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三輪: 大學教授敢下海

宋如華的商業故事其實是由三個懸念構成的:

一、一個從來沒有商業經驗的大學教授投身商海,將以怎樣的方式構築他的商業夢想?

二、麵對巨大的誘惑和憑空而降的機遇,大學教授與草莽出身的企業家是否將作出不同的抉擇?

三、當公司瀕臨無藥可救的絕境時,企業家該選擇一種有尊嚴的失敗還是自保其身?

跟無數熱血的中國知識青年一樣,宋如華在創業之時就將取得像比爾·蓋茨般的成就視為自己的遠大目標。

那個美國青年白手起家,靠一套軟件係統打造出一個不可一世的商業帝國,並在將近30年的時間裏一直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這樣的“美國夢”曾經激勵過無數中國青年。

宋如華在某些時刻,甚至已經逼近了這個目標。他被認為是中國式比爾·蓋茨的代表之一。

然而,故事最終以崩塌結束。當災難降臨的時候,當公司的最後一張底牌被猛然揭開的那一刻,所有的關注者都突然啞然失笑。

蹬三輪:大學教授敢下海

1992年3月,全中國的報紙都在無比興奮地報道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新聞,這位87歲的老人再次吹響了加快改革開放的號角。便是在這種空前熱烈的氛圍中,30歲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係副教授宋如華突然辭職經商去了。

在此之前的宋如華沒有展現出任何商人的天賦。他出生於浙江紹興縣的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寒,7歲喪母,考上大學之前還沒有看到過飛機的模樣。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他給自己定過一個“八不原則”:一不出國,二不經商,三不抽煙,四不喝酒,五不唱歌,六不跳舞,七不看電影,八不逛公園。就憑著這股苦讀勁,他因成績優異畢業後留校任教。在那些年,他教的課是學生們最喜歡聽的,後來創辦了網易的丁磊曾經旁聽過他的公開課。1991年,他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並被授予全校唯一的“機電部青年教書育人特等獎”。就是這個看上去前途遠大的青年教授,決定下海創業。

宋如華後來回憶說,讓他痛下決心的一個細節是:這一年元旦他回家探親,在火車上,一個手持“磚頭式”大哥大的暴發戶一人占了兩個位子,宋如華客氣地請他騰一個出來,那人瞟了他一眼,露出滿臉的不屑。

對清貧命運的不甘和對火熱的商業大時代的憧憬,讓內秀而又個性倔強的宋如華走出了校園。他和一個好友湊了5000元錢,注冊了一家名叫“托普電子科技發展公司”的企業,托普的英文是TOP,“頂峰,頂尖,卓越”的意思。宋如華對同伴說:“我們要做就做最頂尖的,我們的目標是比爾·蓋茨。”

宋如華是學天文物理的,他所學的知識與商業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在一開始,一心想像比爾·蓋茨一樣的他隻能靠倒賣電腦起家。那些日子,他整天騎著三輪車在成都城裏跑來跑去,一邊蹬一邊給自己打氣:“蹬一下一毛錢,蹬兩下兩毛錢,100下就是10塊錢。”在當時的全國大學教授中,肯下海蹬三輪車的,除了宋如華還有幾人?

托普的第一單大生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一天,四川建設信托投資公司給電子科技大學打電話,希望有人替他們安裝一個電子顯示屏。接電話的恰好是宋如華的一個相識。於是,他順口把這件事告訴了正四處瞎找業務的老朋友。宋如華其實對這個項目一無所知,而且委托方又要求15天內完成安裝調試,可是當他聽說項目的合同金額為32萬元時,便一口應承了下來。接下來的日子裏,宋如華每天隻睡兩個小時,從原料采購到印製板加工,再到安裝調試,他竟隻用了12天就完工交貨了。

真正讓托普完成原始積累的項目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1994年10月,成都金牛區稅務局想向托普買幾台電腦。在交談中,當局長得知宋如華是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時,便無意中問了一句:“你們能開發自動打印發票的計算機軟件嗎?”

當時正值經商熱潮,稅務係統整天為日日猛增的計稅事務忙得焦頭爛額。國家稅務總局也專門下過文件,要求“在本世紀末,全國各稅務局、所均要實現從申報、登記、開票、會計的計算機化”。然而,國內幾乎沒有一家計算機公司有成熟的產品提供。在稅務局長提問之前,宋如華從來沒有接觸過軟件開發業務,托普公司裏也沒有一個軟件工程師,但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宋如華說:“當然能。”就跟做顯示屏的那單生意一樣,宋如華先是大膽地簽下了合同。然後,他轉身回母校招進3個大學生,把他們關進一個小房間裏日夜開發。3個月後,托普計算機自動計稅係統1.0版誕生了,輸入納稅人信息後,計算機就能自動打印出發票。金牛區稅務局非常滿意,托普的軟件係統真是幫了他們一個大忙。很快,別的區得知了這個信息,也主動上門來找托普了。宋如華發現,一個大金礦突然袒露在他的麵前。

托普以前做電腦銷售,隻能賺取那點可憐的代理費,而有了計稅軟件係統之後,硬件軟件搭著賣,價格就是托普說了算了。宋如華計算了一下,全國的大小稅務局有4萬多個,每個局、所投入10萬元,就是幾十億元的大市場。宋如華當即決定,放下手上的其他業務,專心一致主攻計稅軟件的市場開拓。在半年多時間裏,他跑馬圈地攻下了大半個四川省,同時組建營銷網絡,殺向西北和華東各省。到這一年底,托普的稅務軟件銷售收入達到4000多萬元,其中最大的一個工程是西安市地稅工程,合同金額達1500萬元。

那是一個充滿了暴利氣息的年代。市場對辦公自動化的巨大渴求與這個領域的科技神秘性,營造出一個難以想象的牟利空間。宋如華憑著他驚人的商業直覺,抓住了這個百年一現的機遇。一個日後看來非常成功的策略是,在發現了市場機遇的時候,宋如華沒有把主攻目標放在北京或上海等大中城市,而是在縣市級稅務係統四處出擊。那是一個需求旺盛,而公關難度相對較低的市場。一位早年跟宋如華打天下的托普舊部回憶說:“托普的軟件係統隻要一演示,就離不了十,接下去的工作就是跟稅務局長們喝酒。那個時候喝了多少酒啊,宋總一個人就可以喝一斤半白酒,整個公司都在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