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雜病 (2)

第1章雜病(2)

【方解】貝赫切特病屬中醫學“狐惑病”範疇,本病以口腔潰瘍,**潰瘍,虹膜睫狀體炎、前房積膿,反複發作的臨床表現為特征。治療上東西方醫學均無特效藥物。中醫對該病早有認識,認為此病由脾胃陽虛,寒濕內停,鬱久化熱,濕熱下注,久而生蟲所致。治以健脾利濕,瀉火解毒。故本方取參、術溫補脾胃;椒、薑、桂大辛大熱,配合烏梅之酸,川黃連之苦,共奏殺蟲之效。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忌煙忌酒,絕**。

【典型病例】葛某,女,25歲。患者下唇生瘡3年餘,患處為紫紅色潰瘍、化膿、黏膜剝脫,但眼、外陰均無蝕爛,其他亦正常。治療3年無效。予以椒梅附桂連理湯治之,服3劑後,下唇潰瘍已瘥,紅腫消退,局部結痂。自覺額部發熱,原方減量續服3劑,告愈。(處方來源:浙江省奉化中醫院趙國仁)

方二

【方名與主治】二仙消疳湯主治貝赫切特病,亦稱“狐惑病”。

【組成與用法】生甘草、生地黃、丹參、土茯苓、石斛、仙茅、淫羊藿各20克,生曬人參、當歸、金銀花、赤芍各15克。上藥加水煎2次,將2次藥汁混合待用。每日1劑,分2次口服。30天為1個療程。

【辨證加減】濕熱重者加車前子、黃柏各20克,龍膽草15克,以清熱化濕,解毒消疳。血瘀者加牛膝、黃柏、蒼術各15克,紅花10克,以活血化瘀,化濕消疳。兼脾腎兩虛者加川續斷、補骨脂各20克,炒白術15克,以溫補脾腎,解毒消疳。治療期間囑病人以苦參150克,水煎熏洗患處,錫類散吹敷患處。

【方解】貝赫切特病《醫宗金鑒》謂之疳。多因髒腑氣陰虧損,濕熱蟲毒內蘊,濕滯毒瘀於肌膚、黏膜、關節等處而發病。其症狀與中醫學的狐惑病相一致。《金匱要略》雲:“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麵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幹,苦參湯洗之”。本方采用內外兼治,外用苦參、錫類散治標以解毒;內治重在補虛扶正,化瘀解毒以治本。二仙消疳湯中重用甘草、人參、仙茅、淫羊藿扶正補虛;生地黃、石斛、當歸、丹參育陰養心,活血化瘀;土茯苓、金銀花清熱化濕。諸藥相配,達到平補脾腎、清熱化濕、祛瘀通絡以消疳瘡的目的。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忌食腥辣之物。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11例,隨訪1年,基本治愈6例,好轉4例,無效1例。(處方來源:鐵道部第十三工程局醫院鄭昌發)

中風呃逆症

中風呃逆症係指中風以後,患者多因情緒緊張、抑鬱不暢、氣逆上衝而出現的呃逆聲短而頻發、連續不斷、不能自止等症狀。

【方名與主治】鎮肝降逆湯主治中風病之呃逆。

【組成與用法】赭石30~45克、半夏、旋覆花(布包)、柿蒂、甘草各10克,沉香3克。將上藥加水煎成湯劑,過濾,待用。呃逆發生後2天內用藥,每日1劑,分2次口服。

【方解】中醫學認為呃逆是以氣逆上衝,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主為主證。胃中寒,胃火上炎,氣機鬱滯,脾腎陽虛,胃陰不足均可引起呃逆。而中風病所致呃逆,其病機為肝風內動,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致呃逆發作。故本方采用赭石鎮逆平肝;半夏降逆止嘔,燥濕化痰;旋覆花降氣消痰;甘草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且調和諸藥;柿蒂一味為治呃逆之要藥,配以沉香溫中降逆。諸藥合用,共奏鎮肝降逆之功效。

