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消化係統疾病 (5)

消化係統疾病(5)

一、脾腎陽虛

於某女63歲病曆號54、2、130

曾患急性胃腸炎,調理不當,病轉慢性。現症:大便泄瀉,日行七八次,腰冷胃寒,腹痛裏急,心悸氣短,食後則停滯腹脹,兩脅不舒,食欲不振,夜寐不安,時自汗出,小便短黃。

舌淡、苔白,六脈沉弱。

【辨證立法】

清陽不升,大便作瀉,濁氣在上,兩脅腹脹,升降失常,脾胃不和,納食雖少,猶停滯胃脘不消,胃不和則夜寐不安。腰為腎府,腰冷則屬腎陽虛。陽虛衛氣不固自汗出。濕鬱小腸,腹痛裏急,舌淡苔薄、六脈沉弱,均為虛寒之象。擬以理中溫陽為法。

【處方】

生龍骨

牡蠣各12克(同打先煎)

白通草5克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同炒)

焦薏苡仁18克

白術炭各6克

紫厚樸5克米黨參10克

炒遠誌10克

炙甘草3克

血餘炭6克

禹餘糧10克(同布包)

浮小麥30克

五味子5克

幹薑炭5克

二診:服藥2劑,大便轉溏,次數已減,餘症均輕,仍以前方加力。

【處方】

白術炭各3克

生龍骨

牡蠣各12克(同打先煎)

五味子3克

川附片6克

雲茯苓

神各10克

川續斷

杜仲各6克(同炒)懷山藥24克

炙甘草3克

禹餘糧10克

血餘炭6克(同布包)

淡幹薑5克

紫厚樸5克

米黨參10克

荷梗1尺

三診:前方服4劑,見效,又因腹部受寒,變瀉複作,仍遵前法加減。

【處方】

雲茯苓

神各10克

肉豆蔻6克

補骨脂6克

五味子3克

幹薑5克

甘草3克

車前子

草各10克

米黨參10克

炒遠誌10克

懷山藥24克

川厚樸5克

白術炭各10克

血餘炭

禹餘糧各6克(同布包)

川附片6克

吳茱萸6克四診:服藥6劑極效,每日溏便1~2次,小便少,色黃,餘症均基本消失。

【處方】

血餘炭

晚蠶沙各6克(同布包)

厚樸

玫瑰花各6克(後下)

浮小麥30克

白通草5克

炙甘草3克

車前草

墨旱蓮各12克

冬白術6克

煨草果6克

炒薏苡仁24克

補骨脂6克

炒枳殼5克

雲茯苓

神各10克

吳茱萸

黃連各3克(同炒)

炒遠誌10克五診:服藥17劑,諸症悉除,擬改服丸藥,常服鞏固療效。

【處方】

每日早服七寶妙靈丹20粒,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

【解讀】

年逾花甲,脾胃虛寒,心氣不足,脾陽不振,形成慢性腸炎。張三錫說:“久瀉無火,多因脾腎之虛寒也。”每診均以健脾理中溫腎陽,兼佐以滲利之品。“少火生氣”,腎關乃固,脾胃溫暖,熱腐水穀,脾氣以升,胃氣得降,故諸證隨藥而解。

生龍骨——生牡蠣(見第46頁)。

蒼白術炭(蒼術炭——白術炭)(見第28頁)。

禹餘糧——血餘炭

血餘炭苦平,和血止血,厚腸止瀉,通利水道;禹餘糧甘澀性平,澀腸止瀉,收斂止血。二藥伍用,厚腸防腐、澀腸止瀉、和血止血的力量增強。用於治療久瀉、久痢等症以及慢性腸炎,腸黏膜有損傷者。

禹餘糧、血餘炭伍用,治療慢性腹瀉、慢性痢疾均有良效。尤其對腸黏膜有損害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更堪選用。施師認為,本品除有收斂止瀉的作用之外,其分子顆粒尚可吸附腸黏膜,起到防腐和保護黏膜,使潰瘍麵早期愈合的作用。

