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國古代文化(7)

第二章中國古代文化(7)

22葉衣觀音:四臂,身披千葉衣,頭戴寶冠,冠上有無量壽佛像。

23琉璃觀音:乘一片蓮葉,雙手捧琉璃壺,輕浮水麵。

24多羅觀音:直立乘雲,合掌持青蓮花。

25蛤蜊觀音:乘蛤蜊上,或居於兩扇蛤蜊殼中。

26六時觀音:左手執摩尼寶珠,右手持梵,立像,常作居士裝束。

27普慈觀音:頭戴天冠,身披天衣,立於山嶽之上,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

28馬郎婦觀音:右手持《法華經》,左手持頭骸骨,為民婦形象。

29合掌觀音:合掌立於蓮台上。

30一如觀音:坐於雲中蓮座上,立左膝,做飛行狀。

31不二觀音:兩手重疊,在水中坐蓮葉上。

32持蓮觀音:坐蓮葉,持蓮莖,常作童女或童男麵孔。

33灑水觀音:又稱“滴水觀音”,右手執灑杖,左手執灑水器,做灑水狀,或做右手持瓶瀉水狀。

除三十三觀音外,中國民間還有許多各不相同的觀音,如自在觀音、不空胃索觀音、送子觀音、三麵觀音、不肯去觀音、鼇頭觀音、千手千目觀音,等等。

觀音變化形象之多,在佛教聖眾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這一現象本身也就是觀音菩薩最受萬民百姓崇信的證明。即是說,是因為萬民百姓最崇敬觀音菩薩,相信觀音菩薩,萬民百姓才創造了這樣眾多的觀音形象。

財神

財神,道教俗神,是中國民間供奉的招財進寶之神。相傳財神爺姓趙名公明,又稱趙公元帥、趙玄壇。在《真誥》中趙公明為五方諸神之一,即陰間之神。但唐宋及其以前諸書如《搜神記》、《真誥》、《太上洞淵神咒經》等,皆以為五瘟之一。直至元代成書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稱之為財神。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

其中,“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民間關於文財神所指甚多,如比幹、範蠡、財帛星君和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等。文財神多見於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大多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麵帶笑容,適合新春喜慶時堂室張掛。文財神或是生前巨富,或是升仙後奉命管理人間財帛、人世爵位。文財神大多並未進入道教神係,亦少有經籍傳世。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大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其中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黑麵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騎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

除了迎財神之外,祭祀財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節,全國各地均祭祀財神,祭祀方法各異。北方地區春節時,家家請財神,供奉財神像,焚香上供品。正月初二清晨祭焚財神像。祭祀時邊行禮邊誦祝詞:“香紅燈明,尊神駕臨,體察苦難,賜富百姓。窮魔遠離,財運亨通,日積月累,金滿門庭。”清代俗曲則雲:“新正初二,大祭財神,點上香燭把酒斟,供上了公雞、豬頭、活鯉魚,一家老幼行禮畢,鞭炮一響驚天地。”祭祀場麵非常隆重。南方敬祭財神供品內容特別講究,供品共分三桌:第一桌為果品,有廣橘,示生意廣闊;第二桌為糕點,多用年糕,意為年年高,糕上插有冬青枝,意為鬆柏常青;第三桌為正席,有豬頭、全雞、全鴨、全魚,等等,有招財進寶、魚躍的吉意。祭祀時,主人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裏發大財。在全國各地都有祭祀財神的風俗,財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喜神

喜神就是吉神。人們希望趨吉避凶、追求喜樂,所以造出一個喜神來。結婚乃人生一大喜事,所以辦婚事又稱辦喜事。辦喜事當然離不開喜神。舊俗,新娘坐立時必須對正喜神所在的方位,但這方位究竟何在,就要請教陰陽先生了。

陰陽先生對於喜神方位有一套固定的說法,收入清朝乾隆年間成書的《協紀辨方書——喜神》中:

喜神於甲巳日居艮方,是在寅時;

乙庚日則居乾方,是在戌時;

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時;

丁壬日居離方,是在午時;

戊癸日居巽方,是在辰時。

喜神方位確定後,新娘的轎口必須對著該方向;新娘上轎後,要略作停留,叫做“迎喜神”,然後方能出發。

喜神並無特殊形象,完全是福神——天官的翻版。與其他風俗相比,拜喜神的風俗似乎具有更濃厚的迷信色彩。

福星

福星,民間傳說之神。在古代人眼中,那浩渺無垠的星空就是眾神的居所,每一顆星星都是一位星辰之神。星辰之神雖然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卻被認為是世上萬物的主宰。起初人們把天上星辰想象成恐怖的怪獸模樣。道教興起,他們也被晉升官職,統稱為星官。其中有三位星官的職責最為重要,他們分別是專門賜予福氣好運的福星,負責加官晉爵的祿星,保佑人們長生不老的壽星。這就是福、祿、壽三星。

滿天星鬥中,究竟哪一顆屬於福星呢?是木星。木星,古人稱之為歲星或者福星。由於人們常在東方看到木星升起,而五行觀念中東方屬木,所以就稱之為木星,他的星神名為歲星神。

可是天上星辰數不勝數,為什麽偏偏選中木星作為福星呢?因為木星不僅是看上去很美,還有重要的實際功用,那就是他的另一個名字“歲星”所標示的含義:用來紀年和修訂曆法。古人發現在每晚同一時刻觀察木星,他的位置都有微小差別,但變化極小,不易察覺。如果以年度為單位來作比較,變化就會很明顯。而這種變化的周期是恒定的,因此在古代天文學家眼中,木星就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在他們看來,天空就像是一個大時鍾,木星就像是大時鍾的指針,隻不過它轉一圈不是12小時而是12年。古代天文學家用這座“大鍾”作大跨度時間的調整校正,用來修訂曆法。

