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和領導搞關係——就是要抱老板的大腿 (9)

可是,關鍵時刻,於思唯似乎什麽都沒有聽到,也沒有在意張娜娜的語氣,那一刻,她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個人感受,就是馬上安排人們去“挽救”地上泡濕的文件,然後,她甚至沒有在意自己隻是一名普通員工,主動地從容不迫地給物業公司打了電話。

事實證明,隻要她的行為是對的,關鍵時刻,大家願意聽從於思唯的安排,看到所有人都井井有條地開展了工作,不多久,張娜娜的臉也紅了,也主動站到於思唯旁邊,幫忙把文件騰挪到高處。

就這樣,一件棘手的事情,在於思唯的安排下,人多力量大,大家齊心協力,僅僅用了一刻鍾的時間,就清理好“現場”。當領導聽說此事,趕到辦公室的時候,發現地上已經清理得如同從來沒有發生過事故一般。

一問,原來是於思唯這名員工,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不被別人的評價和反對而幹擾,敢於挺身而出,承擔責任,這個冷靜果敢的女孩,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出色的表現,被領導重視。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更改變了於思唯的命運。有一次,領導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嚴格公司的考勤情況,為此,領導單獨開了個會,給大家解釋了這樣做的必要性,當公司一個好的風氣形成的時候,雖然開始的時候,員工們辛苦一些,但是不久就會建立良好的企業氛圍。

說完這句話之後,領導就問大家的意見,當時,所有人都沉默不語,沒有人做出回應,場麵非常的尷尬,但是於思唯再一次忘記了別人對自己的目光,她第一個站起來,支持領導的決定。

更出人意料的是,於思唯真正地堂堂正正地站起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之後,沒有一個人質疑於思唯的誠意,也沒有一個人認為她在“拍馬屁”,反而,大家非常羨慕她的坦蕩和勇氣,因為公司紀律鬆散,的確讓很多人也有“國將不國”的感受。領導提出來的時候,隻是不好意思馬上表態,擔心萬一和其他人意見不一致,會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於是存在私心,不肯表態而已。

於思唯,這個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隻要自己感覺是對的,就去堅持,隻要堅持,就忘記了自己私利的女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多個關鍵時刻,敢於運用自己的聰慧和實力,最終成為公司的核心人物。

心理學專家支招

關鍵時刻,往往就是機會降臨的時刻。這樣的時刻,往往就是把握機會的時刻。很多人在職場,關鍵時刻不敢表現,丟棄了自己的意願,是因為活在別人的標準裏,在別人的評判裏找尋自我的價值。這樣的人,別人的一句詆毀足以泯滅他所有的信心,因為他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坦白地說,麵對很多同事暫時不能理解自己的情況,也不必太在意,事實上,太在乎別人的看法隻能擾亂自己的方寸,活得沉重。隻有我行我素,不為別人的目光違背自己的心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才能遊刃有餘,最終征服別人。

螃蟹效應——領導會留心的“利爪”

螃蟹效應來源於這樣一個實例,那就是,人們在竹簍中放入一群螃蟹的時候,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複,無一隻螃蟹能夠成功。

螃蟹效應反映的是一種“灰色心理”,但無可否認的是,這種灰色心理活生生地存在於生活中。在公司內部,由於有人目光短淺,隻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團隊利益,隻顧眼前利益,而忽視持久利益,相互內鬥,進而整個團隊便會逐漸喪失前進的動力。

甚至,這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領導和員工之間,那就是出現了“刺兒頭”的員工,或者是和領導搶功的員工,就很容易被領導誤會而提防和打壓。不必強烈的譴責這樣的現象,因為將心比心,如果自己是領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留意別人的“利爪”。

舉這樣的一個例子,傳說秦國大將蒙恬出戰時,總是向秦王索要封賞。他手下人就很奇怪地問:“蒙將軍您並不喜歡這些封賞的東西,為什麽每次大戰得勝都要向秦王索要?”蒙恬笑而不語。後來蒙恬向一位資深幕僚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每次出戰帶走全國四分之三的軍隊,如果我不喜歡名與利,秦王會認為我喜歡江山。

其實,這就是職場規則的內核:讓別人有安全感。同樣要說的是,如果利用好了領導的這種心理,不爭功,懂得韜光養晦,贏得了領導的信任,那麽也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領導永遠選擇自己信任的員工擔當重任,哪怕這個員工有失誤,他也心甘情願幫他扛著。

公司準備上市但缺乏國際化人才,董事會決定打破常規,從外麵引入一名具有國際背景的人才。從外資企業被挖角過來的高級經理人趙耀成為公司的市場總監。

趙耀長期在外企工作,說話做事都非常直接,剛到公司的時候,就對公司提出了很多的意見,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是趙耀不以為意,他認為公司聘用他,隻要自己將公司的市場業績提高,一切都應該為此服務。

當大夥正為趙耀的作風而議論紛紛的時候,總經理屢次公開表態支持,讓趙耀感覺到內心踏實,接下來,趙耀進行了許多市場革新,基本將他在外企中所操作的那套成熟的運營模式搬了過來,趙耀的很多方案甚至沒有得到總經理的批示,就直接施行,但是總經理並沒有怪過趙耀。

甚至有一次,在總經理擬定整個推廣計劃之後,趙耀突然提出新的建議,想啟動全新的銷售推廣手法,他的想法幾乎否定了所有人前麵的工作,而且由於從未有過先例,所以存在不小的風險。

總經理雖然不太同意在如此匆忙的時間內進行全盤調整,但看到趙耀如此堅持,也就勉強同意了。後來,令人遺憾的是,趙耀的方案失敗了,公司損失慘重,業績相對以往非但沒有提高,還有所下降。

