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劇透,龐統將死
諸葛亮眉頭微皺:“你且細細說來。”
劉禪反問道:“請問先生,現在我軍攻蜀行動進行到了哪一步?”
諸葛亮如實回答:“現在我軍與劉璋決裂開戰,主公正率軍攻打綿竹。”
劉禪立刻在腦海裏搜尋剛剛植入的三國曆史記載。
“皇叔會順利拿下綿竹,接下來會繼續進攻雒城,但是雒城並不容易容易攻取。”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光靠主公孤軍很難取勝,我正在整軍備戰,預計到五月率軍從荊州開辟另一條戰線。”
“在先生率軍出發前,北方會發生一件大事。”
“哦,何事?”
“北方的曹操會在皇叔攻打雒城後不久,逼迫皇上封公,並加賜九錫,以冀州十郡為魏公國。”
“哼!好個曹賊!果然要行叛逆之事。”諸葛亮眉宇間充滿了憤怒。
曹操封公建國的行為已經意味自立,徹底拉下他忠於漢室的遮羞布。
所封的魏國,其性質就如同春秋時期的各個諸侯國。
而曹操則會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一樣的諸侯國君主。
劉禪的身份注定和曹魏是死敵,雖然他欣賞曹操。
但為了堅定的表明立場,他立即憤怒道:“我方與曹賊勢不兩立!終有一日我們一定會打敗曹操中興漢室。”
諸葛亮很快冷靜下來:“當今天下實力為尊,曹賊封公我們無法阻止,你接著說攻取益州的經過。”
接下來,劉禪一口氣說下去。
“在曹賊封公不久,先生會帶領張飛、趙雲等將沿溯江而上,拿下白帝城後接連攻占巴東、江州、巴郡。”
“而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張飛領軍攻打德陽、廣漢兵進成都;另一路由趙雲統兵沿岷江進攻江陽和犍為等地。”
“此時距離皇叔圍困雒城已有一年,然而就在即將攻克雒城之際,卻發生了一件另後世人遺憾的大事。”
諸葛亮見劉禪一副唏噓的表情,忙問道:“何事?”
“龐統在領軍出兵進攻雒縣時,在落鳳坡中了張任的埋伏,死於亂箭之中。”
劉禪歎息一聲。
這件事正是後世三國蜀漢粉無比惋惜的事情。
無數人都在幻想。
要是在夷陵之戰中龐統還活著,肯定不會讓蜀軍被陸續用計火燒連營七百裏。
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現在諸葛亮提前知道這件事情,饒是以他的心智。
也臉色蒼白道:“沒想到士元竟然會戰死!”
不過他很快調整情緒,慶幸道:“幸虧提前得知此事,否則士元之死對我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劉禪嚴肅道:“我們一定要做好防範,萬萬不能讓悲劇再次發生。”
諸葛亮在心中記下這件事情,讓劉禪接著說下去。
“對了,今年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馬超雖然於去年擊敗夏侯淵占據了涼州,但是在今年九月份。”
“其手下楊阜、薑敘、薑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李俊、王靈等人會勾結起來反叛馬超,同時夏侯淵會趁機卷土重來。馬超因此兵敗投奔張魯,涼州落入曹賊手中。”
劉禪看了諸葛亮一眼,不由想到他後來幾次北伐失敗。
除了第一次差點成功收複涼州,之後涼州就成為了抵抗蜀軍攔路虎。
突然,劉禪想到了一個可能性,不過那樣會極大的改變曆史。
導致後麵劉備奪取漢中的曆史走向出現巨大變數。
就在劉禪準備劇透接下來的曆史,並且提出自己另外一個影響曆史的建議,讓諸葛亮自行抉擇曆史走向時。
諸葛亮卻率先說道:“涼州對我軍收服長安太重要,絕不能落入曹賊之手!”
