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家庭
到了知青所門口,劉季年停下腳步,林逸秋也隻好跟著停下。
劉季年深吸一口氣,鄭重地對林逸秋說:“今天的事情多謝你出手,否則後果……林同誌,我欠你一命。以後你有什麽需要,隻要我能做到,我必竭盡全力。”
兩個人站在月光下對視,一高一矮,卻分外和諧。
林逸秋這時候才近距離地觀察到對方,劉季年比自己高大半個頭,身材壯碩,常年日曬耕種讓他的膚色呈現健康的蜜色,麵孔輪廓深邃,清晰分明,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像黑暗中的獵豹一般緊緊地盯著自己。
林逸秋並不膽怯地與他對視,劉季年轉而微微低頭,呈現出一副屈從的姿態。
倒是讓人……
更激起一絲征服的欲望。
林逸秋倒也不沒說什麽不用謝不用報答這類話,他又不是活雷鋒,之後還要在劉家村呆好多年,總有用的上對方的時候,所以他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命?他倒是不需要,需求嘛,倒是有一個。
既然對方這麽說,那他是不是可以提一些無理的要求……比如說住到他家裏蹭吃蹭喝?
想了想,林逸秋還是搖了搖頭,人家家裏有姊妹,還是不太方便。
兩人就此告了別,林逸秋摸黑爬上了床,想偷偷回到被窩,卻突然聽見人低聲喊了一句:“逸秋,是你嗎?”
“嗬——”林逸秋嚇了一跳,又聽見聲音很耳熟,喊了一句:“宋哥?”
宋國慶從黑暗中走出來,看見林逸秋鬆了口氣:“我半夜起來撒尿,看見你人不在嚇死我了,你跑哪裏去了?”
林逸秋也知道擅自跑牛棚這事兒不好明說,隻說大家打呼嚕太響,鬧得自己睡不著。
宋國慶倒也真信了,主要是他也想不到一個第一天來到這個陌生村子的人,就敢一個人半夜跑去牛棚。
“你下次別亂跑了,這裏時不時有野豬進村,而且沒有路燈,你要是摔進溝裏,斷了胳膊斷了腿什麽的,可沒有衛生所跟醫生,一定一定要保護好自身安全。”
“是是是,我知道了。”
“行了,真不早了,快睡吧。”宋國慶準備回**睡覺。
林逸秋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今天晚上整個事件的回放,輪完一回以後,他又想起了劉季年那雙眼睛。
心裏想著,他便不由自主地問了出來:“宋哥,你說去老鄉家住這件事可行嗎?”
“你也打這個主意呢?”
“也?”
“嗯哼,你不是第一個想著住老鄉家裏去的,畢竟老鄉家確實比知青所吃住要好很多。不過我之前也說了,劉家村村民比較排擠男知青,所以你也不用去問了,橫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指望住老鄉家裏去,不如指望上頭什麽時候撥點款,給咱們重新建一個好一點的房子……”
“我聽說村長那個侄子,叫什麽劉季年的,他家條件最好,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宋國慶感覺不對勁,坐了起來:“你是聽誰說的?”
“怎麽?”
“嗬,你還想瞞我不成,你宋哥我好歹也在鄉下混了好多年了,你頭一天來就會知道這些了?甭蒙我,快講!”
林逸秋隻能實話說了:“就今天幫我拎行李那個王曉軍,我聽他說的。”
“謔,他的話你也信?奸詐小人一個,還有那個王隊長,他也不是什麽好人,連帶著他那一窩……我跟你講,總之,王家屯都不是什麽好人,你別理會。”宋國慶這話說的可是毫不客氣,看來跟王家屯恩怨很深。
“還好你機靈,提前問了我,不然你直接去找村長可就要倒大黴了!”宋國慶把林逸秋的胃口吊的高高的。
“怎麽說?”
“那你可真問對人了,這個事情整個知青所也就是我知道一些,是真是假我是不清楚,我就這麽一說,你也就這麽一聽,可別出去亂說。”
林逸秋一聽,這是有故事啊,也不睡覺了,趕緊支起耳朵。
“那個劉季年他爸是村長的大哥,所以他們確實是叔侄關係,他們家也確實是村裏數一數二的好條件,別的不說,光肉一年就能吃上好幾回呢!他家有兄弟五個,他大哥據說去參軍了,去了好多年,至今都沒回來,村裏已經給他上報……就光榮了唄。”
“啊?”作為一個合格的聽眾,林逸秋自然要給點反應,而這些也確實是原文沒提到的。
“反正我來劉家村就沒見過他大哥了。他二哥小時候燒壞了腦子,智力隻有七八歲,除了下地幹活幾乎不太出門。他三哥倒是因著他大哥的事兒被公社推薦進了機械廠做了工人,一個月有好幾十塊錢呢。這個劉季年是兄弟裏的老四。”
這時候幾大老工業區都在東北,哈市有三大動力區:電機廠、鍋爐廠、汽輪機廠,春市有拖拉機廠、柴油廠,遼市還有煙廠,國家又大力發展這個,所以上個世紀的東北基本是工人的天堂,生活質量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但是九十年代國企改製以後,下崗潮大爆發,整個工人階級一夜之間失去經濟來源,日子過得慘不忍睹……扯遠了,總之機械廠的待遇應該是比林父林母的麵粉廠服裝廠效益要好很多,也難怪劉家比較富裕。
“他們家還有個大姐叫劉萍萍,也快三十了吧,還沒對象呢……至於那個老五,他今年才七八歲吧,跟劉季年這個老四差了有十幾歲,差得有點大吧,所以這也是很大的疑點啊……這老五對外都說是劉季年他娘老蚌生珠,是老來子。”說到這裏,宋國慶嗤笑了一下。
“難道不是?”
