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文字魔術師 文/冬陽

溫暖的文字魔術師 文/冬陽

一般大眾對“推理小說”的印象,或許以為其中非得具備未知的懸疑、深沉的惡意與血腥的謀殺,裏頭必有個智慧超群、行動力十足的偵探。他的任務是要找出工於心計的狡詐凶手,曆經鍥而不舍的追索,終能撥開迷霧,直指事件的真相:正義戰勝邪惡,犯人難逃法網──

看完宮部美幸的《繼父》,你可以推翻上述老掉牙的刻板印象了。

在進入這部作品的討論之前,先談談近年來台灣出版(翻譯)推理小說的狀況,相信有助於對本書進一步的認識。

台灣從過去以日本推理小說為大宗的翻譯作品(林白、希代出版的時代),重心逐漸轉移到推理小說的原鄉英美兩國,並**選或經營係列作家的方式,從古典(CLASSIC)到冷硬(HARD─BOILED)乃至現代偵探(DETECTIVE)、懸疑(SUSPENSE)、驚悚(THRILLER)、犯罪(CRIME)等各個子類型,找出百中選一的精采作品。相較先前缺乏係統的引介,與著重在某些國外暢銷小說的做法,的確拓展了讀者視野,相對也弱化了某些該有的多樣性──日本與短篇推理就是最顯著的兩項。

自江戶川亂步以來,日本從模仿歐美古典推理到自成一格的書寫傳承,有著重邏輯解謎的本格,以及強調采寫實筆法反映生活的社會派等,與西方或有雷同之處,但肯定無法將歐美的理論原封不動地移植到日本推理小說上頭分析,而生孰優孰劣之分。尤其中譯歐美長篇、日本短篇小說居多,後者常散見雜誌上,讀者群易快速流失,許多優秀的作品也未受重視,紛見遺珠之憾。

宮部美幸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商周出版本書之前,推理雜誌便於九二年譯介宮部美幸短篇〈偵探的錢包〉、九五年〈死者的錢包〉、九八年〈好友的錢包〉。這是一部故事與結構上皆十分有趣的作品,用擬人化的筆法將無生命的錢包設定為記敘者(STORY─TELLING),從十個不同人物所擁有的錢包疊套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單獨觀之亦可。而本書《繼父》中的〈多災之旅〉(時譯〈煩惱之旅〉)、〈繼父〉(鏡屋之謎)、〈僅此一場〉(一場表演)等,也曾翻譯刊載過。海飛麗出版社曾於九四年出版長篇《殺人信用卡》(《火車》,二○○五,臉譜),不二出版《魔術在呢喃》(《魔術的耳語》,二○○四,商周),兩部宮部美幸長篇代表作當時都未被書市注目,直到一方出版《模仿犯》(《模仿犯》,二○○四,臉譜)後,才有不一樣的局麵,新一波日本推理小說翻譯風潮自此蔓延。而這部於一九九三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的《繼父》,則是帶領讀者進入精采短篇的指標性譯作。

故事從一個行竊失風的小偷,自高處摔至一對十三歲雙胞胎家中說起。這對雙胞胎的父母早已“各自私奔”,留下孩子自行打點日常起居,還得繳房屋貸款。跌斷腿的小偷為了不被送進監獄,於是答應當起他們的繼父──

宮部美幸不是位因循前人的製式作家,也不是實驗性質強烈的顛覆革命者,但我們可以清楚地從這部小說中,看出她擅以對話控製節奏和鋪陳人物個性,及欲求突破創新的強烈企圖。

首先以雙胞胎為故事主軸的設定來看,推理小說中常見的雙胞胎,多半以“無明顯個別特征”安排詭計,擔任被害者或凶手的角色。《繼父》裏的兩兄弟恰恰相反,分別穿著繡有名字縮寫字母的衣服,出現在臉頰上不同邊的酒窩亦可識別小直小哲二人,另用“將話拆成兩半說”點出其趣味性,是創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