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鐮倉幕府和北條氏
源賴朝自從定居鐮倉以後,基本上就沒挪過窩,此番聽說兄弟義經在京都掀起反旗,被迫親率大軍西上。義經看老哥來勢洶洶,知道無力抵禦,這才被迫化裝亡命,前往曾經受過庇護的奧州藤原秀衡門下避難。賴朝聞報後,派老丈人北條時政率千騎入京以穩定局勢,自己安然退回鐮倉。
藤原秀衡是個老狐狸,雖然與賴朝一向關係不錯,但平氏既滅,然後四國、九州平定,他心裏就“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的領地也危險了,於是高興地收留了義經,為異日與賴朝兵戎相見預布棋子。然而秀衡不久就去世了,把家督(一門總領)之位傳給了兒子泰衡。泰衡能力不如老爹,賴朝一威嚇他就怕得要死,遂於文治五年(公元1189年)閏四月,秘密派兵包圍了義經的住處衣川之館。
31歲的義經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和妻(32歲)、女(4歲)而死,家臣武藏坊弁慶、鷲尾經春等人則惡戰到最後一口氣……順便說說義經有位名叫靜的愛妾,據說本是京都的白拍子(一種女性著男裝的舞蹈藝術),色藝雙絕,性格溫柔。義經逃出京都後就與已經懷有身孕的靜失散了,靜隨即被源賴朝所捕,生下一個男孩。賴朝命令將此男嬰處死,靜悲痛欲絕,不久又聽說愛人義經自殺的消息,於是出家為尼,鬱鬱而終。
義經與靜的愛情悲劇,成為日本文藝經久不衰的主題,仿佛我國的楚霸王項羽和虞姬一般。
然而義經的被殺,並不能阻遏洶湧而來的鐮倉大軍。當年八月,賴朝攻克平泉,滅亡了自毀長城的奧州藤原氏,從此真正地統一了天下。
其實義經對賴朝功莫大焉,他使賴朝有借口壓製或消滅可能成為隱患的兩大勢力:一個是奧州藤原氏;另一個就是京都的舊公卿們。北條時政趁著奉命入京戡亂的機會,大肆打壓親義經派公卿,後白河院出麵說情,時政就此提出兩個苛刻的條件:一、請朝廷允許鐮倉政權在各國派駐守護職以執掌軍事權和警察權;二、允許鐮倉政權在朝廷、公卿們的莊園中派駐地頭,參與管理。在時政的要挾和逼迫下,後白河院隻得忍氣吞聲地答應了。
建久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隨著新時代的來臨,舊時代的代表人物後白河院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時年66歲。後白河院畢生都在為重興天皇朝廷、把政權收歸皇族而努力,他先是借平氏之手重創攝關家,隨即又借源氏之手消滅平氏,在義仲、義經、賴朝三人間不斷挑起矛盾和紛爭。然而曆史潮流是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的,後白河院引發了無數戰亂,最終迎來的卻是皇族政治的最頑強的掘墓人源賴朝,以及賴朝一派的代表北條時政。因此,藤原信西曾評價他是“和漢史上最大的昏君”,無疑是以偏概全,而源賴朝說他是“日本第一號大天狗”(天狗為日本傳說中居住在深山中的怪物,紅臉、高鼻,以具有神力自負,經常引發紛爭),卻非常接近事實。
鐮倉幕府的建立
建久三年(公元1192年)七月,源賴朝受封為征夷大將軍,正式開幕,史稱源氏幕府或鐮倉幕府。鐮倉幕府具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機構,以鐮倉為中心,觸角幾乎延伸到日本社會的每個角落,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家政權。
在武家政權的中央即鐮倉,設置有負責行政的“公文所”、負責司法的“問注所”和負責軍警權力的“侍所”,都直接從屬於幕府將軍。而在地方上,各國都設置守護職,從朝廷派駐的國司手中褫奪了軍警大權,這些守護平時維持治安,監督禦家人輪流戍守京都和鐮倉(稱京都大番役和鐮倉大番役),戰時則統率國內的禦家人出征。
幕府的經濟基礎來源於“關東禦成敗地”,在這裏“成敗”是“處分”的意思,指幕府將軍有權管理、可隨意處分的領地。這些領地包括三個部分:一、“關東禦領”,即朝廷賞賜給賴朝個人的500多處莊園;二、“關東禦分國”,指朝廷把伊豆、相模、上總、信濃、越後、駿河、武藏、下總八國的國司任免權下發給賴朝,可由幕府推薦禦家人擔任,並可由幕府直接解職;三、“關東進止所領”,即北條時政爭取來的,幕府可在很多莊園和公領中設置地頭的權力。順便提一句,各國守護沒有俸祿,一般也都兼任地頭,從土地上獲得報酬。
既然得到了全國的軍警大權和雄厚的經濟基礎,那麽政治權力也就等於幕府將軍的囊中之物了。為了加強對京都及邊遠地區的控製,源賴朝還額外設置了京都守護、鎮西奉行和奧州總奉行等官職,完善了所謂的“幕政”。其實“幕府”一詞和“將軍”一詞都來源於中國,不過中國的將軍們開幕建府,一旦攫取了天下的權力,很快就會改朝換代,從未出現過朝廷仍在而實權卻連續許多代都掌握在幕府手中的事情,因此中國雖有幕府,卻沒有幕政。
鐮倉幕府初期的政治權力,其實是不完善的。為了盡快穩定局麵,源賴朝對舊勢力作了相當大的妥協,朝廷仍能利用國司等官職行使部分權力,當時的日本,被稱為是“公武兩重政權”。既然沒有一棒子把朝廷打趴下,那麽朝廷和幕府之間的鬥爭也就難以避免。
僅以京都來說,當時存在著三股大勢力,互相鬥爭也互相製約:一是幕府將軍派駐的京都守護;二是關白九條兼實;三是後白河院的殘黨丹後局和源(土禦門)通親。一開始,九條兼實為了製約院權,主動向源賴朝靠攏,征夷大將軍的頭銜,就是他為賴朝爭取的。然而在後白河院去世以後,賴朝卻和實力漸弱的院的殘黨結合起來,準備向獨霸朝廷的攝關家開刀了。
丹後局本是平業房的妻子,平業房被流放後,她主動接近已被平清盛架空了的後白河院,隨即就被後白河院收為侍妾,她和源通親並為後白河院的心腹,院的很多導致變亂的政策,都出於此二人之手。
當時正是後鳥羽天皇在位,九條兼實和源通親都把女兒嫁給天皇,但兼實的女兒任子雖然位居中宮,卻隻生下一名皇女,而通親的養女雖為側室,卻生下了皇子為仁。於是,在幕府的支持下,建久七年(公元1196年)十一月,任子被趕出中宮,隨即九條兼實被迫辭去關白之位——這被稱為“建久七年的政變”。
兩年後(公元1198年),後鳥羽天皇傳位給年僅3歲的為仁親王,是為土禦門天皇,源通親以天皇外祖父的身份執掌朝政。建仁二年(公元1202年)十月,源通親去世,後鳥羽上皇趁機奪回了權力,重開院政。又過了八年(公元1210年),後鳥羽院以兩度出現彗星為由,勒令還沒成年的土禦門天皇退位,扶自己另外一個兒子、12歲的守成親王登基,稱為順德天皇。當時有兩位上皇,就有兩位院,後鳥羽院稱“本院”,土禦門院稱“新院”,天皇和新院都得看本院的臉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