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拉馬克主義,以及鐵匠的兒子和老鼠的尾巴 (1)
拉馬克1744年出生於法國,家庭非常貧困,讀書也沒興趣,於是騎著一匹老馬去當兵。在一場德法戰爭中,拉馬克所在部隊的軍官全部被打死,年輕的拉馬克勇敢地擔當起了指揮官的任務。在槍林彈雨和刀光血影之下,很多人伏屍疆場,但他竟然活了下來。這次九死一生的驚險經曆並沒有讓他萌生係統的自然選擇的思想,但卻可以拿他的這個經曆來做一個關於自然選擇的絕好比方。凡是在自然選擇之下生存下來的所有生物,幾乎都有著與此相類似的驚險經曆。結果看起來殊無可能,但每一步的事實就是如此,他們活下來了,並且演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從軍隊退伍以後,拉馬克來到巴黎弄了一個銀行小職員的工作,然後利用業餘時間開始廣泛地學習。他的學習內容非常博雜,幾乎到了無所不包的地步,具備了一個典型的博物學家的基本特點。而且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裏,拉馬克有幸遇到了大名鼎鼎的提出“天賦人權說”的大哲學家盧梭(JeanRousseau)。盧梭也持“自然神學”觀點,兩個聰明人自然要經常在一起散步聊天,海闊天空,胡砍亂扯。據認為,這個經曆對於拉馬克的思想很有啟發性,畢竟,寫下了《懺悔錄》的盧梭嘛,不是誰都能遇上的。
但凡像拉馬克這樣不善謀生卻又興趣廣泛的人,基本上都有點天才的底子。而天才又不免都帶有一點自大狂傾向。所以,拉馬克為自己製訂了龐大的研究計劃。這些計劃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就像愛因斯坦晚年的雄心一樣,他們因為自己的聰明而耽誤了自己的研究。
在這種雄心驅使下,拉馬克不久就出版了一部專著《法國植物誌》。這本書引起了布豐的注意,結果布豐幫助了拉馬克一把,為他在皇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植物部找了一份工作。這使得拉馬克有可能更加專心地開展研究。
不久,法國大革命爆發,布豐從上消滅,而拉馬克卻被革命者們拉去撐門麵,做起了動物學教授。就這樣,一直研究植物的拉馬克又開始研究動物。
天才的能力是不容忽視的。拉馬克雖然年近五十,但仍然通過自學而在動物學研究領域立即就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首次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並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了前人不屑於研究的無脊椎動物上。
拉馬克晚年雙目失明、百病纏身,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而是借助女兒的筆錄繼續堅持寫作。盡管他著述頗豐,可惜最後仍不免因生活貧困以致淒涼而死。
拉馬克死前有一個心願,希望人們不要把他當成一個動物學家,或者一個植物學家,他希望人們能重視他的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但他失望了,一直到死,他的進化理論都沒有引起足夠多的重視。這裏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當拜他的同事、有著傳奇色彩的著名動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Cuvier)所賜。拉馬克生前一直罩著居維葉,死後卻遭到了居維葉的無情攻擊和打壓。
比拉馬克更具天才屬性的居維葉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的巨大成就。這是一個少年天才,四歲就能讀書,十四歲進大學,他因過人的記憶力給人以神童般的印象,在大學受到的嚴格訓練和他自己天生的學習熱情,使居維葉十八歲時就已名聲在外,並出任諾曼底大學的助教。此人一生傳奇,經曆了法國大革命而不倒,同時身兼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政治家等多種職業。這裏不談其他,僅就其在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動物分類學等方麵的著作及成就已足稱經典。時人曾驚歎於他的天才,在他死後把他的腦袋取下來進行研究,並聲稱他的腦袋要比正常人大出許多,後來被用來作為腦袋大小決定人的智力的一個重要證據。可惜再後來,被證明數據有假,這個天才的腦容量並不是那麽特別。
