去給老百姓看病了,老百姓也不敢靠近你啊。在那時候,一個普通平民和官府有了牽扯可不是什麽好事兒。張仲景愁得慌,心想怎麽辦呢?他索性讓衙役貼出了告示,告訴長沙的老百姓們,每個月初一和十五兩天,他就在這衙門大堂上坐著,有病的人可以進來看病,大門敞開,你們也不用害怕。】

府衙的正門大開,青年張仲景坐在高堂之上,等待著自己的病人。這正堂平素用得並不多,他覺得不如讓它發揮出更多的作用。兩個衙役拿著殺威棒一左一右的守在門口。門口很快就圍繞了一圈以為這裏要開始審案子的吃瓜群眾,這可是這個時代難得的熱鬧。

但看著看著,好像還沒什麽動靜,有人不由得就犯了嘀咕,大著膽子問身邊站著的衙役:“大人什麽時候開始審案子?

衙役翻了個白眼: “敢情這貼著的告示你們不看是吧?今天不是審案子,是大人免費給你們出診

看病。”他朝人群中吆喝一聲:“要看病的排隊啊,不準喧嘩。”

百姓們都覺得驚奇極了: “大人還會看病?”不會是哪個權貴吃飽著沒事幹想要拿他們尋開心吧。

衙役冷笑一聲:

“我們太守大人從小就是師從名醫,在南陽可是赫赫有名的大夫。現在免費給你們出診,你們可就燒高香吧!

有人懷疑,有人不屑,但有人也想要賭一把。

“我去!一個看著就病懨懨的中年男人站了出來,麵色慘淡道: 反正也看不起病,不如讓太守大人給我看看,說不定也能死馬當成活馬醫呢。

鏡頭一轉。

原本病懨懨的男人如今臉色已經恢複得好看多了,最起碼看著不再死氣沉沉。他和自己的一家人朝著張仲景結結實實的磕了兩個頭,然後將早準備的一籃子雞子送了上去。

多謝太守大人的救命之恩!太守真神醫也!

而太守府每月兩次的坐堂開診,排隊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天還蒙蒙亮,就已經有從外地趕來的人守在了門口。

這張仲景倒是個妙人。劉徹哈哈笑起來。

他對張仲景這樣不顧本職工作隻想著給百姓看病的行為倒不覺得驚奇——文帝時期的名醫淳於意,就是生了個女兒叫緹縈的那位,本職工作是太倉令,管糧庫的,但他在看病救人方麵的名氣卻要大得多。①

因此,劉徹是見怪不怪的。

隻是笑過之後,又覺得哪兒似乎有點別扭。

像淳於意和張仲景是將兼職做出了名堂出來的,而且這兼職還於天下百姓有利,尚且好說。但若是別的太守,每天不務正業隻知道鬥雞玩狗,那可就不好笑了。劉徹挑眉,想想那個畫麵都覺得火氣上升。

不行,得想個辦法。

而在太極宮中的李世民也忍不住評論道:“西晉時設立太醫署還是很明智的。擅醫者就該進太醫署,當一城太守豈非浪費?②

能當太守的人常見,但如張仲景一般的大醫卻難尋呐!東漢末年。

在嶺南的一間屋舍裏,躺著十幾個病人。

張仲景帶著自己的弟子正挨個的給這些病人們診脈。

這些病人穿著都很破舊樸素,一看就不是什麽有錢人家。

診脈結束後,張仲景帶弟子穿過天井,回到內堂。一側的廚房裏,小藥童正在努力的扇著蒲扇在熬藥。

弟子驚喜極了,甚至整個屋舍都陷入到了喧嘩和沸騰之中: 師父,這上麵說的是你哎!

醫聖!

弟子看向自家師父的眼神中透著崇拜。自己師傅居然這麽厲害的嗎?

