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應天門之變 (2)

菅原道真滿腔憂憤,兩年後(公元903年)就客死在九州。人民一方麵懷念他的剛直不阿,另一方麵也反感藤原氏專權,就傳說菅原道真化為冤魂,降下種種災異來懲罰政敵。說也奇怪,此後的幾十年間還真是災禍不斷:公元909年,正當壯年的藤原時平病死;公元923年,時平的妹妹穩子所生的東宮保明親王也夭折了;公元925年,時平的外孫慶賴王剛被立為東宮就猝然辭世,年僅5歲。此外公卿(尤其是藤原家族及其黨羽)去世,時疫流行,種種不祥不可勝數……

最可怕的是延長八年(公元930年)六月二十六日,正逢幹旱,群臣聚集在清涼殿上商議祈雨的事情,突然從西方愛宕山上飄來一片黑雲,籠罩在平安京的上空,隨即雷聲大作,一道驚雷正巧劈中了殿柱,大納言、民部卿藤原清貫(南家)當場被雷擊死,數人受重傷。醍醐天皇受此驚嚇,一病不起,於九月份匆忙傳位給東宮寬明親王,自己遷出皇宮。然而這樣做也無法挽救他的性命,沒多久他就咽了氣,享年僅46歲。

因為此事,菅原道真在民間傳說中又從冤魂升格成了雷神。到了十一十二世紀前後,他的形象再次轉變,從怒目金剛般的雷神變成了慈眉善目的學問之神,也是各屆考生的庇護神。他的形象被供奉在北野天滿宮中,稱為“天滿大自在天神”。

武士和武士團

就算菅原道真確實化身為冤魂,索了藤原時平的命去,他也終究無力徹底扳倒整個藤原北家。公元903年九月,年僅8歲的寬明親王繼位,是為朱雀天皇,朝政都把持在他的舅舅、太政大臣藤原忠平和右大臣藤原仲平手中。朱雀天皇在位的時候,各地盜賊紛起,並且爆發了著名的“平將門之亂”和“藤原純友之亂”。

平將門和藤原純友,可謂是新崛起的武士勢力的代表,說到他們,就不得不先說說什麽是武士,什麽是武士團。武士乃是班田製崩潰、莊園製成形後的產物——各地大大小小的莊園形成後,朝廷強要繼續實行班田收授已不可得了,從公元828年到公元881年整整51年都未曾班過田。

朝廷為了保證國家稅收,被迫修改班田製,實行“田堵製”(負名製)。這種製度就是不把國有土地班給適齡公民,而是承包給家底比較殷實的農民,稅收等同於租金。租約一年一訂,租田者在有實力年年續約的情況下,往往建築圍牆(堵)以保護耕地,故此種田地稱為“田堵”,也稱“負名”。這一製度的確立,使得富者益富,貧者更貧,大量無地農民被迫進入田堵和莊園成為農奴。

9世紀以後,田堵們經過不懈的鬥爭,對耕地的占有權逐漸穩定下來,他們得以在租約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於是產生了“名田”,名田所有者稱為“名主”。名田是可以繼承和轉讓的,還能再轉租給貧困農民耕種。於是,擁有大量名田者就被稱為“大名主”,簡稱大名,擁有少量名田者被稱為“小名主”,簡稱小名,租種民田的貧困農民則被稱為“小百姓”、“作人”、“名子”。

回過頭來再說莊園,早期莊園也必須課稅,但這些莊園都掌握在大寺社和大貴族手中,他們以種種借口請得“太政官符”或“民部省符”,得到不納稅的資格,稱為“不輸”,進而更以種種借口使國家官吏不得進入,莊園內部的司法權和警察權都由莊園主把持,稱為“不入”。不輸不入就使莊園主們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封建領主,莊園變成他們的封建領地。

10世紀以後,名田和莊園逐漸結合起來,因為很多名主都把自己的土地寄進給莊園,以使莊園的不輸不入涵蓋麵更廣。所謂“寄進”,就是指進獻,把名田名義上的所有人寫成擁有權勢的莊園主,每年向莊園主繳納年貢——這種年貢未必比國家賦稅來得輕鬆,但從此名田也具備了“不入”的權力,逐漸轉化為莊園或大莊園的一部分。如此一來,就形成了層級化的莊園機構,最高莊園主稱為“本家”,其下為“領家”,再下為“下司職”或“預所職”——到了12世紀,封建莊園已占全國土地的半數以上,莊園經濟逐漸成為日本社會經濟的主體,甚至殘存的國有土地,也可以被視作以朝廷為本家、以國司為領家,由實際擁有土地的名主為莊官的大大小小的莊園。

莊園的實際管理者即莊官,為了保護莊園,同時行使莊園內的司法權和警察權,必須擁有獨立的武裝力量,就這樣,9世紀中期以後,武士這一階層就逐漸成形了。一般情況下,武士結合成以莊官本族為核心的團體,就是武士團。

