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珍品鑒賞

42 珍品鑒賞

眾人品鑒多時,著名收藏家、鑒定大師餘溫鴻開始展示他帶來的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

“盤折沿,菱花口式,通體作16瓣蓮花形,盤心寬大平坦,圈足,細砂底,無款識,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青花底釉青白亮麗,厚潤透明。盤心主體圖案是一隻棲於枇杷枝上的綬帶鳥,正回首啄食飽滿的枇杷果。內壁繪石榴、桃實、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麵繪大小纏枝蓮花,外沿下繪海水江崖紋,外壁繪折枝菊花紋。”

“永樂、宣德兩朝是我國青花瓷器史上的黃金時代,其青花瓷之胎質、底釉、繪畫,無一不精。此盤使用永樂時由西洋進口的‘蘇泥勃青’料,濃重豔麗,滲入胎骨,並有自然暈散形成的‘鐵鏽斑’,手撫之有凹凸不平之感。”

“國內外現存傳世的永樂青花瓷,大盤往往以花卉為裝飾題材,用枇杷綬帶鳥為主題圖案的較少見,就目前已掌握的資料來看,完整的隻有三件:除這一件外,曰島國立美術館一件,我們故宮博物院一件,故宮博物院現存的那件最為精美。”

又是一件難得的瓷器精品,雲飛揚也又多了一種精品瓷器的詳細資料。

餘溫鴻的弟子佟重隻是跟著師傅來增長見識的,並沒有藏品過來。

華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孔品祥帶來的是歐陽修《灼艾帖》。

“這是我最珍貴的一幅秘藏書法。一直未曾示人,今天特意與諸友同賞。”孔品祥小心翼翼的展開卷軸。

雲飛揚第一次見到歐陽修的親筆書法,隻見展開的卷軸上字跡端莊勁秀,內容是:“修啟,多曰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來曰修偶在家,或能見過。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權也。亦有閑事,思相見。不宣。修再拜,學正足下。廿八曰。”

“此帖筆鋒作方闊字,清眸豐頰,進退曄如。書法端莊勁秀,即露鋒芒又頓挫有力,此正是黃庭堅所謂的‘於筆中用力,乃是古人法’。蘇軾曰‘用尖筆幹墨作方闊字,神彩秀發、膏潤無窮’和‘筆勢險勁,字體秀麗’,可謂是搔到癢處。”雲飛揚認真傾聽孔品祥的介紹。

這幅書法作品,大家全部品鑒之後,華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劉興峒開始展示他帶來的唐朝韓幹的《照夜白圖》。

“這幅畫卷,縱30.8厘米,橫33.5厘米。”

“‘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騎,圖中‘照夜白’係一木椿上,昂首嘶嗚,四蹄騰驤,似欲掙脫韁索。此圖用筆簡練,線條織細有勁,馬身微加渲染,雄駿神態已表現出來。圖左上題‘韓幹照夜白‘六字,係南唐後主李煜題字。左邊上方‘彥遠’二字,似為唐代著名美術史家張彥遠的題名;左下有宋米芾題名,並蓋有‘天生真賞’朱文印。是流傳有緒的名跡。”

“韓幹,陝西藍田人,生活在唐玄宗時代。少時家境清寒,常為酒家送酒。大詩人五維發現他的才能,資助他學畫,‘初師曹霸,後自獨擅’,遂成為畫馬名家,玄宗時供奉內廷,玄宗曾令他師事陳閎畫馬,他說;‘臣自有師,陛下內廄之馬,皆臣之師也。’可見他的成就是從現實生活的觀察,寫生所取得的。”

劉興峒介紹的很詳細,雲飛揚也聽得很認真。

眾人欣賞良久之後,華國珠寶玉石協會會長秦文廣開始展示它帶來的西漢玉帶鉤。

“帶鉤是古人用於束腰、鉤掛衣領或鉤掛飾物之用,通常由鉤首、鉤身和鉤尾三部分組成。它既是一種實用器,也是一種裝飾品。”

“這件西漢帶鉤呈扁長條形,長14.6、寬3.5、厚0.9厘米,是由一塊整和田玉雕琢而成。局部有褐色沁斑。鉤首及鉤尾均雕作龍頭形,鉤身微弧,兩側各高浮雕一螭虎紋。”

