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6)

公元1351年,元朝征發了十五萬民工去修治黃河。這些民工在修治過程中遭受到非人的待遇。白蓮教領袖韓山童、劉福通等人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起義機會,於是就在民工中上下活動,四處散播謠言說要天下大亂,號召大家起義。他們還暗地裏做了一個獨眼石人,悄悄埋在即將動工的河道上。同時,派出親信四處散播早已編好的歌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在開鑿河道的時候,民工挖出了這一隻眼的石人,便信以為真。他們群情激奮,隨時準備起義。這時,韓山童覺得時機已到,就在河北永年殺黑牛白馬,舉起了反元大旗,各地的義軍也紛紛響應。為了分辨敵我,他們頭上都裹著紅巾,因此被稱為紅巾軍。

紅巾軍所到之處,殺掉所有昏庸無能的元朝官吏,開倉放糧,對人民“不殺不淫”,得到民眾的熱烈擁護,因此起義迅速發展,隊伍也很快壯大。元朝的統治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下土崩瓦解。

元朝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違背了“道”,沒有順應潮流,使得階級矛盾激化,最終葬送了自己。

上賢第九: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

夫王者之道,如龍首,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示其形,隱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極也;若淵之深,不可測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殺而不殺,大賊乃發;兵勢不行,敵國乃強。

文王問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賊、七害。”

文王曰:“願聞其道。”

太公曰:“夫六賊者:一曰:臣有大作宮室池榭,遊觀俱樂者,傷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農桑,任氣遊俠①,犯曆法禁②,不從吏教者,傷王之化。三曰:臣有結朋黨,蔽賢智,障主明者,傷王之權。四曰:士有抗誌高節③,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威。五曰:臣有輕爵位,賤有司,羞為上犯難者,傷功臣之勞。六曰:強宗侵奪,淩侮貧弱者,傷庶人之業。

“七害者:一曰:無智略權謀,而以重賞尊爵之故,強勇輕戰,僥幸於外,王者謹勿使為將。二曰:有名無實,出入異言,掩善揚惡,進退為巧,王者謹勿與謀。三曰:樸其身躬,惡其衣服,語無為以求名,言無欲以求利,此偽人也,王者慎勿近。四曰:奇其冠帶④,偉其衣服,博聞辯辭,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誹時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寵。五曰:讒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輕死,以貪祿秩;不圖大事,得利而動;以高談虛論,說於人主,王者謹勿使。六曰:為雕文刻鏤,技巧華飾,而傷農事,王者必禁之。七曰:偽方異伎⑤,巫蠱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故民不盡力,非吾民也;士不誠信,非吾士也;臣不忠諫,非吾臣也;吏不平潔愛人,非吾吏也;相不能富國強兵,調和陰陽,以安萬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實,明賞罰,樂萬民,非吾相也。

“夫王者之道,如龍首⑥,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示其形,隱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極也;若淵之深,不可測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殺而不殺,大賊乃發;兵勢不行,敵國乃強。”

文王曰:“善哉!”

①任氣:負氣,任性,意氣用事。遊俠:指古代愛好交遊,能夠勇於急人之難的俠士。這些人雖然輕生重義,但往往無視法律,會以武犯禁。

②犯曆法禁:違反法令。

③抗誌高節:高傲心誌,標榜節操。

④冠帶:穿著打扮。

⑤偽方異伎:用來騙人的沒有實效的方術。方,指方士。伎,通“技”,指醫卜星相與養生煉丹之類的技法。

⑥王者之道,如龍首:龍首,龍頭。做君主的,要像龍頭一樣,高居於九天之上,隱約現於雲霧之中,使人可望而不可測,可仰而不可即。

文王問太公說:“作為君主,應當尊崇什麽樣的人,抑製什麽樣的人?任用什麽樣的人,除去什麽樣的人?又應該嚴禁什麽事,製止什麽事?”