張仲景也有些驚訝,他現在可還不算是名滿天下,名頭並不如和自己同時代的華佗。

不過,他雖然不是貪圖名利之人,但看到後依然心裏如同吃了飴糖一般舒服,笑嗬嗬的道: “的確是為師年輕的時候。

現在想到在長沙當官的那段時間,張仲景不免有些懷念,也有些惆悵。那時候,疫病還未起....

他打起精神,轉而提筆在紙上寫下了自己剛才診脈時的發現,免得待會兒忘記。一邊忙碌一邊抽空看兩眼天幕。

【就這樣,來找張仲景看病的人真的就慢慢多了起來。身為官宦,卻能夠放下架子為貧苦老百姓看病,長沙的老百姓都非常的感激和擁戴他。】

【現在咱們都會說坐堂大夫這個詞,其實就是從張仲景這裏傳下來的。】【咱們現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也和張仲景有關。】【那就是冬至吃餃子。】

【話說張仲景在長沙當了那麽些年的太守,覺得當官還是沒意思,他還是想要走遍天下給老百姓們看病。於是他辭去了太守的職位,回到了自己的南陽老家。】

中年張仲景站在船頭,看著河邊的景象。

每到一個城池碼頭,他就發現民生凋敝,愈發淒慘。入眼所及之處,百姓們穿著破破爛爛,在寒風中隻能抱成一團。

“這些年的冬天好像是越來越冷了。”他向弟子感歎道。

弟子稱是,道: 以往要到一兩個月之後才這麽冷,今年肯定又是一個寒冬。張仲景眼中帶著悲憫之色,歎了歎: “寒冬啊……”不知道又要死上多少的人。

【南陽那時候冷啊,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初期的時候戰亂頻發,老百姓們也沒辦法踏實的種地生活,日子都過得特別的苦。張仲景回來後看到很多人饑寒交迫,衣不蔽體,手腳都生了凍瘡,甚至連耳朵都凍爛了。他心生憐憫,思考了很久,有什麽東西可以既能治好他們的凍瘡,又能讓他們飽腹呢?】

【還真讓他想出了一個方子。】

【他讓自己的弟子們在南陽東關支起了醫棚,然後自己花錢買了大量的羊肉、花椒和一些驅寒的藥物,放在一口大鍋裏慢慢的煮。等到羊肉和藥材都煮爛了,就撈起來做成餡包在麵團裏麵。因為像

耳朵,所以也被稱為“嬌耳”。】

棚子前擺著兩口熱氣騰騰的大鍋。

一股藥味和辛香味兒在空氣中蔓延開來。

有瑟瑟發抖,臉色青白的乞兒和貧民在棚子前輕聲問: 這真的不要錢嗎?可以免費吃?可以,不要錢。”張仲景的弟子笑嗬嗬的道, ”我師父免費施祛寒湯,每人限一碗。

旁邊有仆婦將鍋中的羊肉和藥材撈起來放在案板上,當當當當的剁碎,然後用麵餅包住。這是她主家張神醫想出來的辦法,羊肉貴、藥材不抵餓,加一點麵餅的話就能讓人吃飽。

她一開始包的時候還有些生澀,到後麵越來越熟練,甚至包了幾個月牙形出來。

給!仆婦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給一個七八歲的小乞兒。

這麽小的孩子,要是沒有這碗湯,可能就在城牆根兒下被凍成僵僵的了,活不過幾個晚上。小乞兒喝下藥湯後,隻覺得原本被凍僵的身子一下子就暖和了過來,眼睛都笑得眯起來了。

好吃!

“我知道,嬌耳就是餃子!”百姓中有小孩兒喊了出來。她轉向自己的父母: “娘,明天吃餃子可以麽?”忽然就有些饞。

婦人本有些不舍,但此時寒風刮過,將小丫頭凍得打了個寒噤,她趕緊將女兒抱在懷裏道:“吃!明天娘就去買點羊肉和花椒,咱們也吃羊肉餃子。”

她沒怎麽讀過書,也不認識張仲景,但能被仙畫記住的肯定不是凡人。他說這個能祛寒,那就肯定能祛寒。

馬上安排!

