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

林清來到南柯國已經三年多了。

他至今沒有搞清這是哪個朝代,據說國姓是夏,可能是他孤陋寡聞吧,反正他想破腦袋也沒想到哪個朝代的君主姓夏。

夏桀他倒是知道,不過人家是姒姓。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這裏的人穿著古代宋朝和明朝一類的服裝,至少嚴格區別於唐服和漢代服飾。另外裹腳的惡俗也是蔚然成風,隻是大都是一些破落戶或是勾欄地的女子裹,正經人家的姑娘是不裹的。

對於這個現象,林清自己的理解是,正經人家的姑娘,上至高門大戶千金,家族不需要她們去取悅別人,她們嫁過去就是充當當家主母的角色。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則大都需要幹農活,裹了小腳不利於下地幹活。

所以這兩種人,意外的獲得了男尊女卑世俗大環境的寬容與諒解,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而破落戶的女子,一般來講,不想低嫁的話,就得使些特殊手段嫁到高於自己的人家。而勾欄地的女子,則完全是為了取悅那些有特殊癖好的男性才裹。

總之,林清對這個世界的印象就是,糅合了宋、明以及清三個朝代的部分特色。

而且非常特殊的一點是,南柯國的科舉製十分完善且成熟,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公務員考試製度。考的東西也不都是八股,而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另外還有算術和科學。

五花八門到林清這個接受過現代九年義務教育以及各種課外興趣班洗禮的現代人都自愧不如,也不知是誰率先提出這個天才性的建議的,真乃奇人也。

當然,這樣的朝代同時也兼有宋朝軍事武力落後的缺陷,比如明明這樣的疆域遼闊,地大物博,卻偏偏受邊陲小國的威脅,每年還給他們進貢歲幣。

林清反正是不能理解,也無法接受。

應該說,任何一個現代稍微有些血性的人穿過去看到都無法接受。

明明我們這樣的物產豐饒,百姓也勤勞能幹呀,為何會這樣沒有大國尊嚴?

然而,據林清這三年來的觀察,他發現這些百姓似乎是對這樣的屈辱習以為常,甚至有些麻木不仁。

當權者也好像隻要偏安一隅,其他都無所謂的樣子。

真真叫人匪夷所思!

林清是魂穿,幸而這副身體的主人家境殷實,家裏有幾間鋪子,吃穿是無需擔心的,坐等收租即可,且父母雙亡,家裏就他一人。

另外還有幾個仆人服侍他吃穿住行,因而來這的三年,林清過的倒是頗為悠閑自在。

閑暇時,他也會去書館翻翻書,了解了解這個國家的一些基本風土人情。

他本人在現代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略有些文藝的大學生,唯一的愛好就是讀《紅樓夢》,一本《紅樓》不知被他翻了多少遍,裏麵一些章節他都能完完全全背誦出來。

如今手邊沒了這本“愛書”,為了排遣寂寞,他便經常穿梭在各大書館和茶樓,聽聽別家“悲歡離合”的故事。

林清就這麽醉生夢死的活著,享受著他原先在現代求而不得的米蟲生活。

就在他以為他這輩子就這樣時,命運女神卻對他微笑著招了招手。

這一天,林清和往常一樣待在茶樓聽說書,家裏的仆人前來告知他,說是姑蘇林家來人了。

作為《紅樓夢》骨灰級擁躉者,他對這四個字有生理性的反應。

姑蘇林家,這可不就是他家林妹妹的家鄉麽!

念及此,林清也顧不得詳細問那仆人具體情形,隻抬腿就往家趕。

當麵一問不就什麽都清楚了?

果不其然,一留須的中年男子正恭敬的坐在大堂下首,手裏拿著一個方方正正的包袱,衣衫襤褸又風塵仆仆,顯然飽經風霜。

那男子見到一位豐神俊朗,俊逸非凡的少年進來,便猜到是林清。於是連忙站起身,隨即俯身拱了拱手道:“哥兒好。”

不得不說,林清這副皮相是極好的,連劉貴這種看慣了姑蘇城盛世美景的人都免不了露出讚賞之色。

林清趕緊扶起他,隨即讓人去沏茶,然後招呼對方入座。

那男子自稱劉貴,林清看他年紀夠大,便尊稱他一句劉叔。

“不知劉叔因何事前來?”林清客氣的問道。

劉貴聞言,忙道:“小的此次前來,是為了接哥兒前去姑蘇參加鄉試。”

林清聞言,不禁頗為詫異的挑了挑眉。

說話這麽不給麵子麽?

