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借喻:解君惑(1)
應國京城的第一場雪,在陰曆十月的一天深夜紛紛揚揚下了起來。頓時一夜之間,滿眼入目都是雪白的世界。朱紅的宮牆上頂著白雪,紅的越發紅如火,白的越發皎潔白膩。巍峨的宮殿上,積雪紛紛,更是為整個應國皇宮披上了一層聖潔的裝束。
一襲孑然的倩影立在永華殿的高台上,孤孤單單。寒風吹過,撩起長長的裙裾,似要隨時乘風而去。聶無雙呼出一口氣,熱氣在麵前成飄渺的寒氣,輕輕嫋嫋升上消失不見。昨夜下了一場雪,窸窸窣窣作響,她也幾乎一整夜都沒睡。
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冬季,那桐州的漢江恐怕再也經不起這樣幾場大雪了。她冷冷地想,搓著手心,卻發現骨頭就凍得微微僵硬。她攏了攏身上的狐裘,把手捂在銅製的暖手香球中,卻發現溫熱的香球早就冰涼。
是時候該回去了。她轉身卻看見一隊內侍小碎步跟著一抹明黃身後,逶迤而來。如畫的紅唇邊溢出淡淡的笑意,聶無雙步下高台,等他走到了近前,這才拜下:“臣妾拜見皇上。”
她還未跪下,便被蕭鳳溟上前一步扶起。對上他深邃如古井的深眸,她看見自己被寒氣凍得瘦而尖的臉。
“皇上怎麽過來了?”她笑著問道。
蕭鳳溟仔細打量了她身上的衣服,微微皺了皺劍眉:“你怎麽穿那麽少?”他說著握了她冰冷的手,亦是不滿:“手怎麽那麽涼?你身邊的宮女是怎麽伺候的?”
不輕不重的一句話,卻讓聶無雙身邊的宮人嚇得紛紛跪下。聶無雙對著他嫣然一笑:“皇上不要怪他們,是臣妾在這裏賞雪站得久了。”
蕭鳳溟對她的解釋依然並不領情,把她的手握在自己溫熱的修長的掌中,慢慢捂熱,不悅道:“那也是他們的錯,不懂提醒你早些回去。”
聶無雙微微一笑,不再辯解。
蕭鳳溟見她今日氣色不錯,總算停了對宮人不滿的嘮叨帶著她步上高台。
“第一次看見雪麽?聽說齊國京城並不下雪。”蕭鳳溟岔開話題,笑問。
聶無雙看著高台四周巍峨高大的宮殿飛簷,美眸中掠過複雜的神色:“不,齊國下過雪,但是沒有這邊這漫天飄灑的景象。”
“在靠近漠北的地方據說一年有半年都在下雪,積雪甚至可以將人埋住。這齊國京城的這點雪並不算什麽。”蕭鳳溟沒有察覺到她的神色,興致頗好地說道。
“是麽。”聶無雙聞言,激起興趣:“漠北苦寒之地,恐怕人煙稀少。”
“是,但是物藏豐富。”蕭鳳溟回過頭:“應國大半土地都是未開化的荒地,遠不如齊國富庶。這就是先帝為什麽要一統南北的真正原因。這也是秦國屢次進攻齊國的緣由。這世間,隻有利益才是征戰的真正意義。包括土地和人。”
話題提到了齊國,聶無雙陡然沉默下來。她知道,麵前這位深藏不露的帝王心中已經警覺地意識到了這個絕佳統一南北的時機。
“不知顧清鴻是不是真的會抵禦住秦國的大軍。若是真的能抵禦住,恐朕就要履行諾言了。”蕭鳳溟淡淡地說了一句。
聶無雙看著麵前的重重宮闕,低下眼,清清冷冷地笑了起來。不管蕭鳳溟是不是真的肯借兵,這一場秦國與齊國的戰爭,恐怕以顧清鴻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力挽狂瀾。
帝妃二人立在高台,各懷所思,而高台上空,烏黑的鉛雲隨著寒風大片大片的掠過,昭示著:又一場大雪要來了。
一場又一場的大雪紛紛揚揚下了兩三日,應國人嘖嘖稱奇,今年的雪比往年來得更多更冷,連日的大雪壓垮了京城西坊區中幾戶人家的草房,這在以往是根本沒有的事。路上的亦是凍傷凍死了無家可歸的乞丐。京城是天子腳下,而蕭鳳溟一向愛民,偶爾聽聞了這等事,下旨京兆伊開放驛館接納無家可歸的乞丐,而且日管三餐。京兆伊不敢不辦,一時間京城四周的鄉鎮一聽京城中能收容乞兒,紛紛向京城中湧去,驛館人滿為患,京兆伊苦不堪言。
吏部侍郎柳宇城見乞丐人滿為患,上書建議把年富力強的乞兒查明家底,若是真的無家可歸,遂令收編為軍中所用。蕭鳳溟如今正有意再擴充軍力,一聽這計策深得自己的心意,遂又這照著這旨意下了聖旨。
乞丐本就是飽一頓餓一頓,或是遭樂天災,或是人禍,流落在外。一般的乞丐都賤民,如今有一碗飯可以吃,又可以進入軍中效力,有了軍功就能脫了賤籍,自然是十分樂意。世族們自有世襲蔭庇的爵位,且有大批良田,許多子弟不願意參軍,對蕭鳳溟的這道聖旨亦是十分覺得甚好。因為一旦開戰,這些用國庫軍餉養著的賤民自然會衝殺在前,自然不會把軍役的主意打在他們身上。