也有大戶人家,看了後生出今年冬至也要學這張神醫在城外設義棚布施祛寒湯和餃子的念頭,廣結善緣,也給自家博個好名聲。

東漢嶺南,張仲景的所在之處。

在前廳躺著的病人們也能看到仙畫,感激涕零: “張神醫不僅醫術高,而且心腸也好。”

像他們這樣的病,尋常藥鋪大夫是不敢收的,而張神醫不僅敢收,還免了他們的診費,隻出了

一些藥材錢。如果沒有他的話,自己的下場恐怕就是被破草席一卷,直接扔在亂葬崗上。

而也有人關注了天氣的變化——

原本和老友正在弈棋的李時珍看到這兒,忍不住問:“我怎麽覺得,咱們這兒好像一年也比一年冷了?

老友撫須點頭: 這兩年冬天,找來看風寒和凍傷的是越來越多了。

還有草藥,李時珍皺眉, “我走遍天下,草藥的收成這幾年也愈發的不如以往了。可別再繼續冷下去了。

李時珍想起張仲景所在的東漢,忽然就有些憂心。

【嬌耳就是餃子的雛形。這湯呢,就叫做“祛寒湯”。】

【一份餃子一份祛寒湯。老百姓們吃了之後,渾身發熱,將寒氣從身體裏趕了出去,凍瘡也就慢慢的好了。】

【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吃餃子也就慢慢的流傳了下來,所謂“冬至不吃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就出自這裏。】

【張仲景還特別擅長方劑,中醫裏的十大名方,他就貢獻了四個,小青龍湯、大承氣湯、小柴胡湯、五苓散。這裏麵就連up主這個不是學醫的也聽說過小柴胡湯,赫赫有名呐。】

【而且張仲景特別為貧苦百姓著想,很少開特別名貴的藥方,用的都是常見的普通藥材。】中年張仲景在遊曆天下的時候見有人請了巫祝來為一位老者做法。

他相詢之下才知道,這位老者剛剛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之痛,老伴也悲傷過世,成日精神恍惚,昏昏沉沉,就想讓巫祝做法來安神。

巫祝做法走後,張仲景自薦為他診治,熬湯喂老者服下。沒想到半日之後,老者就清醒了過來,不再渾噩。

圍觀眾人以為他用了什麽貴重藥材。

張仲景笑道為眾人解釋: “其實不過是甘麥和大棗而已。這世界上哪有什麽鬼神呢?不過都是些騙子罷了。甘麥和大棗可安神,調心,正好對症。

【他的《傷寒雜病論》裏麵收錄了269個方劑,被稱為“方書之祖”,現在中醫院的學生們依然要學這本書,可見其地位的重要性。】

【而《傷寒雜病論》也是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成就!】【要聊這本書,就必須聊一下當時的大環境。】

在張仲景之前的年代,宮廷之中,甚至是民間的百姓人家,都在努力的記著仙畫上出現的這些方子。

甘麥和大棗都不算難得之物,關鍵時候這種湯方可是能救命的。李世民凝神想了想: 這甘麥大棗湯好像朕都曾經喝過。這醫聖出手果然不同凡響。

孫思邈卻隨著仙畫的提醒想到了這位醫學先輩當時所處的環境,不由得眯起了眼,總覺得仙畫要像之前一樣,拋出一些了不得的言論!

他也顧不上自己的丹爐了,站起了身。

小童有些不解自己的師傅為何忽然變得如此端凝緊張,甚至是如臨大敵一般。

師傅?

孫思邈摸了摸他的顱頂,淡淡道: 建安年間,大疫盛行啊!

