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離弦(一) 就叫李斯琳
藺雨舟看著瀟灑的“李姐”,一時之間陷入某種莫名情緒。這種情緒在她離開那天有過。他的手機用了好幾年,當時的記錄都還在。那時她說她要遠行,想跟他吃頓飯聚聚。因為她偶爾為了見他會找一些很離奇的借口,所以那一次,他以為那是一個玩笑。直到她真的離開,藺雨舟突然察覺到真正的抱歉。
這種情緒後來也有過。
2019年冬天,他居住在她家裏,剛開始爆發的疫情讓他無處可去。她似乎意識到他的困境,對他說她房間的床下有應急物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給予了他巨大的幫助。他對此無比感激,但她並未回應。
掀開她床鋪那天,他第一次真正走進一個女孩的臥室。因為她遠行歸期遙遙,**罩了防塵罩。掀開防塵罩,看到枕頭上擺著一些奇形怪狀的玩偶。而她的梳妝鏡前,還有一個雙麵鏡,在他掀開她床鋪的時候,大鏡子套著小鏡子,裏麵都是他的影子。這樣看起來會有房間內有三個人的錯覺,一個是真實的他,另兩個是他不同的想象。這樣的情形似乎會稀釋人的孤獨感。
藺雨舟覺得他好像突然看到了李斯琳的另一麵,置身於熱鬧以外的那一麵,在自己溫暖的家中用各種有趣的小辦法取悅自己那一麵。像一個天真小孩的那一麵。
他不能叫一個小孩“學姐”、“李姐”,尤其“李姐”這個詞有點怪異。
“或者我可以對你有其他的稱呼?”因為兩個人打坐講話看起來也有點怪異,他幹脆坐到她對麵的地板上去,跟她麵對著麵。
“?所以咱們現在要討論你該怎麽稱呼我嗎?”李斯琳歪著頭看他,眼睛裏光芒閃動。這挺好玩啊,她離開科研環境後幾乎就很少跟人有這麽嚴肅嚴謹的談話了。
“討論一下也好,不然我每次叫你李斯琳你都打斷我讓我叫你姐,這個姐那個姐,有時候我就會忘了下一句說什麽了。”
“你從來沒有忘記下一句要說什麽,不要貶低自己的專注力。”
藺雨舟的雙手食指在腿上輕輕點著,顯然有點緊張,也不覺得這句是誇獎,這讓李斯琳心軟。她又擺了擺手:“嗨!隨便!一個稱呼而已。你叫我阿貓阿狗我都不會生氣。”
“那我叫你琳琳。”因為姐夫叫姐姐落落,讓藺雨舟誤以為女孩喜歡疊詞。
李斯琳頭皮一陣發緊,舉手投降:“別,別叫琳琳,我受不了。那你就叫李斯琳吧!”
“行,李斯琳,你中午想吃點什麽?”藺雨舟問她。
李斯琳並沒想到,她回國的第一個周末,在跟藺雨舟打坐和吃飯中度過。
李斯琳在家裏窩到1月20日才出關。
這些天的相處中,李斯琳再一次見識到藺雨舟的好脾氣,以及他規律的作息: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晚上七點半進家門,周五則會早一點。這讓李斯琳想起剛畢業時她的工作狀態。她的性格並不適合這樣的狀態,而藺雨舟顯然樂在其中。
他每天回家都會順手買些水果,那些水果在北京臨年的時候都不便宜,草莓、車厘子、釋迦果等等,也有便宜的蘋果。到了家就洗水果放到李斯琳麵前,而桌上是李斯琳或訂餐或下廚後的飯菜。李斯琳是一個懂得報償的人,藺雨舟第一天買回的草莓他隻吃了一顆,後來就啃蘋果。聰明如李斯琳當然知曉那就是特意給她買的。她從不知拒絕別人會有這樣的愧疚感,又或者藺雨舟從來都是這樣的人,喜歡把好的東西給別人。為了報答這樣的慷慨,她就會準備晚飯。總之是多一副碗筷的事。
她記得藺雨舟的飲食習慣,他從前沒有明顯表示出某些特定的挑食習慣,但每次聚餐的時候他不太動帶有“深色”的菜,比如茄子、紫甘藍之類;碰到帶有豆腐和魚的菜,他會多吃幾口。她訂餐或下廚的時候,會有一個他愛吃的,然後按照自己的口味來。
她在國外呆太久,回來後報複性食辣,聽到“漢堡”兩個字會條件反射胃脹。所以他們的餐桌上大多是兩道辛辣菜品加一道清淡菜品。而藺雨舟,每一道菜都不放過,很認真吃掉。
兩個人一起吃了好幾頓晚飯,最讓李斯琳意外的是,他們席間有的聊。
從前找話題多難呢,她至今記得那種搜腸刮肚換話題的感覺。藺雨舟並非不願理人,隻是那時他真的話少,他們的對話幾乎不超過五個回合就會陷入沉默。李斯琳跟朋友們一起的時候沒有過那樣的冷場。那時她欺騙自己是性格使然,直至後來,她看到藺雨舟在他的學習小組自信展示,跟同學們有來有往,才意識到,沒話聊就是沒話聊。他們之間的溝通壁壘源於領域的不同,盡管他們從前學科相近,又都就讀於清大,掛著校友的頭銜。
