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

2004年10月15日,一批商界人士在北京的中國地質大學的某禮堂裏舉行了一場關於某本暢銷書的讀者座談會。會議組織者專門把該書的策劃者、總編、翻譯、責編及與本書相關的人士都邀請到了現場,同參加座談會的熱心讀者一起交流。我作為特邀嘉賓之一也參加了。

座談會開始後,該書的總編、責編及翻譯都先後被邀請上台就讀者感興趣的話題,介紹了許多有關該書出版過程中的故事。他們的發言引起了讀者的濃厚興趣。

“以上諸位不同側麵的發言,讓我們這些熱心讀者大飽耳福,也進一步加深了對該書的理解。”一位商界人士站起來說,“現在我們大家想聽一直還未發言的總策劃的講話,因為總策劃是這本書的發現者,從翻譯、編輯、出版到發行都參與了全過程,是最有話可說的人了。大家想不想聽總策劃的發言呢?”

“想!”多數讀者都異口同聲地說。

隻見這位總策劃,先是臉紅,接著是推三推四,尋找種種借口不想說。這時掌聲一陣高過一陣,麵對在座諸位的熱情實在推托不掉了,他隻有抬起了重重的臀部,顫顫巍巍地說:“我實在不擅長當眾講話,這種沒準備的講話我更不行,請大家原諒……”

這位讓在場讀者都想聽他說幾句的總策劃,站起來後,吞吞吐吐就擠出了這麽幾句話,而他所說的全部內容,除了道歉,就是檢討,一句大家想聽的話都沒有。並且,我注意觀察到他在說這幾句話的過程中,從頭至尾,他的眼睛是看著桌子上的茶杯,不敢麵對聽眾。

在一些場合,突然被叫起來說幾句時,如何避免遭遇這位總策劃的窘態呢?這就需要學會站著思考,掌握即席發言的要領和方法。那麽,如何練起呢?

即席發言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參加某種研討會、座談會時,在會上一時有感而發所作的臨時性發言,也稱即興發言;第二種是本來沒準備在會上發言,突然被主持人叫起,不得不說的即席發言;再就是在一些場合麵對聽眾的提問,所做的應答。

本書所指的“即興發言”,意思是在一些場合,有感而發,現場構思後,站起來作較短時間的發言。即興發言的要求是:精彩居第二,合適居第一。為什麽這麽說呢?

《魯迅在他的位論》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大意是:有一闊人家,在孩子滿月時舉行喜宴,前來慶賀的人在孩子麵前有說有笑。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當大官;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會發大財的;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成大才,等等。這時有一個人卻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的。”結果遭到了一頓痛打。

而事實上,前麵的人都是隨口奉承,無根無據;最後一個人卻是言之有據,符合客觀規律。“這孩子會死的。”這話是實話,一點沒錯。為什麽卻遭到的是棍棒相加?當然是他說了不合時宜的話。從口語表達的效果來看,孩子滿月是喜事,主人願聽讚美之詞,盡管是信口之言;而說孩子會死,盡管是人生之規律,但主人是反感的,因為說出的話與現場喜慶的氣氛不相協調。當然,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傻到這種程度,但它從一個側麵提醒我們:在喜慶的場合要說喜慶的話;在莊嚴的場合要說莊嚴的話;在輕鬆的場合要說輕鬆的話;在熱烈的場合要說熱烈的話;在悲傷的場合要說悲傷的話。即興發言並不是僅憑一時有感受,站起來說就可以了,而是要說合適的話。

合適的話,指標有四:一是適合場合,即“上什麽山,唱什麽歌”;二是適合聽眾,即“見什麽人,說什麽話”;三是適合身份,即說自己有把握又適合自己身份的話;四是時間的掌控恰到好處。

將四個指標總體概括後,稱之為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

四個W分別取自where、who、what、when四個英文單詞的頭個字母。where代表什麽場合;who代表聽眾是些什麽人,自己又是什麽角色;what代表聽眾關心什麽,喜歡聽什麽,我又能講什麽;when代表即興發言要長話短說,做到短小精練為最好。如果即興發言者能按這四項要求去做,就能恰到好處地現場組織自己的即興發言,說聽眾愛昕的話,說適合場合的話。請參考圖示。