蕭鳳溟的這道聖旨便是後世稱做的“流軍令”,後來每當應國有了吃緊戰事,就會召集流民,乞丐或者輕犯從軍,這製度也漸漸沿襲下來。蕭鳳溟的“流軍令”實施之後,正當京城百姓以為就這樣平平安安過年的時候,朝堂中再掀風浪。禦史台一夜之間上奏參了十幾位朝廷命官。所有的罪名通通一律是“貪瀆”。
據說龍顏大怒,當天下令禦史台的十幾名禦史諫官入宮。當先參奏高太師的是新進禦史郎林雲,此人以進士之身入朝,當初蕭鳳溟隻覺得他為人木訥,沒想到才半年不到,他竟然掀起軒然大波。他在禦書房中據理力爭,又拿出自己暗查來的賬冊,一一嚴參朝中大臣。
首當其衝就是高太後的親哥哥——高太師。林雲細數他名下良田土地,又挖出他私自屯糧,低買高賣,導致京城米貴如油。還參高太師在先帝在世期間,結黨營私,收受賄賂等等不一二足。罪狀簡直是罄竹難書。據說,蕭鳳溟在禦書房中,足足聽了他侃侃而談兩個時辰,不發一語。
山雨欲來風滿樓。整個朝堂,甚至整個後宮都紛紛揣測皇帝將如何決斷,一位是人言輕微的禦史郎,另一位是高太後的親哥哥,權傾一時的高太師。這場風波隨著應國最冷的冬季而來而越發令人寒不自禁。
“聽瀾”暖閣中,暖意如春。聶無雙執起黑子,略略思索便落下。
“娘娘輸了。”聶無雙笑著抬頭。淑妃正凝神苦思,聞言一看,不由扼腕歎息:“還是少算了幾步。唉,本宮棋力不及碧嬪妹妹,自當認輸。”
聶無雙停了手,笑著在宮人端上的一盆溫水中淨了手,這才笑道:“娘娘過謙了,娘娘的思路縝密,臣妾贏得僥幸。”
淑妃抿了嘴,橫了她一眼:“你就會奉承本宮。在宮中,誰不知隻有你與皇上的棋力不相仲伯。說起皇上的棋藝,那是沒話可說。”
聶無雙一邊抿著茶一邊聽著她讚歎蕭鳳溟如何如何。自從秋狩過後,淑妃待她便十分熱情,這種熱情近似乎一種信任,而不是之前的充滿猜忌的合作。在後宮中多一個有力的盟友自然是好事,聶無雙便與她多多走近,反正兩人現在無利益衝突,自然相安無事。
“蓮嬪妹妹,你說這次皇上會怎麽處置那事?”淑妃說著,忽然轉移話題,說起了最近宮中十分忌諱的諫官參案。
聶無雙看著她杏眼中隱約的興奮之色,心中微微一哂,淡淡道:“臣妾也不知道。這事皇上根本不可能與臣妾說。”
淑妃想了想,摒退宮女,坐在她身邊,小聲地問:“皇上當真沒提過?”
聶無雙搖了搖頭:“娘娘也知道皇上什麽性子,他哪裏會跟臣妾提起這事。”她掩下眼中的好笑,抬起純淨的美眸:“皇上對娘娘提過麽?”
淑妃失望的“哦”了一聲,搖頭。她的失望顯而易見,聶無雙嗅出了一絲幸災樂禍的意味。高太後把持朝政多年,高太師就是她的爪牙,如今出了這事,還不知道是皇帝的授意還是別有用心人的試探。高太後之下是皇後,太後與皇後向來唇齒相依,如今若是太後倒台,皇後亦是首當其衝,皇後之下,除了老實本分的敬妃,四妃之一就隻有淑妃能撐得台麵,能主持後宮,這環環相扣,難怪淑妃對這事這麽熱心探問。
聶無雙稍稍轉念一想就想明白其中關鍵,她暗自冷笑一聲,麵上卻越發溫和,握住淑妃的手,懇切地道:“娘娘不必擔心,皇上自然會有決斷。”
淑妃也覺得自己操之過急,掩飾笑道:“本宮也是擔心皇上被那幫臣子逼得緊,我們做妃子的,都是要看著皇上的臉色行事,皇上開心了,我們日子自然就會好過了。”
她看著聶無雙吹彈可破的麵容,笑得熱情:“蓮嬪是皇上鍾愛的人,以後本宮還要多多依仗蓮嬪妹妹呢。”
聶無雙聽著她奉承的話,淡淡笑著受了,又聊了一會這才回了永華殿。蕭鳳溟這幾日都未在她宮中留宿,也未召任何妃嬪伺候。聶無雙看了看天色,想了想,吩咐夏蘭拿了燉好的人參雞湯慢慢地向禦書房中走去。
禦書房前林公公與幾位內侍守著,他見聶無雙來,眼中一亮,連忙上前,如得救星一般:“娘娘,奴婢正想著娘娘呢。”
聶無雙看著他滿是皺紋的老臉,笑道:“林公公言重了,本宮可擔當不起呢。”
林公公苦著臉:“娘娘再不來,奴婢就要去請娘娘來了,這一日,皇上已經摔了第四副茶盞了。”
聶無雙若有所思地看向那緊閉的殿門,微微皺了皺秀眉:“那本宮進去可還合適?”
林公公比了比手勢:“娘娘請吧,皇上這時應該已經生氣完了。為了國事,皇上中午都沒吃好。唉……”
聶無雙提了食盒慢慢走了進去。龍案邊,蕭鳳溟劍眉深鎖,隻看著手中的奏章。他見聶無雙進來,抬起頭來揉了揉額角:“你來了?”
蕭鳳溟知道她今日前來不單單是送人參雞湯,不過是為了讓他不在為朝政的事生氣,遂笑著道:“那隨朕到禦書房後走走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