慢性痢疾,屬於阿米巴痢疾者,應伍以鴉膽子10~20粒,用饅頭皮包裹,吞服之,其效更佳。

若濕氣重者,可參合淡滲之法,伍以車前草、墨旱蓮、益元散之類,收效更著。

黎明前作泄,名曰五更泄、晨泄、瀼泄。多為腎虛所致,常與四神丸方參合使用。

杜仲——續斷(見第48頁)。

茯苓——茯神(見第29頁)。

車前子——車前草(見第13頁)。

附子——幹薑(見第107頁)。

晚蠶沙——血餘炭

蠶沙甘辛溫,得清氣純淨,雖出濁道,但無異味,專走下焦濁部,化濕濁使之歸清;血餘者,為血所養,炙炭入藥,厚腸止瀉,散瘀止血,補陰利尿。蠶沙以升清化濕為主,血餘炭以厚腸止瀉止血為要。二藥伍用,厚腸止瀉,散瘀止血之力益彰。用於治療急、慢性泄瀉。

車前草——旱蓮草(墨旱蓮)

車前草味甘性寒,功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水通淋,滲濕止瀉,尤擅清無形之濕熱;墨旱蓮甘寒滋陰瀉熱,酸寒涼血止血,若以鮮品入藥,清熱止血之力更強。二藥伍用,相互促進,利尿、行水、清熱、止血的力量增強。用於治療尿頻、尿急、尿

車前草、墨旱蓮伍用,名曰二草丹。出自《赤水玄珠》。治淋及尿血等症。

根據臨床體會,凡各種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尿血等症,用之均有良效。筆者曾會診一慢性腎炎女性患者,腹大如鼓,小便不利,臥床不起,舌淡,苔白滑,脈象濡軟,投以車前草、墨旱蓮、附子、白術、茯苓、桂枝、豬苓、澤瀉之品,服藥3劑,旋即小便通利,腹水即消,遵效不更方之旨,再取3劑,依法服用。

補骨脂——肉豆蔻

肉豆蔻又名豆蔻、肉果。辛溫氣香,溫中散寒,行氣消脹,收斂澀腸止瀉;補骨脂辛苦溫,補腎壯陽,補脾止瀉,固精縮尿。肉豆蔻以補脾為主,補骨脂以補腎為要。二藥伍用,一脾一腎,脾腎雙補,補腎陽、溫下元,以除下焦陰寒,溫中土、運脾陽,以化濕止瀉。

補骨脂、肉豆蔻伍用,名曰二神丸。出自《普濟本事方》。治脾胃虛寒,不思飲食,泄瀉不止。明·孫一奎用其治療脾胃虛弱,全不思食,服補脾藥不效者。清·張璐以補骨脂、肉豆蔻各等份,治腎陽虛,五更泄瀉。

夫慢性泄瀉,有脾虛不能製水者,有腎虛不能行水者。前者以肉豆蔻之辛溫,溫脾以製水;後者用補骨脂之辛燥,補腎以行水。二藥相合,脾腎雙補,泄瀉可除。二者取舍多少,應隨證化裁。腎虛為主者,主取補骨脂,佐以肉豆蔻;脾虛為甚者,主選肉豆蔻,佐以補骨脂。

厚樸花——玳玳花(見第21頁)。

注:煨草果即麵裹煨熟,取仁入藥。

二、脾胃虛寒

朱某男69歲病曆號52、3、322

病已年餘,大便溏瀉,每日少則一二次,多則五六次,近來食後覺脹,腹部喜熱,別無其他症狀。

舌質淡,苔白,六脈均沉軟。

【辨證立法】

年屆古稀,氣血已衰,久患溏瀉,脾胃均弱,腹部喜熱,是屬寒象。擬四君理中湯並和胃固腸法治之。

【處方】

米黨參10克

白術炭各6克

紫厚樸5克

焦遠誌10克

晚蠶沙

左金丸各6克(同布包)

幹薑炭5克

懷山藥24克

炙甘草3克

雲苓塊10克

血餘炭6克

禹餘糧10克(同布包)