該法則的運用方法是,即興發言之前,先問自己:

這是什麽場合?即where;

聽眾是誰?我是何種角色?即who;

他們愛聽什麽?我又能說些什麽?即what;

我的發言是在前還是在後?說多長時間最為宜?即when。

判斷什麽場合,為的是要說適合那種場合的話,做到“上什麽山,唱什麽歌”;

弄清楚現場都有誰,同時明白自己的角色,為的是說現場人愛聽的話,避免說錯話,得罪人,做到“見什麽人,說什麽話”;

發言時心裏有時間概念,會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調整發言的長短。譬如,主持人給你2分鍾,就要強迫自己把最想說的話在2分鍾之內說完;如果是最後一個發言,到了會議結束的時間,就要長話短說。這樣聽眾才會買你的賬,否則,費力不討好。

2004年9月12日下午,我應北京某大學之邀,參加他們的一個新生座談會。會上專家學者紛紛發言,輪到我發言時已經臨近會議結束,按“四個W法則”,我是這樣現場構思的:首先,我告訴自己座談會是大家說的場合,不適合一個人長時間的多說;其次,在現場有校方領導和各界人士,說話時要適當照顧到這些人;再者,我本人是搞素質教育的,這話題太大,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好的,我隻著重談學生綜合素質中的當眾講話和人際溝通兩項,新生感到新鮮,也是我擅長的。時間控製在3分鍾左右。經過這樣一番構思,接下來的講話,我這樣開頭:

各位嘉賓,同學們,下午好!呂博士的發言太讓人感動了,當年一個初中畢業生,咬定青山不放鬆,最終拿下博士學位。這種在求學路上不斷挑戰自己的勇氣,太值得我學習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會有同感……(即照顧到在場的嘉賓,又讓聽眾感到不生硬,此種講話的開頭叫“承上啟下”法。)

今天我很高興應貴校的邀請參加我們的新生座談會。首先祝賀在座的同學們成為首都高校的一名新生,更祝賀你們選擇了一所在教育理念方麵具有前瞻性的學校……(站在學生和校方的角度說話。)

為什麽這麽說呢?……(引入正題,談自己熟悉的話題。)

新生座談會結束後,一位嘉賓湊上前來跟我說:“你是今天講得最精彩的。”聽了他的話,我心裏想,精彩不精彩,各有各的感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做到了長話短說,照顧到了當時聽眾的疲勞心理。

下麵是第10期訓練班學員王先生的一次實踐體驗。他無意中被大學時的一位老同學拉去參加他們單位的一次聚會。這群人都是搞航天工作的,他們的熱情深深地感染了王先生。王先生在訓練班上說:“按照以往的習慣,我是能推則推,能不講就不講。不過,這一次我想起了‘四個W法則’,決定嚐試一把。於是我進行了現場構思。先想這是一個新老航天人聚會的場合(where);又想我是局外人,他們的朋友(who),在場的有首長也有普通官兵(who);他們肯定愛聽外行人是怎樣看待他們的職業的(what),想到這,我馬上想到了剛看過的電影《橫空出世》(what),話題一下子就冒出來了。”隨即他便站起來說:

朋友們,晚上好。我很高興參加咱們新老航天人的大聚會。大家的熱情感動得我不吐不快。

前幾天,我看了電影《橫空出世》,裏麵的一些細節深深地打動了我。比如,研製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老前輩們竟是用算盤當計算機,出色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複雜的計算任務;再比如,當年奉命秘密執行任務,夫妻之間彼此保密,卻意外在研製現場相逢,才知兩人原來執行的是同一任務……(這時提醒自己,這種場合的發言宜短不宜長(when),2分鍾即可,我便收住舉例。)新老航天人的這種默默奉獻精神太感人了!

我由衷地敬佩大家長年遠離熱鬧的城市,遠離親人,長期在野外基地艱苦工作,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在此,我向在座的大家道一聲辛苦了!

王先生的這次即興發言,話題是合適的,發言的時間長短也是恰當的。他既談了當時聚會人員感興趣的話題,又借此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之情,當時的氣氛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