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第5章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第263條~第272條)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講解:少陽病,就是半表半裏之陽證,陽熱在胸腹腔間,半表半裏之處,既不可入裏,又不可出表,隻可向上行於孔竅之間,故口苦,咽幹,目眩,為少陽病特征,其中尤以口苦最可辨為少陽病。
26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講解:太陽中風不解而轉屬少陽者,名少陽中風。少陽熱盛則耳聾、目紅、胸中滿而煩,“胸中滿而煩”為“胸脅苦滿”、“心煩”之互詞,是柴胡證陽熱上衝的表現。少陽半表半裏,不可吐下,吐下於病無功,僅虛其胃腸而已。悸而驚有兩種看法:一是吐下之後,邪熱入裏,擾動神明而作驚悸煩躁。二是吐下之後傷其津液、血液,陰精少而不養心而作驚悸不安。
26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
講解:太陽傷寒,頭痛發熱,脈當浮緊,但此時脈弦而不浮不沉,不表不裏,為半表半裏少陽之脈,脈細主氣虛血少,津液不足,與前之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相應,病屬少陽,少陽不在表,不可發汗,汗之徒喪津液,津傷胃幹而譫語,病入陽明,需治胃而令胃氣和,譫語則止,若胃氣不和,則不止於譫語,而為煩躁不寧,心中悸動。臨床以大、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三叉神經痛、乙型腦炎等疾病所致頭痛,可獲奇效。
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講解:本條總結第264、第265兩條。本為太陽病,無論中風、傷寒,病不解轉入少陽之後,出現“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柴胡證具,脈沉緊,雖主裏實,但少陽不可吐下,故曰“未經吐下”為未經誤治,與小柴胡湯。
前四條中,少陽治法僅言小柴胡湯,但在太陽、陽明兩篇中,少陽治法多有提及,如兼有太陽表證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兼有陽明裏證者大柴胡湯主之。由此可見,少陽雖禁汗、吐、下,實指單用此三法而言,若方中加入柴胡劑,使之兩解“太陽少陽”或“少陽陽明”則可應用,且合方不僅可用桂枝湯,亦可與麻黃湯、葛根湯相合,臨床上以小柴胡湯與葛根湯合方,用處頗多。
267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講解:前文已提到,少陽病誤治後,少陽證仍在者,仍可與小柴胡湯。若誤治後,病人譫語,而無柴胡證,變為壞病,不可服柴胡湯,當審現有症狀屬於何證,以法治之。
268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講解:太陽、少陽、陽明同時發病,不分先後,謂之三陽合病,可有太陽病之發熱惡寒、陽明病之大便幹、少陽病之口苦咽幹等症狀。太陽脈浮,陽明脈大,上關上,即指關脈上再向上一點,主於心下積,《金匱要略》雲“上關上,積在心下”,與少陽所在胸脅部一致,以候少陽之邪,此三脈主於表裏內外皆熱,《內經》言:“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人依賴火而生存,少火可以生長滋養,但火勢一劇,則可貽害,三陽皆熱,傷人正氣,氣少不振奮而欲眠睡,目合則汗即盜汗,亦是氣少之征。
269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講解:傷寒六七日,多由表傳裏,熱結於裏而外無大熱,其人表邪未解,裏熱又結,故躁擾不寧,煩亂不安,外為陽而內為陰,故雲“陽去入陰”,本條為太陽病直接傳裏,與少陽病無關。
270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講解:本條當為叔和加入,論中表裏相傳與《黃帝內經》所論不同,前已詳述,《黃帝內經》提出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應傳太陰,而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則未經太陰,更無法遞傳少陰、厥陰。
271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講解:傷寒三日理應轉屬少陽,脈應弦而小,若但小而不弦,則為邪已微,病欲愈。
27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講解:此為例文,無大意義。
少陽病小結
少陽病的發生,由中風傳來者,不但見口苦、咽幹、目眩,病甚者還見耳聾、目赤;由傷寒傳來者,常見頭痛發熱,當以脈辨證,少陽脈弦細。論其治法,合病、並病,或治從少陽,或幾經合方,因眾多少陽方劑散在於前二篇中,故本篇治法但提小柴胡湯。須知少陽病證並不隻限於柴胡湯證,而且也不限於太陽病的轉屬,其自發的少陽病證反而更多,如前之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等,亦均是少陽病的方劑,學者可自整理筆記之。
三陽篇總結
疾病大體分為陰、陽兩類,陰、陽即是矛盾的兩個方麵,其興奮、發揚、熱性者屬陽;抑製、沉衰、寒性者屬陰。疾病發作後,代謝機能改變,亢奮者即為陽性病,見高聲呼喊、脈浮大數等;消沉者為陰性病,見昏睡不醒、身涼、脈沉微細澀等。陽證反映在表,而呈表陽證,即太陽病;陽證反映在裏,而呈裏陽證,即陽明病;既不在體表,也不在消化道裏,位於胸腹腔間,而呈半表半裏陽證,即少陽病。
疾病發於人體,人體正氣當起而抗邪,正邪交爭而形成症狀,《黃帝內經·評熱病論篇》即言:“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人所出之汗來自於穀氣,穀氣來源於精氣,精氣即所以養人者,即現在所說營養成分。“今邪氣交爭於骨肉”,在表時就是正邪交爭於骨肉之間。“而得汗出者,是邪卻而精勝也”,汗出表解是精氣打敗邪氣所致。“精勝,則當能食而不複熱”,精氣勝利,則表邪解而熱退,穀氣勝胃氣亢而能食。“複熱者,邪氣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說明精氣敗而邪氣勝,汗出傷精,不能食而精無所補充。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疾病不去,則發為陰陽交而預後不佳。所引一段正好說明人體機能調動穀氣在表與邪抗爭,精氣聚於體表欲作汗而脈浮,上半身充血嚴重壓迫則頭項強痛,體液聚於體表,體表溫度升高,與外界溫度差距增大,則惡寒感覺明顯。若體表之上,正氣不支,退於半表半裏,借助其間一切髒腑組織功能共同驅逐病邪,若再不解,便將病邪引入陽明,以胃腸包圍其邪,相機以吐、下之法驅邪外出。人體構造相同,其所分範疇皆不外表、裏、半表半裏,限於當時的客觀條件,古人隻能借助經絡理論而描述這種規律,但現在看待六經,則不應過多依靠經絡學說而將問題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