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舍得課(1)

人情投資,大舍方有大得。

人情如鹽

人最怕欠什麽債呢?十之是“人情債”。作為感性動物,最難逃脫的就是“人情債”。即便是在“認錢不認人”的商場,成功人士也非常注重投資“人情生意”,讓別人欠下他一筆永遠也償還不了的人情債。人情投資實際上就是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相助。

王某是杭州一家筆莊的老板。1989年在杭州創業時,他十分窘迫。那個時候是他人生中的最低穀。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而是經常出沒於杭州的各個畫廊、美術院校,隻要有機會就給別人看他的筆。

一天,王某在一個畫廊裏遇見了一家畫院的院長。王某看院長氣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雞毛筆要送給院長,院長看後感到很驚訝。這次巧遇使院長對他的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筆會友,兩個人在研究筆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筆,院長決定幫他開一個筆會,並免費提供場地。通過筆會,王某認識了畫院的更多的朋友,時間久了,王某的筆莊在杭州漸漸闖出了名氣。

不久後,王某將他的筆莊開在一個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場二樓的拐角裏,氣氛雖然冷清,但王某卻有他的目的。喜歡毛筆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歡很熱鬧的地方,書法家、畫家來這一看就會覺得比較高雅,地方也比較寬敞。

如今,王某已經擁有兩個筆莊、一家工廠,每年製作銷售毛筆四五萬支。

聰明的王某,投資的是人情,獲得的是自己事業上的成功。

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投資人情,談的就是一個“緣”字,彼此能夠一拍即合,要保持長期的相互信任、相互關照的關係是非常不容易的。投資“人情”應該是經常性的。在其他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能沒有。一個有頭腦的人應該懂得把人情投資做得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在恰當的時候讓人情變為你成功的捷徑。

人情如同人際關係中的“鹽”,缺之一切都會淡然無味,

吃虧是福——處事大境界

“吃虧是福”,作為古人欣賞有加的處世箴言,在今天也有奉行的必要。

曾有人問商界小巨人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怎樣成功賺錢的秘訣?”李澤楷說賺錢的方法他父親什麽也沒有教,隻教了他一些為人的道理。李嘉誠曾經這樣跟李澤楷說,他和別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誠願讓別人多賺二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李嘉誠合作會賺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人生中難免遭遇一些利害得失,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的兩麵性,就會少一些挫折感,你的人生才能輕鬆愉快。上天總是公平的,在這裏多給你一些,就會在其他方麵拿走一些,所以得失不要看得太重,便會減去不少煩惱。

愛占小便宜的人,心情經常會處於比較惡劣的狀態,因為愛占小便宜,日久天長,便宜不會有讓你占盡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總在吃虧,心中就會積存不滿和憤怒,這對自己也會是很大的傷害。反之,吃點小虧對自己的利益其實不會有什麽損失。

人心是一杆秤,如果你對別人不過分苛求,待人寬厚,你周圍的人就會信賴你、尊重你,願意與你合作。這大概就是“吃虧是福”的真諦。

吃虧是福,並身體力行,乃一種做人的至高境界。

自然界的雙贏智慧

大自然中處處充滿雙贏的智慧。彼此生存,互為條件,保持和諧,才能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

在亞熱帶,毒蛇的主要食物是青蛙,青蛙卻以有毒的蜈蚣為美食,在青蛙麵前是弱者的蜈蚣卻能夠使比自己體形大得多的毒蛇斃命,一般的毒蛇對蜈蚣都無可奈何。

有趣的是,冬季裏,捕蛇者卻在同一洞穴中發現三個冤家相安無事地同居一室,和平相處地生活。他們經過世代的自然選擇,不僅形成了捕食弱者的本領,也學會了利用自己的克星保護自己的本領:如果毒蛇吃掉青蛙,自己就會被蜈蚣所殺;而蜈蚣殺死毒蛇,自己就會被青蛙吃掉;青蛙吃掉蜈蚣,自己就成為毒蛇的盤中餐。這樣一來,為了生存,青蛙不吃蜈蚣,以便讓蜈蚣幫助自己抵禦毒蛇;毒蛇不吃青蛙,以便讓青蛙幫助自己抵禦蜈蚣;蜈蚣不殺死毒蛇,以便讓毒蛇幫助自己抵禦青蛙。三者相克又相生,這是一個多麽美妙的平衡局麵。

