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蜂蜜柚子飲

“剛才還真是好驚險,第一次給主子送吃的,緊張得我拎著食盒的手都在抖。”離宮遠了,走在長長的甬道上,晴竹長長舒了一口氣,感慨道。

“是啊,還好沒出什麽事。”淑嵐也是長舒一口氣。她前世作為美食博主,少不得與鏡頭打交道,心理素質自詡比深閨中養大的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強得多。但剛才在佟格格麵前垂手而立時,也是不由得一陣緊張。

“不過,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好手藝,你怎麽知道她想吃什麽菜呢?”晴竹湊近了淑嵐,一臉賊笑,“那味兒聞得我都饞了,好姐姐,回頭姑姑不在的時候也悄悄給我做吧。”

“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格格吃膩了山珍海味,嚐個新鮮不嫌棄罷了。你要想吃,我做就是,也不費什麽事。”淑嵐用手指戳了戳晴竹的腦門,她倒真喜歡這個直來直去的饞嘴小姑娘。

不過淑嵐心裏倒也清楚,做這兩道菜倒也不全是碰巧合格格的胃口。佟格格曾祖父那一輩便與漢民混居,幾代下來飲食習慣與漢人無異。而此時的康熙宮廷飯桌上還是少見中原的菜色,魚蝦也少見,吃慣了漢人菜品的佟格格自是吃不慣的。

但淑嵐不知道的是,就算佟格格並不喜歡這兩道自作主張的菜,也不會給她們倆臉子瞧。畢竟是第一天進宮,全後宮的眼睛都盯著她,她總不能給人留下尖酸刻薄,為難下人的把柄。

“這佟格格出手可真大方啊,而且性情也怪好相處的。”晴竹用布擦了擦剛得的銀角子,又顛了顛重量,一臉憧憬。“若是有機會從禦膳房調出去,能去這樣好脾氣的娘娘身邊伺候就好了。”

“快收好吧,別弄丟了。”淑嵐提醒道。

“丟倒是不會丟,隻怕那幾個紅眼的看了,又要說嘴了。”晴竹將那銀角子塞進隨身的小荷包裏,對著不遠處的幾個宮女努了努嘴。

淑嵐自然知道她指的是誰,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拉幫結派。禦膳房的宮女也不例外,為著主子賞下的仨瓜倆棗,嬤嬤的排班任務,幾班輪班的宮女之間總有爭執摩擦。前頭洗碗的幾個正是來換班的,為首的茯苓,一直與晴竹很不對付。兩人一見就像炸毛的公雞一般,非要拌上一會嘴才得分開。

若放在平時,淑嵐倒是會饒有興致地剝著瓜子在旁邊看熱鬧。隻是現在在佟格格那站了好半天,吃飯也耽擱了,胃裏正打鼓,便拉了拉晴竹的袖子,示意她避開著點,少生些事端。

誰知她不想惹事,事卻要來惹她。

淑嵐正扯著晴竹的袖子低頭快步往後堂走去,卻被茯苓脆生生的聲音叫住了。

“喂,你們幹嘛去了?”茯苓把手中的碗放進水池,走上前來擋住了二人的路。“輪班到你們兩個看著膳房,你們倒好,不知道上哪躲懶去了,回頭我告訴了嬤嬤去,讓她好好管管你們。”

淑嵐心說不好,想拉晴竹一把卻沒有拉動。

“不知道茯苓你何時升的掌膳姑姑,我竟不知道這禦膳房竟成了你當家。剛才主子傳我們過去送膳,還要跟你通傳一聲嗎?”果然,晴竹也不急著吃飯了,叉著腰對茯苓陰陽怪氣起來。“不知茯苓姐姐有什麽事那麽忙找我們,倒比主子的吩咐還要緊?”

茯苓本想抓個錯彈壓晴竹兩句,沒想到被晴竹反過來扣了大帽子,氣急之間一時不知反駁,見周圍的宮女吃完飯紛紛出來看熱鬧,茯苓一跺腳撈起自己的碗筷往後廚去了。

“你何苦總跟她作對。”淑嵐捧著飯碗,小聲在晴竹耳邊說。

“她不就是仗著有個七拐八拐在內務府裏辦差的遠房舅舅,瞧她那副囂張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多大的官呢。”晴竹翻了個白眼,低頭扒飯。

“好啦,少抱怨兩句,你老這麽口無遮攔,回頭真去了娘娘們麵前服侍,保管吃虧。”淑嵐捏了捏晴竹氣得鼓鼓的小臉說道。

“管他呢。”晴竹倒是不在意,又去裝飯的木桶那添了一碗飯。

隔日,時間才蒙蒙亮,睡眼惺忪的淑嵐和晴竹就被推醒了。

“做什麽?這時候不該我們當班。”晴竹揉了揉眼睛。

“今天給主子送膳的宮女病了,姑姑叫你們兩個頂上。”茯苓叉著腰站在炕前。

“可是……”淑嵐腦子還是懵的,還來不及說什麽,茯苓已經轉身走了。

急匆匆地穿了衣服,晴竹忍不住悄聲嘀咕。

“你說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去主子麵前送膳的活兒,她竟能拱手讓給咱們。”晴竹打了個哈欠。

淑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與晴竹在膳房裏領了碼放好的食盒,便問領路的小太監:“請問咱們這是往哪個宮送膳?”