前麵說過,日本傳統的“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它以血親為核心,同時也包容了很多非血緣者。武士團為了加強凝聚力,也逐漸變成了這種意義上的家和家的聯合體,武士團首領同時也是大家長,其本族部下稱為“一族”、“家子”,非親屬部下稱為“郎黨”或“郎從”。提到武士團的時候,往往會說某某某率其“一族郎黨”,就是指有血緣或沒有血緣的部下們。

小武士團往往按照家的結構結合成為大武士團,那麽大武士團就稱為“本家”,大家長稱為“總領”,內含的小武士團稱為“分家”,家長往往稱為“庶子”。從這個“庶子”(在日本指嫡長子外的所有兒子)之名就可看出,日本武士和西歐騎士不同——騎士是因契約而效忠於某一領主,相互間的關係比較生疏,聯係較為鬆散,並且“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日本武士則按照傳統的家的結構來建設武士團,加上日本傳統並不很重視血緣關係,無血緣的主從之間大多結成姻親、幹親或者養親關係,約為父子,聯係相當緊密,戰鬥力也因此而加強。

平安時代,日本朝廷的軍備逐漸廢弛,被迫承認武士團的正當性,甚至動用他們行使國家的軍事、司法和警察權,各地國司就經常任命武士團首領為“押領使”或“追討使”。後來甚至連皇宮也由武士團來警衛。

當然,不是隨便什麽武士團都有資格警衛皇宮的,這些武士團的首領往往既是以朝廷為本家的國有土地的莊官,也是擁有正式官位的朝廷新貴。這些新貴中勢力最為龐大者,就是擁有天皇血統,被降為臣格賜以“源”、“平”等氏的家族——執其牛耳者為桓武平氏,根據地在關東地區,以及清和源氏,根據地在畿內的攝津、河內等國。

而平將門正是桓武平氏高望流的始祖高望王的孫子。

古代日本人的名號

日本的貴族和武士(農民一直隻有小名和綽號,商人再加個商號,要到明治維新以後才有姓和大名,暫不在討論之列),一般都有兩個名字(改名啦、“一字拜領”啦,暫且不算):小名(通稱)和大名。部分人出仕而有官位,部分人出家而有法名、院號,部分人仰慕漢學而有表字——為了表示尊敬,這些東西也往往隨名字一起帶出來,形成長長的一串。一般規律,是有官位以官位代替通稱;有法名、院號的,在家修行稱法名,前加“入道”二字,在寺修行或死後稱院號。

比如戰國諸侯武田晴信,因為很年輕就做了大名,有了官位,所以他的小名知道的人很少,一般稱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他出家入道後(在家修行),法名信玄,因此再加四個字,成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信玄”(武田信玄是不那麽恭敬的簡稱)。死後,則多以院號稱呼他為“武田德榮軒”。同類的還有“長尾喜平二景虎”,最後稱為“上杉近衛少將輝虎入道謙信”,簡稱上杉謙信;“伊勢新九郎盛時”,最後稱為“北條相模守盛時入道宗瑞”,因為院號為早雲庵,簡稱北條早雲。再如,傳說中武田晴信的軍師叫“山本勘介晴幸入道道鬼”,有蝮蛇之稱的美濃領主叫“齋藤山城守秀龍入道道三”。等等。

再看看咱們熟悉的豐臣秀吉吧。他是下級武士出身,苗字為木下,小名藤吉郎,後來還起了大名秀吉,稱為“木下藤吉郎秀吉”。當織田信長給了他近江半國以後,賜以羽柴苗字,以顯示威儀,則稱為“羽柴藤吉郎秀吉”。這時候,他已經是堂堂諸侯了,沒有官位終究不像話,於是賜予築前守之官職,稱“羽柴築前守秀吉”。等秀吉取了天下,官高位顯,可惜不是源、平二氏出身,無法開幕當征夷大將軍(他曾一度冒充平氏,又想求取源氏而不可得,甚至散布謠言說自己是天皇的私生子,結果反而造成很壞影響,隻好收手)。正好藤原北家窮得丁當響,他就湊上去叫聲幹爹,弄成“藤原關白秀吉”,然而還是滿地的噓聲。天皇無奈,賜予“豐臣”姓——這就是“豐臣關白秀吉”的由來。簡稱“豐關白”,退位後簡稱“豐太閣”。

在讀日本人姓名的時候,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多於兩個字的小名、官位、院號等,往往簡省成兩個字。如前田又左(又左衛門)、武田典廄(左馬助這一官位與唐朝相對應的官稱)、馬場美濃(美濃守)、織田上總(上總介)、高阪彈正(彈正忠),等等。這最後兩個,省略一字就正副不分,好比現在咱們見了不是正職的領導,也最好把“副”字省了,肯定皆大歡喜。

第二點要注意的是,日本人對漢字,不像咱們用得這麽嚴謹,許多意思和發音隻是從中國找了兩個甚至更多的字去對應。因此很多人名和官名,發音相同,卻往往有數種寫法——千萬別以為那是不同的兩個人。比如宇佐美定滿(或寫作定行)、山本勘介(或寫作勘助)、本多(或寫作本田)忠勝,等等。倒黴的是,還要和被賜予苗字或自己找個理由改名的家夥區分開來,實在是累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