董事會將總經理狠狠批評了一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董事會嚴厲的責問麵前,總經理竟然一口將所有失誤的職責承擔了下來,替趙耀扛過了這一關。這讓趙耀非常慚愧,後來,趙耀做了具體的市場調查,終於在下一次的市場表現中,令公司取得了重大的業績。

董事會再次召開了會議,總結經驗,表彰“功臣”會議結束後,在盛大的慶賀晚宴上,趙耀喝了很多酒,酒喝多了,說話就變得非常隨意,他當著很多人的麵說:“這次的成果其實也不算什麽,我以前做的開發比這次有成果的多得多了,隻不過,在公司,很多時候工作受到限製,還沒有完全發揮好,如果給我一個更大的平台,那我會做更好的推廣方案給你們看……”

聽到這句話後,總經理意味深長地歎了口氣,一個星期後,當趙耀再次自作主張地行事時,當著公司所有人的麵,總經理不留情麵地將趙耀訓了一番,並且,自此,趙耀的方案再也沒有被總經理批準過,一個月後,趙耀終於離開了公司。

心理學專家支招

很多人都厭倦領導的“提防之心”,但是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每一個職場人可以厭惡、蔑視,但是卻無法回避。包括對於同事,都不要過分地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因為這樣無形中會給別人壓力。

記住,一個人的能力即使自己不說,業績出來,所有人都會看到,領導對於卓越的員工有著很強的駕馭之心。對於個人而言,無論能力多強,無論內心是否有“爭功”之心,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都必須調整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做出成績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老板都討厭看見一個喋喋不休的,像一隻剛下完蛋的母雞那樣地誇耀的員工。

所以,陳述自己的業績,能用三分鍾表達完的事情千萬別說上三個小時,穩重做事是提升自己的基本的職業素養之一,而且,和領導溝通的時候,要用最短的句子把你的觀點非常職業地表達出來;在聽領導講話的時候,別隨便打斷,注意行為細節。同態心理效應——看不透的另一麵

同態心理效應是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心理,那就是很多時候,人們總是以對方的態度來確定怎樣對待對方,以對方的行為作為自己行動的基本準則。

容易形成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人們的目光始終是向外的,從多角度審視別人的行為,有時還經常戴著有色眼鏡,不斷地挑剔別人的行為,覺得別人沒有什麽了不起。

而實際上,人最難了解的就是人本身,每一個人都要學會將目光收回,用鏡子照照自己是什麽模樣,全方位審視自我。

隻有了解自身,我們才有可能更好地麵對他人。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的手法非常熟練,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

但是,這個孩子沒有看透老人的手法,卻隻是覺得老人用的魚竿好,於是當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的時候,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地問道:“你不想要魚嗎?”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麽?”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很多讀者看到這裏,都會說,這個孩子果然非常聰明,可是,真實的情況是,這個孩子如果隻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錯誤地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

就像同態效應一樣,把別人看得和自己一樣簡單,忽視了他人的複雜性,這樣的做法難免讓人跌倒於泥濘地上。人們的眼光對外的時候,就忘記了對自己內心的關照。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隻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板,以為隻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不得不承認的是,方友嵐是一名出色的銷售,他的銷售業績在整個公司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有時候,大家都對他說,公司的很多業績都是依靠他。

這讓方友嵐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作用,環顧四周,他發現就是老總,也沒有像自己那樣兢兢業業地做業務。可是,有一次,他終於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多麽錯誤。

那是一筆重要的業務,方友嵐很清楚單靠資金很難啟動,很重要的是需要社會關係,由於這個情況,方友嵐覺得應該理性地看待這筆業務,於是內心就做了放棄的打算。

他發現匯報了這筆業務之後,老總也和自己一樣,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而且在方友嵐和他聊天說到這筆業務需要不一般的社會關係的時候,老總更是點頭默許。於是,方友嵐思忖,連老總都沒有行動,知難而退,自己更沒有必要跟進。於是,就把這筆重要的業務擱置了。

可是令方友嵐沒有想到的是,當結果出來的時候,方友嵐居然從其他公司做業務的朋友口中知道這筆業務落到了自己公司頭上。

他立即找到了老總,內心既慚愧又好奇,他忍不住問了老總有關這筆業務的情況。

老總非常平靜地說:“有的業務需要行動,有的業務也許需要的是平常的、長久的用心,這筆業務的負責人,幾年前我就認識,那時候,他隻待在一個小職位,但是一次偶然的接觸,我就知道他注定不平凡,後來,他要去外地開會,我就每天開車送送他。”

聽到老總的話,方友嵐額頭上的汗水終於流了下來。他知道,自己和老總的差距在哪裏了,雖然老總輕描淡寫地說,開車送這位負責人,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地位的人來說,老總能夠付出這種禮遇,就證明了他眼光的老道!

心理學專家支招

同態效應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會給人們造成很大的誤解,那就是,會覺得別人和自己差不多,而忽視了對他人優點的觀察和學習。

有的人,可能總是覺得老板和自己一樣,沒做什麽特別的事情和貢獻,還會一直納悶,為什麽老板每天也就是在公司裏喝喝茶、上上網,活兒都已經授權給別人幹了,還能拿到最高的收益?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有可能是因為同態效應,不能公正地看待老板,也沒有關注到老板的另一麵。舉個簡單的例子,老板平時可能總是很平靜,可能年終資金緊張時,他會背地裏到處找人借錢發工資。當然,他可能非常鎮定,在公司裏照樣談笑風生,不緊不慢地與大家開玩笑。

沒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是難於在商場上成就大事的。再想一想,是不是不該用同態效應對待自己的領導呢,因為很多時候,當人們稍微碰上點困難,就驚慌失措得手忙腳亂的時候,應該多向老板學學,多關照自己的成長,而不是用同等的條件去要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