【注意事項】本方適用於中風病之呃逆,辨證為陰虛陽亢型及痰濕型者。如不能經口服者可采用鼻飼法。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44例,其中治愈36例,有效6例,其他2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後痊愈。(處方來源:河北中醫學院韓樹芬)

高凝血症

高凝血症(亦稱中風先兆)的主要特征是凝血因子增加而抗凝血因子並不降低。高脂蛋白(a)及低蛋白血症是高凝血症發生的重要原因。

【方名與主治】山花湯主治高凝血症。

【組成與用法】山楂、赤芍、玉竹、路路通各12克,紅花3克,地龍、當歸尾各10克,丹參1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15劑為1個療程。若指數不降及症狀無明顯改善者再行第2個療程。

【辨證加減】脾虛納差加茯苓15克;血壓偏高加桑寄生15克,天麻10克;血壓偏低加川芎、升麻各10克;手足麻木加雞血藤、千斤拔各40克;舌謇不利加蜈蚣3克、僵蠶9克;反應遲鈍和記憶減退加石菖蒲10克;久病體虛加黃芪30克。

【方解】高凝血症是指血液中全血黏稠度、血漿黏度等增高,血液中固體物質凝集,血管壁出現病變所致,臨床表現為眩暈頭痛、手足麻木、記憶減退等症狀,屬中醫中風先兆即小中風。《證治匯補》曰:“平人手指麻木,不時眩暈,乃中風之兆須預防之。”中醫對該病的病因病機認識可歸納為瘀、風、痰,而又以瘀為本病之關鍵,即血行失度。《靈樞·經脈》雲:“脈不通則血不流。”故治宜活血化瘀,祛風通絡。方中山楂活血化瘀且有擴張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紅花活血化瘀而質輕上行;赤芍活血而涼血;丹參活血而養血;當歸尾活血而補血;路路通祛風而通絡;地龍滋液而通絡;玉竹養陰增液,津血同源,能緩解血液黏稠度。並辨證選用川芎、升麻、天麻、蜈蚣、僵蠶等,乃治風、血、痰之藥。藥入病體,血瘀得化,邪風得祛、脈絡調和、血液通暢則筋脈得養。

【注意事項】治療前先做中風預測確診之,經治後定期作中風預測,根據指數下降及症狀改善情況來決定下一步治療。

【典型病例】陳某,女,54歲。反複頭暈1年餘,有時伴頭痛左側上下肢經常麻木,反應遲鈍,舌體顫動,質紅嫩,脈沉澀。中風預測(++++),診為高凝血症。服山花湯加石菖蒲10克,千斤拔30克,每日1劑,水煎服,15天後抽血複測,指數降至(+),頭暈頭痛,手足麻木,舌顫等症狀消失,活動自如,反應良好,續服山花湯15劑鞏固之,隨訪1年,未見複發。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16例,隨訪1年,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1例。(處方來源:海南省幹部療養院葉士宏)

腦震蕩後遺症

本病又稱腦外傷後神經官能症、腦損傷後綜合征,以頭痛、眩暈為常見症狀。其發病機製可能是外傷後大腦皮質與皮質下相互之間的功能紊亂所致;或者外傷時腦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或間腦垂體功能紊亂;也可能是外傷所引起腦脊液動力學改變等諸多因素所致。情緒焦慮引發頭頸部肌肉持續性收縮,亦為以頭痛為主的腦損傷後綜合征因素之一。腦震蕩後遺症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一般以大腦皮質功能減弱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癔症樣症狀為主。此病屬於中醫“眩暈”“不寐”“鬱病”範圍。

【方名與主治】四味散,主治腦震蕩後遺症。

【組成與用法】朱砂、琥珀各1.5克,三七粉、血竭粉各3克。將上藥共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日1劑,分2次口服,10天為1個療程。