“我讚同先生的話,不過如果讓馬超繼續占據涼州會完全影響曆史走向,也會為我軍後麵攻占漢中帶來不可預測結果。”
諸葛亮沉吟片刻,便輕搖羽扇道:“你且先說如果放任馬超丟失涼州後的曆史。”
於是劉禪接著往下說。
“馬超投奔張魯後不得信任,張魯部下楊白等人害怕馬超收到重用,有加害之意。”
“馬超在氐族頗有威望,因此前往氐族避難。我軍攻克雒城後,皇叔會派李恢交好馬超,帶回馬超願意投奔我軍的書信。”
聽到這裏,諸葛亮眼前一亮道:“若是馬超來投,我軍如虎添翼,拿下整個益州指日可待。”
“沒錯,馬超投奔我軍後,皇叔便派馬超出兵成都,那劉璋懼怕馬超的威名,沒幾日就投降了。”
聽到益州大局已定,諸葛亮鬆了一口氣。
“我軍明年拿下得到益州後,第二年4月,孫十萬就會派遣你的兄長諸葛瑾討要荊州,皇叔拒還。”
“孫十萬?”諸葛亮顯然懵逼了。
“呃,孫十萬是後世人給孫權取的一個外號,主要是嘲諷他在後年出兵十萬大軍攻擊合肥,結果被張遼率領七千守軍打的大敗虧輸,差點連自己的腦袋都丟了。”
劉禪戲謔道:“這一戰讓孫權在後世青史留名,如果不是他親自率軍,而是讓魯肅統兵,合肥十有八九會奪下來。”
諸葛亮遺憾道:“若孫權奪下合肥吸引曹賊主力,我軍便能趁機出兵拿下漢中,再趁勢收複長安.”
他料定道:“然其合肥戰敗定然會讓孫權損兵折將,其短時間內斷然不敢與曹賊作戰,致使其將注意力再次轉向荊州。”
“沒錯,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劉禪繼續說道:“孫權討要荊州不成,便在後年五月份擅自派人到荊南三郡上任,被留守在荊州的關二爺呃”
“口誤口誤,後世我們那裏的人叫二爺習慣了,應該是關羽才對。”
劉禪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接著說下去。
“關羽直接將孫權派來的人趕走,孫權惱羞成怒,讓呂蒙率領兩萬人馬攻打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雙方於七月在益陽對峙,眼看大戰一觸即發,此時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劉禪咽了一口唾沫潤喉,繼續說道:“北方的曹操親自率領10萬大軍從涼州進攻漢中張魯,張魯之弟張衛在陽平關戰敗,之後張魯很快便投降了曹操。”
諸葛亮表情變得凝重,但語氣十分斷定道:“漢中落入曹賊手中時,我軍才剛剛拿下益州不久。內部尚不穩定,外麵又有曹賊、孫權虎視眈眈,必然會選擇與孫權議和。”
什麽叫牛逼!
劉禪內心不得不服諸葛亮的智慧。
他也沒賣關子,接話道:“沒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我方與孫權在湘水劃界,荊州的江夏、長沙、桂陽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屬於我方。”
“湘水劃界後,我們和孫權矛盾暫時緩解,孫權得到好處後,便在後年8月攻打合肥,然後發生了之前說的孫十萬慘敗合肥的事情。”
“而我們與孫權的和平僅僅維持了三年,之後徹底便撕破臉,爆發了兩場決定命運的大戰。”
諸葛東邪西毒亮見劉禪麵色無比凝重,他已經猜測到了答案。
但仍然緊張的發問:“我軍.輸了?”
“輸了!而且還是兩場大敗。”
劉禪緩了緩,然後語氣沉重道:“正是這兩場慘敗讓我軍錯失良機,之後縱使先生鞠躬盡瘁也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夙願。包含我在內,後世無數人對此惋惜不已。”
聽到這個結果。
諸葛亮緩緩的閉上雙眼,就這樣靜靜的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
收複山河一統天下是他一生的夢想。
他為此嘔心瀝血,從未放棄過努力。
沒想到頭來最終也隻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