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目窕心與(二)
新帝即位兩日之後,烏莽率兵再度攻城,此時常照與那支如今心思不明的大軍距汴都尚有幾日路程。
此戰汴都禁軍人數雖足,但終究無法同驍勇善戰的北方騎兵相較,歸來大軍的人心所向,幾乎決定了汴都、乃至大胤的生死存亡。
聽聞隋、李二位將軍早在半道便與常照分道揚鑣,引親信脫離大軍,早早趕赴了幽州戰場。偌大一支軍隊落在常照一個人手中,憑借他的口舌與手段,收歸為自己所用,也不算難事。
中道拖延不歸、延誤軍機,朝臣們多已看清了此人心思,隻是誰也不敢宣之於口。
六月初五,帝後同登朱雀前街盡頭的朱雀城樓,披堅執銳,與將士共同守城。
此舉大為激勵士氣,況汀花台上石碑倒塌之事方在百姓之間流傳開來,部分百姓與學子甚至簇擁到了朱雀門前,預備與兵士一同,拿血肉之軀堵住蠻夷進攻的步伐。
硝煙彌漫,鮮血浸透了朱雀樓上每一塊磚石。
厄真部籌謀二十年,無數細作命喪中原,好不容易贏下一場豪賭,打開了汴都的國門。
烏莽本以為宋泠還朝後與宋瀾必有一番爭鬥,卻不料他隻用短短幾日、甚至在常照引兵歸來之前,便兵不血刃地平定了汴都的局勢。
他遲緩地意識到,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倘若不能拚盡全力,在這一次破開大胤的國都,等宋泠緩過一口氣、收攏這些年被宋瀾邊緣和打壓的世家與諸侯之後,他將再無實現一統中原之夢的可能。
故而這一戰打得極為焦灼和慘烈。
殘陽如血。
落薇倚在城牆之後緩了一緩,恰好有個年輕的小兵在她麵前中箭倒下,她連忙爬過去接下對方,小兵痛得抽搐,鮮血溢滿了她的手指。
那小兵不過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抬眼認出她後,他怔了一怔,露出一個笑容來:“娘娘……”
落薇按了按他的傷處,發覺他傷的是最致命的地方,已然無救了。
她眼眶濕熱,剛要開口,那小兵便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著她,費力地道:“娘娘……我們……能贏嗎……”
落薇用手指為他抹去臉上的血痕,莊嚴地承諾:“一定能。”
“好……好……”小兵已然意識模糊,他失神地看天,依舊在笑,“我、我家中有一個阿姐,就是娘娘這樣的年紀……出嫁還沒有幾年……她一定要和娘娘一樣,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
落薇忽然聽見遠方傳來一陣驚慌的呼聲,有旗幟在風中烈烈作響,聲音越來越大。
不知是誰爬上了高高的望火台,撕心裂肺地喊了一聲:“援兵——是援兵!”
眾人皆知常照所率的軍隊已在途中蹉跎數日未歸,即使帝後在登樓時承諾“必有援兵”也不做他想,不料今日卻真的將他們等來了!
這支軍隊並非王軍的玄紅服製,亦與蠻夷相去甚遠,鐵甲長槍,天青帽穗,主帥軍旗逼近之時,眾人才瞧見,旗上是一個“成”字。
這是早早之藩、數年來從未回過汴都的西南成王!
北軍猝不及防,當即被衝散。
落薇直身看了一眼,終於長長地卸下一口氣來,她輕輕晃了晃那小兵的身子,落下淚來:“我們、我們一定會贏的!”
可他已在她懷中失了生息,唇角帶笑,麵色安然,不知是不是因為聽見了她最後的言語。
落薇攬緊了他的脖子,眼淚洶湧,卻也隨著他笑起來。
“我也有個弟弟,永遠都是你這個年紀。”
……
早在去往長安之前,宋泠打出“承明”軍旗的時候,便向天下發了手書。相隔十幾日,除了成王,還有幾路軍隊一並開往汴都方向,其中有許州的守將、荊楚的官兵,亦有她與他旁的舊友。
烏莽堅持了三日之久,終於潰逃而去,宋泠站在朱雀雕像的頂端,一箭射中了他的肩膀。
守城之戰至此慘勝。
而那些接連趕到的四方援兵,在北軍退去的當日便陸陸續續地沿原路返回,沒有一個人越過朱雀城門,連主將都不曾繞過來打一個招呼。
在兵士離去三裏之後,有一人騎著白馬奔襲而歸,托朱雀門前的守兵為城樓上的新帝送了一包油紙包的鮮花糕。
那糕因長久的顛簸已碎成粉末,宋泠捧著糕點,遙遙地呼了一句:“多謝大哥。”
他拽了拽身側落薇的袖子,於是落薇也探身喊了一句:“多謝大哥!”