不僅如此,古人還發現木星與農業收成有某種關聯。民以食為天,豐收當然是福,因此歲星後來被賦予福星稱號自然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然而這位賜福的歲星神,還有一個令人恐懼的別名,叫做太歲。俗語裏講太歲頭上不能動土,說的就是這位太歲星神。

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願長輩幸福長壽。道教創造了福、祿、壽三星形象,迎合了人們的這一心願,“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語。三星也是許多民間繪畫的題材,常見福星手拿一個“福”字,祿星捧著金元寶,壽星托著壽桃、拄著拐杖。另外還有一種象征畫法,畫上蝙蝠、梅花鹿、壽桃,用它們的諧音來表達福、祿、壽的含義。

祿星

祿星是主管功名利祿的星官。和福星一樣,祿星也是由一顆星辰演化而來的。但他的形象變化卻遠比福星要複雜許多:有人認為他就是著名的文昌星,又稱文曲星,保佑考生金榜題名。也有人認為他原本是一位身懷絕技的道士,擅長彈弓射擊,百發百中。還有人認為他就是那位著名的美男子兼亡國之君,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

在古代以科舉取士。士人一旦通過科舉考試,便可以做官發財。祿,即官吏的俸祿。士人一心向往高官厚祿,於是便產生了祿神崇拜。由於古代的科舉考試主要是做文章,祿神崇拜便也包含對文運的祈求,所以祿神又不僅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愛的吉祥神,或可稱文神。

由於對功名利祿的無限渴望,士人們祭祀梓潼文昌神尤為虔誠。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士人必到當地文昌宮拜祭文昌帝君,秉燭焚香,獻上祭品,祈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應試順利,賜給功名利祿。後來,祭祀祿神還演變成民俗活動,喜慶節日正式演出戲曲之前,往往有一種“跳加官”的表演,以祝願主人家和賓客紅運高照,升官發財。這種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扮演祿神,身穿大紅官袍,頭戴白色麵具,麵具做笑容可掬狀,手捧巨大的朝笏,上書“當朝一品”,上場繞幾周,便下場。然後抱一道具小孩再出場,同樣繞場幾周後下場。最後出場則手拿一紅色條幅,不斷向台下展示條幅上的字樣,即“加官進祿”,也是繞場幾周後下場。“跳加官”含有祈願祿神賜給官運的含義。

祭祀祿神的民俗化,更多地體現在新年貼祿神年畫的習俗中。祿神年畫有兩種。一種祿神年畫繪文昌帝君,亦即梓潼神。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兩側,常繪兩位童子像,俗稱“天聾”、“地啞”,為一聾一啞二侍童。為什麽要在祿神旁繪聾啞人作為侍童呢?《曆代神仙通鑒》說:“(梓潼真君)道號六陽,每出駕白騾,隨二童,曰天聾、地啞。真君為文章之司命,貴賤所係,故用聾啞於側,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機弗泄也。”

另一種祿神民俗年畫,則采用諧音借代的方法,用鹿來代替祿神,其吉祥色彩則更為濃厚。傳說白鹿能活到千歲以上,白鹿是由普通鹿變化而來的,五百歲的鹿便開始變白。科舉考試產生後,鹿逐漸具有功名利祿的象征意義,成為祿神的象征。科舉製度消亡後,鹿仍以其活潑美麗的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仍然是人們心目中能帶來富貴的瑞獸。

在祿神民俗年畫中,鹿有時是著官袍祿神的坐騎,或者是一官人模樣的人所撫摸的對象,以突出“進祿”及官運亨通的主題。

壽星

壽星是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又稱南極老人星。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後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西遊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持杖,額部隆起,常襯以鹿、鶴、仙桃等,象征長壽。

壽星即老人星,西方天文學裏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很難看到這顆星。古人觀天象,占星氣,都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目的。而南極老人星的實用價值或許就在於他的老年人身份以及他能夠承載一種重要的倫理價值觀念——尊老、孝道。

湖南長沙有條壽星街,因這裏曾有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星祠而得名。再向南一百多裏,就能到達真正的長壽福地——南嶽衡山,也就是對聯裏經常講到的“壽比南山”的“南山”。

但是古代南嶽衡山供奉的主神卻不是壽星,而是南極長生大帝。這座始建於唐朝的南嶽大廟就是專為他建造的。東南西北中五嶽之神都是由自然的山神崇拜演變而來的。所謂南極長生的長壽意味,可能也來自古人對南方氣候的想象。而壽星在天空的位置也恰好位於正南方向,人們認為這裏離壽星最近,燒香求願、表達虔誠容易被壽星聽到。

在後世的民間傳說中還常將南極長生大帝和南極老人星混同為一,也許就是因為他們名字中都有南極,和長生長壽概念接近的緣故。在道教神仙譜係中,這兩位神的地位都遠比彭祖高。彭祖雖然長壽有道,但畢竟是曆史人物,比不得南極大帝和南極老人星天神一般尊貴。所以,說起壽星,還是以南極老人星或南極仙翁身份最為出名。

關於壽星的大腦門,這與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比如丹頂鶴頭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食用後立刻成仙長生不老。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融合疊加,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

灶神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司飲食之神。晉以後則被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了。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