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本保證: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_黨的領導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

黨的領導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

趙正永

作者簡介

趙正永,男,1951年3月生,安徽馬鞍山人,1968年11月參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曆。曆任安徽省馬鞍山鋼鐵公司鋼鐵研究所團委書記、公司團委副書記,共青團馬鞍山市委書記,馬鞍山市委常委、團市委書記、市委秘書長、市委副書記,黃山市委副書記、書記,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現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核心觀點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應當而且隻能由國家的領導者來組織實施。

在全麵推進依法治國中,加強黨的領導,關鍵要做到“三統一”、“四善於”,在實踐中要切實抓好四個方麵。

黨的領導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應當而且隻能由國家的領導者來組織實施。我們黨是執政黨,理所當然地要擔負起領導人民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曆史使命和時代重任。

(一)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全局性和係統性,要求堅持黨的領導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作為一項全局性、係統性工程,既要求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把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管理都納入法治化軌道;又要求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使全體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以憲法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這些都隻能由執政黨來領導。在我國,黨居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要位置,隻有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全社會各個黨派、團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將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真正貫穿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中,才能促進和保證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帶動全體社會成員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

(二)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繁重性和艱巨性,要求堅持黨的領導

《決定》明確提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我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曆史文化的國家,不僅封建思想和意識根深蒂固,而且親朋好友同學鄉黨情結濃厚,人治傳統加上人情社會成為製

約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桎梏和障礙。同時,全麵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體製、機製和重大利益關係的調整,勢必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這些都充分表明,在我國,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在黨的領導下,發揮黨的獨特優勢特別是政治、組織和密切聯係群眾等優勢,才能有效破除全麵推進依法治國中的各種障礙,順利實施體製、機製的重大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

(三)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複雜性和長期性,要求堅持黨的領導

法律作為上層建築,其產生和發展都要受到經濟基礎的決定和社會發展的製約,因此依法治國也不可能孤立、靜止地推進,必然要受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技等各方麵因素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始終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都將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的過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麵深化改革不斷深入,這就決定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同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統籌進行,向著建設法治中國目標不斷前進。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麵

在全麵推進依法治國中,加強黨的領導,關鍵要做到《決定》提出的“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製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誌,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做到這“三統一”、“四善於”,在實踐中要切實抓好四個方麵。

(一)堅持黨領導立法

黨領導立法,就是根據黨和國家大局、人民群眾意願提出立法建議,立人民需要的法。要健全立法工作機製和程序,引導立法機關把握立法方向,提高立法質量,突出立法重點,使所立法律更加務實管用有效;突出黨的工作中心,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推進行政體製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保護生態環境等重點,適時製定、修改和完善各項法律,不斷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二)堅持黨保證執法

黨保證執法,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製。要深化政治立場、民主意識、法治觀念教育,使執法者在思想上行動上同憲法法律保持一致;建立憲法宣誓製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向憲法宣誓,確保公務員行為符合憲法法律精神;深化行政體製和執法體製改革,不斷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範化、法律化;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防止和克服執法工作中的利益驅動,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

(三)堅持黨支持司法

黨支持司法,就是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全麵推進司法體製改革,繼續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努力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製約有效的司法權運行機製;督促各級黨政機關帶頭執行司法機關判決,切實糾正違反法定程序幹預司法機關辦案問題,切實糾正當事人不服司法裁判反複向行政機關施壓現象;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建設人民信賴的法治人才隊伍,使事關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重要職位始終由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人擔任。

(四)堅持黨帶頭守法

黨帶頭守法,就是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引導全社會信仰法治;帶頭以嚴格的黨規黨法管黨治黨,使全體黨員都成為全社會守法的表率。要強化法律意識,強化法治思維,嚴格遵循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以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少年為重點開展普法教育,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保持對憲法法律的忠誠之心、敬畏之心,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觸碰法律紅線、不得逾越法律底線。

總之,我們要堅持黨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領導地位不動搖,黨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實施領導不動搖,黨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不動搖,黨自覺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不動搖,在黨的領導下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