成王爽朗大笑,下馬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臣為皇帝陛下、皇後殿下賀!”
隨即縱馬離去,再未有一絲留戀。
宋泠瞧著一路馬蹄的揚塵,輕輕地道:“在我冊太子的前一年,大哥便離京之藩,再也不曾回來過,今日,是他離汴都最近的一日。”
大王不到十七歲便已戰功赫赫,當初宋泠尚不滿十二,若他有心,並非沒有一爭之力。況且他母親正是世家女,與朝中息息相關,不難想象,當初是怎樣一番暗潮湧動。
隨後他便自己上表,受封後離京去了偏僻的西南封地,為了兄弟情誼,立誓出絕宗嗣、永不還朝。
落薇歎了一聲:“成王乃真君子。”
她忍著眼眶中的淚意,繼續道:“很好、很好的兄長,和我的兄長一樣。”
初五日,上弦月。
落薇仰頭看去,漫天星辰。
宋泠抓著她的手,按在自己的心口。
“我們贏了。”
落薇破涕為笑:“我們贏了。”
“我知道,我們一定會贏的。”
*
初七日,幽州傳回了燕琅遲了三日的捷報。
縱然守軍並未如期到達,縱然燕老將軍已死,他與宋瑤風坐守宛城,頻出奇策,硬生生地將北部聯軍逼退到了幽雲河之外。
烏莽損兵折將、身受重傷,好不容易才退回陰山之後,聞說部落聯盟首領遭受重創,厄真部率先退軍,聯軍士氣已散,甚至連打下來的平城都拋擲而去。
宋泠下令犒賞三軍,再升了燕琅的官位。
燕琅激戰過後,忽而得知“承明皇太子”未死,一時十分茫然。燕老將軍在生前留給了他一個錦囊,囑咐他轉交給葉亭宴,宋瑤風搖頭讚歎,十分同情地看著他:“這錦囊不是給他的,而是給你的。”
於是他這才知曉了“葉三公子”的真實身份,連忙將捷報送了回去——先前他半信半疑,總擔憂是誰挾持落薇後出的損招。
受封之後,他忙著處理三軍遺事和邊境流民,遣一隊兵士將宋瑤風和軍中受封的葉氏二公子葉壘先送回汴都謝恩。
或許是察覺到了大勢已去,初八日的清晨,常照獨身一人,自縛入了汴都城門。
他束手就擒,要以己身換軍中十八個親信隨從的性命,隋、李二位將軍也回了汴都,力證大軍遲緩不歸乃受到常照的蠱惑。
宋泠應了常照的請求後,常照被收入刑部大獄,自此之後,他再也沒有說一句話。
汴都局勢塵埃落定,周雪初不等宋瑤風歸來便北上相迎,二人於燕州相遇,葉壘恰好亦在,隨口一句,忽而叫周雪初恍然大悟。
落薇瞧著她送回來的信,手指微微顫抖起來。
當初葉氏長公子葉堃與劉昀同守平城,按下私怨,同他商議退兵之策。劉昀提議葉堃引精兵為先鋒,待深入之後再裏應外合,葉堃帶兵陷於幽雲河邊,苦守了三日。
援兵沒有來。
葉堃當年是塞北一代赫赫有名的將軍,年少成名、精通兵法,也並未全心信賴劉昀,所以在幽雲河之役前,他留了一手,將葉家的軍隊留了一半在燕州。倘若劉昀與他不和,還有這一支軍隊可以作為後備。
但他送往燕州的信卻被刺史常暮截了下來。
常暮為人粗淺,與劉昀本就是一丘之貉,於是二人將計就計,將那一半葉氏軍隊引向了北軍腹地。
所以他們全軍覆沒於幽雲河之役,一個都沒有回來。
葉堃也因等不到援軍,在幽雲河邊“投敵”,險些將北軍放進平城,後是劉昀“帶兵死戰”,才將平城保了下來。
平城保下之後,人皆傳聞葉堃叛國後被北蠻認為無用,早已身死。
當年葉壘沒有隨軍至平城,所以知之不多,但他途徑燕州之時,有意無意地提了一句,常暮同劉昀交好,且時常因當年的葉堃年輕而多有輕慢。
先前周雪初在邊境查常照的身份,隻覺得太過棘手,常暮結仇遍地,一時之間,竟不知有這樣的牽涉。
常照深恨皇室,恨的似乎不單是宋瀾一人,先前作賭時分明不死不休,為何如今,他卻拋下了手中尚有餘地的籌碼,連逃都沒有逃地回了汴都?