沒話聊等同於不合適,這個道理,她過很久才懂。
她驚訝於藺雨舟的改變,甚至在他給她展示他參加救援的照片的時候,久久看他。這種有來有往的感覺,讓她恍惚覺得他們是真的做了幾年好朋友,那幾年光陰好像並沒虛度。
吃過飯,他們會一起吃水果。沙發終於有了使用場景。
那情形是這樣的:李斯琳盤腿坐在沙發上一邊,抱著盛著水果的透明容器;藺雨舟則筆直坐在另一邊啃蘋果。兩人中間隔著一個沙發空座,李斯琳的拖鞋,總是被她踢得遠一些,大多數時候會有一隻踢到藺雨舟腳邊。他不會放回去,隻是有時會低頭看那隻孤零零的拖鞋。他們會在吃水果的時候看某個娛樂頻道,李斯琳被逗得咯咯笑,而藺雨舟會在她笑的時候思考這節目是否真有這麽好笑。
有一次李斯琳覺得他啃蘋果可憐,順手遞一個去了蒂的草莓到他唇邊,他傻愣在那裏,不知該用手去接還是用嘴去接。李斯琳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過於隨意,就收回手。沉默來得突然,娛樂節目演到最好笑的地方,李斯琳隻是嗬嗬笑一聲。
藺雨舟的下意識表現非常自然,他自己控製不了,因為他沒跟女孩有過這麽親昵的舉動。他意識到自己的反應似乎讓李斯琳不開心。於是輕聲說:“甜嗎?”
“什麽?”
“草莓。”
“酸甜。”
“我嚐嚐?”
李斯琳把整個透明碗捧給他,讓他自己拿。他捏了一顆放進嘴裏,才解釋:“我剛剛…”
“你很正派。”李斯琳說:“你順嘴接了就不是你了。”
李斯琳隻是覺得尷尬,但藺雨舟嚐試化解尷尬的舉動又讓她一瞬間不再介懷。找了張紙巾鋪在兩人中間的空位上,再把碗放上去:“吃。”
“我吃飽了。”
“吃水果能飽?吃。”
李斯琳命令藺雨舟吃。
她當然知道藺雨舟收入不高,生活樸素,單看他洗得泛白的T恤和牛仔褲就知道他的狀態。但有一件事李斯琳真心欣賞他,那就是盡管他衣服不多,但永遠幹淨。倫敦有一些男生執著於“養牛仔褲”,所謂養牛,大多常年不洗,希望牛仔褲的每一條褶皺都專屬於自己的身體。李斯琳理解這是一種文化,但她真受不了一些“養牛”人身上的味道。她很慶幸藺雨舟從最開始就沒這些特殊的癖好。他的衣褲幹幹淨淨,並不追求潮流。在他身上你永遠看不到牛仔褲腰掛在屁股上,讓人時刻擔心那會掉下去的時尚。這樣樸素的藺雨舟,每天給她買昂貴的水果讓她解饞。
何等真摯。
每吃他一顆水果,她就盛讚自己當年的眼光,多絕,在那麽多人裏,一眼就看到他。
李斯琳記得第一次看到藺雨舟時的感覺。在校友聚會熱鬧的餐桌上,他像一幅安靜的畫。沒有任何驕傲的姿態、亦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語言,用一雙幹淨的眼睛專注看每一個講話的人。他不勝酒力,臉微微紅著,但極力保持清醒。笨拙又可愛。
那天的李斯琳,突然將所有前男友都丟盡了垃圾場,因為她愛上了澄澈。
澄澈,那麽難得的澄澈。
這麽多年過去了,她家樓下的樹緩慢生長,樹冠快要到她窗前了,他的澄澈還在。有時她覺得他從少年跨越到了男人,有時又覺得他停止了生長。
在這樣有來有往的相處中,李斯琳認清一件事,那就是這個房子真租對了,她的房客真好。
她原本對人就少有敵意,與人相交也是坦**真誠,所以在幾天以後,她已經失卻了剛剛回來時的戒備和隔閡,跟藺雨舟天南海北聊起來。說到忘形時有跟人勾肩搭背的小動作,但在藺雨舟麵前極盡避免。有一次手已經到他肩膀,生生收回。而藺雨舟看了她半晌,隔衣握著她手腕帶到自己肩膀上拍一下,輕聲說:“沒事,李斯琳,我不覺得被你冒犯。”
“我沒有不尊重你。”那次強吻帶來的後遺症還在,李斯琳心裏後悔自己這奔放的社交習慣,怕因此讓藺雨舟回憶起當時被羞辱的感覺來。
“我知道。”藺雨舟握著她的手腕還沒鬆開,李斯琳的手很僵,是她少有的緊張。
藺雨舟知道她介懷什麽,她從那時開始疏遠他,因為她覺得自己失去了做人的正直。她把那當做人生的汙點,也怕他永遠看她不起。
“真沒事啊?”李斯琳問他。
“真沒事。”
“那行。”李斯琳抽出自己的手,搗了一拳他胸口,笑了。
藺雨舟卻沒笑,李斯琳待他如兄弟一般,他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