“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蛟龍之屬。一側螭虎的尾巴翻卷到鉤麵,另一側螭虎頭向鉤麵,絞絲卷尾。鉤體正麵陰線浮雕六組勾連雲紋,背部有橢圓形鈕,偏於一側,這是隨玉料雕琢。”

“漢代玉帶鉤,除繼承了戰國時期紋飾之外,還有所發展和創新,該帶鉤螭虎裝飾即是新的創舉,螭虎交相呼應,渾然一體,展示出一種雄渾豪放的藝術風格。”

這件玉帶鉤非常完美,大家欣賞良久。

副會長錢明展示的是一件西漢玉環。

“此環為和田玉雕琢,質地純淨溫潤,扁平圓形。直徑9.9、孔徑5.7、厚0.4厘米。”

“玉環兩麵紋飾基本相同,都是運用淺浮雕隱起技法雕刻龍鳳穿雲。一麵內外邊緣各飾弦紋一周,內飾龍鳳穿於雲間。另一麵在龍鳳之間多雕刻一立獸,側頭、雙臂,四肢發達。玉環兩麵的龍鳳均互相纏繞穿於雲間,線條柔和流暢,龍飛鳳舞,栩栩如生。”

“古人在製作玉器時,是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三種。但從考古發掘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人對於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今天人們習慣上把寬邊小孔的圓狀器統稱作璧,而窄邊大孔徑的稱為環。玉環在新石器時期就已出現,紋飾簡單古樸,是古人佩掛在胸前或係在衣帶上的一種佩飾。”

“到了西漢,玉環的形製更加豐富多彩,如此件龍鳳紋玉環,不僅玉質優良,雕琢精致,而且構圖新穎,龍鳳形象誇張,雕玉工匠把想象中龍鳳騰躍姿勢和正躍然而起的瞬間姿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充滿著動態藝術的美感。這在漢朝出土的玉器中難得一見,是為西漢龍鳳藝術創新的上乘之作,彌足珍貴。”

這件深具藝術美感的玉環,雲飛揚個人非常喜歡,眾人品鑒良久,才由華國玉雕協會名譽會長李廣德展示下一件藏品。

他帶來的藏品是他本人玉雕作品:玉雕擺件《老子出關》。

“這件玉雕擺件是由高24.5厘米、寬20厘米、厚7厘米的翡翠料雕琢而成。”

“整塊翡翠為淺紫色,間有深紫色。在審料過程中,我按照這塊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體,進行認真構思,以色定題,就料設計,因材施藝。精細刻劃老子向關令尹喜講說《道德經》之後離開函穀關的情景。”

李廣德簡單的介紹之後,大家開始細細鑒賞。

但見畫麵上重嶺疊嶂,豔陽高照,祥雲繚繞,遠處一座城樓掩映於山峰、林木之中,數十隻小鳥在空中飛翔;近處山穀中奇石崢嶸,右側蒼勁鬆樹屹立於小路旁,與左側另一小樹形成呼應,木橋橫跨於山間泉水之上;橋下流水濺起朵朵水花;小路上仙風道骨的老子大耳下垂,須發飄拂,精神爽朗,樂嗬嗬地盤坐在青牛背上,一幼童天真活潑,輕盈地邁步於青牛之前麵,這一老一小呼應顧盼,流露著出關的喜悅神情,人物形象刻劃細膩,形神兼備,呼之欲出。

作品運用中國傳統散點透視手法,以“s”形構圖,使畫麵空間寬闊,層次清晰,表現出高低遠近的效果,使茫茫關山邊域顯得深遠空曠;利用橫向飄動的雲紋,與山石樹木形成曲直橫豎的對比,人物、走獸、流水與山石、城樓形成動靜對比,相互映襯,增強構圖的變化,既有對比,又有統一,使畫麵更加豐富多彩。

雕刻上將圓雕、浮雕等多種技藝揉為一體,精心雕琢,使畫麵深淺起伏,凹凸變化,在光線折射下產生明暗對比效果,增強空間感和立體感;巧妙用色,將深紫色作為太陽,放在顯眼位置,布局得當。作品主題突出,虛實相間,繁中求簡,層次分明,玉雕的色澤與選擇的題材十分吻合,使“牛走函穀關,紫氣自東來”得到完美的體現。

《老子出關》作品選配紫檀木雕底座,用浮雕技藝雕刻山石、樹木、小路等,尤其是底座的小路與玉雕畫麵右下側的小路連接,給人以畫未盡,意無窮之感覺,不禁為之稱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