她遲緩地意識到常氏與葉氏的關係,順著查下去,終於將證據送到了落薇的手邊。
初九日,宋瑤風與葉壘同回了汴都。
葉壘自小便是葉氏當中最平凡的孩子,帶兵打仗不比大哥,讀書寫字不比三弟。他為人憨厚忠直,除卻始終不信大哥會叛國之外,這些年從將軍之子落到尋常步卒,從未同人爭吵過一句。
宋泠初借葉壑的身份時,特地去拜會過他,多虧了他的幫助,玉秋實和宋瀾當年才未查出他從前身份的任何不妥。
如今新帝登基,真的為葉氏雪恥,葉壘甫見帝後,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隻是跪在地上重重地叩首。
宋泠躬身去扶他,落薇猶豫再三,最後道:“二公子可願為本宮做一件事情。”
葉壘連忙道:“但憑娘娘吩咐。”
落薇道:“你去刑部大獄,探望一個人罷。”
葉壘不明所以,卻還是應了下來,倒是落薇在他應後仍覺不妥,還是叫劉明忠先去獄中問了常照一句。
常照反應激烈,以死相逼,不肯見他。
這般反應,便是將他們之前的猜測徹底落實了下來。
……
常照倚靠在冰冷的牆壁上,又做了那個熟悉的夢。
幽雲河已被血水染成了紅色,他筋疲力竭地倒在湖邊,身中數箭,幸未傷及要害,但與死無異。北軍拖著他繞過死寂的幽雲河,在地麵上留下一道鮮紅血痕,他聽見他們的嘲笑聲,本以為自己下一刻便會被投入湖中,與眾將一同身死。
最終卻沒有。
這一戰的厄真主將烏莽同葉氏有仇,畢竟他的父親便死於葉老將軍的劍下,他也是用這個殺父之仇作為幌子騙過了劉昀,叫他以為,他想要的隻是葉堃的性命和清名。
抓到瀕死的少將軍後,烏莽將他在獄中關了兩個月。
兩個月後,他告訴葉堃,他已被他的國拋棄,連帶著葉氏的親兵一起被冠上“叛國”名頭,隻為了平定邊境人心。
而那個見死不救的劉昀,則成了大英雄。
葉堃自然不信,烏莽也不逼迫,而是將他放了回去。
他死裏逃生,跌跌撞撞地穿過幽雲河,回到平城當中,聽見四處對劉昀的稱頌之聲,聽見對他的咒罵,還看見有孩童坐在路邊,喧鬧著表演他叛國後抱頭鼠竄、死於非命的戲碼。
幸而他在拖行之中傷了麵孔,沒有被人認出來。
此後,烏莽非常有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與他玩著貓捉耗子的遊戲,叫他的希冀一次次破滅,直至心如死灰。
聽說連二弟和三弟都受了他的牽連,幸而遠在汴都的皇太子與皇帝大鬧了一場,好歹保下了葉氏家門,將那個“叛國”的名頭扼殺在了流言之中。
……可是這有什麽用呢?
他掩麵回過府,三弟已然離去,原本光耀的府中隻剩下葉壘一個人,他躲在那曾經煊赫一時的府門之前,幾次想要上前去,心中卻不可避免地恐慌著。
——他的親人,被他連累至此,真的能夠相信他不曾叛國嗎?
他不敢知曉答案。
烏莽一共放了他十次,第十次臨行之前,他忽而問:“皇室如此待你,你難道不想取而代之?”
可他仍舊搖擺不定。
這一次他在燕州遇見了當初遣來的葉氏親軍,偌大一支軍隊,在北軍腹地同他們激戰之後,隻活下來十八個人,還不敢表露身份,整日東躲西藏,在幽雲河附近尋找主帥的屍身。
從他們口中,他得知了當初援兵遲遲未至的真相。
恨意衝昏頭腦,當日夜裏,他們屠了常氏滿門。
為怕被官府追捕,他便借了雲遊剛剛歸家的公子常照的身份。
常照那弱視的乳母晚一日到家,他下手時遲疑一瞬,沒舍得殺這位老人,便假意扮演,與她一同生活,學著常照去書院讀書。
他此時尚未下定決心,隻好將自己埋入書本當中,尋得一時清靜。
他少時隨三弟讀過書,兵書更是看過無數卷,葉老將軍本是儒將,子侄亦是,幾年過去,居然小有所成。
隨後汴都傳來消息,承明皇太子泠在上元之夜遇刺身亡,皇帝隨之崩逝。
平城中絕非隻有劉昀一個守將,怎能將他的罪行瞞得密不透風?皇帝既然心虛地沒有治他們闔家之罪,怎會不知當日之事?
烏莽的言語又在耳邊響起,說權力總是這樣冷漠和無情,隻要有利統治,君王怎會在意這微不足道的犧牲!
