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第3章第4節

第1篇第3章第2節石油攪局世界政壇

自人類發現石油以來,圍繞石油的競爭就從來沒有間斷過。究其原因,不僅在於石油的物質屬性,更在於它的政治屬性。一般而言,石油作為一種物質資源,其本身是沒有政治屬性的。但是,如果說像石油資源的主權與占有權、控製權,石油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一係列問題與政治無關,也不符合事實。因為石油對於現代社會,對於任何想建立現代社會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石油資源與石油消費地在空間分布上的分割,更加深了石油富集地區或國家的“地緣政治”特色和“石油地緣政治”色彩,所以,對它的開發、利用、買賣、占有等,便能夠製造出許許多多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的政治作用首先表現為,石油消費量直接影響一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一般而言,在石油價格平穩階段,經濟的增長與石油消費的增長成正比關係,即經濟的增長必須以消費一定數量的石油作保證。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保持在1∶15的比例即說明了此點。如果石油供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供不應求,勢必成為製約一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在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代世界主題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對多數國家來說就是最大的政治,而經濟增長又與石油供應和油價密切相關,因此誰都渴望充足的石油供應保障。

然而,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和民用物資,不僅能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有所貢獻,成為促進國際和平交往的使者,而且也可能成為戰爭的起源,乃至在戰時還關乎一國的生死存亡。因此,各國都盡可能地控製石油資源,誰掌握了石油的控製權,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回顧過去100年的世界曆史,可以發現,這100年實際上就是為攫取和控製世界石油儲備而打仗的曆史。首先是英國和德國對波斯灣石油的戰爭,後來是英國和美國之間的短暫競爭,隨即英美共同對付德國和俄羅斯,後來又共同對付伊朗、墨西哥、委內瑞拉等一切可能威脅其全球石油主宰者地位的國家或利益集團。不久前,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了德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的著作《石油戰爭:石油政治決定世界新秩序》。威廉?恩道爾寫了1973年石油危機的幕後故事。1969年,理查德?尼克鬆任職美國總統的第一年。這一年年末,美國經濟開始衰退。從1970年到1971年,美國大幅度降低利率,結果投機“熱錢”紛紛投向歐洲和其他地方,導致美元不斷貶值。到1971年年底,美國官方黃金儲備不及官方負債的1/4,也就是說,如果國外所有的美元持有者都把美元兌換成黃金,華盛頓將沒有能力滿足這樣的需求。作為應對,1971年8月15日,尼克鬆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此舉單方麵撕毀了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的核心協定。

但即使這樣,到1973年5月,美元的急劇貶值仍在繼續。於是,84位世界頂尖級的金融界和政界人士聚集在瑞典的索爾茨約巴登——瑞典銀行業名門瓦倫堡家族的一個隱秘的海島度假勝地,參加一個名為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聚會,商討對策。曆史證明這是一次極不尋常的會議。一場圍繞石油的陰謀從會議上策劃開來,這就是引發全球性的石油禁運,以此來大幅度提高世界石油價格。作為實施陰謀的第一步,美國與會者沃爾特?利維在描述了未來世界石油需求和供給的前景後預言:“石油進口成本將大幅度提高,石油消費國的貿易平衡將遭遇巨大困境,歐佩克(OPEC)石油收益將出現四倍增長。”隨後,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爆發了“贖罪日戰爭”。戰爭並不是簡單的阿拉伯國家決定對以色列發起軍事打擊的結果,而是華盛頓精心策劃的事件。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包括截獲的阿拉伯官員之間關於確認已經開始戰爭集結的通信,都被壓了下來。基辛格還通過以色列駐華盛頓大使有效控製了以色列的政策反應。而戰爭的結果——石油減產和石油禁運——也在華盛頓的算盤之中。

1973年10月16日,歐佩克宣布將油價從每桶3.01美元提升至每桶5.11美元,並宣布停止對美國和荷蘭出口石油——鹿特丹一直是西歐主要的石油港口。1974年1月1日德黑蘭會議之後,第二次油價上漲開始了。這一次從5.11美元上漲了一倍多,達到11.65美元。這是伊朗國王在會議上強烈要求的結果,但是伊朗國王的要求令人吃驚,幾個月前,他還反對油價上漲,因為他擔心這會使西方出口商提高出口到伊朗的工業設備的價格,這些設備是伊朗推進雄心勃勃的工業化進程所急需的。後來,人們才知道,伊朗國王是在基辛格施加的壓力下才這麽做的。基辛格向伊朗國王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漲四倍,與沃爾特?利維在索爾茨約巴登會議上預期的一模一樣。從1973年5月的索爾茨約巴登會議上預言未來歐佩克石油價額上漲四倍,到1974年1月,不到7個月的時間,油價上漲四倍成為事實。