太公回答說:“作為君主,應該尊崇德才兼備的人,抑製無德無才的人;任用忠誠信實的人,除去奸詐虛偽的人;嚴禁暴亂行為,製止奢侈風氣。所以君主應當警惕‘六賊’‘七害’。”

文王說:“我想聽聽你說的這些道理。”

太公說:“所謂‘六賊’就是:一、臣屬中有人大興土木,修建宮室亭榭,以供君主遊樂觀賞的,就會敗壞君主的德行。二、民眾中有不從事農桑,任意妄為,愛好遊俠,違犯法令,不服從官吏管教的,就會敗壞君主的教化。三、臣屬中有結黨營私,排擠賢智,混淆君主視聽的,就會損害君主的權勢。四、士人中有心高氣傲,標榜節操,氣焰囂張,卻又結交諸侯,不尊重君主的,就會損害君主的威嚴。五、臣屬中有輕視爵位,藐視上級,不願為君主冒險犯難的,就會打擊功臣的積極性。六、強宗大族中有競相掠奪,欺壓貧弱的,就會損害民眾的生業。

“所謂‘七害’是:一、沒有智略權謀,卻為了獲得重賞高官而恃勇強幹,輕率赴戰,企圖獲得僥幸之功的,君主切勿讓這種人擔任將帥。二、隻有虛名而無實才,言行不一,掩人之善,揚人之惡,到處鑽營取巧的,君主必須慎重對待,切勿同這種人共謀大事。三、穿著粗劣,外表樸實,自稱無為,實則是沽名釣譽,自稱無欲,卻是貪圖利益的,這種是虛偽之人,君主切勿與他親近。四、以冠帶奇特、衣著華麗、博聞善辯、高談闊論為自己裝點門麵,身居偏僻簡陋之處,又專門誹謗時俗,這種是奸詐之人,君主切勿寵信。五、為求官爵,巧言諂媚,不擇手段,為貪圖俸祿,魯莽輕率不惜性命;不顧大局,見利妄動;卻又高談闊論以取悅君主的,這種人君主切勿任用。六、從事雕文刻鏤、技巧華飾一類的奢侈工藝,因此妨害農業生產的,君主必須加以禁止。七、用騙人的方術、奇特的技法、巫蠱左道、符咒妖言等迷惑欺騙善良民眾的,君主必須加以製止。

“由此可知,不盡力從事耕作的民眾,就不是好民眾;不忠誠守信的士人,就不是好士人;不敢直言進諫的大臣,就不是好大臣;不公平廉潔愛護民眾的官吏,就不是好官吏;不能富國強兵,調解各種矛盾,處理各類問題,確保君主地位穩固,整飭綱紀,核查名實,賞罰嚴明,使民眾安居樂業的宰相,就不是好宰相。

“做君主的如同龍頭,必須高瞻遠矚,洞察一切,深刻理解問題,審慎聽取意見;表情莊嚴肅穆,隱藏內心的真情。使人感覺君主像天那樣高而不可窮極,像淵那樣深而不可測量。所以,君主當怒而不怒,奸臣就會興風作浪;當殺而不殺,大亂就會隨之爆發;當興兵討伐而不討伐,敵國就會強盛起來。”

文王說:“你說得對啊!”

上賢,指的就是尊重德才兼備的人。本節首先論述了君主應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接著又論述了君主應防止“傷王之德”“傷王之化”“傷王之權”“傷王之威”“傷功臣之勞”“傷庶人之業”等“六賊”。之後則闡明君主對“七害”的做法,即這七種人應“勿使為將”“勿與謀”“勿近”“勿寵”“勿使”“禁之”“止之”。其實,不管是治理國家,還是管理人事,我們隻要懂得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就可以輕鬆地完成手中的工作。隻要我們能夠把握住大方向,就可以帶領成員向正確的方向前行,最終一定能夠到達勝利的終點。

公元588年,隋朝為了統一整個中國,實施了兵分八路南下攻陳的軍事戰略。第二年,隋軍攻入南陳都城建康,南陳就此滅亡。

當然,這與隋軍的神勇不無關係,但是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南陳後主陳叔寶不能“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

這個南陳後主自幼生長在深宮中,每天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對“稼穡艱難”“民生疾苦”這些詞語全然不知其意,更沒有見過那樣的場麵。故此,他繼位後,整天隻知道縱情享樂,寄意詩酒,沉溺女色。更為可氣的是,他甚至都懶得自己上朝聽政,幹脆把政事悉數委派給自己當太子時的舊臣孔範、施文慶等一批華而不實的人處理。