【方解】腦部受打擊震蕩後,致瘀血內阻,脈絡不通,不通則痛。血瘀擾亂神明,出現失眠健忘,注意力減退等症狀。治以活血祛瘀,鎮靜安神為主。方中朱砂鎮靜安神;琥珀鎮驚安神、活血化瘀;血竭散瘀止痛;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本方適用於跌打損傷所致瘀血內阻證。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應勞逸結合,不宜過多看書用腦;保持精神舒暢,避免生氣;禁飲酒,忌吸煙。

【典型病例】趙某,男,32歲。因撞傷頭部,當時不省人事,約5分鍾後清醒,自覺頭痛頭暈、惡心。在當地醫院對症治療,症狀時好時差,天氣變化時頭痛加重,伴失眠,健忘,記憶力減退已1年。診斷為腦外傷後綜合征,證屬瘀血內阻,給予四味散,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經治1個療程後,病人感頭痛明顯減輕,頭腦清醒,睡眠尚好。服藥2個療程,自覺症狀消失而出院,經隨訪1年,未見複發。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58例,痊愈43例,有效15例。(處方來源: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白滿江)

腦損傷性癲

腦損傷引起的癲稱為腦損傷性癲,腦損傷性癲主要見於外傷與產傷,以大腦額葉皮質運動區及顳葉,尤其是顳葉內側麵損傷發生率為更高。此外,與受傷者的年齡、遺傳因素及有無顱內血腫、感染、粉碎性或者凹陷性骨折等也有一定的關係。

【方名與主治】通瘀化痰開竅湯,主治腦外傷性癲。

【組成與用法】鬼箭羽、丹參各15克,膽南星、天麻、全蠍、牽牛子各6克,石菖蒲、遠誌、僵蠶各9克,蜈蚣3條,白胡椒5克,琥珀粉2克(衝服),馬舌子3條,海參腸20~30克,上藥加水煎成湯劑。每日1劑,分早晚2次口服。

【辨證加減】對病程較短,且瘀血征象明顯者酌加劉寄奴、血竭、蘇木、澤蘭、牡丹皮、赤芍、桃仁、紅花等;或予活血化瘀為先,繼以上方加減治療。

【方解】腦外傷性癲多由頭顱腦竅受到打擊跌摔震蕩等使脈絡損傷,瘀滯清竅,擾亂神明而發,日久可致痰瘀互結、阻滯清竅而纏綿難愈。治療上則以逐瘀化痰開竅之法治之。對某些病程較短且瘀血征象明顯者,則應以活血化瘀為先,繼以豁痰開竅,定息風的方法治療,往往能夠較好地控製癲發作。待病情基本穩定後,尚可配以補腎榮腦法調理善後,鞏固療效。本方中14味藥,均為逐瘀化痰開竅之要藥,臨床治療腦外傷性癲功專效好。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需辨證施治,若癲發作頻繁,則應以治癲為主,待癲有所控製後可兼顧其他病症的治療。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36例,隨訪1年,其中治愈12例,好轉20例,無效4例。(處方來源:北京廣安門醫院殷海波)

乙型腦炎後遺症

乙型腦炎後遺症是乙腦病毒侵犯中樞神經係統,經治療後留下的一係列臨床症狀如口眼歪斜、失語、偏癱、吮指、流涎等。

【方名與主治】鎮心滌痰湯,主治乙型腦炎後遺症。

【組成與用法】龍齒、鮮生地黃各30克,琥珀5克,竹瀝半夏、天竺黃各12克,陳膽南星9克,石菖蒲8克,麥冬15克。每日1劑,分2次口服,7劑為1個療程。

【辨證加減】痰濁蒙竅,精神神誌症狀偏重者,加礞石滾痰丸,中病即止;氣陰不足,餘熱留戀,表現低熱持續,午後為甚,心煩懊惱者,加北沙參、焦梔子、地骨皮;耗津過度,口咽幹燥,大便幹結者,加鮮石斛、玄參、生何首烏;水不涵木,虛風內動,手足拘攣或蠕動者,加知母、鱉甲、玳瑁;肝腎不足,髓海空虛,耳鳴耳聾者,加龜甲、枸杞子、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