罌粟殼12克二診:服藥4劑,大便每日1次,仍溏,胃部仍脹。前方去罌粟殼,加殼砂仁5克,陳皮炭6克。

三診:前方又服4劑,試停藥2日而大便次數並未增多,已不溏瀉,成為軟便,療效甚顯,要求配丸方以資鞏固。

【處方】

懷山藥60克

雲苓塊30克

廣皮炭15克

焙雞內金30克

血餘炭30克

炙甘草15克川附片30克

淡幹薑15克

淡吳萸15克

川黃連15克

蒼術炭30克

罌粟殼30克紫厚樸15克

米黨參30克

建蓮肉30克

野於術30克

共研細末,荷葉2張煎水,六神曲60克打糊共合為丸如米粒大,每日早晚各服6克,白開水送下。

四診:丸藥服40日,效果甚好,大便迄未溏瀉,有時飲食不甚注意,腹部即感不適,大便不成條狀,消化力尚弱。

前方去罌粟殼、附片、幹薑,加蓮肉60克再服1個月。

【解讀】

本案病情單純,治之較易,一診以四君理中湯治之,二診則加平胃散,丸藥則以四君理中、左金丸、平胃散、曲術丸諸方合劑,不隻補氣;又應和胃健脾,經雲:“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故用荷葉以升清陽。

蒼白術炭(蒼術、白術炭)(見第28頁)。

血餘炭——禹餘糧(見第115頁)。

晚蠶沙——左金丸

左金丸由吳茱萸與黃連組成,它的含義,汪昂雲:“此足厥陰藥也,肝實則痛,心者肝之子,實則瀉其子,故用黃連瀉心清火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製木,則肝木平矣;吳茱萸辛熱、能入厥陰(肝),行氣解鬱,又能引熱下行,故以為反佐,一寒一熱,寒者正治,熱者從治(以熱治熱,從其性而治之,亦曰反治),故能相濟以立功也。肝居於左,肺居於右,左金者謂使金令得行於左而平肝也。”

左金丸清熱瀉火,和胃製酸,厚腸止瀉;蠶沙祛風濕,化痰濁,緩拘攣,辟穢防腐。二藥伍用,升清降濁,理脾和胃,除濕化濁,厚腸止瀉、止痢之功益彰。

左金丸為市售中成藥。施師臨證處方,善用丸、散之輩入煎劑共煮,收到了良好效果,可謂是一大亮點,可師可法矣。

附子——幹薑(見第107頁)。

黃連——吳茱萸(見第84頁)。

注:禦米殼又叫罌粟殼、米殼、鴉片煙果。酸、平。入肺、腎、大腸經。《本草求真》:“功專斂肺澀腸固腎。凡久瀉、久痢脫肛,久咳氣乏,並心腹筋骨諸痛者最宜。”筆者體會,本品易於上癮,不宜久用。常用量6~10克。