而太子泠,亦死在了他們波詭雲譎的鬥爭之中。
年幼的新帝登基,甚至將劉昀召回了汴都,這些年他在邊境沒有尋到殺劉昀的機會,等他在汴都得到重用,或將更難——新帝知不知曉他的真麵目?他已不在乎了,這些年他想得清清楚楚,此事涉及邊境諸將的歸順與否、涉及天家顏麵,就算帝王知曉,也絕不可能、絕不可能承認自己父親的錯誤的!
可那些盤旋在幽雲河上、不肯消散的亡靈呢?那些變成血紅雲朵籠罩邊境,化為風雨吹向世人的人們呢?他每到夜裏便會噩夢連連,耳邊塞滿他們家眷對自己的咒罵。
他騎馬奔襲,越過幾乎成為心魔的幽雲河,同烏莽定下了交易。
不要緊,等取得天下、向王室複仇之後,與北方蠻人的帳,不愁算不清楚。
與外邦多年的血仇,不如背後捅來的一刀更痛。
……背後的一刀。
北疆多晴日,曬得幽雲河發出沉沉的腥氣,他半張臉拖在地上,砂礫、碎肉、屍骨,遲緩地路過每一寸肌膚,那時候恨意幾乎抵消箭矢加身的痛楚——援兵!援兵!援兵!他們為了一己私欲,竟能害他到如此地步!
“呃啊——”
常照雙目猩紅,猛地自夢中清醒過來,牢房如同往日一般寂靜幽暗,卻多了一抹微不可聞的香氣。
常照緩緩地抬起頭來,眯起眼睛,又不可置信地瞪大了些。
宋瑤風在他麵前蹲下來,將一朵鮮紅的月季花放到了他的手中。
“宮中月季種得不多,我走遍了許多個宮苑,才尋到這一朵。”
常照感覺自己在忍不住地打顫,他想開口說一句“你怎麽會來”,卻又覺得徒勞——宋瑤風既然帶了這朵月季花來瞧他,必定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
初次進京的時候,他還那麽年少,人群中一眼便看見了粉雕玉琢的天家公主,她有一雙晶亮的眼睛。
若非看見她,他也不願在那群世家子弟麵前顯露、射出那一箭。
離京之前,公主贈了他一朵月季。
那朵花也是這樣的紅色。
常照攥緊了手中的花,沒有抬頭,也不敢說話,宋瑤風站起身來,言語中帶了一絲哀情:“你攛掇戾帝濫殺,害死了皇後的兄長,害死了我視如手足的貴妃,還有幽州和汴都兩地苦苦抵禦外敵的兵士……有太多人因你而死,無論如何,無論有什麽樣的理由,你都該以命相抵。”
她轉過身去,沉默地等了一會兒,隻覺雙眼生痛,卻理解了他不敢抬頭的情怯。
他不願意見葉壘,不想抬頭看她,大抵是一樣的心情罷。
宋瑤風輕聲問:“你……當真沒有話對我說嗎?”
又過了許久,她才聽見常照沙啞的聲音:“……與皇後娘娘的賭約,是她贏了。”
“什麽?”
常照依舊垂著頭,一字一句地道:“她贏了,我束手就擒便是,不過……能否請殿下告知,他們預備……以何罪名殺我?”
宋瑤風伸手拭去了抑製不住的眼淚,盡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叛國。”
常照的聲音抖了一下:“叛國……叛國者,是誰?”
“是殘害葉氏滿門的劉昀和常暮,陛下已經下令,去了他們的一切官銜,以叛國罪載入史冊。”
常照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又飛快地低下頭去。
宋瑤風繼續道:“是……常暮那個為禍鄉裏、橫行霸道的公子常照,你要保的十八個人都是葉氏殘軍,功過相抵,無罪可論。”
聽完她的話,他終於舒了一口氣,忍不住笑起來:“叛國者,自然是常照……同旁人、同葉氏,沒有絲毫關係。”
他直身跪下,深深地叩首道:“臣……遙謝陛下和娘娘,許臣帶著這張假麵遊街。”
宋瑤風再難以按捺,疾步離去,走出牢門,她還能聽見常照在身後殷殷的反複確信:“叛國之人,是常照!隻有這一個人!”
她倚著牢門,為他安心:“……是,隻有他一個人。”
待她的身影徹底消失,常照才緩緩張開手指,那朵月季花因為被他攥得太緊,已破裂為芬芳濃豔的殘片,如同滿手不能洗淨的鮮血。
他苦笑了一聲,如見珍寶一般重新攥緊了拳,倚在牆壁上,斷斷續續地唱起一首幽州人常唱的《不歸歌》。
“平亂去,去不歸;金器行,去不歸;幽雲沒,去不歸;血成河,去不歸!將士揖別去不歸,年來春去……複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