並且居維葉特別會混事,這方麵他與趨炎附勢的牛頓有的一比。居維葉最為人樂道的軼事就是和強權人物拿破侖(NapoleonBonaparte)的關係很鐵,以至於在當時就被世人稱為亞裏士多德第二。悲哀的是,盡管居維葉掌握了當時最豐富和最權威的比較解剖學知識,但他卻堅信物種自誕生以來就是一成不變的。在大力發展動物學的同時,居維葉成了進化論的絆腳石。這倒不是因為居維葉思想上有多保守或者擔心宗教的打擊,而是因為他發現,很多動物通過與化石骨架比較,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變化。他對埃及木乃尹的解剖也支持這一錯覺,所以他深信物種在四千年內都沒有發生過什麽變化,進化當然無從談起。
根據自己的這一觀點,出於學術上爭論的目的,居維葉對提出了進化論的老同事拉馬克竭盡嘲笑諷刺之能事。所以,拉馬克的境況可想而知。
在居維葉的壓製下,拉馬克的進化理論一時默默無聞。也正因為居維葉的影響,當時一大批學者對拉馬克也展開了無情的攻擊。在他們眼裏,提出了進化論思想的拉馬克無疑是一個可笑而又可憐的小醜形象。
那麽,拉馬克到底提出了什麽樣的在當時看來是異端邪說的理論呢?簡潔地說,正是大家所熟知但又並不一定真正理解的兩大要素: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在拉馬克的理論中,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其實是相輔相承的,沒有用進廢退,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獲得性,當然也就無從遺傳了。
先說用進廢退。
首先,用進廢退明確了物種是變化的,是可以“進”,也可以“退”的,總而言之,是在變的。這一說法和神創論長久以來堅持的物種不變理論產生了直接的矛盾。所以,拉馬克也采取了一個聰明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他沒有集中明確地提出他的觀點,以免遭到教會不必要的攻擊。
“用進廢退”的理論認為,生物會對所處的環境作出反應。這個沒錯,因為應激性是生物的一個重要屬性,無論何種生物,必然會對所處的環境作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天變得特別冷的時候,那些追求“美麗凍人”或是“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帥哥美女們也不得不抱緊雙肩縮成一團,這就是他們對環境溫度變化的反應。
“用進廢退”的理論進一步認為,隨著環境的持續影響,生物的習性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如果天一直冷下去,帥哥美女們再找不著合適的衣服的話,就會一直抱肩縮頸,一代一代地把這個樣子傳下去,最後就會形成一種抱肩縮頸的新人種,一點都不帥。
這就是獲得性遺傳了。
拉馬克用於證明他的“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有力證據之一,就是著名的長頸鹿的脖子。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麽要長那麽長?如果需要戴圍脖的話,估計得要幾十米的花棉布,浪費相當巨大。所以這個事情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生物學解釋。
其實拉馬克沒有對這個問題作出正麵回答,他回答的是另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長頸鹿的脖子是如何長這麽長的?當他把這個問題解決以後,順便也就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在拉馬克筆下,長頸鹿本來個子是很矮的,但因為地上的樹不夠吃的了,或者搶不過別的動物,所以那個矮頸鹿的祖先就拚命伸長脖子去吃更高的樹葉。結果把脖子越伸越長,每伸長一點,都會遺傳給它的後代。長此以往,終於把脖子搞成了現在這麽長的樣子。這是“用進”的例子。
此外還有器官“廢退”的例子,比如鼴鼠的眼睛。
鼴鼠長年生活在地下以掘土為職業,它身體的各種器官,從頭到腳,基本都適應了地下挖掘式的生活方式,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眼睛。因為工作場所不見光線,在成年以後,鼴鼠的眼睛就深深陷在皮膚下麵,視力完全退化,如果把它拿到外麵來曬太陽,就會造成中樞神經紊亂,導致各器官協調失常,進而死亡。而這一性狀也是遺傳的!老鼴鼠如此,小鼴鼠也是如此。
“用進廢退”的例子似乎比比皆是,深海魚類因為長年看不到陽光,所以眼睛也都退化,並且這一性狀也是可遺傳的。鴕鳥的腿因為要經常跪在地上,所以膝蓋上長出了胼胝質,令人驚奇的是,還在卵中沒有出殼的小鴕鳥的腿上也有胼胝質!這個例子被認為是證明拉馬克理論的重要例證,因為獲得性似乎真的被眼睜睜地看著遺傳了下來。所以,“用進廢退”理論無論是對科學家還是大眾,都有相當的吸引力。當拉馬克的同鄉們、那些法國科學家因為一些科學以外的原因大力鼓吹拉馬克理論時,也確實給達爾文的理論造成了一定的混亂,這種混亂一直持續到了現在。最具有迷惑性的當是拉馬克的支持者們似乎找到了細胞和分子水平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