前麵說到,南柯國讀書成風,偏生這身體的原主人不愛讀書,許是早早沒了父母管束,家境又頗為殷實,所以吃不得讀書的苦,不過還好,沒有其他什麽不良的嗜好,隻要不捅出什麽大簍子,這輩子也能這麽混吃等死下去。

穿過來的林清在現實中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早吃夠考試苦的他,如今可以選擇過米蟲一般的生活他自然樂的接受,所以平時除了打發時間,也沒花什麽時間在讀書上麵。

雖說自己這麽躺平很被周圍的鄰居瞧不起,連他們教訓家裏的小孩子也是拿他作反麵典型。不過嘛,他臉皮厚從不把這放在心上,反正吃穿不愁的,被人說幾句就說幾句吧,也不會少塊肉。

但像這樣直接了當的指出他不愛讀書的,劉貴還是第一個。

劉貴似也好像覺察出林清的不悅,忙道:“哥兒,你別誤會。原是我家老太爺前些日子給我家老爺托夢,說是感慨林家香火不旺,族中子弟分散在各地,他在底下深愧林氏先祖。故而我家老爺自夢中驚醒後甚為憂慮,這才派小的前來接哥兒前去姑蘇,好以慰我家老太爺在天之靈。”

這話說的半真半假,林如海確實被自家先人托夢,不過不是說這事,而是說房州有一位林氏族中子弟將有大作為,會振興他們林氏一族,囑咐他一定把他接到姑蘇好好栽培。

古人對托夢一事一向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林如海自被托夢後,便把這事放在了心上,暗中派人到房州查探他們林氏宗族的消息。

可巧的是,房州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卻僅有林清一戶人家姓林。

林如海又利用職務之便,托人偷偷查了林清的族譜,發現他確實是和自己同宗同族,且按輩分,他倆還是堂兄弟。

是了,沒錯了,就是他了。

林如海調查清楚來龍去脈後,便派劉貴到房州接林清。

這劉貴是林家的家生子,對林家是絕對的忠心耿耿,但林如海依舊沒把實情告知他,這種涉及神鬼之事,放在心裏即可,說出口難免會引起不必要的禍端。

劉貴在上門前,早就對這位林家哥兒不愛讀書的事有所耳聞,真跟他們夫人那個娘家侄兒一模一樣。

同樣是生的一副好相貌,卻都不愛讀書,真真叫人無奈又可惜。

明明生的如此好顏色,看他待人接物又十分禮貌,可見也是個周道的孩子,若是考科舉,前途定是無可限量。

唉,誰知竟對念書不感興趣。

林清聞言,隻說自己要考慮一番,而後又勸劉貴在房州住些時日再回去。

劉貴也知林清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再一個,林如海在他來之前囑咐過,說是隻要把林哥兒接過去,即使多逗留些時日也無妨。

由此,劉貴便安安心心在房州待了一段時日。

林清也趁這段時間,從劉貴口中知道了林如海府中的大概。

原來賈敏年前就已沒了,黛玉也已被送到賈府住了快一年。

如今黛玉不過才八歲,就已經開始過起了寄人籬下的日子,雖說林如海還在,賈府諸人還不敢太輕待她。

可林清撚指一算,發現林如海也沒幾年可活了,到時林如海一走,黛玉就又免不了要成為孤女,繼而重複上一世的悲慘,獨自一人在賈府討生活。

林清一想到這兒,心就止不住的抽疼。

上一世讀《紅樓》,他就時常為黛玉遭受的不公感到不平,明明論血統,論家世,她才是賈府諸多小姐公子中最最高貴的,誰知結局竟那般淒慘。

賈母雖說疼愛她,可也有自己的私心,心裏還是事事以寶玉為先,做不到對黛玉全心全意,更不要提還侵吞了林家留給黛玉的巨額遺產。

明明就算最後抄家,黛玉作為外姓人也抄不到她的頭上,她甚至可以靠那筆遺產以及林如海生前的清譽與人脈一生榮華衣食無憂的啊!可最後卻落得個淚盡而亡的下場。

賈寶玉自己是個草包也就算了,最讓林清不能接受的是,那回寶玉發瘋,賈母竟當著眾人的麵,說出“林家人都死絕了,再沒有人來接她了。”這種錐人骨血的話。

林清越想越氣,越想越氣!

他對《紅樓》有多癡迷,就對林妹妹的遭遇有多痛心。

上一世,林妹妹隻是書中的一個人物,他即使心有不甘,也隻能暗自神傷。如今,上天不僅重新給了他做人的機會,還讓他穿到了“紅樓”世界成了林妹妹的娘家人,那他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改變林妹妹原本悲慘的命運!

當這個念頭冒出來的一刹那,林清猛然發覺有什麽東西在腦海中覺醒。

腦中頓時閃過一幕幕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好像有什麽東西植入了他的大腦。

原本略顯空**的知識庫一下子被裝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