“嘿,這我可不敢說。但是更多的人覺得,這老五是他大姐跟一個66年下鄉的老知青生的,那知青當時就住在劉家,就是說劉家老五可能是個私生子,但是怕名聲不好聽才放在劉季年他娘名下的……”
“你問我這個事是怎麽被發現的?最早是有個村民說劉季年他娘假裝懷孕,還藏著掖著,想在家裏偷偷生,結果難產大出血,才出去找穩婆,被村裏人撞到了,一看啊,這生孩子的根本不是劉季年他娘!不過這個事情就是私下說說,其他的知青都是後來來的,他們都不太了解。”
“這種事情一來沒有實際證據,二來嘛,也不是什麽好事,不好宣之於口。不過這老五跟劉萍萍差了二十幾歲,說是母子倒也對得上……你要是貿然找村長說要住人家裏去,肯定不太好,要我說啊,無風不起浪,這事八成是真的……”
廢了一番口舌,宋國慶又困了,打了個哈欠做起了總結:“嗨,他們家情況複雜著呢,你不知道,他們家兄弟五個全是光棍,連媒婆都不敢登門,一個是兄弟多,二個是情況亂,加上劉王兩村離其他村遠得很,所以也沒有姑娘願意嫁過來,哪怕有看上他家兒子的,一聽他家這個情況,也嚇得根本不敢來。”
宋國慶說到這裏,其實林逸秋也有了點印象,因為原著女主來到農村以後,因為跟村長家裏最熟悉,所以第一個幫扶的人就是這個未婚生子的大姐,給她找了工作,讓她自立門戶當家做主,最後還跟兒子母子相認,一家人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了一起,可真是一樁美談了。
也就是說這事兒是真的。
未婚生子這種事情吧,就是放21世紀也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罵,更何況是70年代的農村,劉季年母親的所作所為不外乎是出於母愛,想要保護自己的女兒,難怪村民這麽防備男知青,可憐的前人砍樹,後人卻遭殃了。
那作為劉家村的死對頭,王家屯肯定也有人知道這事兒。
林逸秋冷笑一聲,這是算計到他頭上了。
王曉軍怎麽沒想到,他想給王家屯拉點後援不成,結果反倒是結下了梁子。
林逸秋聽著宋國慶絮絮叨叨,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另一頭,劉季年趁著夜色回了趟家。
他走到門口,從圍牆往裏看,雖然早就知道應該都睡下了,但是看見屋內一片黑暗,心裏難免還是有些失落。
劉家是標準的東北農村小平房,整個戶型呈品字型格局,一間堂屋,兩間對稱的廂房,還有茅房廚房和柴房在另一片。院子很大,劉母還養了些雞鴨,特地搭了雞圈鴨圈,還有幾塊打理的不錯的小自留地。
劉季年也沒點燈,越過自留地和雞窩徑直來到廚房,從紙包裏掏了個包子準備放鍋裏溫著。
這時廚房大門從外麵被打開了,進來了一個高挑的女子。
來人看見是劉季年,撫了撫胸口,不滿道:“嚇死我了,這大半夜的,又不出聲又不點燈的,我還以為家裏進賊了呢。”
劉季年突然笑了,笑聲在黑暗中格外突兀:“咱們家還能遭人惦記呢?”
女子愣了愣,很快又問:“你今天怎麽會回來的?”
“村裏發了包子,我拿回來給小釗吃的。”
“是嗎?”對方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從劉季年手裏拿過紙包一看,驚訝地問:“怎麽才一個?不是說發了倆嗎?”
“另一個我吃了不行嗎?”
對方很快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強笑道:“行,怎麽不行呢?”
“哎呀,小釗明天起來看見你給他帶的肉包肯定開心得不行。”
“隨你,我走了……”
劉季年目的達到了,便也不打算多留了。
“誒,你不擱家裏睡啊?”
“我回大哥房子睡去。”說罷,劉季年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還沒說兩句話你就要走?”
“喂,劉季年——”女子氣得直跺腳。
劉季年把大門“嘭”地關上,隔絕掉對方高亢的嗓音,心也隨之沉靜下去,他在心裏補了一句:
這裏已經算不得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