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21章

兄弟倆隔著群臣對視了一眼,猶疑不決的劉辯還不待說什麽,就被大將軍何進用力按在了皇位上,愣愣地接受了百官的跪拜。這位懦弱的少年,趕鴨子上架般成了東漢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

何進立了自己外甥當皇帝,一時風頭無兩,春風得意之餘也不忘追殺宦官餘黨。

張讓等人忙不迭殺了昔日的同伴蹇碩,拿著蹇碩的頭顱向何皇後求饒,還獻上了獨一無二的珍寶。

不出意料的,年輕的何皇後對晶瑩剔透的水晶球愛不釋手,尤其喜歡飄雪時分響起的舒緩動聽音樂。

趁著宮中混亂,荀瀾從邊角的小門低調地出了宮。不過這次他們沒有回到荀府,而是去了靠近東門的一處廄置,也就是漢代的客棧,等著張讓等人兌現承諾。

不多時,宮中。

“哥哥,謀害你的就蹇碩一人,不幹張讓他們的事。”在十常侍的去留方麵,何皇後表現出來了十足的強勢。

何進連忙說:“太後,十常侍專政恣意多年,得罪的朝臣不計其數,不殺不足以平群憤啊。”

何況,何進的眼神暗了暗:為了讓自己更好地專權,也得殺了那些宦官。

“大將軍,宮中的事情我了解得比你清楚多了。”何皇後收起了唇角的笑意,略帶警告地道:“我說,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

這一聲大將軍生生提醒了何進,她不僅僅是自己的妹妹,還是尊貴的皇太後。

大漢的皇太後有臨朝攝政的資格,即使是何進也不敢隨意忤逆太後的旨意。

因著十常侍服侍細致、了解朝堂上的事情,何皇後還讓他們在自己身邊侍奉,傳達政令。

十常侍以何皇後為靠山,一步都不敢踏出宮去。不出宮,何進也拿他們沒有辦法,便召集文臣和將領們商議辦法。

其中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對宦官最是深惡痛絕,憤憤然道:“請大將軍調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確保一個不留!”

曹操立即起身勸阻:“不可,斬殺為首的十常侍一個典獄官足矣,何必召來外兵?那一定會引發京中動亂!”

何進卻不聽勸阻,反而嘲笑曹操:“孟德不會是感同身受,不忍心動手殺了宦官吧?”

以袁紹為首的眾人哄堂大笑。

這可真是紮心窩子了。曹操是個官三代,其父曹嵩是老一代宦官領袖的養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這樣指出來,曹操麵上無光,氣得拂袖而去。

臨走前,他氣呼呼地說了一句:“亂天下的,一定是何進!”

袁紹繼續進言:“不如令西涼刺史董卓帶兵進京,誅殺宦官。”

何進攆須一笑:“不錯,我正有此意。”

眾人尚未開口,忽聽一聲清喝:“不可!”

這忽然站起來撞翻了桌角的,竟然是一向從容鎮定的荀彧:“董卓手下有二十萬大軍,此人貪婪如虎狼,豈能引其入室?”

“一人獨大的危害,難道我就考慮不到嗎?”何進不悅地哼了一聲:“讓駐紮在河內的武猛都尉丁原率兵進京,不就有人製衡了嗎?”

王匡、鮑信也起身表示:“我願回家鄉募兵,帶回京城供大將軍差遣。”

“好,好!”望著兩位站起來的手下,被掃了麵子的何進感覺挽回了顏麵,頻頻點頭。

荀彧繼續勸說了幾句,陳明利弊,何進卻不耐煩地擺擺手:“不必再說了,就這麽定了!”

荀攸和荀彧對視一眼,均在彼此眼裏看到了愁緒。

坐上回家的馬車,荀攸驚訝地問:“文若,你的背後都濕透了,這是怎麽一回事?”

雖然兩人是叔侄,但荀攸比文若大了足足六歲,私下裏都是表字相稱,並不論輩分。

荀彧苦笑一聲:“當日我尋荀凡,在他棲身的胡橋村和荀瀾有一麵之緣。”

“便是在黃巾賊手下救了您的那次?”