【在張仲景生活的建安年間,是華夏古代史上瘟疫頻發的一年,或者也可以說是華夏瘟疫史的一個開端。現在大家都知道,瘟疫來自於病毒病菌的傳播,隻要人口流動變多,瘟疫自然就會慢慢的變多。像秦朝的時候,瘟疫可能就是麻風病,也就是癘。後來,和匈奴西域那邊的來往變多,各種不同的病毒也就隨之而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就是這麽一個病毒的爆發期。】

路小柒剪了一個後世比較常見的病毒傳播小視頻。

在顯微鏡的放大下,一隻老鼠身上布滿了病菌。

它溜到一戶人家,身上的虱子就留了下來,然後這些虱子在主人身上寄生,病菌也就跟著帶了過去。

一個個像是小球但是上麵又有著許多觸手突起的病毒附著在人身上。

當這人在和家裏人一起吃飯的時候,病毒從唾液裏混入到了飯菜中,然後進入到了家人口中;當這人在公司上班的時候,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病毒就被沾染在了他的桌椅和麵前文件上;當這人在電梯裏和其他人擠著的時候,病毒在呼吸之間就被他呼出到空氣中。

東漢。

張仲景本來端坐在書桌之前寫脈案,書桌旁的窗戶被打開,透過窗戶他可以看到天幕。但看到這一段時,他的呼吸卻忍不住變得急促起來。

這是……

這是!

他將手中毛筆一扔,也顧不得脈案,直接奔到了室外,站在天井之中,甚至還踉蹌了一

下,可見其心情之激動。

原本散在四處忙活著的弟子們也都圍了過來。

師父,瘟疫!有弟子驚呼出聲,'帝顓頊有三子,有一子常居江水,被稱為“瘟鬼。'③

那些仙畫上出現的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難道就是“瘟鬼”?

有風吹來,張仲景的衣袖被吹起。

他喃喃念道自己聽到的: 瘟疫來自於病毒病菌的傳播……病毒病菌是何物?不止是張仲景,各個朝代能夠看到仙畫的醫生大夫們都沸騰了。

孫思邈皺眉在想,那不斷放大的景象是否是由那奇形怪狀的儀器所看到的?那儀器又是什麽?李時珍失手打碎了身邊的茶杯,茶水潑在身上卻全無感覺,驚駭道: 就是這些造成了瘟疫?

老鼠、一起吃飯,然後聚集?

張仲景倏地轉頭對弟子道: “若仙畫為真,那是否可以推斷,滅鼠、不一起吃飯、不和人聚集就能避免瘟疫的傳播?古時秦建遷癘所,後人認為殘暴不仁.…

難道遷癘所的處置措施才是正確的?

他在治疫這麽多年的過程中,其實也隱有所覺。

一時之間,張仲景希望仙畫不要停,再講多一點,再多一點.

· …

【史料記載,東漢桓帝的時候發生了三次大瘟疫,靈帝的時候五次大瘟疫,獻帝的建安年間,瘟疫更是肆虐,達到了頂峰,可以說是十室九空。】

【大家在曆史書上都學過“建安七子”,就是建安年間出名的七個文學家,這七個裏麵有五個是死於瘟疫,另外兩個呢是死得早,不然可能全滅!】

【瘟疫到來了,家家戶戶隻能坐在家裏等死,一座城市很快會成為空城。】

【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如人間地獄一般的情景。】

城池中,家家戶戶都掛了白綾,每家每戶都傳來了哀哭之聲。守城的士兵早已不知去向。

而抬著棺材舉辦喪事的隊伍之多,竟然將街道堵塞。至於農村,風聲四嘯,將門刮開但無人來關。一村死絕都無人知曉。

隻有一片靜寂以及在頂上盤旋

著的禿鷲說明了一切。

東漢,許昌,建安十三年。

曹操正在自己的宅邸之中和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心腹謀士與將領一起看著仙畫。看到仙畫中瘟疫的場景,即使是軍中最硬心腸的將領都沉默了。

他們南征北戰,誰沒見過大疫之後十室九空的場景?

曹植喃喃道:“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④

曹丕瞥了一眼自己這個弟弟,也道:“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這是王粲的《七哀詩》。

建安七子,除了孔融之外,其餘六人都投靠了曹家父子。

曹操和曹丕也沒想到這六人竟然都在後續因為瘟疫而死。他們是請得起大夫也吃得起藥的人,但卻依然逃不過瘟疫,其酷烈程度可見一斑!