三、命門火衰

吳某男29歲病曆號52、4、686

4年前曾患腹瀉,未經醫生治療,服成藥數日,腹瀉次數減少。以後逐漸形成晨醒即急入廁便瀉1次。初不介意,近兩年則感體力日虛,消化無力,有時惡心,小便短少。

舌苔白垢,六脈沉弱。

【辨證立法】

雞鳴之瀉是屬腎虛,腎司二便,故有便瀉溲少,六脈沉弱,虛寒之征,舌苔白垢,寒濕不化,擬理中湯合四神丸加味治之。

【處方】

補骨脂6克

肉豆蔻6克

白術炭各6克

米黨參10克

五味子3克

炒萸連各5克

赤茯苓

小豆各12克

炙甘草3克

幹薑炭5克

川附片5克

血餘炭6克

禹餘糧10克(同布包)二診:服藥2劑,無變化,症如前,藥力未及,前方薑、附各加5克。

三診:服藥10劑,見效,大便時間已可延至中午如廁,仍屬溏便。體力較好,食欲增進,已不惡心,小溲也多,改用丸劑。

【處方】

七寶妙靈丹,早晚各服半瓶,服20日。

四診:服七寶妙靈丹不如服湯藥時效果明顯,大便每日1次,仍溏瀉,腸鳴不適,擬甘草幹薑茯苓白術湯合四神丸治之。

五診:前方服7劑,大便每日1次,已成軟糞,腸鳴止,食欲強,擬用丸方收功。

【處方】

每日早服四神丸10克,晚臨臥服附子理中丸l丸。

【解讀】

天明初醒即須入廁,即所謂雞鳴腹瀉。中醫文獻均載為腎虛之候,緣以“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因而寒從中生,非自外受。治之以溫腎陽。然泄瀉無不與脾胃有關,不獨溫腎,亦應溫補脾胃,則收效甚速。本案即本諸此法,4年夙疾,五診治愈矣。

肉豆蔻——補骨脂(見第116頁)。

炒萸連(炒吳茱萸、炒黃連)(見第84頁)。

附子——幹薑(見第107頁)。

蒼術炭——白術炭(見第28頁)。

赤茯苓——赤小豆(見第13頁)。

血餘炭——禹餘糧(見第115頁)。

四、脾虛瀉利

唐某男44歲病曆號52、7、76

4個月前曾患急性腸炎,日久不愈,又成慢性腹瀉,多則日行十餘次,少則四五次,屢治無效。目前,如廁頻頻,二便量少而不暢,左下腹隱痛,且有硬塊,口渴而不思飲。

舌苔垢膩,脈象濡滑。

【辨證立法】

急性腸炎,治之不及時,日久難愈,久瀉脾弱,運化失職,消化力減,口渴而不思飲,濕重之故,法應健脾利濕,消積行氣。

【處方】

白術炭各6克

焦薏苡仁18克

炒萸連各5克

萊菔子

纓各6克

炙甘草3克

浮海石10克

醋煆瓦楞子24克(同布包)

香附米6克廣皮炭6克

雲苓塊6克

滑石塊6克

焦內金10克

晚蠶沙

血餘炭各6克(同布包)

薑厚樸5克

白通草5克

車前草

墨旱蓮各10克

二診:服藥3劑,感覺非常舒適,遂又連服6劑。脹滿減輕,大便每日三四次,腹痛已愈,食欲增進,但覺氣短頭暈。前方去雞內金、車前草、墨旱蓮、白通草,加黨參10克,紫蘇梗5克,桔梗5克。

三診:前方服6劑,大便稀軟,有時可成條狀。日行一二次。晚間感覺腹脹,左下腹中硬塊,觸之較前柔軟,亦不疼痛。

【處方】

白術炭各6克

米黨參10克

炒萸連各5克

苦桔梗5克

浮海石10克

醋煆瓦楞子24克(同布包)雲苓塊12克

訶子肉6克

炙甘草3克

血餘炭6克

禹餘糧10克(同布包)

紫厚樸5克

藿香梗5克

【解讀】

本案為脾濕不運之慢性腸炎,先用平胃散加味,後用除濕湯,共服藥20餘劑,慢性腸炎遂得痊愈。其左下腹硬塊為炎性積滯,用雞內金消導化積,瓦楞子、浮海石軟堅去滯。

蒼術炭——白術炭(見第28頁)。

瓦楞子——浮海石

浮海石鹹寒,體質輕浮,入於肺經,清肅水之上源,而通利水道,軟堅散結,消石通淋;瓦楞子為海產軟體動物蚶的貝殼,其殼似瓦屋之壟,故又名瓦壟子。本品醋煆,是為引藥入肝經,增強軟堅散結,化瘀止痛之功。二藥伍用,相得益彰,軟堅散結、散瘀消除硬塊的力量增強。

浮海石、瓦楞子伍用,確有軟堅化瘀之功。治肝、脾腫大宜與合歡皮、白蒺藜參合;治膽結石宜與金錢草、茵陳、梔子參合;治尿路結石宜與魚枕骨、益元散配伍。

晚蠶沙——血餘炭(見第115頁)。

禹餘糧——血餘炭(見第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