小太監眼皮也沒抬地答道:“東三所,給大公主的。”

還沒等淑嵐說什麽,晴竹吐了吐舌頭:“大公主!一會小心著點吧。”

淑嵐摸不著頭腦,還沒問及原因,就被管事的嬤嬤一眼刀嚇得閉上了嘴。宮女是不能隨便議論主子的,若是多口舌傳閑話,便要去大太陽下站規矩。

不過到了東三所,淑嵐便知道了緣故。

還沒推門進正殿,隻是在甬道上,淑嵐就遠遠地聽到了小孩的叫聲。

還沒推門進去,忽然門被猛地拉開,淑嵐還沒反應過來,隻見迎麵一個紅色的身影風似的衝自己就來了,她來不及躲閃,正好被撞了個滿懷。

淑嵐雖然被撞得一趔趄,倒也沒摔,隻是手裏的食盒被撞掉在地上,蓋子掉了,湯湯水水撒了一地。

淑嵐定睛一看,懷裏的女孩身著一襲銀紅色繡鳳蝶的軟緞,烏溜溜的大眼睛葡萄似的,見了淑嵐倒也不怕生,隻是好奇地打量著她。

“大公主,大公主!”幾個嬤嬤喘著粗氣追過來,見門口的是來送飯的宮女,都舒了口氣。

“大公主叫奴婢追得好苦!”其中一個年長些的嬤嬤疾走兩步上前,一把拽住小姑娘的手,嘴裏不停地念叨。“等皇上來了,見你這麽沒規矩,是要罰的。不光罰公主,連我們這些做奴婢的也要挨板子……”

小姑娘小嘴噘得老高,似乎極其不情願似的,但掙脫了兩下也沒睜開嬤嬤鐵鉗似的大手,隻好垂著腦袋任由嬤嬤嘮叨。

嬤嬤看著撒了一地的食盒,又一連聲地歎氣:“這兩日暑熱,這兩天大公主中了暑氣了,奴婢特意叫禦膳房送些清淡的來,這下可好,全撒了。”

“這不打緊,我們立刻再取些來補上就是了。”淑嵐連忙打圓場,想止住嬤嬤的嘮叨。她隻在這站了一會,就覺得耳朵快被念得起繭子了,更別提這小姑娘,估計要天天挨這樣的念叨。

嬤嬤還想上前說些什麽,不想這時候大公主卻抓住了空隙,泥鰍似的一鑽,又跑沒影了。

淑嵐目瞪口呆地看了一會院子裏上演的貓捉老鼠,幾個年過半百的嬤嬤氣喘籲籲地抓著大公主,她好像終於意識到了為什麽沒人願意接這趟差事。

看著打翻的食盒,淑嵐也隻能簡單收拾一下,打道回府再做新的送來。

給她們引路的小太監倒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主動與她們攀談起來:“這種事今天可不是頭一遭了,伺候她的嬤嬤天天抱怨天抱怨地的,大公主最是不服管,每天不是挑剔飯食,就是打翻食盒……沒個消停的日子。”

淑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對這個大公主倒有些印象,隻是未曾見過。

往禦膳房的路不短,這小太監也是個嘴不嚴愛八卦的,一路上上閑話,淑嵐也把大公主的身世聽了個七七八八。

這大公主本是恭親王之女,隻因宮裏早年間人丁寥落,嬪妃們生了三男兩女,都早早夭亡,宮裏宮外議論不少。為著祈望人丁興旺,她出生後就送入宮撫養。說來也怪,自從她入宮後,幾個孩子便接連落地,年少夭亡的也少了。

“隻是這親生的阿哥公主接連降生,如今最受寵的還數二阿哥和三公主。”小太監絮絮叨叨地說著八卦,淑嵐不由得在心中對這個小姑娘產生了些同情。

不多時,便又回到了禦膳房。分例的早膳被打翻了,隻得重做。

“若是再打翻,可怎麽好。那大公主要是鬧著不肯吃,說不定還要再折騰幾番。”晴竹哀歎著,“茯苓那小蹄子,一定是嫉妒咱們,才把這種差事扔給咱們……”

淑嵐想起剛才打翻的食盒,裏麵撒的是小菜清粥,不由得搖搖頭苦笑。

她素有耳聞,清宮裏養孩子,講究“若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道理原是沒錯的,但養育孩子的嬤嬤們往往走極端,孩子稍微有個頭疼腦熱,飯菜裏便葷腥不沾,每日清粥兩碗。

清淡飲食是沒錯,但是不補充全麵的營養,病怎麽能好呢?再加上缺少維生素,免疫力自然低下,惡性循環下,孩子能健康長大隻能說是命硬了。

“晴竹,你去找找我去年冬天釀起來的柚子醬。”念頭一動,淑嵐便叫晴竹幫自己找東西,自己也翻箱倒櫃地去找年節裏做糕餅用的銀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