荀彧恨恨道: 若不是因為疫病,主公怎會兵敗赤壁?想想就氣。

十萬曹軍,竟然敗給了隻有六萬的劉孫聯軍!若不是因為士兵之中爆發了瘟疫,死傷大半,主公豈會宣布退兵北歸?⑤

這該死的瘟疫!

曹操卻在一旁老淚縱橫,想起了傷心事: 衝兒啊!

他聰明的小兒子曹衝,也是在軍中染上了時疫,這才不治身亡。去!幫我把張醫聖給請來,不許怠慢!曹操下令。

而和他一樣,處於東漢末年的這些實權人物,劉備、孫權也都下令讓人去延請張仲景張神醫。

【這場瘟疫持續了十幾年,從建安九年到建安二十四年。漢靈帝時期,漢朝上下戶籍有一千多萬戶,到了建安中期隻剩下三百多萬戶,在瘟疫和戰亂中,全國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且,這裏麵瘟疫恐怕才是罪魁禍首。】

【這場災難一點都不弱於中世紀席卷歐洲的黑死病。】【隻不過因為話語權和東漢離咱們實在太過遙遠的關係,不那麽的為人所知而已。】

【那時候還是小冰河時期,氣溫很冷,更適合病毒的培養。說實在的,遇到這樣的開局,就算是秦皇漢武在世,可能也難以挽救滅國的結局,太難了!】

嬴政在心裏演算了一番。

若是大秦的

場景也如這東漢末年,爆發了這麽多場瘟疫,而且一場瘟疫可以持續這麽多年,他還能不能挽救大廈於將傾。

不!

朕不可能讓一場瘟疫延續這麽長的時間,他在心中不屑的想。

他肯定會第一時間就大建遷癘所!

怎會和那幾個廢物一般,竟然讓瘟疫蔓延得如此厲害?但始皇帝也承認,瘟疫的可怕。

時疫到來,無人種田,就沒有糧食,無人參軍,就失去了兵源。隻會是人間慘象。

他吩咐下去: “夏無且,待仙畫之後,你與丞相一起,再將各種疫病措施重新整理一遍,必須讓世人都嚴格遵守,違背者按罪犯處理!

唯!

【張仲景當時的族人也遭受了瘟疫,他的家族原本有兩百多人,但是在十年裏麵,三分之二的人都因為疫病去世。這一切也被他寫在了《傷寒雜病論》的序言裏。】

天幕上出現了一行小字: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沉啞的男聲道不盡滄桑與悲憫。

【他發現死去的人有一大半都是相同的症狀,他將之稱為“傷寒”,又將類似的一切病症都歸於這個範疇。張仲景決心好好的研究這個東西,於是避居在嶺南,花了五六年的時間,終於寫下了《傷寒雜病論》。】

【很難說《傷寒雜病論》對當時瘟疫的治療起到了多大的影響,畢竟咱們都知道,瘟疫這個東西,是集舉國之力來對付還不一定能全勝的,而張仲景生逢亂世,又隻是一個醫生,影響身邊一裏—鄉一縣或許可以,但想要推及到全國……】

【難!難!難!】

後世女子惋惜又痛心的聲音回**在天地間。張仲景轉回身望向自己的弟子。弟子竟然發現他眼中有淚,不由得慌了神。

張仲景緩緩道: 你曾問我,有良方卻為何救不了天下人?這就是答案。

他看向前廳躺著的那些病人,這都是周圍的鄉人,嶺南之地瘟疫之勢還不算嚴重。他竭力救治,陸續試藥,這些人當中,十個或許能活下來五個,少死那麽幾個。

他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可以救周邊的人,卻救不了天下人!

何其悲哀!

何其無奈!

【史學家和醫學家們後來也研究過建安時期的這場大瘟疫,主流觀點認為這可能是克裏米亞-剛果出血熱,或者是歐洲黑死病的主因,鼠疫!】

【甚至,可能是兩者一起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