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

對於演講者來說,要對自己的演講主體以及正文做到精益求精,並且使它們天衣無縫,極富感染力。一旦你突破文章所局限的狹小天地而踏進廣博的生活樂園時,你將會擁有無限珍貴的思想……

如果你能夠在星期六的上午,再一次為你明天的演講做準備的話,那麽在你這種不懈的精益求精的努力下,演講必然會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假如一位牧師在傳授某種真知之前,深思熟慮了一個月、半年,甚或是一年——無論在路上,還是火車裏,隻要因為疲勞而不想看書時,思想之花將會破蕾綻放,直到展示出它最美的豐姿。

是的,或許牧師可以冥思苦想直至深夜。對於牧師來說,能夠做到不被教堂裏和布道上的事影響就寢,是一種較好的習慣——因為講壇是一個布道的好場所,但並不是休息的地方。然而,即便這樣,為了不使那些不期而至的想法遺忘,牧師們常常會在深夜披上衣服起床……

當你為了一場布道而專心收集材料時,一定要將你想到的與之相關的一切、看到的以及思想全部記下來……

你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將你的思想勾勒出來,然後利用你的思維使之豐富多彩,從而形成一個動態、不斷發展的體係,而這絕不是從書中剽竊的僵化的思想。通過這種訓練,你將擁有高效的思維,並且你的思維過程會更鮮活、積極……

思想是你心靈中最真實的寫照,你應該將這些屬於你自己的思想記錄下來,它們的珍貴之處遠遠勝過了寶石和黃金。記錄時,你手邊的紙片、舊信紙的背麵、折破的信封、廢紙等都是你最佳的選擇,這要比使用漂亮、幹淨的大頁寫字紙好用得多。當然,我們這樣說並不是從經濟角度出發,事實上,當你將這些零亂的隻言片語按一定的邏輯思維整理成篇時,使用前者要比後者更加容易……

習慣於將你的所有觀點記錄下來,並且要經常對其進行思考。當然,在思考過程中,你也不能急於求成。它終將會改變你的精神世界,使你的思想得以成長……

也許你會發現,無論是你最鍾意的,還是對人們的生活十分有意義的布道,都來源於你的內心。它們似乎和你骨肉相連,是你精神勞動的果實、活力四射的產物。但是,那些你無法消除那些歪曲你內心意願或者刻意編纂的剽竊、虛假的布道。有一些布道極富生命力,而且飽經滄海,讚美著上帝,最終進入了神殿的殿堂;還有一些布道深深地溶入了人們的心靈,使人們就像長出翅膀的天使一樣,越飛越高,使人們在充滿責任、希望的道路上勇敢直前,永不迷失方向。因為所有真正意義上的布道都源自於人們生命的激情。

林肯是如何準備他的演講的

現在再讓我們來看看偉大的林肯是怎樣準備他的演講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慶幸我知道答案。當我們閱讀林肯的方法時,我們可以在布朗主任的發言發現,其中提到了四分之三個世紀前,林肯使用過的幾個程序和步驟。在林肯的一次著名演講中,他憑借自己的遠見卓識稱道:“如果分割房子,那麽它必然會坍塌;如果我們繼續實施半奴隸半民主製度,政府的統治將不會維持多長時間。”對於這個演講,林肯是怎樣提出這個透徹的結論的呢?當他處理日常工作時,他在思考;當他吃飯時,他在思考;當他行走在街道上時,他在思考;當他坐在穀倉裏擠牛奶時,他也在思考,甚至在他每天去肉鋪和雜貨店的路上,他都在思考。他常常披著一件陳舊的灰色披肩,挽著一隻菜籃子,身旁的小兒子總是在那喋喋不休地發問、埋怨,時不時地扯動父親那細長而瘦骨嶙峋的手指頭,示意他和自己說說話,可林肯絲毫沒有察覺,仍然大步流星地向前走,思索著自己的事——他的演講,似乎忘了身邊的孩子。

就在這種長時間的思索和孕育中,林肯經常會匆忙地寫下一些片段、句子,而這些片段、句子又大多被他隨意寫在了零散的信封上、紙片上或從別的地方撕下的一個小紙條上。總而言之,凡是他身邊能夠寫東西的都會被他利用上。有時他會將這些記錄塞進帽子的頂端,方便攜帶。最後,林肯會將所有記錄分門別類,按邏輯順序加以整理;有些還要付諸筆端成文並進行修改,直到定稿交付演講和出版。

1858年,在公共討論會上,作為參議員的道格拉斯每到一處都會向會發表同樣的演講,但林肯卻不是這樣。他不斷研究、思考、反省,力爭使自己的演講能夠讓聽眾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他曾經說過,寧願每天做一場新的演講,也不願意天天重複那些不變的話。也正是由於這個目標,他的思想才能日益擴展。

在林肯進入白宮之前,曾複印了一份憲法和三份演說辭。帶著這幾樣東西,他把自己鎖進了一間布滿灰塵的房子——那是一間廢棄多年的房子,位於春田田徑場的一家商店的樓上。在那裏,在遠離外人的入侵和幹擾的情況下,林肯的就職演說誕生了。

那麽,林肯又是如何準備他的葛底斯堡演說的呢?雖然對此虛假的報道早已鋪天蓋地,但事實卻充滿了吸引力。現在就讓我們來分享這個故事吧:

就在葛底斯堡公墓管理委員會決定組織一次莊重的獻辭時,委員會邀請了埃迪沃德·埃伍瑞特擔此大任。他不僅是波士頓的一位知名牧師,而且還是哈佛大學的校長、馬薩諸塞州的州長、美利堅的參議員和駐英國的大使,另外,還是國務卿。人們一致認為他是全美國最出色的演說家。最初,委員會將這次演講定在1863年10月23日舉行。但埃伍瑞特卻十分明智的提出,在這麽短的時間裏,他不能做到充分準備。所以,為了給他更多的時間準備,演講就推遲了近一個月,決定在11月19日舉行。埃伍瑞特在葛底斯堡度過了演講前的最後三天。他利用這個機會重溫了那片戰場,回憶著那兒曾發生的一切。對他來說,這幾天的思考是最完美的準備,因為他能夠身臨其境。

每位國會會員都受到了出席現場的邀請函,當然林肯及其內閣也都受到了這份請帖。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婉言謝絕了,隻有林肯十分願意參加,此舉卻是那些委員們出乎意料的。那麽,應不應該邀請他發表演講呢?但這並不是他們的本意啊。於是,就出現了反對意見:一方麵林肯根本沒有準備這次演講的時間;另外,即便他有時間,那麽他具備這個能力嗎?的確,林肯可以揮灑自如地就評論農奴製或在箍桶匠協會裏發表演講,但誰聽過林肯發表的致辭演講呢?這場演講時非常嚴肅的,不能有半點閃失。那麽,邀請林肯隨便講幾句話?委員們瞻前顧後,左思右想……然而,假如他們知道了後來發生的事情,那麽他們一定會更加百思不得其解:這個被人質疑是否有能力的人,在那種場合,怎麽會發表一篇現在仍然在被廣泛傳頌、曆久不衰的演講呢?

最終,在距離獻辭演講還有兩個星期時,林肯接到了委員們的邀請,他們請他“為這次的演講做些適當的評論”,當然,時間上真的有些遲了,而且委員們還用這種措辭:“做些適當的評論。”這可是寫給美國總統的邀請函啊!

林肯沒有多想隻是馬上開始準備工作。他立刻給埃迪沃德·埃伍瑞特寫了封信,拿到了他的演講稿複本。一兩天後,當林肯在攝影棚裏為自己攝像時,他又利用空閑時間,反複閱讀埃伍瑞特的演講稿。之後的幾天裏,無論往返於白宮和戰爭指控室,還是仰躺在戰爭指揮室的皮睡椅上等待最新的戰報,林肯都沉浸在對自己的演講的思考之中。他將大致的演講草稿寫在了一個紙上,然後像平時一樣將它放在了高頂絲帽的頂端,隨身攜帶。林肯沒有停止思索,很快他的演講辭就定型了。就在演講前的最後一個周末,林肯對諾阿·布魯克斯說:“演講稿寫得還不夠準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沒有達到盡善盡美。事實上,我已經重寫了好多次,因此,我隻能再仔細琢磨琢磨,直至讓人滿意。”

在獻辭演說的前一夜,林肯來到葛底斯堡。此時的小鎮已經匯聚成了人海。平時,這個地區大約有一千三百人,可現在,竟然猛增到一萬五千人,甚至人行道上都顯得擁擠不堪,通行受阻,所以人們隻能站在肮髒的街道兩側;五、六個樂隊輪流著彈奏,人們高聲唱著《約翰·布朗之軀》。林肯下榻的威爾家門前,更是早早地擠滿了人。人們為林肯獻上小夜曲,請求他給大家講幾句話。林肯寥寥幾句說得清楚、明白,毫不圓滑,而第二天才是他演講的最佳時機。而當晚,他又利用剩餘的時間將演講再一次斟酌了一遍。甚至,他又到了隔壁塞沃德秘書的房間,大聲朗讀自己的講稿以征求意見。第二天吃過早飯,林肯又開始研究這份講稿了,直到一陣輕微的敲門聲提醒他該加入隊列了他才停了下來。在隊伍中,卡爾上校騎著馬緊跟在林肯身後,他告訴我們:“隊伍剛前進時,總統先生總是筆直地坐在馬背上,看其背景就像一個軍隊的首席指揮官;但是在隊伍行進過程中,他的身體就會向前傾,胳膊也鬆軟地下垂著,頭也彎了下來,一看就知道他又沉浸在了思考中。”

對此我們隻能姑作猜測,或許那個時候他還在推敲那份演講辭——十句不朽的句子。

但是,林肯有很多失敗的演講,因為他對那些演講的話題絲毫沒有興趣。可一旦談起奴隸製和統一時,他就充滿了能量。這到底是什麽原因?一天夜裏,林肯和他的一個夥伴在伊利諾斯的一家旅店裏共居一室。第二天一早,那個夥伴醒來後發現林肯正麵對著牆坐著,然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繼續實施半農奴半民主製度,政府的統治必然不會長久。”

對於演說前的準備,基督又是怎麽做的呢?基督走出人世凡塵,置身於荒山野嶺之中。四十多個日日夜夜裏,他殫精竭慮、苦思冥想。聖人馬斯佑記載道:“從那時起,基督就開始了他的傳道曆程。”不久以後,那誕生了《高山上的訓誡》,這也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演講之一。

或許對此,你仍然不以為然:“這貌似很有趣,但我並不想成為一個流芳百世的演講家,我隻是想能夠應付一些簡單的講話罷了。”

當然,事實的確是如此,而且我們也很理解這種想法。但正是由於這個目的,我們才為你以及其他與你有同樣要求的人寫了這本書。無論你的演講水平怎樣,隻要以一種謙虛的態度來對待過去的著名演講者,你也會獲得一些幫助的。