“是,他和仆從為我擋下了追擊而來的黃巾賊,自己卻被擒住。”

想到荀瀾身上的種種不可思議,荀攸疑惑道:“可是當時和你說了什麽?”

荀彧歎了口氣:“汝陽袁氏欲亂朝綱,漁翁得利,必會趁機讓董卓入京,誅殺宦官。”

“千裏之外,就能預測到今日之事?”

荀彧苦笑道:“何止如此?他還說洛陽十萬戶必絕於董卓之手,天下將亂。”

荀攸搖搖頭:“人定勝天,困局必有破解之道,我等豈能坐視外臣入京亂政?”

“何進真是糊塗啊!”

“何進專政,聽不聽得進去,還得另說。”

荀彧搖了搖頭:“盡人事,聽天命吧。”兩人對視一眼,決定各自尋找援手勸說何進。

荀攸道:“對了,我打探到荀瀾已悄然離宮,我命人去看回到府邸了沒。”

此時,洛陽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棧裏,荀瀾正懶洋洋地爬起來洗漱。忽然連打了兩三個誇張的噴嚏,眼角掛上了幾顆晶瑩的淚珠,一張俊逸的小臉皺成了一團,他茫茫地抱怨了一句:“是誰在念叨我?”

徐晃給他遞了一方帕子,關切道:“許是您穿得太少了,我把披風拿過來。”

荀瀾一愣:“你來了?”他讓徐晃去和張讓的人接洽,沒想到回來的這麽快。

徐晃拱手行了一禮,麵帶喜色:“道長,對方準備妥當了,糧食我檢查過,沒有缺斤少兩。”

荀瀾訝異地問:“這麽快?”早知道如此,就多訛點了。看來這些東西對十常侍來說一點都不傷筋動骨。

徐晃眉宇間有一絲憂慮:“我已讓人快馬加鞭去給周倉送信,讓他半路接應,但時間上怕是來不及。”

“寒玦,過來。”荀瀾對寒玦招招手,三個人圍著桌子跪坐:“一起商量下怎麽安全把東西運回去。”

徐晃又歡喜又犯愁,喜的是仁慈的道長不但得到了一方父母職,還能帶糧食、牛馬和奴仆回去,憂愁的是據說這是從殘暴的十常侍手裏騙來的,而且道長一副不打算還的樣子。

“別擔心,十常侍活不了幾天了。十常侍最大的靠山一死,不知道有多少官員想把他們千刀萬剮,要為在黨錮之禍中遭難的朋友親人報仇。”荀瀾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放輕鬆,愁緒都寫在臉上了。”

士大夫之間自己明爭暗鬥常有,但你死我活牽連甚廣的還是士大夫和宦官之間的鬥爭。

大宦官動輒殺人抄家,殺了和他們作對的臣子,將他們妻妾兒女收為自己的奴隸,將他們的朋友砍頭和流放。最重要的是,擋了士大夫的路。可以說,在殺十常侍這層麵上,士大夫階層都達成了共識。

徐晃苦笑一聲,不是他不相信道長,而是這麽多年來得罪了十常侍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何況他聽說太後庇佑了十常侍。

“我想在京城多留幾日,但這些物資必須盡早運走。”免得夜長夢多。

徐晃擔心十常侍會反悔,也想盡早把東西運走。

“這些仆從臉上都有黥麵,都是十常侍養在莊子上人,親眷皆在洛陽,不會輕易逃走。”寒玦說:“但必須有人一路看管,否則必會藏匿糧食和拖延行程。”

徐晃點頭稱是:“還得再找些有拳腳功夫的護院,一路上不太平,我一個人決計顧不了這麽多。”這麽多人隊伍會拉得很長,很容易被山匪衝散。

“若是遇到攔路搶劫的,奴隸們一哄而散,你一個人確實獨木難支。”荀瀾為難說:“這怎麽辦?聽起來,就算以我們三人之力,都很難管理這些人和保護糧食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