正是由於石油具有如此的政治效果,所以,石油已與國際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國際鬥爭中常常被用來作為達到一定目的的手段。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20世紀80年代初,當美國裏根政府得知前蘇聯通過大量出售石油而得到高額利潤後,立即派人到中東和歐洲一些產油大國遊說,大量增產原油,使世界油價**,從而導致蘇聯外匯收入大幅度下降,迫使其幾十個大型工業項目因缺錢而取消,內部的經濟結構日益惡化。美國的“石油武器”成了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當新世紀的鍾聲還餘音在耳之際,美國又不惜冒著步英國和蘇聯後塵而落入“阿富汗陷阱”的危險,打響了“世紀第一戰”。雖然從表麵上看此戰已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勝利結束了,但爭奪那裏石油的或明或暗的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甚至可以說隻是一個新的開始。美國一輪接一輪的軍事行動正相繼在中東、中亞展開,為了“石油桶”,美國甚至不惜點燃伊拉克這一“火藥桶”。

再看看異軍突起的俄羅斯,為了自己的“強國夢”,也正在中亞—裏海地區與美國進行著如火如荼的“油管”和“油碗”之爭。2007年10月15日,俄羅斯前總統普京不屑暗殺傳聞,在結束訪問德國後直飛伊朗首都德黑蘭,與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舉行會談,並參加16日開幕的裏海沿岸國家峰會。普京對伊朗的訪問是俄領導人二戰後60多年來的首次訪問。普京作為俄羅斯領導人重返中東,裏海沿岸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無疑是他出訪的題中之意。美聯社2007年10月16日報道說,在今天舉行的裏海沿岸國家峰會上,俄羅斯和伊朗領導人強烈反對外部勢力幹涉裏海地區事務。事實上,普京16日在峰會上大膽提出了通過修建運河打通裏海和黑海的建議。

他表示,“俄羅斯建議修建運河,連接裏海和黑海—亞速海海域”。普京強調:“建設運河,連接裏海和黑海—亞速海海域,有助於鞏固裏海交通潛力。”與此同時,普京和內賈德還在會上呼籲所有裏海沿岸國家拒絕外部勢力幹涉裏海事務。普京說,所有裏海沿岸國家需共同努力,阻止外部勢力利用一個裏海沿岸國家反對另一個裏海沿岸國家。普京說:“穿越裏海地區的能源管道事宜必須得到所有5個沿岸國家支持才能落實。”普京雖然沒有具體點明哪個國家,但他的話顯然表明莫斯科強烈反對美國支持的繞過俄羅斯向西方輸送中亞和裏海能源的計劃。可見,靠石油使經濟起死回生並且重拾大國地位的俄羅斯也絕不是等閑之輩。隨著“世界性石油短缺大勢”的出現,預計石油爭奪戰將更加激烈。

可見,一百多年來,“石油因素”始終是影響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麵。時至今日,無論是世界強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其政策仍然受到能源,首先是石油因素的強烈影響。雖說石油本身隻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物質資源,並沒有什麽政治屬性,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擁有石油這種戰略資源數量的多少,或者是獲得這種戰略資源能力的大小,則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因為一國要想獲得經濟發展、政治穩定、軍事安全,沒有充足、穩定、價格合理的石油供應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高度依賴國外石油資源的國家而言,必然別無選擇地要卷入與石油有關的國際事務中去。其對外石油依賴度越高,對受威脅的感覺就會越強烈,其對外安全戰略中的“油”味就會越濃。石油對於一國的經濟發展與安全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導致大國為了控製世界石油,不惜自相殘殺,兵戎相見。

所以不得不承認,石油又是最大的政治。石油作為國際政治中的敏感因素,不僅影響著世界各國外交政策的製定和外交戰略的實施,也影響著世界政治和國際關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