自然界中的生物懂得和諧共處,互利共生。懂得雙贏,往往更能解決生死攸關的問題。一個樂於合作的人,自己也容易得到快樂。反之,隻知有己,不知有人,處處都不肯為別人著想的人,一舉一動都招致別人的反感。這樣的人,成功肯定不會降臨到他身上,他的人際關係也會非常的糟糕,沒有一個人會對他滿意。如今,有效合作不僅要學會團結協作,更要懂得優勢互補,讓自己的優點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彌補別人的不足。對於一個強悍的團隊來說,成員之間的彼此關聯一定是既能在才能上互補又能在工作中彼此協作的。

盧梭說:“天底下隻有一個辦法可以影響別人,就是想到別人的需要,然後熱情地幫助別人,滿足他們的需要。”合作是一個存在的必要,隻有相互鼓勵,相互幫助才能共同進步。雙贏的智慧依靠顧全大局的能力,能造福雙方,它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和運用的。

用雙贏的智慧,去創造一個和諧完美的自然和社會。

恰當地示弱,贏得人心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參加一個宴會。宴席中,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談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聖經》。

然而,卡耐基發現他說錯了,那句話是莎士比亞說的,他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為了表現優越感,卡耐基很認真又很討嫌地糾正了過來。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譏:“什麽?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時下不來台,不禁有些惱怒。

當時卡耐基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坐在他的身邊。葛孟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證。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腳,然後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這句話出自《聖經》。”

在回家的路上,葛孟說:“戴爾,那句話確實是莎士比亞的。準確地說,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戴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麽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他並沒有征求你的意見,為什麽不保留他的臉麵,說出實話而得罪他呢?”

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無傷大局,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它。咄咄逼人隻會使人不安,使身邊的人遠離,主動示弱可以避免上述情況出現,才是處世成功之道。恰當地示弱不僅是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和人事糾紛,而且也顧及了別人的名譽,不致給別人帶來無謂的煩惱。

示弱,並非隻是明哲保身,更體現了做人的肚量。為人切忌強出頭,因為表現自己要量力而行,強出頭往往會被搬不動的石頭砸了腳。

低下身來,恰當地示弱,讓你無為勝有為。

大智若愚的糊塗智慧

生活中,做人、做事過於精明,隻顧眼前利益,往往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正如阿雷蒂諾所說:“人不會裝糊塗,就不懂如何生活;裝糊塗既是盾,刀槍不入;又是箭,什麽盾也擋不住。”

某菜市場有兩個豆腐攤,一位是中年婦女,很精明的樣子,不肯吃一點虧,豆腐一元二角一斤,少一分錢也不賣;她對麵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一副憨厚、樸實的樣子,他的豆腐不論斤,一元錢一塊,用刀拉一塊就得,而且保證比那位女攤主的一元二角一斤的豆腐分量足得多,既利索,又實在。於是人們都喜歡買小夥子的豆腐,他一天能賣好多屜,而那位精明的女攤主一天最多賣一屜,有時還得剩下……

夥子吃小虧而贏大利,從而贏得了眾多的回頭客。而那位精明的女攤主,隻顧計較眼前利益,最終吃虧的還是她自己。

清代文人鄭板橋的墨寶“難得糊塗”。作為一句哲理名言,鄭氏用意更多的在於勸導人們不必計較眼前的蠅頭小利,遇事要著眼長遠。人生在世,對於一些事情,沒必要硬去較真,裝癡作聾,糊塗一次,也許會有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