於是,這些人便大肆“結黨營私”“賣官鬻爵”,對橫征暴斂、榨取錢財的官員不加懲治,反而與其狼狽為奸,弄得南陳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當隋軍積極準備舉兵南下時,南陳還在大興土木,修築殿閣佛寺。忠直的大臣章華上書勸諫道:“陛下即位,於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艱難,不知天命之可畏。溺於嬖寵,惑於酒色。……老臣宿將,棄之草莽,諂佞讒邪,升之朝廷。今疆場日蹙,隋軍壓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張,臣見麋鹿複遊於姑蘇矣!”

南陳後主不但沒有翻然醒悟,反而惱羞成怒,當即把他處死。當隋軍發起進攻後,沿江布防的陳軍相繼急報於朝廷,卻都被施文慶等人扣住了。孔範更是對陳叔寶說:“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今日虜軍豈能飛渡邪!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陳叔寶聽後,也覺得隋軍不會這麽輕易就渡過長江,於是繼續過著自己奢靡的生活。

後來,這個昏庸的陳叔寶竟不辨賢庸,濫施軍職,致使優秀的將領無用武之地。施文慶、孔範都是隻會詩詞歌賦而無韜略的文弱書生,對打仗一竅不通,卻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取悅南陳後主,在戰爭的關鍵時刻取得了軍事要職。孔範甚至還恬不知恥地揚言說,在外帶兵的將領都是起自行伍,不過匹夫之勇,自己卻是深謀遠慮,他人豈能比得上?將領們稍有過失,孔範就奪其兵權。陳叔寶更是謹小慎微、鼠目寸光之徒,對起自行伍的將帥心存疑慮,總怕他們起兵謀反,因此經常無故削奪他們的職務。

陳叔寶這種輕賢將重小人的做法引起了眾位將領的不滿,他們與陳叔寶貌合神離,在戰場上不是消極應付,就是臨陣脫逃。就這樣,親奸佞、疏賢將的南陳後主最終自食惡果,丟掉了大好河山,成了亡國之君。

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僅僅靠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別人的提攜和幫助。而這個“別人”必須是正直且有實力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很好地輔佐你邁向成功,相反,如果是虛偽而無才之人,隻能讓你更平庸,更不要說什麽事業了。

政治如此,商場亦如此,新東方的成功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多次強調,新東方的成功不僅僅屬於自己,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俞敏洪剛剛創辦新東方的時候,缺乏資金,可以說新公司就是一個沒錢、沒人、沒設施的“三無”企業。俞敏洪一度陷入困境,每天思考著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後來,他決定沒有硬件,可以先儲備軟件;沒有優越的辦學條件,就用教育質量讓人們認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俞敏洪和妻子的努力下,新東方漸漸有了起色,也有了小小的名氣。

俞敏洪對此並不滿足,他想走在企業發展的最前方。他意識到,在教育界,有一批優良的教師資源是至關重要的,教學質量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

俞敏洪是一個喜歡結交各地有才之士,並能收到自己的麾下,使他們效力的領袖人物。於是,在企業慢慢走上正軌後,俞敏洪拿著一大筆錢出國旅行去了。那次旅行的重點並不在遊玩,而可以說是一次“尋才之旅”。麵對當時的形勢,俞敏洪清楚地認識到,新東方要想有更長足的發展,光靠他和妻子兩人是辦不到的。要想發展就要請人,而且還得是值得信任的有才之人,沒有幾個得力的助手幫助,公司的規模也就僅限於此了。這時候,俞敏洪想到了自己在北大的那些同事和哥們兒,俞敏洪知道,他們的能力毫不遜色於自己。如果他們能夠加入這個團隊的話,將給企業帶來跳躍性的、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許多優秀的朋友早就出國“淘金”去了。所以,俞敏洪才有了這次出國尋才之行。

俞敏洪的這次出國之旅招攬到了不少人才。許多朋友接受了他的真誠邀請,決定回國與他共同創業。有了這些人才的加盟,新東方不但在業務上實現了多元化,而且為這些人才提供了實現自身價值的大舞台。這下子,新東方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