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九 新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與發展_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
二、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行情況
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0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其中,服務出口1464億美元,同比增長6.8%;進口2441億美元,同比增長17.8%;貿易逆差977億美元,同比擴大39.4%。同期,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30603.7億美元,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16148.6億美元,增長8%;進口14455億美元,增長7.3%;貿易順差1693.6億美元,增長14.6%。
由於服務進口增速遠遠高於貨物進口,2013年前三季度服務進口占全部進口的比重提高到14.4%,服務進出口總額占全部貿易額的比重提高到11.3%。
(一)貨物貿易額
2013年1—11月,中國貨物進出口額為37704.9億美元,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20023.2億美元,增長8.3%;進口17681.7億美元,增長7.1%。貿易順差2341.5億美元,擴大18.3%。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速總體呈放緩趨勢,5月份出口增速僅為1%,6月份出口則同比下降了3.1%。這主要是受外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影響,同時,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出口綜合成本持續攀升,加大了企業出口難度。上半年進口增長波動較大,2月份進口同比下降了15.2%, 3月和4月進口增速分別恢複到14.1%和16.8%,5月和6月進口再次同比下降0.3%和0.7%。為幫助外貿企業緩解外需不足、成本上升等諸多困難, 2013年7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13]83號),出台了12條政策措施,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大貿易融資支持力度,著力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隨著這些政策措施逐步見效及國際市場需求回暖,7—11月外貿增速回升,但受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對部分新興經濟體出口下滑等因素影響,9月份出口增速在7、8月恢複性增長後又下降0.3%,10月份又恢複到一位數的正增長,到11月份,出口增速進一步提升到兩位數(見圖9-14),月度出口額刷新2012年12月的出口紀錄,突破2000億美元 。
圖9-14 2013年1—11月中國月度出口額、進口額與當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二)商品結構
隨著中國外貿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加快,機電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見表9-2)。1—11月,機電產品出口11479.5億美元,增長7.9%,占同期出口總額的57.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992.7億美元,增長11.1%,占同期出口總額的29.9%,其中手持無線電話機及其零件增長20.5%。傳統勞動密集
型產品仍具較強競爭能力,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製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181.7億美元,增長11%,占同期出口總額的20.9%。“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繼續下降,煤和原油出口量分別下降18%和35.1%,出口額分別下降了32.2%和36.6%。
表9-2 2013年1—11月中國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速 注:★“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包括表中已列名的有關商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進口低速增長,三季度以來,隨著國內需求上升,大宗商品進口增長提速(見表9-3)。1—11月,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7.46億噸,同比增長10.9%,原油進口2.55億噸,增長3.2%,成品油進口3621萬噸,增長1.5%,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2227萬噸,增長2.9%;大豆進口5597萬噸,增長6.6%,鋼材進口1287萬噸,增長2%;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410萬噸,同比減少4.8%,廢銅進口398萬噸,減少10%。中國政府繼續加大進口促進力度,帶動了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等產品進口。1—11月,汽車和汽車底盤出口量同比增長2.2%,出口額同比減少0.6%,飛機的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增長了44.3%和32.4%;機電產品進口7641.4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進口5075.3億美元,分別增長7.6%和11%,分別占同期進口總額的43.2%和28.7%。
表9-3 2013年1—11月中國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速 注:★“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包括表中已列名的有關商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三)地理方向
中國對發達市場依賴降低,貿易夥伴更趨多元化。1—11月,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貿易額合計12622.3億美元,同比增長2%,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3%回落至33.5%,其中出口額合計7778.8億美元,同比增長2.3%,占出口總額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1.1%回落至38.8%。隨著美國經濟複蘇勢頭趨於穩固,零售市場回暖,中美貿易4721.2億美元,增長7.6%,其中出口額3350.9億美元,增長4.9%。歐元區經濟初步走出持續一年多的衰退,市場需求仍較疲弱,中歐貿易5060億美元,增長1.8%,其中出口額3059.9億美元,增長0.9%。中日貿易2290.8億美元,下降7.9%,其中出口額1368.0億美元,下降1.5%,進口額1473.1有沒有,下降10.2%(見表9-4)。
表9-4 2013年1—11月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對新興經濟體出口總體增長較快,對東盟與“金磚四國”出口同比增長15.1%,其中對東盟、金磚國家出口分別增長20.2%和7.8%。受國內需求下降的影響,中國從新興市場進口同比增長0.2%,其中從東盟進口增長1.4%,從巴西進口增長2.9%,從俄羅斯和印度進口分別下降了10.1%和14.8%(見表9-5)。
表9-5 2013年1—11月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隨著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與自貿協定夥伴進出口增勢明顯,1—10月與東盟、智利、新西蘭等9個自貿協定夥伴(不含港澳台)進出口5370.3億美元,占外貿總額的15.8%,高出上年同期1.2個百分點;增速為16%,高出同期外貿增速8.4個百分點。其中,對冰島、東盟、巴基斯坦和秘魯的出口增速分別高達67.3%、20.6%、19%和17.9%,從瑞士和新西蘭的進口增速高達161.5%和34.1%(見表9-6)。
表9-6 2013年1—10月中國與自貿協定夥伴(不含港澳台)貿易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四)貿易方式和經營主體
從貿易方式看,1—11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9898億美元,同比增長9.2%,占進出口總額的52.8%,其中出口9839.3億美元,增長10.3%,占出口總額的49.1%;進口10058.7億美元,增長8.1%,占進口總額的56.9% (見表9-7)。加工貿易進出口12307.1億美元,增長0.8%,占進出口總額32.6%。隨著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穩步推進,加工貿易開始從加工裝配為主的低附加值環節向研發設計、創立品牌等產業鏈高端環節延伸,逐步實現從委托來料加工為主向自營進料加工為主運作方式的轉變,進料加工進出口額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的89.2%。
表9-7 2013年1—11月中國進出口貿易方式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國家支持民營外貿企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加大,尤其是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快速發展,為中小民營企業提供通關、融資、退稅等服務,幫助廣大民營企業深度開拓國際市場,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外貿經營主體格局繼續發生積極變化。1—10月,民營企業出口額7446.9億美元,同比增長20.2%,高出整體增速12.4個百分點,占出口額的41.4%;民營企業進口額475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2%,高出整體增速24.9個百分點,占進口額的29.7%。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增速下降,占進出口的比重進一步下降(見表9-8)。
表9-8 2013年1—10月中國進出口企業性質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